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朕,真不是断袖 > 第11章 为难

朕,真不是断袖 第11章 为难

作者:觅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9-21 01:37:42 来源:文学城

水鬼?

谢桐蹙眉,喝令那个传话的侍卫站住:“冷静点!说清楚什么是洪水里有水鬼?”

那侍卫年纪还小,甚至看上去未及弱冠,面对谢桐时,一张脸涨得通红,结巴道:

“罗公公吩咐我们两人一条船,去东泉县主城边察看一下,谁料几只船都才划出几百米,就见到了……”

谢桐一边快步往放船的方向走,一边听他讲,飞快理清了“水鬼”的来龙去脉。

船上的侍卫们在水上划出几百米,就瞧见远远地飘过来几个黑影。天色阴沉望不清楚,只能隐约看出是几只小船的模样。

那船的影子也破破烂烂的,最令人惊奇的是,每只船上像是还站了一个人!

那船上之人身影晃动不休,侍卫们见状,以为是东泉县内逃出来的百姓,忙使劲朝那船招手、呼喊,点亮灯笼高高提起摇晃,但不知道为什么,对面却始终没有回应。

不仅没有回应,那破船也一直在原处打转,看样子像是完全没有往侍卫们这边靠近的意思。

船上晃动的人影也保持着相同的频率,远远望过去,四肢僵硬身形奇诡,全然不似正常人,在阴沉沉的雨幕中犹如鬼怪一般可怖。

在侍卫船上的罗太监吓了一大跳,犹豫了一瞬间,果断下令返回岸边,去寻谢桐和闻端做决策。

听完来人传的话,谢桐也走到了放船的地方。

这处搭了临时挡雨的营地,棚下挤了一些太监和宫女,皆是面色苍白,又惊又惧。

谢桐刚到的时候,还听见有人在吵闹:

“都说东泉县水患来得蹊跷,原来是有水鬼作祟!”

“东泉县失联已有月余,这些时日连半个消息都无,怕是里头的人都被淹死成了厉鬼,外面的人想进去救,就会被厉鬼拖去偿命……”

“别胡说八道!圣上是真龙天子,有上天庇佑,就算是水鬼也会退避三舍!”

“圣上有上天庇佑,但为何我们到了这里,雨还迟迟不停呢?”

谢桐在雨棚前站定,冷冷开口:“闭嘴。”

棚下霎时寂静。

“朕不想在此时听见怪力乱神之语。”谢桐语气冰冷:“朕在这里,就不会有水鬼出现。”

“再有传谣扰乱人心的,当斩。”

惶恐不安的太监宫女们纷纷低头称是。

安定了岸上的骚动后,谢桐转过身,与旁边的闻端对视了一眼。

闻端的眸中有着浅浅的赞许。

“老师,”谢桐开了口,眉心轻蹙着,低低道:“那水鬼,应是……?”

闻端微不可见地点了点头,又说:“臣陪圣上一起去看看,便知真相。”

知晓谢桐要亲自登船靠近那几个“水鬼”后,罗太监惊慌不已,拼了老命劝说谢桐,但谢桐丝毫不为所动,于是又去劝闻端,结果闻端却道:

“圣上有臣护佑,必然安全无虞。”

罗太监急得团团转。

哎哟,要是这两个人伤了其中哪一个,可怎么是好啊!

一只小船除了船夫,还能坐四个人,谢桐想了想,伸手一招,平声道:“关蒙。”

关蒙的身影立即从人群后跃出,虚虚半跪朝谢桐行了礼:“臣在。”

“你与朕一同去。”谢桐又看向罗太监,眉梢一挑,说:“罗公公,既然担忧朕的安全,那你也来。”

罗太监:“……”

四人与船夫一并登了船,关蒙拿了把油纸伞,撑开罩在谢桐头顶,罗太监则是给闻端打着伞遮雨。

雨势不大不小,谢桐撩了下长睫,看见关蒙戴着的斗笠上都是水珠,其下俊秀的面容也如浸了水一般,冷白肃然,唯有一双乌黑的眼眸机警非常,很有神采。

察觉到谢桐的打量,关蒙下意识也看向他,见谢桐盯着他的脸,立即惊了一下似的,匆忙把目光移开,耳根看起来又有染红的趋势。

谢桐:“?”

又干什么?

“关首领。”

就在这时,闻端忽然开了口,嗓音淡淡的:“本官其实也甚少见得关首领真容,今日难得一见,也向关首领谢过,平日护佑圣上平安之恩。”

谢桐怔了一下,不知道闻端在这个时候说什么客套话。

关蒙紧抿着唇,好半天才出声回答:“臣尽本分而已。”

闻端像是笑了一笑:“身为臣子,本官为圣上尽朝政辅佐、排忧解难之责,关首领尽暗处守卫之责,算是职责相近的同僚了。”

关蒙几乎是无话可说,在闻端的目光下,只能硬生生憋出一句:“臣不如闻太傅为圣上出力多。”

闻端很轻地笑了一声。

谢桐:“……”

好端端的,突然在这说什么东西?

马上就要迎战“水鬼”了,难不成是觉得船上行程无聊,要闲聊几句解解闷么?

谢桐总觉得闻端和关蒙之间的气氛莫名凝滞。

好在闻端也停止了这段莫名其妙的闲聊,几人屏息立在船上,同时转头看向不远处——

已经很近了,离先前侍卫们发现的“水鬼”出没地点。

昏暗的天色下,那形容可怖的船上鬼影,再次显现在了几人眼前。

和先前描述的一样,窄小的船上立着个僵硬的人影,在风雨中左右飘摇,晃动不休。

谢桐看了一会儿,下令道:“靠过去。”

罗太监一惊:“圣上,那那……水鬼身份不明,这样贸然接近恐怕不妥……”

“没事。”谢桐摆摆手,止住他的话,道:“朕有分寸。”

罗太监指挥船夫划动木浆,几人渐渐靠近了那水鬼所在的地方,除了谢桐与闻端神色如常,其余人皆身体紧绷,气氛焦灼到了极点。

关蒙不动声色地往左边挪了挪脚步,将自己的大半身体挡在了谢桐面前——这样一有变故,他就可以第一时间替谢桐拦下攻击。

谢桐注意到他的动作,轻声安抚道:“不用紧张,朕已经猜到那是什么了。”

关蒙眸光微动,刚要问,站在前头的罗太监倏然叫了一声,语气惊奇:

“圣上,闻太傅!奴才看清楚了,那不过是——”

——不过是用木头支起,立在破船上的稻草人。

等距离拉近,“水鬼”的样貌显露在所有人面前后,谢桐松了一口气。

不出他所料,那在昏暗中摇晃的“鬼影”,实际上是用一大团湿漉漉的稻草,十分粗制滥造绑制而成的草人。

稻草人的头大四肢粗短,也难怪从远处望过去,身形如此诡异。

而小船之所以在原地打转,只是因为恰巧陷入了洪水的漩涡中,所以才没能继续顺流而行。

罗太监与船夫将几只小船上的稻草人都拖了过来,甩了甩手上的水,尴尬又庆幸地道:

“圣上,原来只是几个稻草人而已……哎,不过是谁在这个时候玩这种恶作剧?吓得我们……”

在返回岸上的途中,闻端俯身,伸手拨弄了一下那几个**的稻草人,从脑袋的地方找出了几枚被火漆封住的小竹筒。

“或许是东泉县内送出的讯息。”闻端将几枚竹筒递予谢桐,不紧不慢道。

罗太监有些瞠目结舌:“这……谁会用这种方式来传递消息?”

……还能有谁。

谢桐内心想着,对齐净远这些乱七八糟的伎俩略感无奈。

到了岸上,几只小竹筒也被拆开了,里面用油纸包着一张字条,竟然都没有被水浸湿,内容都是一样的:

“城门堵塞,施救者请从城后东南角的矮坡进入。”

落款是一个龙飞凤舞的“齐”字,谢桐收了字条,抬起眸,就见岸上的几十人纷纷目不转睛地盯着他。

“消息是由城中的齐侍郎传出。”

谢桐的嗓音平缓,夹在落雨的动静中也显得十分清晰:

“东泉县内还有人活着。立即备船,点齐二十人与朕一起前往东泉主城,其余没有任务的,留在此地等候指示。”

*

两个时辰后,谢桐等人顺利找到东泉县主城的豁口,登上矮坡进入。

卜一进入城中,就有守在那处的人来查看情况,听闻是谢桐御驾亲至后,几乎惊得呐呐不能言,行了好几个跪拜大礼,才起身引路。

“城门是齐侍郎要求关闭的,还叫我们拿沙子装入袋中,将城门底下的缝隙也堵严实了,这样可以挡住大量洪水。”

“城中的积水已经堪堪没过了屋顶,房屋的损失是无法挽救了,但好在没有多少人受伤。”

“大家都听从齐侍郎的安排,退到城内最高处的佛塔附近安营。”

“不过这些天粮食和净水不多了,齐侍郎打算洪水再不消退,就亲自带人出城去求救。”

聊了一程后,谢桐大致了解清楚了主城内的情况。

齐净远……果然是个胆大的奇才。

在江水决堤消息传来的第一时间,他反其道而行之,没有试图将城中数万百姓赶去寻找一个安全的地方,而是直接命人把城门关了。

事实证明他是正确的,因为仅仅一个时辰后,滔天的洪水便席卷而至,几乎要将坚实的城墙摧毁。

如果齐净远再拖延上那么一时半会,那么正面受洪水冲击的,就不是墙砖,而是懵懂无知的东泉县百姓了。

封锁主城后,齐净远立即指挥城内的人带上干粮和贵重物品,开始朝西北方向的最高处——佛塔搬迁。

同时,他还分了一小队壮丁,在佛塔的山底下开始……挖洞。

在洪水蔓延全城之前,一直往下挖,直到挖去厚实的土层,用火药炸开岩石,挖通了与东泉县地下河的通道。

也正因为如此,涌入城的洪水又有部分通过这几个大洞汇入了地下河,城中的水位始终维持在一个不高不低的状态,没有把佛塔也淹了。

齐净远留在城墙豁口处接引众人的中年男子自称阿虎,念叨了一通“齐大人”的好处,满脸都是崇敬之色。

前去佛塔的路上,依旧要经过一片洪水,谢桐眺着不远处残破的屋顶,忽然问:

“东泉县府的官员呢?”

阿虎一愣,脸上显出一种欲言又止的神色,支吾道:“圣、圣上,这事还是等您见了齐大人,再问他吧,草民也不是很清楚。”

谢桐很轻地蹙了下眉,又恢复如常。

天色已经渐晚,加上雨势不停,早早地就已经视线模糊。

谢桐不欲再多问拖延时间,于是登上阿虎带来的简易竹筏,与闻端、关蒙二人往佛塔而去。

竹筏行了约莫半柱香功夫,谢桐再一抬眼时,不远处一片热闹的灯火就撞入眼帘中。

雨幕下,七层的佛塔高高伫立在矮山之上,每一层都明亮如昼,遥遥望过去,简直就如黑夜中的灼灼华灯,指引着每一个流离失所之人前往,驱逐了恐慌和不安,令人不自觉地平静下来。

塔身下,也有不少灯笼光在雨中飘摇,隐隐还能听到那边传来的嘈杂人声。

阿虎摇着简易的浆,高兴道:“圣上,我们到了!”

*

谢桐等人刚刚踏上土地,附近在雨棚下或站或坐的百姓就纷纷朝他们投来注视的视线。

阿虎谨记先前罗太监的叮嘱,不敢贸然张扬谢桐和闻端的身份,于是压低了嗓音道:

“我……草民现在就去请齐大人过来,圣上您稍等!”

说完,他一阵风似的跑开了。

谢桐往前走了几步,正想偏过脸与闻端说话,余光突然瞥见什么,怔了一下,重新把视线移过去,定睛一看。

——十几尊大大小小的金身佛像,就被人随意堆叠放在泥地上,甚至连个雨棚也没遮,金身上都是混杂着泥土的雨水横流。

谢桐:“……”

齐净远,把佛塔里的佛像全搬出来,丢在外面了?!

旁边的人群来来往往,像是已经习以为常似的,偶有几个驻足的,双手合十给泥地上的佛像作揖,又很快离开了。

谢桐瞪着地上的佛像片刻,忍不住开口问:“这是谁的主意?”

“当然是臣的主意。”

一个清凌凌又带笑的嗓音自远而近地响起,一行人转头看去,就见一青年男子穿着简单的灰布衣物,乌黑长发用粗糙的布条束起,随着他走动的动作一晃一晃的,生动又张扬。

他快步走到谢桐几人跟前,抬手行了一礼,一双桃花眼笑眯眯的:

“臣齐净远,见过圣上、闻太傅。”

“免礼。”

谢桐发现齐净远比起从前,像是黑了一些,但周身的气质一如往昔,看来在此地也过得如鱼得水。

既然见到人了,谢桐就忍不住抬了抬下巴,示意齐净远看那些放在地上的金身佛像:“这是怎么回事?”

齐净远扭头一看,漫不经心道:“那个啊,城中人口太多,佛塔里不够住,于是就把佛像搬出来腾位置了。”

众人:“……”

“我佛慈悲,东泉县遭水患天灾,相信佛祖也不会怪罪我们的。”

齐净远朝着谢桐眨了眨眼,毫不掩饰神色中的得意。

“……”谢桐无话可说,道:“寻个地方歇下,朕想听听这段时间东泉县都发生了什么。”

“臣遵旨。”

齐净远一礼后,瞥了眼谢桐身后,忽然毫不顾忌身份地径直上前,一把抓起了谢桐的手腕,语带笑意道:“殿下,请随臣来吧。”

“好久没见殿下您了,这回可得好好叙一叙旧,臣有满肚子的话要和您说。”

谢桐还没什么反应,一旁的罗太监率先憋不住了:“齐大人,圣上已于上月即位,您应该称‘圣上’而非‘太子殿下’了。”

齐净远挑了下眉,干脆利落地请罪:“是臣之过,圣上登基那日,臣正快马赶往东泉县途中,没能亲眼目睹。如今月余未见圣上,倒是不小心喊错了。”

“圣上,”齐净远偏过脸,笑盈盈地瞅着谢桐看,还问:“不会怪罪微臣这点小过错的吧?”

谢桐对他一贯不着调的性格已经习惯了,装模作样地唔了一声:“这礼节问题嘛……”

“帝王尊称岂容冒犯。”

谢桐身后忽然响起另一个熟悉的嗓音,闻端冷冷淡淡地开了口,平静道:“齐侍郎,且慢。”

齐净远脚步一顿,就牵着谢桐手的姿势,回过了身。

“圣上新登基,众臣面圣,需行三叩九拜大礼。”

闻端站在离二人十几步远的地方,俊美的面容上眸光深深,语气里听不出丝毫情绪起伏:

“圣上即位当日,齐侍郎既未能入宫观礼,那如今见到圣上,难道不应该依照祖制,再行一遍大礼吗?”

齐净远脸上依旧笑意不减,点点头道:“太傅的话有道理,是要臣就在此处行礼吗?”

众人不禁都把视线往下看去,佛塔山下,雨水冲刷着黄褐色的地面,泥浆横流,又脏又湿黏,要是在这地方跪下来叩拜,那怕是满头满脸都是黄泥浆了。

不少人面面相觑,不明白为何闻端突然要出言为难。

齐净远脸上的笑容也渐渐变淡了,桃花眸若有所思地盯着闻端看了一会儿。

而闻端在原地长身玉立,缓缓扬了一下唇角,嗓音优雅:

“就在此处,有何不可?”

小齐:圣上,牵爪

太傅:(立即凶恶报复)

中秋快乐~本章评论区掉落红包!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1章 为难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