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刚落,远处便传来密集的马蹄声和铠甲碰撞的铿锵声。
“他们来了!”张彦提醒弟兄们做好伏击的准备。
交州士兵一手拿兵器,一手举火把,沿着山路蜿蜒前行。
远处火光越来越长,敌人越来越多,黑夜里望不到尽头。
张彦面容刚毅,目光坚定地望向山下敌人。
待敌军进入他们的陷阱,便一声令下:“放箭!!”
顿时弓矢如雨,朝着交州士兵铺天盖地倾泻而下。
交州将领看到山上箭如雨注,便提醒道:“有埋伏!!赶紧找掩护!!”
由于处在山下空阔地带,无从躲藏,交州士兵相继中箭倒下,其他将士顿时失色,纷纷后退。
不过交州将领很快发现问题:山上的敌人并不多。
他提起大刀斩杀了几个逃跑后退的士兵,对着其他的将士们说道:“山上的敌人并不多,大家分别从左中右三个方向冲上去!”
交州士兵再次朝着山上发起进攻。
张彦他们不停地朝着山下射箭,有的扔巨木,有的扔大石,一次又一次将准备冲上山的交州士兵击退。
“小心左侧!!”
“小心右侧!!”
张彦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提醒战士们注意各个方向的敌人。
“将军,咱们的箭都用完了!”
“将军,石头也没有了!!”
“将军,巨木也用尽了。”
张彦看后,便提起丈八长毛,对着大家伙说道:“弟兄们,咱们必须得跟他们抗争到底,要不然不仅咱们主将会面临全军覆没的风险,钱塘城百姓也会遭遇灭顶之灾,待会儿,我骑马冲之于前,众人随之于后,大家共破敌军,成忠君之义。”
言罢,张彦飞身上马,挥舞着丈八长矛,朝着攻上来的交州士兵冲了上去。
“交州鼠辈,安敢犯我江东领土?速拿命来!”
交州将士看到张彦从火光中纵马而出,犹如天将一般,猛如虎豹,心中顿生胆怯。
张彦率领着江东骑兵冲向交州阵营,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交州将领看后,便命令自己的弓箭手说道:“都给我朝着山上放箭!”
“将军,山上还有咱们的人。”
“不放箭,咱们都得死!!”
弓箭手纷纷朝着张彦他们所在的地方放箭,射死了不少江东骑兵,也射死了不少交州自己人。
“将军,他们太狠了,连自己人都杀!”
张彦全无惧意,一边用长矛拨打羽箭,一边骑马奋力往山下冲。
其他将士在张彦的带领之下,也勇敢地冒着箭雨朝着山下冲去,很快就冲到他们的队伍中间。
张彦直奔交州主帅,交州将领看到张彦虽然身中羽箭,但是胆力甚猛,心中不禁生出敬佩。
“就汝等这点兵力怎能阻挡得住我等数千大军,你们早晚都得死,不若早早投降,我定会在将军面前美言,保你享不尽的荣华富贵。”交州将领劝降道。
由于刚才的奋力拼杀,张彦的白色铠甲已变成赤色,面颊上也溅有许多血滴,他奋力拔下身上的羽箭,歪嘴冷笑道:“大丈夫生于乱世,当手持利器,奋勇杀敌,保家卫国,岂能临阵倒戈,苟且偷生,就算我等尽皆战死,也绝不投降。”
“冥顽不灵!!”说罢,交州主将拿着大刀朝着张彦劈了过来,张彦拿着丈八长矛迎了上去,二者兵器于空中相撞,发出铿锵有力的声音。
“阁下到底是谁?竟然有这等武力?”这个交州将领只听说江东有个将领叫太史慈,武艺非凡,不曾想这个不起眼的小将竟然也有这般力道。
刚刚只是一招,就感觉对方力量仿若长江奔腾,如同万钧。
“在下江东中郎将张彦是也。”
“张彦?我怎么没听说过!”交州将领心中不禁想到:区区一个中郎将就如此厉害,那江东还有小霸王孙策、文武双全的周瑜、勇冠三军的太史慈......倘若他们都来了,他们这些交州士兵能打得过吗?
正在犹豫间,张彦已经手持长矛冲了过来,交州将领连忙弯腰闪过。
张彦又一攻击,对方又闪开。
“你别光知道躲呀,有种就跟我正面打!!”
“我知道自己打不过你还跟你打,那不是送死吗?你们给我上!”交州将领退出圈外,让交州的士兵将张彦围住。
他想着反正自己人多,就算十个换一个都能打赢,干嘛非得单挑呢。
张彦挥动手中长矛,不停地将冲上来的交州士兵打退。
可惜敌人越杀越多,他们源源不断地从远处举着火把冲上来,自己的兄弟越来越少,渐渐地都被数倍于己的交州士兵捅死。
看着昔日同生共死的兄弟相继倒下,张彦悲痛不已,他身上的伤痕也越来越多,眼睛里都是血丝。
很快他的战马也被敌人的兵器所伤,倒地不起。
张彦手掌扶地,迅速借力腾空而起,另一只手将长矛指向交州众将士。
起初,张彦总共有几百人,后来有几十人,最后就只剩下十几个人。
敌人逐渐将张彦他们围在中间,张彦对剩下的弟兄们说道:“我对不起大家,不能带大家一同回家了。”
“将军,不要这样说,能够跟着你一块儿战死沙场,是我们的荣幸。”
张彦正准备跟敌人进行最后的对决,此时远处山上传来急促紧密的马蹄声。
借着火光,张彦看到了那个熟悉的身影——太史慈。
“将军来了!”
剩下的十几个将士面露欣慰的笑容,心中也松了一口气。
既然主将太史慈率队赶来支援他们,证明一线天已经攻下,他们的伏击任务已圆满完成。
“将军,山上有敌军冲来了!”
交州将领早就听到声音,当他看到声势浩大的江东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朝着山下冲来,心中大怯。
“糟了,夷将军他们多半是凶多吉少!”
夷廖他们占据一线天这种天然的地理优势都被打败,他率领得这波残兵败将又岂是对手。
看到苗头不对,交州将领立马喊道:“撤兵!撤兵!”
边喊边退,待太史慈他们赶下山来,交州士兵已经退出去数百米远。
太史慈骑马来到张彦近前,关心地问道:“张将军,伤势如何?”
“回将军,小伤而已,无大碍。”
太史慈:“留下几人给张将军他们包扎,剩下的跟我继续追击敌兵。”
说完以后,太史慈快马加鞭,朝着敌人逃跑的方向追去。
这条路亦能通往钱塘城,一方面追击敌军,另一方面是尽快赶往钱塘城。
张彦并没有留下包扎休息,而是翻身上马,跟着队伍一起追击。
骑兵速度奇快,很快就追上了交州逃兵。
本就溃不成军的交州逃兵毫无招架之力,加上行军打仗,困乏疲累,毫无战力可言,纵然人数众多,但是很快就被打得七零八落,死伤惨重,看到大势已去,剩下的部分士兵趁着夜色,四散逃匿到周边山林。
太史慈追上交州将领,一枪过去,直接将其刺于马下。
看到太史慈标志性的美髯,交州主将猜到眼前的人就是太史慈,顿时吓瘫在地,捂着伤口诚恳地求饶:“将军,我知道您的威名,我投降,求您饶了我一命。”
张彦过来,二话不说,用长矛直接将其脖子贯穿,鲜血顿时喷涌而出。
太史慈没有多言,也顾不上休整,继续率领将士们乘胜长驱,赶往钱塘城。
***
四更时分,两百地里地外的孙策大营。
军中将士早已起锅做饭完毕,大部分都已整装待发,准备新一天的行军。
山崖旁边,一位挺拔俊俏的青年,负手而立,望着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陷入沉思。
“公瑾一个人在这儿想什么呢?”李世民走过来问道。
周瑜看到李世民过来,收敛思绪,目露和气地说道:“我刚刚在想,按照行程,太史慈他们应该快到钱塘城了,只是不知道他们怎么样了?钱塘城现在状况如何?”
“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注1】许多时候,真正的胜负并不是决定在战场上,而是在战争开始之前就注定输赢。只要咱们的大方向没错,基本上就没有问题,而且太史慈不仅骁勇善战、武艺高强,还临危不惧、胆识过人,有他在,仁兄大可放心。”李世民道。
周瑜听后心中倍感宽慰,不过仍然担心地说道:“交州士兵甚众,太史慈虽然英勇,恐怕寡不敌众,万一中了埋伏,后果不堪设想。”
“凡两军交战,胜负并不在于孰众孰寡,更在与两军将领和智谋,【注2】据我所知,交州将领并无比得过太史慈将军的,公瑾大可放心,而且水军不日也会抵达,到时候三路会师,胜算更大。”
李世民知道周瑜所担心的这些都是非常现实的问题,也是很可能会发生的问题。
但是担心无益,也只能多宽慰他一些,他们能做的就是加快行军速度,尽快赶往战场。
周瑜听完李世民的分析,用惊奇的眼神望着二凤,心中暗想:这些话不像是初出茅庐的人说出来的,更像是有丰富作战经历老将的经验之谈。
因为不仅说得娓娓动听,还切中问题要害。
注1:选自《史记·高祖本纪》;
注2:编选自《三国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4章 江东卧虎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