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仙侠玄幻 > 朕与摄政王之伏击 > 第4章 第四章

朕与摄政王之伏击 第4章 第四章

作者:茧中人 分类:仙侠玄幻 更新时间:2024-08-02 23:50:43 来源:文学城

太皇太后临终的那一刻,空气中弥漫着一种沉重而庄严的氛围,仿佛整个宫殿都屏住了呼吸,静默地见证着这段即将成为历史的重要瞬间。她的眼中,流露出的不仅仅是深深的疲惫,更有对未来不确定性的忧虑,以及一丝不易察觉的歉疚。这位曾经在权力的漩涡中游刃有余,以决断与勇气闻名于世的女性,此刻展现出的是她作为一位母亲、一位祖母的柔软与脆弱。

她挣扎着,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拉起了宋元明的手,那双曾经指挥江山、掌控生死的手,如今却显得如此无力。她望着眼前的宋元明,眼中满是慈爱与怜惜,她缓缓开口,声音微弱:“皇帝是没有退路的,从你踏上这个位置的那一刻起,孩子,你就没有别的选择了。你只能向前走,也必须向前走,无论前方是什么。”

宋元明的心头如同被巨石撞击,震撼不已。他从未想过,太皇太后会以如此直白而沉重的方式,向他揭示帝王之路的艰辛与孤独。这位曾经在权力斗争中无往不利的老人,在生命的最后时刻,给予了他最纯粹、最真挚的关怀。这番话语,如同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而珍贵,让宋元明的眼眶瞬间湿润,他知道,在皇家,这种不掺杂任何政治考量的亲情,是多么的稀缺与宝贵。

在这一刻,宋元明反手紧紧握住太皇太后的手,几乎要失声痛哭。太皇太后却以一种近乎慈祥的动作,轻轻擦拭掉他眼角的泪水,示意他靠近。她的声音低沉而温柔,仿佛怕惊扰了这静谧的氛围,“你要早日成婚,但在亲政前,不需要一个儿子。”这句话,让宋元明心中一震,他在瞬间明白了太皇太后的良苦用心,大婚才能亲政,但是不能亲政的傀儡皇帝,有了子嗣不会让他的地位更稳固,只会让他更容易“驾崩”,再没有什么人会比一个婴儿更适合当傀儡皇帝的了。

说完这番话,太皇太后的眼神变得遥远而深邃,仿佛穿透了重重高墙,想要窥探外界的世界。但最终,她什么也没有看到,只留下无尽的遗憾与不舍,缓缓闭上了双眼。这一刻,时间仿佛凝固,整个世界都陷入了沉默。太皇太后的离世,不仅带走了她个人的辉煌与智慧,更留下了宋元明一人,面对着朝堂上那些复杂多变的面孔,以及风雨飘摇的江山。

*****

在太皇太后的葬礼上,宋元明跪在灵柩前,嚎啕大哭,那哭声如同山洪暴发,冲破了他长久以来压抑的情感堤坝。自从登上皇位的那一刻起,他就被束缚在了一个金碧辉煌的牢笼之中,那里有无尽的规矩与期待,有朝臣们冷眼旁观的目光,以及对他的每一言一行的严格审视。他们虽然没有给予他这个傀儡皇帝足够的自由去参与政务,去展示自己的能力与意志,但却对他的行为举止、一言一行都要求得极为苛刻,唯恐重蹈灵帝的覆辙,又出现一个举止肆意癫狂的皇帝,让已经山河破碎的大齐帝国陷入更深的混乱与动荡之中。

在这样的环境中,宋元明不得不收起自己所有的孩子气,学着去扮演一个成年人,一个皇帝应有的角色。然而那些人也仅仅是教会他在朝堂上保持冷静,学教会他在朝臣面前保持那所谓的尊严,也教会他在面对国家大事时应该展现出应有的庄重与慎重——所以千万不能随意学习他的灵帝老爹自己一个人做主乱来,而是应该听朝臣们的话,但是就是没有几个人愿意真的去教他怎么去治国理政,怎么去平衡朝堂势力,怎么带领大齐重新走向中兴。

于是宋元明在这些规劝中逐渐变成了承德帝,那个爱哭又胆小的孩子被埋进了他的心里,他将泪水深藏在心底,变成了一个不苟言笑的,端坐龙椅上的木雕泥塑。因为所有人都告诉他,皇帝是没有哭泣的资格的。

然而,在太皇太后的灵柩前,宋元明终于找到了一个释放的出口。这一刻,他不再是那个高高在上的皇帝,只是一个失去了亲人的孩子,一个渴望安慰与理解的灵魂。他放声大哭,让所有的情绪都随着泪水一同宣泄,仿佛回到了他还是宫里那个无人在意的小小孩童时,那时的他,还可以毫无顾忌地表达自己的情感,不必担心外界的眼光与评价。

而现在,他只能借着太皇太后的葬礼,借着祖母离世的契机,才能释放自己的情感。也就只有此刻,没有太多人会过于干涉他的哭泣,能容许他的哭声,倾泻在这沉寂的宫廷之中。

只是宫人们有些不解,为何皇帝的哭声里,好似充满了许多的孤独和脆弱。

*****

太皇太后的离世,虽然在朝堂上引起了一阵波动,但很快就被一种看似和谐的平静所掩盖。在太皇太后的丧事过后,摄政王宋思齐与宰相林洋继续稳坐朝堂,朝中似乎一切如常,那些暗流涌动的力量暂时被压制,等待着时机的成熟。

然而,这种表面的平静终究是虚假的,它如同湖面上的薄冰,随时可能破裂。随着宋元明逐渐长大,朝中的氛围也越来越微妙。

这一切都预示着,朝中的平衡很快将被打破。

到了宋元明十五岁那年,一切终于开始发生变化。

那也是太皇太后去世后的第三年。

按大齐的习俗,普通人家在长辈去世后通常需要守孝三年,以表达对逝者的哀思与尊敬。然而,在皇家,尤其是当守孝的那个人变成皇帝的时候,这规矩显然就不能和民间完全一样了,考虑到国家大事与朝政运行,宋元明其实只需要给太皇太后守孝一个月。但是,宋元明仍然坚持给太皇太后守孝一年,以示对太皇太后的深切怀念与敬重。

这一年中,朝中的大事,多由摄政王宋思齐与宰相林洋代为处理,而宋元明,他依然在朝堂上完美的扮演着一个合格的木偶,按时上朝下朝,听着朝臣们的奏请或争执,但是并没有什么真正需要他处理的事情。

承德四年,宋元明的守孝期满这一年,他也已年满十四岁,身量上已经开始有了几分成年人的样子,也到了可以谈论婚嫁的年龄。

此时,朝堂上的氛围已经出现了十分微妙的变化。有些人开始意识到,皇帝已经长大了,在暗地里,朝臣中出现了一些要求宋元明亲政的呼声。

到了承德五年春,一封奏折如同一颗石子投入了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这封奏折出自帝师卫安之手,他以一种温和而坚定的语气,向宋元明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请求:为确保皇室血脉的延续,请皇帝大婚,迎娶皇后。

奏请皇帝大婚,这在大齐帝国的历史上并不是一件稀罕事,但对于宋元明来说,这封奏折的意义远远没有那么简单。

宋元明首次面对卫安的奏请,心中五味杂陈。他明白老师卫安的苦心,大婚,意味着朝堂众人要承认宋元明已经长大,意味着承德帝应该真的参与到家国治理中来,也就意味着,摄政王这个位置,不应该再存在。而皇后的位置到底花落谁家,恐怕也会对朝堂局势带来变化。

像卫安这样天真又执着的人,终究只是少数。故而,当摄政王宋思齐特意将这份奏折摆在宋元明面前时,他只是淡淡地扫了一眼,便将其搁置一旁,没有给出任何明确的回应。实际上,宋元明对于大婚一事并不热衷,甚至可以说,他对此抱有一种抵触情绪。

这几年来,宋元明明显能感觉到,朝中局势远远没有卫安以为的那么的乐观,仿佛皇帝一旦成婚立后,就能顺顺利利的接过权柄,得以亲政。想起太皇太后临终前的那些话,宋元明想着,大婚搞不好不但不能成为让他亲政,反而会成为他的催命符。毕竟这几年,他明显感觉宋思齐对他的掌控欲越来越强了,曾经他最信任的那个小叔叔,在权势的侵蚀下,现在已经变得有些面目模糊,他才从宋元明的小叔叔,变成了真正的摄政王。

连自己相伴多年的皇叔尚且如此,又怎能指望其他那些手握重权的人愿意将权利双手奉上呢?况且即便大婚,他对于他的皇后又有多少选择权,此时大婚,可能不仅不会为他带来真正的助力,反而有可能成为别人插手朝政的契机。若是大婚的结果不过是在皇宫中多出一个他人的眼线,那又何必?若是更糟,没有人看好他,送进来的,真的只是一个无能为力的无辜女子,作为一个傀儡皇帝,他自己尚且自身难保,又怎么保护其他人?

宋元明有些厌倦了这样的傀儡生活,他也不愿自己的婚姻成为他人手中的棋子,因此,对于卫安的奏请,宋元明选择暂时不予理会。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