繁舟日记【就算是死亡,她也宁愿活在这场梦里。】
程繁舟在一中的适应速度,比她自己想象的要快。
或许是因为没有那些欺负她的同学,食堂不用排很久的队,午间广播站总会放张国荣的歌。
阳光总是暖暖的,暖暖地照在香樟树上,然后跳到她的肩膀上。
“程繁舟。”
柯寻从身后给她递了本书。
程繁舟接过,以为是和之前一样,他帮她找出来的数学错题。
这段时间,她和章舒滢总结伴而行,柯寻偶尔也会加入她们的饭搭活动。
她也发现了这两个人很多的特点。
比如章舒滢总在别的课上做数学竞赛题,但是每次成绩都好到没边
比如柯寻,总喜欢宅在座位上看电影杂志,或者和班长去踢足球,以及非常热衷于辅导程繁舟的数学题。
“快看看,我觉得这个影评的文笔还不如你的好呢。”
柯寻一脸兴致地凑过来,他个子很高,俯下身用手指出那篇文章给程繁舟看。
电影名字叫《大红灯笼高高挂》。
程繁舟没看过这部电影,也不太理解影评,但她还是耐着性子看完那篇文章。
“这不写的挺好的。”
她看完,抬头认真回复道。
柯寻眉头一挑,显然是不满意她的这个回答。
“我还是觉得你写的比他好,你看过这个电影没?对了,你转学来这以后,还给临苏校刊写文章吗?”
程繁舟摇了摇头,她很久没写过文章了。
程仲宇总说她写文章是不务正业,还没收了她的很多课外书。
柯寻不由撇嘴,“那可太可惜了,我还记得你之前写过的一个江湖侠客的故事。”
程繁舟眼睛亮亮地问道。
“你喜欢那个故事吗?”
柯寻点头,惬意地说:“对啊,你写的特别好,连章舒滢那个不爱看小说的都觉得好,不信你问她。”
程繁舟写数学题的笔突然卡住,墨水画出了一个很丑的长线。
柯寻懒散地翻着书。
又翻到那页影评上。
“程繁舟。”
他突然凑到她的面前,问道。
“你有没有自己的梦想?”
程繁舟抬头看他。
她的梦想?
程繁舟摇了摇头,她好像从来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我们的梦想不应该是考个好大学吗?”
柯寻摇了摇头,“那不是梦想,那只是必须要做的事情。”
“那你呢?”程繁舟问,“你的梦想是什么?”
“我的?”
柯寻爽朗地笑着,他低头看向程繁舟,眼里闪过她从来没有见过的光亮,“我以后想当导演,拍一辈子电影。”
他说起电影就开心,滔滔不绝道:“我外公以前就在电影院做放映员,小时候我一放学就去电影院看电影,后来我觉得,如果看电影的人能够拍电影,那就是世界上最美好的事情。”
“再后来我看了《天堂电影院》,这部电影从属于导演的“时空三部曲”系列,我那个时候才知道,原来电影还能按系列拍,等我以后当了导演,我要拍一个春夏秋冬系列。”
少年声音清冽,窗外的香樟树在光下熠熠生辉,甚至想探出身来,从他身上摄取一掠光。
周围的喧闹声音渐渐隐去,程繁舟的目光从柯寻身上移到那本电影杂志。
她很少看电影,在她记忆中她看过最多的是《暮光之城》。
阴冷潮湿的多雨城市,英俊潇洒的吸血鬼和美丽的贝拉。
是一部非常浪漫的电影,看完后,她也想变成吸血鬼。
或许因为只知道这部电影,所以她将这部电影看了十遍。
这是她第一次,通过看影评去了解一部电影。
莫名觉得好有趣。
当天晚上回去,程繁舟就打开了电脑看这部电影。
以前,她的电脑都是用来看程仲宇给她买的那些网课。
当音箱里播出来的不再是不喜欢的数学公式,而是电影台词时。
程繁舟的眼睛紧紧盯着屏幕,她看到电影的结局,压抑的宅院点亮了如血的灯笼,那个昔日有血有肉的颂莲好像也变成了一个灯笼,留在了大宅院里。
她看完后,非常难过。
为什么一个人,连自己的人生都无法选择呢。
是时代的驱使,是封建思想的逼迫。
嫁进府的四姨太颂莲最终被逼疯,在红灯笼下游荡。
被大宅压迫住的自由。
像是点醒了程繁舟心中的某个角落。
那天晚上,她翻来覆去,很久都没睡着。
脑海里想的都是电影杂志上关于《大红灯笼高高挂》的影评。
“人的**自由被四四方方的庭院压住,当灯笼被封住,亦或是亮起,是否能让人真正地了解自己。”
程繁舟翻身而起,连拖鞋都顾不上穿,匆匆在纸上写下这句话。
“我昨天回去看了那部电影。”
程繁舟在中午吃饭时,状似无意地提了一句。
“什么?”柯寻正在耐心地给碗里的鸡腿剔骨,动作精准地像是一名解剖的医生。
“就那个书上的电影。”
程繁舟说,“我去看了,感觉还挺好看的,只是我觉得颂莲很可怜,无法选择自己的人生。”
柯寻刚咬下分离下来的肉,听到程繁舟的话时,含糊不清道:“你说的是《大红灯笼高高挂》?”
程繁舟点了点头。
“不错吧,那个可是统考必看影单里的,张艺谋的电影色彩强烈,是第五代导演里的代表人物。”
柯寻动作优雅地吃完一个鸡腿,随后说道:“如果你看完后觉得情绪澎湃,内心想法难以得到共鸣,可以下载一个豆瓣,在里面写点影评。”
“豆瓣?”章舒滢从餐盘里抬起头,“确实得加个豆瓣酱,今天的菜都没味道。”
柯寻正在喝水,听到这话差点笑喷,他憋的脸都青了。
“是一个软件。”
“里面有很多好看的电影片单。”
“正好今天是周四,晚上传媒班有电影课,你要不要去看看?”
程繁舟想了想,她的数学小测刚好得了九十分,各科作业也很早写完了。
下意识地,她点了点头。
命运或许早早布下了棋局,等待合适的人走进去。
周四下午,是一中高一同学各种竞赛班的活动时间。
高二分文理科,同时划分艺术班竞赛班。
临苏一中鼓励学生在分班选科前,能够多了解,再选择。
而传媒班,由于今年才开,所以来的人很少。
班主任叫张超然,是个年轻的帅小伙,听说是临苏大学播音专业的,一毕业就回到母校任职。
“虽然我们都叫他老张,但他其实比我们就大个七八岁,他是我们的播音老师,编导老师是他从大学请来的教授,这里学生不多,也就七八个,因为传媒班是今年才有,大家都不了解什么情况。”
柯寻边说边给她推开门,里面零零散散的只有几个人。
讲台的投影还在播着部电影。
柯寻见程繁舟一直沉默,安慰道。
“还没上课,你别紧张,我带你去认识一下老张,他可好说话了。”
柯寻拉着程繁舟的肩膀,将她推到张超然面前。
“老张,这就是我和你说过的程繁舟,就是那个在校刊上发了好几年文章的女生。”
张超然正在调试电脑,听了这话,他忙抬起头,“呀,是这位小同学,快快快,请她落座。”
张超然笑眯眯地说着,他普通话很标准,拥有一口流利的播音腔。
程繁舟乍一听,突然想到新闻联播里的主持人说话。
好像也是这样。
柯寻乐呵呵地带着程繁舟走到自己座位旁。
他将旁边桌子的废纸丢到垃圾桶,又贴心地用纸巾将桌子里里外外擦了一遍。
随后郑重其事地朝程繁舟弯腰邀请,“我等你很久了,同桌。”
突然之间,教室的灯暗了,投影仪的光投射到柯寻的脸上,光线明暗交汇,少年的眼中涌入漫天星辰。
程繁舟的耳边响起悦耳的钢琴声,她恍惚抬起头看向讲台。
一场电影开始了。
她被拉着坐下,柯寻凑到她的耳边,声音很轻,“这是《海上钢琴师》,就是那个‘时空三部曲’,我和你说过的,你还记得吗?”
程繁舟没有回答,她的目光被电影吸引住。
小的时候,程繁舟也很想学钢琴,邻居伯伯经常在家弹琴,他说程繁舟的手指修长,很适合弹琴。
可是一直到长大,程繁舟也没有学琴。
因为程仲宇说,学钢琴浪费时间,有这多余的时间,不如去学点奥数英语。
奥数班和钢琴班离得很近,每次程繁舟去上课时,总会听到隔壁传来的钢琴声。
她的那双被称赞很适合弹琴的手,因为握笔太久,而开始弯曲僵硬。
电影渐渐到了尾声,海面上传来爆炸声。
一个时代结束了。
1900一辈子都没有下船,直到死亡,他都在守着初心。
“你不觉得很可惜吗?”
柯寻在一旁感叹,“如果我是他,一定会下船看看,还是有很多次的机会,又不是一辈子都要弹八十八键的钢琴。”
程繁舟摇了摇头,她不觉得可惜,人这一辈子,能找到一件为之付出所有情感的事情,就很难了。
如果她是1900,她也不会下船,就算是死亡,她也要活在这场梦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