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朕,真不是断袖 > 第1章 惊梦

朕,真不是断袖 第1章 惊梦

作者:觅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9-21 01:37:42 来源:文学城

寅时一刻,宫内。

靠着朱红廊柱昏昏欲睡的小太监被人推了推胳膊,揉着眼睛醒来时,看见站在自己面前的是御前掌灯的大宫女,蝉衣。

“蝉衣姐姐。”小太监动了动酸痛的腿,小声问:“怎么了?”

宫女蝉衣蹙着眉,往紧闭着的殿门处瞧了瞧,轻轻道:

“我刚刚走过,听闻殿中似有器皿坠地之声,你有没有听到圣上唤你?”

“这……”小太监紧张起来,他方才神志不清,哪有注意到殿内有没有人说话,只能含糊道:

“也许有吧?好端端的,里头也不会摔东西呀……是圣上起夜,不小心碰到了吗?”

蝉衣扫了他一眼,低声斥道:“等天明了再收拾你。”

小太监缩了缩脖子,见她弯腰从地上提了一盏小巧的花梨宫灯,轻手轻脚地推开殿门,闪身进去查看了。

寝殿并不算十分大——当今圣上刚刚即位,大殷境内忧患重重,因此在圣上登基第一日,便下发旨意,要求宫内上下以节俭为主,自己率先搬进了金銮殿旁边面积不大的偏殿起居,没有再单独设寝殿,以示决心。

蝉衣提着小宫灯,熟练绕开殿内的摆设,一路行至龙榻近处,步伐略微一顿。

“圣上。”

蝉衣将灯放在一旁,小心跪下,并问:“您怎么醒了?”

床帐内的人影合衣曲腿坐起,一手支额,清瘦脊背微微弓着,如墨的长发披散在身后,在四角夜明珠的映照下,隔着床帐看不清面容,只觉露出的一小截手腕如玉似雪,比之夜明珠更为夺人心神。

见榻上的人不说话,蝉衣又小声问:“圣上?”

床帐内终于有了动静,似是“嗯”了一声,沉寂片刻后,终于有微哑的嗓音响起:

“替我倒杯冷茶来。”

蝉衣点亮了榻边的两支烛台,又转身去倒了一杯清茶,末了,她想了想,还是加了些暖壶内的水,让这茶不至于太过凉口。

而后,她跪坐在距离榻边三尺处,伸手将茶盏递过去。

帐内的人影又动了动,随手撩开垂落的重重薄纱,接过了蝉衣手里的茶。

递茶时,蝉衣眼尖地看见,那白皙而修长的手上有细细微光一闪而过,似乎连指尖都在不易察觉地发颤。

蝉衣愣了一下,才反应过来——圣上的手……都是冷汗。

她下意识想开口问,但忽然想起什么,立即止了话语,只道:“圣上,殿内可要点上安神香?”

谢桐一场大梦归来,心神俱疲,连茶水喝进腹里,也没能立即压下梦里那阵惊惶无措,只想独自静一静,于是疲倦地摆摆手:

“不用,别跪在这儿了,出去吧。”

等蝉衣接了茶盏退出去后,谢桐深深吸了一口气,再次抬眼看了看四周,终于真切地感受到——回来了。

从那些荒唐至极、混乱不堪的梦境里,回来了。

昨日是他的登基首日,一天的仪式下来,谢桐感到有些累,于是早早沐浴完毕,到偏殿就寝。

原以为在陌生的地方,会难以入睡,不想这一觉睡得非常沉,甚至还做了数个梦。

梦里,谢桐瞧见不少穿着奇装异服的人,还有一块块会自发光的长块扁状石头。

石头上竟然还会浮现文字,文字密密麻麻,字形简陋,但更奇特的是,谢桐还看得懂。

他在石头上看见了自己的名字。

那些文字记载了谢桐的生平,甚至还未卜先知,写了谢桐登基之后的故事。

谢桐沉在梦里度过了无数个日夜,也逐渐明白究竟发生了什么。

这是一个未知的时代,而他,谢桐,是这个时代中被创造出来的一本书中的人物,就和翰林院修编的那些史书一样。

他还找到了这本书的名字,叫《万古帝尊》。

谢桐在这本书中是“主角”,以天下为己任,勤政亲民,扫外敌清内奸,平水患解疫症,揽英才练亲兵,斩了朝廷内阿谀奉承敛财怠政的小人,除了处处与他作对的佞臣,终于在千万字结局时一统东西南北,成就千秋大业。

作为《万古帝尊》的主角,谢桐“人气”很高,有不少读者喜欢他,不仅给他画像,还会自己写所谓的“同人文”。

同人文里,谢桐还是那个谢桐,但他所经历的一切,都和《万古帝尊》不一样了。

想起那些同人文……谢桐脸色变得更差。

以他二十年来所接受的教导,实在不愿意回忆那些文里面的内容。

文里面……竟然胡乱给他配夫人,甚至还有给他配夫君的,不仅如此,还有些同人文里给他配了很多个夫君,并且、并且——

他竟然还被写成是屈居人下,被不同的男人轻怜密爱!

更过分的,剥了他帝王的身份,写他被奸人所害,无依无靠地流落民间,而后被某人发现带回去,当了小妾;

抑或是写他堕入秦楼楚馆,每日“含着泪”地接客,客人还是当初朝廷上最为熟悉的臣子。

写作的人,把谢桐和另一个或者另几个男人,称为“CP”。

这些荒唐的同人文里,谢桐要么失去身份依仗被一虐再虐,要么即使与某人结为夫妻,也是整日沉湎于交huan,完全将政事抛之于脑后。

甚至还有当着上朝的群臣们的面,在龙椅前方设珠帘,而后在龙椅上颠鸾倒凤不知天地为何物的描写。

被迫看了那么多篇同人文,谢桐发现自己几乎就没有能穿上过亵裤的时候。

他想从这场混乱的梦境中挣扎出来,但无论如何努力,谢桐始终无法清醒,只得继续观看那些没有道德底线的文章。

而梦醒的前一刻,谢桐刚刚发现一篇“人气”也很高的同人文。

他在其中有非常非常多的“CP”,上至朝堂大臣,下至市井脚夫,都能与他产生一段情,都能与他……翻云覆雨,“同享巫山极乐”。

谢桐大怒,决心要揪出这篇文的作者,将他杀头!

没想到还没等他实施行动,梦境中光怪陆离的景象突然扭曲消失,谢桐在榻上睁开眼,发现身上雪白的里衣已然被冷汗浸湿。

谢桐久久坐在寝榻上,思考这场梦的预示。

之所以认为有预示,而非是单纯的噩梦,是因为梦境中所有文章里的人名、地名都是真实存在的,就如丞相简如是,刑部侍郎齐净远等等……

一想起这两个名字,谢桐条件反射地回忆起同人文里有关这两个人的片段,立即感到十分头疼,不愿再细细思索了。

但不管如何,若是纯粹的噩梦,应该不会如此真实,况且……谢桐心里总不安。

抛去那些离经叛道的描写而言,谢桐真正担心的,却是自己会像同人文里写得那样——沉湎情爱,对朝政不闻不问,依旧留百姓在水深火热和外敌征伐中挣扎,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昏君。

而他绝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

*

谢桐在寝床上一直坐到天色微晞,很快有小太监轻叩殿门,提醒他起身洗漱,再有半个时辰,就是他登基后的首日上朝。

谢桐一整夜没怎么睡好,精神比之昨日还要疲累,但还是起了身,由着尚衣太监为他穿上明黄龙袍。

玉冠上十二冕旒垂下,细小的淡青色珠玉遮挡住面容。朝服宽大,却依旧难掩其人风姿独绝,即便是显黑的明黄色,由谢桐穿来仍是如玉镶金,比艳艳日光更为夺目耀眼。

最后腰间的赤红龙章玉带,是由宫女蝉衣亲手为他系上的。

蝉衣捧着玉带款步上前,先是一礼,而后微微向前俯身,纤手将玉带绕过谢桐窄瘦的腰身。

系好带扣的那一刻,蝉衣无意识地抬头,看了一眼谢桐。

这一眼让她意外,今晨是首日上朝,如此盛大的时刻,圣上却像是心事重重,鸦羽般的长睫垂着,眉目间总有一股挥之不去的淡淡忧愁。

蝉衣下意识想了想究竟是什么事能让新帝如此心忧,还出声问了句:“圣上,您昨夜是没有休息好么?”

谢桐微摇了摇头,发上的冕珠随着动作晃动。

“无事。”他淡淡道。

蝉衣怔了一下,随即察觉到身周的宫人都在看着她,立即神色一凛,匆匆退后了几步,屏息凝神地立至旁边。

刚刚她一时忘形,竟……

蝉衣藏在宽袖底下的手悄悄攥紧了,视线在寝殿内扫了一圈,暗道就那么一会儿,应该不至于……

服侍谢桐洗漱穿衣完毕后,众人跪送他离殿。

蝉衣在地上跪了片刻,见谢桐离开后,各人陆陆续续起身出了殿,不禁松了口气。

不料还没等她这口气彻底松出去,蝉衣的面前忽然从天而降一个黑影,精准地落至她身前三尺处。

蝉衣惊吓地睁大眼,看着这个一身黑衣、样貌俊秀的年轻男人。

“方才你问了不该问的话。”

年轻男人冷冰冰出声道。

蝉衣原本正要起身,闻言立即再次跪下,低声道:“是蝉衣举止无状,请关首领责罚。”

关蒙不说话,沉默着看她。

蝉衣还是第一次犯这样的错,心里忐忑不安,更不敢贸贸然抬头去看这位年轻暗卫首领的脸色。

关蒙是自圣上十岁时就一直守护在銮驾周围的暗卫,十年过去,即便已经成了暗卫首领,关蒙还是那副沉默寡言、不近人情的样子。

除了圣上,蝉衣甚至没见过他和哪个人说过两句多余的话。

这样静窒的气氛维持了一会儿,蝉衣率先坚持不住,伏地道:

“蝉衣罪该万死,愿受任何责罚,请……闻公宽恕蝉衣今日无状。万般罪责由我一人承担,请不要为难蝉衣的家人。”

关蒙淡淡看了她片刻,终于开了口:“昨夜你给圣上的茶里添了点温水。”

蝉衣怔了一下,迟疑着道:“……是。”

“起来吧。”关蒙语气依旧是冷冷的:“念在你昨夜举动,今日之事,我会当作没看见。”

蝉衣不敢置信地抬起头,神色怔忪。

关蒙却不再理会她,只抛下一句“闻太傅那边,你知道如何应对”,就前行几步,跃上殿内屋梁,消失不见了。

蝉衣逃过一劫,跪坐在地上心绪纷乱。

许久后,她终于能缓缓舒出那一口没能吐出来的气。

*

谢桐被掌事太监指引着到乾坤殿的时候,殿内外已经列队有序站满了乌泱泱的臣子。

今日是新帝首次上朝,朝廷上下包括京城内的九品芝麻小官都进了宫,来进行朝拜。

谢桐暂且撇开昨夜的思绪,几步登上御台,目光平淡地在那张紫檀木龙椅上扫过,随即大袖一挥,转身落座。

“圣上万岁。”

等诸臣行礼平身后,谢桐若有所思地看了一眼左下方。

“那边为何放置一张空的圈椅?”他微微偏过脸,问旁边的掌事太监。

掌事太监姓罗,今年已经四十有余,鬓染斑白脊背弓起,精神却烁朗,闻言压低了声音和谢桐解释:

“回圣上,那是给太傅留的椅子。”

罗太监又道:“闻太傅今日偶感风寒,身体不适,故未能上朝。他已让人带了话来,说下朝之后,在御书房亲自面见圣上,以表谢罪。”

谢桐垂下睫,很轻地笑了一声:“是吗?”

“老师身体不适,怎好再劳累他四处走动。”

谢桐重新将视线投向前方,看着底下低头屏息的臣子,冷声说:

“劳烦罗公公替朕再传一句话,请太傅今日先回府养病,改日朕得空,再召见他。”

“这……”罗太监弓着的脊背更弯,一时心思急转。

“圣上——”

罗太监挨近了些,小声道:“朝臣们递上来的折子,都已经先遣送去御书房了,闻太傅……说他先看一遍,等圣上您过去,他还有要事要与您讨论。”

谢桐搭在龙椅扶手上的五指收紧,嗓音平平地问:“折子是递给天子的,朕是天子,老师怎么可以先看一遍?”

罗太监在御座旁陪着笑,打哈哈道:“圣上息怒,这多少年来都是这样,或许是送折子的宫人没弄清楚……等下朝后,奴才定会好好训一训那些不长眼的东西。”

谢桐闭了闭眼。

“罢了。”他语气平静地开口:“你退下吧,叫大臣们有事上前来禀奏。”

罗太监暗中松一口气,起身退后几步。

上朝第一日,没有发生什么特殊的事情。

谢桐沉默地听着一个接一个的臣子上前来恭祝他登基,间或有人念自己的名字以及做给新帝的诗篇,妄图能在谢桐面前博点好感,还有些人不痛不痒地提两句自己分内的事务,大都是汇报一些日常的记录。

一场早朝下来,谢桐恍觉自己坐拥的是一个太平盛世。

唯一不够和谐的,不过是众臣前排那张空荡荡的圈椅。

谢桐的视线第无数次掠过那张椅子,心想,在自己登基之前,这把太师椅应该是放在龙椅左手边的。

过往七年,闻端平日里就坐在龙椅旁边的位置上,听朝臣们上前禀奏。

先帝昏庸无能,身体也不争气,在谢桐十三岁那年,先帝在后宫召嫔妃侍寝时口吐鲜血,随后一病不起。

先帝缠绵病榻数年间,都是由名义上的太子谢桐监国,实际上则是闻端把持朝政。

监国那么多年,谢桐一次也没有亲自上过朝。

而如今成为天子了,上的这个早朝,也和没有上似乎无任何区别。

“众卿没有其他事要奏了吗?”

谢桐忽然打断一个臣子滔滔不绝的赞美恭贺之词,微微坐直了腰身,懒洋洋道:“如果都是这样的废话,可以不用再说了。”

刚刚还口若悬河的那个臣子尴尬低头,悄悄退下去了。

罗太监等了一会儿,见无人上前,于是对谢桐道:“圣上,既然今日无事,那便可退——”

“无事?”谢桐蓦地冷笑了一声。

“东南沿海数城水患,京郊西南有不明缘由的疫病兴起,匈奴大军频繁骚扰我朝北境……”

十二冕旒轻轻晃动,珠玉遮挡下,谢桐的目色锐利至极,一一扫过座下神色各异的朝臣。

“如果这也叫无事,那是否大殷亡国之日,众爱卿才肯张开贵口,说一说这些需要解决的问题呢?”

*

下朝后,谢桐到后殿换了一身轻便的常服,听着罗太监在旁边弓着背,小心道:“圣上,御辇已备好,可以出发去御书房了。”

谢桐让梳头宫女将他的头发高高束起,闻言不以为意地摆手:“不用,朕自己走过去便是。”

罗太监本来要劝,突然又想起刚刚殿上发生的事情,于是十分自动自觉地闭嘴了。

还是保自己的小命为好。

御书房离乾坤殿不算远,步行约一盏茶功夫就到了。

谢桐没让任何人跟着——他习惯独来独往,并不喜欢兴师动众的排场。

在谢桐还是太子时,御书房算是个常来的地方。闻端会在书房里与他讲些帝王纵横之术,偶尔也会提一点朝廷上的政事。

但当时毕竟身份不同,先帝把谢桐和朝政大权托付给闻端,万事以闻端的意见为准,他自然可以坐在御书房里等谢桐过来。

而如今他已登基,闻端再在御书房里等候,就是于礼不合了。

谢桐走上御书房前的台阶,抬手止住了门外小太监的出声传话,略顿了一顿,神色平静地推门而入。

不出他所料,那个男人正坐在书案后,垂着眼,慢慢翻阅着案上成堆的奏折。

谢桐的眸中微起波澜。

当年在接过带着太子监国的重任时,闻端甚至也未及弱冠。

闻端是个奇才,出身白衣,十五岁连中三元,进入朝廷为官,十八岁时成为谢桐的太傅,十九岁先帝病倒,开始掌朝政大权。

闻端中状元那年,谢桐虽然年岁尚小,也还记得当年状元郎游花街时的盛况。

大殷朝从未出过这样年轻的状元,还如此的——面如冠玉,风度翩翩,气度不凡。

“老师。”

谢桐在距离书案前几步站定,看着闻端那深邃而清晰的五官轮廓,并未像往常一样对他行礼,而是道:

“朕方才下朝,听闻老师有要事商讨?”

闻端将一本奏折合上,放在手边,随后抬起头。

他长相原本俊朗端正,眉如利剑斜飞入鬓,贵气逼人。

只是掌权多年,那双墨眸愈发寒如深潭,上位者的威压一日胜过一日,看人时常无任何情绪波动,冷冽至极,即使是谢桐,也不太习惯与他长久对视。

但今天不同。

谢桐不躲不闪,直直与闻端撞上了视线。

“老师若是有事,可提前差人过来传话,朕寻个清净的地方接待便是。”

谢桐很轻地吸了一口气,在闻端的注视下,平静说:“如今日这般贸然前来,朕不一定得空能见老师。”

听了他的话,闻端没有什么表情变化,而是用目光细细将谢桐从头至尾打量了一遍。

“……宫人来报,说你昨夜没有睡好。”

闻端终于开口,却是一句谢桐始料未及的问话:

“上朝前有无请太医看过,是寝殿安置不妥,还是饮食照料不当,才致使你夜里难以安眠?”

人这辈子总要无缝开新文一次(握拳),本文依旧是零点日更,同时给预收古耽文宣传一下~

预收文案如下,感兴趣的话来专栏点个收藏吧^ ^

《朕怀了敌国质子的崽》

研究牲宁诩一朝猝死,穿进小师妹爱看的一本狗血男男文学中,成为了同名同姓的大昭王朝新登基的草包美人皇帝。

书中他不仅草包,还暴虐荒淫,曾强迫战败敌国献上七皇子为质,羞辱手段层出不穷。

宁诩一睁眼,就看见自己站在鸳鸯榻前,榻上被绑缚的青年紧抿薄唇,汗湿鬓发,白玉般的面容上红晕阵阵,一双如墨黑眸蓦地抬起,嗓音沙哑道:

“狗皇帝,待来日我定杀了你!”

同样身体难受的宁诩思考片刻,索性起身扑上去:“那你现在就杀了朕吧!”

*

翌日起身,腰酸背痛肚子疼,宁诩沉思,为什么明明是他压人,最后却因手脚无力反被压了呢?

宁诩恶向胆边生,干脆朱笔一挥,封了昨夜侍寝的敌国质子段峥为侍君,送入后宫安置。

几日后,宁诩批奏折焦头烂额,宫人来报:“陛下,段侍君腿疼不已,请您去看一看呢!”

又几日后,宁诩与群臣忿然舌辩,宫人又报:“陛下,段侍君雪天畏寒,请您去看一看呢!”

再几日后,宁诩试图出宫打猎散心,宫人再报:“陛下,段侍君食物中毒,这次一定要请您去看一看呢!”

宁诩大怒,每去看一次他就腰疼一天,姓段的居心叵测孰不可忍,来人,打入冷宫!

多日后,宫人急报:“陛下,段侍君……”

宁诩:“不看!”

“段侍君他逃出宫啦!!!”

宁诩:“……?”

*

史记,燕国七皇子归国之日,群民欢呼,夹道相迎。三月后,段峥集结兵力,破开敌国城门,一统万里疆土。

而废皇帝宁诩潜逃离宫,下落不明。

新帝震怒,下旨不惜一切代价,举国捉拿。

全城上下皆贴满告示,在街上的官兵仔细搜查之时,宁诩正躲在不起眼的小破屋中,抱着一日比一日大的肚子,衣衫凌乱欲哭无泪:

“呜……要被杀头就算了,怎么没人告诉朕,这还是本生子文啊!”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章 惊梦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