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春城内,荀彧、赵子龙等人因为迟迟等不到李世民归来,心中甚是焦急。
“皇帝到底去哪儿了?怎么到现在都没有回来?音信全无。”荀彧藏不住自己的焦急。
赵子龙看后也无可奈何:“之前丞相说陛下一定会化险为夷,还能得一员大将,可是日子已然过去好几天,怎么一点陛下的消息也没有,着实让人焦急,要不再给丞相写封信,让他帮忙算算吉凶,看看是否有变故。”
荀彧想了想,除了这么做,也没有别的办法。
“也好,我这就再给诸葛丞相写一封信,让他再算算变数。”荀彧说罢,便来到案台,挥笔急书了一封信,差信使送往诸葛亮处。
“好消息!好消息!”胖胖的曹军细作跑着回来说道。
瘦高的细作询问道:“什么好消息,看把你激动成这样,该不会是昏君刘协死了吧?”
“还真让你给猜着了?”
“真的死了?!”
“没有真死,但也差不多,我刚刚潜入到他们驻地附近,听几个将士在讨论,他们的陛下已经消失数日,生死未卜,荀彧正在托人给诸葛亮寄信,询问吉凶。”胖胖地细作有声有色地说道。
瘦高细作:“哈哈哈,他们可真搞笑,陛下丢了不赶紧派人去寻找,还算起吉凶来,真的是昏庸迷信至极。”
“这就叫上梁不正下梁歪,刘协昏聩无能,下面的将领也跟着一块儿不问苍生问鬼神,【注1】净整一些没用的。”胖胖地细作道。
瘦高细作:“我看刘协早晚得被害死,咱们赶紧将这个消息转告给丞相。”
“说得对!”
建安四年(公元199年)六月,袁绍挑选精兵约十万之众,战马万余匹,企图南下攻击许都,击败曹操,统一北方地区。【注2】
曹操兵力虽然不足三万,但是他一直都坚持一个信念: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勇而在谋。【注3】
曹操和袁绍都有一个共同的认知:首战必须要取得胜利,只有这样才能提升军队的士气,为下一步作战增加信心,所以双方都在积极备战。
他们分别率兵来到官渡,双方形成对峙局面,大战一触即发。
曹操和一众将领正在营内商议军政要事,此时两个探子前后进来汇报。
“主公,寿春来报!”
“主公,江东来报!”
曹操看后问道:“你们带的是好消息还是坏消息?”
寿春探子:“回主公,寿春是好消息。”
江东探子:“回主公,江东有一个好消息,还有一个坏消息。”
“你先把坏消息讲了。”曹操指着江东探子道。
江东探子:“派往江东刺杀孙策的六名刺客悉数被杀,无一生还。”
曹操听后紧皱眉头,眼下正是跟曹军对垒的关键局面,孙策不死,他曹操寝食难安。
世人皆知,孙策雄心壮志,图谋的可不仅仅是江东那块地盘,他想图谋的是整个天下!
“他们都是怎么死的?”曹操询问细节道。
探子便如实告知:“回主公,他们刺杀了两次,第一次是孙策在丹徒山猎场狩猎之时,他们让许贡家的门客提前埋伏在山林,背着毒箭,伺机伏杀,但是却被突然出现的一名叫李世民的白衣侠客打乱计划,许贡的三名刺客皆被斩杀。”
“第二次呢?”曹操问道。
江东探子道:“第二次,他们联合许贡家剩余的门客,一起在孙策、周瑜经过的汀沚芦苇荡中埋伏,那日正好有大雾,看不清人,他们伺机将随行的士兵全部斩杀,但是那名叫李世民的白衣刺客再次出现,将咱们埋伏的,意欲射出毒箭的刺客斩杀,计划再次落空,刺客全部身死江东!”
曹操听后点点头,对诸多大臣说道:“虽然他们几个没有完成刺杀孙策的任务,但是他们在行动中展现了聪慧勇敢,计划缜密,地点得宜,倘若不是有人横空出世,恐怕早已成功,咱们的人尽了人谋,但是天意不让孙策绝,实在难为。传我命令,这几位壮士全部给予厚葬,家中父母妻小按年给与补助。”
“是!”
【曹操做得挺仁义呀。】
【平心而论,他个人是挺有能力的,处事公正,善待下属,不计出身,那些被他杀的孔融、荀彧、杨修等,皆是心向汉室,他才会不得已将他们除掉。】
【做人就得像曹孟德一样,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你吃着人家的俸禄,想着别人的天下,吃里扒外,这样的人,在哪儿都不受待见。】
曹操:“坏消息是什么?”
江东探子:“交州牧张津派出两名大将,分别率领三万大将,马匹数百,船只数百,进犯江东,现已攻下乌伤、诸暨两城,兵临钱塘城下,孙策亲率精兵准备南下平叛!”
听到这个消息,曹操紧皱的眉头立马舒展开来。
他北上抗击袁绍,最担心的就是江东孙策,现在孙策腹背受敌,南下平叛,那么曹操则没有了后顾之忧。
曹操当即爽朗大笑,开心地跟众多将士们说道:“哈哈哈!哈哈哈!孙策自顾不暇,我无后顾之忧矣!!”
不仅曹操开心,一旁的郭嘉、程昱、贾诩等谋士也面露笑意。
开心完了以后,曹操接着问寿春探子道:“寿春的消息是什么?”
“回主公,寿春来信,汉帝刘协现已消失数日,生死难料,吉凶未卜,荀彧等人急得团团转,但是不知刘协踪迹,更兼城池被水围困,无法出城寻找,只能找人占卜吉凶。”寿春探子答道。
曹操听后更加放肆地笑了起来:“哈哈哈!哈哈哈!真乃天助我也!天助我也!”
“主公为何如此开心?”夏侯渊询问道。
曹操:“吾北上迎战袁绍,所担心的无非就是益州刘璋、荆州刘协和江东孙策!其中刘璋暗弱,缺乏壮志,刘协怯懦,安于现状,唯有江东孙策,智勇双全,千军之中,难掩其锋,实一大患,现在孙策南下平叛,刘璋蛰伏,按兵不动,刘协无故失踪,生死未明,没有后方偷袭之忧,则可以尽全力对付袁绍!”
“恭喜主公!贺喜主公!此乃天助主公,必克袁绍!”
【曹操,现在高兴得有多狠,到时候哭得就会有多惨。】
【乐极生悲!】
【曹操,别怕,李世民不就是穿越过去的吗?相信你的能力,最后一定能战胜他!】
【真想穿到里面去帮助曹操,再给他送点重武器,分分钟统一天下~】
【可惜呀,这是不可能的。】
***
李世民请求带一队骑兵奔袭钱塘,助力钱塘城守将对抗敌军,但是孙策没有同意。
“恩公之谋甚好,不过奔袭钱塘,对抗数万敌军,危险至极,我不能让恩公冒这个险,太史慈听令!”孙策说道。
太史慈立马出列,“臣在!”
“我给你骑兵两千,你负责奔袭钱塘城,记住,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跑,灵活作战,保留实力!待我们大军赶到,一起围攻。”孙策说道。
太史慈,字字义,东莱黄县人,也就是今天的山东龙口人士。青州名士,信义忠烈,有古人之风,武艺高超,猿臂善射,弦不虚发,是个真正的神射手,也是江东最能打的猛将。【注4】
罗贯中曾称赞他:矢志全忠孝,东莱太史慈。姓名昭远塞,弓马震雄师。北海酬恩日,神亭酣战时。临终言壮志,千古共嗟咨。【注5】
太史慈面容坚毅,一脸正气地答道:“臣领命!”
黄盖看着地图说道:“主公,南方张津进犯会稽郡数座城池,但是咱不能悉数领兵南下,倘若荆州得知消息,恐会趁虚而入,应留一支军队驻守。”
李世民急忙否认道:“这不可能!荆州只会跟江东交好,绝对不会进犯江东!”
众人全部齐刷刷地用好奇的眼神望着李世民,打量之中带着各种揣测。
说到荆州,他怎么那么激动?
他怎么这么肯定,荆州就不会来犯江东呢?
难道他是荆州的细作,故意来江东搅合?
大家最后又都看向孙策。
虽然孙策对李世民的救命之恩甚是感激,但是关乎东吴存亡大事,他不会心存侥幸。
“凡事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周泰、陈武,你们两个分别领兵五千,驻扎在与荆州交界隘口,以防偷袭。”孙策吩咐道。
“属下领命!”周泰和陈武齐声答道。
周泰,字幼平,九江下蔡人,即后世安徽凤台人,曾跟随孙策平定江东,东吴十二名将之一,被称为江东虎臣。建安二年(公元197年),袁术拉拢众多山贼头目祖郎行恶作乱,孙策负责征讨山贼,兵不到千,孙权周泰被山贼围困,多亏周泰用肉身相护,孙权才得以保全性命,孙策孙权皆甚爱之。【注6】
孙权曾经说过:“幼平,卿为孤兄弟战如熊虎,不惜躯命,被创数十,肤如刻画,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马之重乎!卿吴之功臣,孤当与卿同荣辱,等休戚。幼平意快为之,勿以寒门自退也。”【注7】
陈武字子烈,庐江郡松滋县人,现如今安徽宿松人,仁厚好施、乡里敬爱、英勇善战、以武为督,所向无前。【注8】
李世民静静地在一旁看着不说话。
注1:选自唐代李商隐的《贾生》;
注2:编选自《三国志》;
注3:选自明朝徐渭的《英烈传》;
注4:编选自百度百科;
注5:选自《三国演义》;
注6:编选自百度百科;
注7:选自《三国志》;
注8:编选自百度百科。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50章 荀彧急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