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朕与将军解战袍 > 第9章 第 9 章

朕与将军解战袍 第9章 第 9 章

作者:昼眠梦君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8 13:44:41 来源:文学城

西重廊后,翰林院。

苏成德迈着小碎步,跟在内宦打扮、一脸新奇东瞧西看的殷祝身后,一张老脸险些皱成了苦瓜。

“陛下,您要找人,跟奴才说一声,奴才把人唤到宫中不就得了?到底是什么人物,至于您亲自跑一趟,还、还非要打扮成这样……”

“朕就乐意微服私访,怎么,这身打扮不像太监吗?”

殷祝挑了挑眉。

苏成德欲言又止。

殷祝其实明白他的意思。

这具身体本就长得白净瘦挑,面容姣好,再换上这身打扮,走在宫中难免会被不长眼的人盯上。

但殷祝本就不是什么耐得住寂寞的性子。

今儿早朝他憋了一肚子的火,若是中途有人挑事,那倒是正好。

而且,如果他没记错的话……

今天这翰林院内,可有一场好戏看了。

正想着,殷祝刚抬脚跨进正门门槛,就听耳畔响起一声暴喝:

“一群没卵的孬种!懦夫!”

一位留着长须的中年人暴跳如雷,指着对面几人的鼻子骂道:“仗还没打,就在朝堂上向陛下嚷嚷着要和谈!还说什么送公主去和亲,要我说,你们几个简直不配为人!与国贼无异!”

离他最近的瘦高个被喷了一脸唾沫星子,脸色铁青。

“你懂什么?屹人野蛮善战,当下又是冬季,一旦开战,我方必定吃亏,唯有先以和亲稳住北屹,方为上策。”

那瘦高个用力抹了把脸,嫌恶地冷哼一声,“果真是莽夫出身,言辞粗鄙,孙慈,别以为你进了翰林院就真是个文臣了,不过是泥腿子出身,略识得几个大字,你懂什么叫不战而屈人之兵吗?”

“狗屁!”

孙慈冷笑:“真真是长见识了,上下嘴皮子一翻,原来和亲也能算不战而屈人之兵,要真这么算,老子扇你一耳光,你是不是也得把贵夫人送来屈一屈我?”

旁边有人拍手大笑:“孙兄促狭!说得好!”

瘦高个被激得满脸通红,大怒之下,竟真扑上来要打人,孙慈能怕他?当即卷起袖子饱以老拳。

其余同伴见瘦高个吃瘪,也顾不上太多,嗷嗷叫着就来助阵。

一群高高在上的清贵们分成两派,你一拳我一脚打红了眼,就连剩下劝架的也被卷了进去,撕扯得不分你我。

一时间翰林院内鞋底与笔杆起飞,叫骂声、痛呼声、怒吼声此起彼伏,热闹得像是菜市场的斗鸡。

看得苏成德目瞪口呆、两股战战。

“这、这……”

他胆战心惊地看了一眼殷祝,发现陛下竟然看得十分乐呵。

甚至还在旁边指挥作战:“挠他脸!抓头发!对了,左勾拳,右勾拳,再接一个乌鸦坐飞机——哎呦,这记漂亮!”

苏成德:“…………”

虽然不知道陛下在说什么,但看来是管不了了。

人群中连滚带爬地钻出一个年轻人,他心有余悸地喘了两口气,扶正头冠,撅着屁股在地上到处摸索。

手还被人趁乱踩了两脚,疼得他哎呦直叫唤。

殷祝瞧着他眼熟。

这不是那天在朝堂上拍他马屁,说要几十万两银子建万寿宫的那位吗?

他弯下腰,捡起滚落在自己脚边的单片叆叇,递给了对方。

“在找这个?”

宋千帆长吁一口气,连忙戴上。

他抬头道谢:“多谢这位兄台……”

在看清殷祝长相的那一刻,镜片后的眼睛瞬间瞪大,宛如见鬼。

“陛——”

“嘘。”殷祝冲他比了个安静的手势,“别急,朕还没看完好戏呢。”

他抱臂靠在门边,顺嘴问道:“对了,你叫什么名字?”

身为朝臣,被皇帝忘记名字是件很丢脸的事,但宋千帆只是叹了一口气,似乎习以为常了,“回陛下,臣明正阁学士宋千帆。”

殷祝:“…………”

他猛地扭头一百八十度,差点把脖子拧断。

“你就是宋千帆!?”

“……是。”

宋千帆窥着他的表情,谨慎回答。

他不明白为何殷祝反应如此之大,难不成真和同僚们私下里议论的一样,自己这个赘婿不知何时得罪了陛下?

殷祝用一种“居然就是你小子”的目光,上上下下地把他看了好几遍,看得宋千帆浑身寒毛直立。

纵观宋千帆的前半生,经历与某些男频文十分雷同:

大夏尚存时,他是人人瞧不起的王家赘婿,只会跟在身为阁老的老丈人身后溜须拍马、逢场作戏,就算被人指着鼻子痛骂王家走狗,也唯有腆着脸赔笑的份;

唯一的“高光时刻”,就是他上奏尹昇,希望朝廷派监军到前线时刻掌控军队动向,免得某些将领拥军自重。

——这个“某些”,不用问,自然是宗策首当其冲。

大夏灭亡后,他却拒绝了北屹的招安,扶持大夏流亡政权与北屹缠斗十余年,还以宗策的名义拉起一支队伍,试图再度重建神机营和血铁骑。

只可惜因神机营机密图纸失窃,最终失败。

但在北屹占据大半壁江山的情况下,双方交战多次,仍有胜有败,可见宋千帆无论是在内政还是军事上都颇有才能,绝不只是一个靠老丈人上位的关系户。

爽文大多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然而现实不是爽文。

宋千帆病逝次年,苟延残喘十余年的大夏彻底灭亡。

世人称其:布衣宰相。

但宋千帆被后人记住最多的,却不是他的贡献和事迹。

而是一首他在路过宗策祠堂时,带病题下的千古怀悼名诗。

——中高考必备,去景区背完全首还能免票的那种。

一位文学大师点评这首诗是“咏宗公之遐征,奏战马之长嘶,凄入肝脾,哀感顽艳。”*

殷祝拍了拍一脸懵逼的宋千帆,心中感叹:

我懂你的心情。

有些人,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没事,看在你后来迷途知返黑转粉的份上,我就不计较你曾试图给偶像穿小鞋的事情了。

“等下你跟朕走一趟,”殷祝说,“朕有话要对你讲。”

宋千帆:?

他是不是要完蛋了?

弱小可怜又无助的宋学士把求救的目光投向场中。

混战还在继续,老丈人的身影也不知所踪。

他只能缩着脖子,继续战战兢兢地站在陛下身后,祈求着不管是谁都好,赶紧来个人阻止这场闹剧吧。

“住手,都干什么呢!”

大概是终于有人看不下去跑到外面通风报信了,一队带刀侍卫齐刷刷地闯了进来。

领头的黑脸汉子打扮和宗策差不多,殷祝猜测他应该是偶像的同僚。

这人脑袋一偏,精准躲过一枚飞来的砚台,看着屋内乱象,也露出了十分头疼的表情。

这帮翰林学士虽说大多品阶不高,但就连权贵也不敢轻易得罪。

因为他们要么出身累世公卿的世家,要么就是皇帝身边近侍,动不动风闻奏事,光唾沫星子就能把人淹死。

“行了,各位停手吧!”

他朝手下人丢了个眼神,示意他们上去把人先分开再说。

又好声好气地劝道:“诸位大人都是有身份的人,有什么话不能坐下来好好讨论?非得大打出手?”

“我与这姓孙的不共戴天!”

瘦高个被侍卫架起来,梗着脖子,誓死不屈地呐喊。

他一只眼睛已经被打成了熊猫眼,泪流不止。

脸颊也青青紫紫跟开了染坊似的,估计明天必定肿成猪头。

“彼此彼此!”

孙慈从鼻子里重重喷出一口气,“误国之贼,朝堂之上,有你没我!”

“你竟好意思说我是贼人?满口污言秽语,扰乱翰林清贵之地,成何体统!你等着,老夫要去皇上面前狠狠参你一本!”

殷祝插.嘴问道:“参什么?”

瘦高个头也不回道:“阉人休要插话!”

苏成德看上去下一秒就要晕过去了。

为了避免事情再一步闹大——虽然现在已经快翻天了,他立刻上前一步,厉声叱道:“大胆!怎么跟陛下说话呢?”

作为宫中大太监,在场认识苏成德的人不少,只是刚才形势混乱没人注意这边。

这“陛下”二字一出,众人更是悚然。

包括那名黑脸近侍在内,所有人齐刷刷扭头看向门口。

殷祝歪头靠在门扉旁,礼貌抬手:“嗨。”

“不必在意朕,”他笑眯眯道,“你们继续打就是了,那句话怎么说的来着?既分高下,也决生死,朕来给你们当裁判,保证公平公正。”

屋里霎时呼啦啦跪了一地。

“陛下恕罪!”

殷祝低下头,慢斯条理地掸了掸袖口上并不存在的尘埃。

又转身替宋千帆整了整领口,冲脸色苍白的宋千帆和蔼一笑。

“小宋啊,”他亲昵地再次拍了拍宋千帆的肩膀,“朕回去后又想了想你之前的提议,倒也不是没有可取之处,像你这样的人才,待在明正阁屈才了啊!”

殷祝其实压根儿没用力。

但宋千帆腿软,差点被一巴掌拍跪到地上去。

即使翰林院内除他之外的其他人都跪着,宋千帆也能感觉到自己瞬间成了全场焦点。

他脸色发绿,冲殷祝露出了一抹颤颤巍巍的笑容。

“陛下谬赞了,臣愧不敢当。”

“那还是当得起的,”殷祝点点头,“事不宜迟,现在就跟朕走一趟吧。”

“啊?”

宋千帆傻眼了。

他飞快地瞥了一眼还跪着的老丈人,用袖子擦了擦额头的冷汗,“陛下,这,不太好吧?”

“哪里不好?”

宋千帆委婉道:“今日这起争端,您不处理一下吗?”

殷祝反问道:“朕为什么要处理?即使是平民百姓,贩夫走卒,争执涉及到侮辱家人亲眷时,尚且不能容忍,要大打出手,甚至闹到官府不死不休,可见人都是有血性底线的,名士清流也不例外。”

“可是……”

“鼓吹唾面自干、一再忍让的,一定是没被人用拳头招呼过,才会说出这等风凉话。”

他的目光扫过跪在地上的一干翰林学士们,记住了那几个方才跟在瘦高个身后嚷嚷着要和谈的面孔,随后甩袖转身,径直离去。

“从前有位大帝说过,圣人道理讲不通的时候,我等凡人就没必要再跟他们多费口舌了,直接送他们去见圣人就好。”

跪在地上的众人同时内心一凛:

陛下这是,话里有话啊。

原本打算告状的瘦高个也紧紧闭上了嘴巴。

他不是傻子,自然听出了陛下这番看似偏驳帮腔他的话中,隐隐不悦的敲打之意。

可陛下从前,不是一向事不关己高高挂起,除非万不得已,否则从来不会管底下这些纷争的吗?

殷祝见没人当面反驳他,也暗暗松了一口气。

幸好尹昇之前干了不少疯癫出格的事情,这些大臣们甭管心里怎么想的,至少表面上对他还是又敬又怕。

但等再过几年,大夏和北屹打了几场败仗,尹昇又嗑药磕上头,失去了最基本的判断力,朝堂上的各路牛鬼蛇神,可就要接二连三地冒出来了。

还好还好。

殷祝把宋千帆叫到书房,问他:“关于北屹的事情,你是怎么想的?朕想听听你的意见。”

宋千帆受宠若惊。

但他怎么也想不明白,为什么是自己。

一群翰林学士里,只有他一个明正阁来的,能进翰林院的大门还多亏了老丈人的脸面。

虽然即使进来了,也是帮忙誊抄倒茶,打杂跑腿。

天天被人使唤不说,还得忍受清贵文人们鄙夷的白眼。

他不敢抬头,结结巴巴道:“臣……官,官职微末,才疏学浅,不敢多言。”

殷祝不耐烦地敲了敲桌子,“朕叫你说就说,别摆出一副窝窝囊囊的样子,朕又不是你老丈人。”

宋千帆吸了吸鼻子:“……是。”

陛下好凶哦。

他蹙眉想了片刻,脸上终于露出了让殷祝看得顺眼的正经神情,一直佝着的腰背也挺直了不少。

“臣以为,北屹违反和约,率军骚扰边境,并非是为了在今冬与大夏开战,”宋千帆边思索边分析,“而是为了试探朝廷的底线。”

他说得很慢,时不时还用余光观察殷祝的表情。

殷祝鼓励他:“继续说。”

宋千帆抿了下唇,语速也渐渐变得正常起来。

“屹人野蛮,并无长幼秩序,其王太子三年前与我朝交战,打的就是稳固自己地位的主意;如今北屹皇帝宠妃刚诞下一子,便被封为亲王,以这位王太子躁急暴烈的性子,肯定是坐不住的。”

殷祝冷笑:“他想找存在感,震慑国中反对势力,却一而再再而三拿大夏当软柿子捏,想的倒是挺美!”

宋千帆连连点头。

“三年前大夏已经退了一次,如今若是再一而再再而三地忍让,恐怕……”

他忽然闭上嘴巴,低头盯着脚尖不说话了。

殷祝明白宋千帆为什么沉默。

新都世家大多反战。以王阁老为首的王家,更是坚定的主和派代表。

“宋千帆,”他问道,“你想过凭自己的本事,在这朝堂上做出一番事业吗?”

宋千帆惊诧抬头。

“陛下,臣……”

殷祝打断他:“朕不想听你其他废话,你只要告诉朕想或者不想就行了。”

宋千帆攥紧双拳,脸色瞬息万变。

最终,他用力点了点头。

“很好,”殷祝满意道,“那现在朕交给你第一个任务,你要听好了。”

宋千帆绷紧下颌线,听着殷祝郑重其事的语气,也情不自禁地紧张起来。

然后他就听到陛下用一种酸溜溜的语气说:

“接下来这段时日,你替朕与一人打好关系,他信宗名策,目前在宫中任右班殿直保义郎。”

“朕属意他做朕的大将军,大夏未来的三军统帅。”

顿了顿,殷祝盯着神色惊诧的宋千帆,又补充了一句:

“不过也不用太好,比点头之交稍强些就行。”

宋千帆:“…………”

殷祝:[让我康康]偶像跟我才是天下第一好!

*节选自三国.魏.繁钦《与魏文帝笺》,有修改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9章 第 9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