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直播李世民魂穿汉献帝 > 第35章 曹操:对不起,我脸皮厚

从李世民那里出来,荀攸心里就在想一个人。

倘若祢衡还活着,这个活计交给他再合适不过。

荀攸自幼出身在书香世家,览遍经史子集,观尽兵法谋略,博学多才,才华横溢,这些自不必说,但是如果论喷人,祢衡敢称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

他们家是儒学代表荀子的后代,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注1】,荀攸平日里从未与人正面发生冲突,低调内敛,沉默寡言。

让他想着法骂人,还真是难为他了。

“荀军师!”赵子龙平日里没有武将的戾气嚣张,待人温和有礼,每当见到朝中同僚,无论文武,都会主动打招呼。

“赵将军!”

“荀军师今日看起来有些闷闷不乐,可是遇到了什么难处,如有需要,尽管告知,子龙愿意助力一二。”赵子龙说道。

荀攸非常喜欢子龙,不仅因为子龙品性武功好,还因为子龙救了他的命。

想当初,他离开曹营,受伤躲在路边,以为必死无疑,不曾想赵子龙单枪匹马冲了过来,将他带出险境,重获新生,那种发自内心的感激至死不忘。

“无他,只是想起一位故人来。”荀攸笑着说道。

“哪位故人?”

“祢衡,我想着倘若有他在,讨伐曹操的檄文肯定会写得很精彩。”荀攸说道。

赵子龙:“人死不能复生,荀军师节哀顺变。”

【祢衡,不就是三国第一大‘喷子’?!】

【当时的名人几乎都被他喷了个遍:荀彧可使吊丧问疾,荀攸可使看坟守墓,程昱可使关门闭户,郭嘉可使白词念赋......其余皆是衣架、饭囊、酒桶、肉袋耳【注2】。】

【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曹操让他当鼓吏,他直接不穿/衣服,折辱曹操,后来说要道歉,便穿着吊孝的衣服前去,拿着棍子敲地,怒骂曹操,笑死!】

【现如今的键盘侠见到祢衡都得喊一声祖师爷,他们连给祢衡提鞋的资格都不配。】

【难怪荀攸会想念他,喷人这个技术活,祢衡是专业的,每次不仅切中要害,还总是有针对性地捅人心窝子。】

荀攸写好以后,经过数次修改,最后拿给李世民看。

李世民看了以后说道:“文采有之,气势有之,内容亦有之,唯独太过文雅,打眼一看,都听不出骂人的味道。”

看到荀攸颇有为难之色,赵子龙在一旁说道:“陛下,只要能让老百姓明白意思,他们自然会添油加醋,俗话说:三人成虎,我相信百姓的创造力。”

李世民觉得子龙这个意见不错。

【二凤是懂宣传的。】

【子龙也是懂舆论的。】

【曹操,等待舆论暴风雨的袭击吧~】

庐州被称为三国战城,地处江淮中心,户籍人口大约是寿春的两倍,关于曹操的民谣很快在这座城池中传唱开来。

曹操督工回来,听到城中孩童在那里边唱边跳,儿歌内容似有所指。

“去帮我打听打听,这些孩童唱的什么童谣?”曹操吩咐说道。

“是!”

很快,曹操便得知了歌谣内容,他不但不生气,还仰头哈哈大笑起来,“哈哈哈,刘协小儿,区区一首童谣就让他恼羞成怒,还这么快就编撰了一首反讽我。”

郭嘉:“主公,此歌谣有损您的威望,不如禁之。”

曹操摆摆手,“誉存其伪,谄者以誉欺人。【注3】只有弱者才会在意这些流言蜚语,强者只要自己觉得对,对自己有利,无需在意别人的目光。你越在意,敌人就越得意,还不如一笑了之,反正于我没有什么实际损失。”

【天啊,曹操的脸皮真厚。】

【如果曹操在乎这些世俗的条条框框,就不可能起兵造反,也不可能有今天的成就,更不会抢那么多人妻。】

【这就是做大事需要具备的品质,内心够强,脸皮够厚,一切以自己和家人的利益为中心。】

【只能说人不要脸,天下无敌。】

【我想脸皮厚而且自私的人肯定不会有抑郁症。】

【抑郁症就是太考虑别人的感受。】

【如果我有曹操这个脸皮,也不至于混到今天这个地步了,我就是因为受不了领导的指责,毕业一年,已经换了5份工作,目前正在吃泡面......】

曹操为了向些流言宣战,又纳了一位人妻,并且给了这位妇人丈夫许多银子和布帛。

由于给的够多,妇人的丈夫不但没有怨言,还非常高兴,回家张罗着买了两处新院子,还给自己和孩子做了几身新衣服,整个人的精神面貌都比之前好了许多。

“王二,听说你媳妇被曹丞相抢走了?”

“没有啊,是明媒正娶的。”

“听你这语气,不但不难过,还挺高兴的。”

此时,许多街坊都跑了过来。

大家也都听说王二媳妇被抢一事,都准备过来宽慰一番,不曾想看到王二,没有一点悲伤,还满脸喜气,开心地嘴都咧到耳朵根,一点都不带掩饰。

“哎呦,换新衣服了,这衣服料子还是带暗纹的呢,看着就不便宜呀。”

“几个孩子也换衣服了,一个个跟过年似的,王二,你这都是从哪儿整来的银子呀?不会是丞相给的吧?”

王二笑着说道:“让您说对了,多亏了孩儿他娘,丞相给了我们家许多银子,不仅可以买两处八进八出的院子,还能再给娃娃们娶一后娘呢。”

“真的假的呀?八进八出的院子,还是两处?!”大家伙都被惊呆了。

王二从怀里掏出地契和房契来,“看看,这是新房的地契房契,是咱们庐州城最好地段的房子!”

“可以呀!王二,你这直接从难民营搬到员外府了,真是发达了,你可不能忘了咱们这些穷街坊呀。”

“王二,前几年的时候,你媳妇吃不饱饭没有奶,你们家那俩娃还是奶大的呢。”

“放心,我王二不是忘恩负义的人,改天我办喜事,请大家都到府上喝喜酒,不用随礼,尽管吃就成。”

看到王二带着自己两个儿子开心地离开,大家脸上掩饰不住地羡慕。

“王二真是命好呀!”

“曹操真大方!”

“我怎么就没能整两处院子呢?不用八进八出,三进三出就够了。”

【我的天,这些老百姓咋想的,竟然羡慕别人被抢了媳妇。】

【底层老百姓考虑得真没有那么多,什么天下大义,什么汉室正统,他们并不在乎,他们东奔西走,起早贪黑地劳碌,只是为了能够让自己和家人活下去。】

【只要谁能让他们吃饱饭,谁能让他们过上好日子,他们就支持谁,如果汉室正统横征暴敛,欺压百姓,不得民心,他们说不准会帮着造反。】

【曹操还可真会拿捏人心,他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他也知道天下老百姓想要的是什么,从而实现双赢。】

王二走到一处拐角,一位俊朗男子在那里等着他。

“刚刚讲得不错,这是额外给的。”言罢,郭嘉从怀里掏出一大锭银子放到王二的手里。

王二看到银子,眼睛瞪得溜圆。

“多谢公子!”

郭嘉:“日后逢人多讲丞相的好处,自然不会亏待你。”

“小的明白。”

从王二那里离开,郭嘉又在街上买了一些果子和糖葫芦,把一些唱童谣的儿童吸引了过去。

“小朋友,你们想不想吃糖果呀?”

郭嘉长得玉树临风、风流倜傥,小孩子见了他格外喜欢,围在他周围大声地喊道:“想吃!”

“想吃可以,但季父有一个小小的要求,你们必须得学会唱这一首民谣。”

“好呀!我们最喜欢唱民谣了。”

郭嘉便将自己写好的民谣教给孩童,小孩子记性好,脑子聪明,很快就学会了,拿着郭嘉给的糖果蹦蹦跳跳地离开。

‘刺董卓,除大奸,有肝胆,不惧难,敬圣贤,恤民艰......’

看着孩童们远去的背影,郭嘉嘴角露出了会心的微笑。

【郭嘉对曹操是真爱呀!】

【曹操对郭嘉何尝不是真爱呢。】

【他们是双向奔赴!】

过了几日,郭嘉让孩童们传唱的民谣盖过了之前荀攸写的童谣。

曹操听闻后,若有所思地看了看郭嘉,心里顿时一阵感动。

李世民让探子打探关于曹操听到民谣后的反应,他也想看看曹操生气翻桌子的场景,但却听到了让人意想不到的答案。

“回陛下,曹操并没有生气,甚至还又娶了一位当地百姓的媳妇,当地百姓还夸赞他......”

李世民听后不禁感叹说道:“我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竟将男盗女娼之事美化成能力的一种象征!夺人妻还夺出了光宗耀祖的感觉,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陛下,功过是非自有后人评判,无须在这些童谣言论上下太多功夫,省得耽误中兴大计。”荀彧在一旁劝道。

李世民正了正神色,虽然这里没有魏征,但是荀彧的嘴巴也不饶人,稍微有点不对的地方立马当面指出来。

“区区谣言而已,朕自然不会放在心上,咱们先去看看防洪工事做得如何了。”言罢,李世民便带着荀彧他们一块走了出去。

注1:选自《论语》;

注2:选自《三国演义》;

注3:选自《止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5章 曹操:对不起,我脸皮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