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真少爷和替嫁小夫郎 > 第36章 第 36 章

真少爷和替嫁小夫郎 第36章 第 36 章

作者:李末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2-08 03:36:10 来源:文学城

何悠本就性格羞涩,哪里是赵墨才的对手。

赵墨才几番挑逗,何悠就已经全然不知所措,最后只能任由赵墨才掐着他的下巴任人采撷。

直到他整个人软在赵墨才的怀里,被赵墨才塞了满怀的铜板,听着赵墨才略微低哑,且语调微喘的声音说:“这些都是你的,等相公以后再挣了钱,相公还花在你身上。”

低哑的声音裹着满室的旖旎,冲进何悠的心里。

何悠捧着一怀的铜板,将头埋在赵墨才怀里,整个人烧得满脸羞红。

何悠心脏砰砰直跳,若是再让相公这样调戏下去,今日就别想睡了。

他便借着瞌睡的由头,催着赵墨才早早上床,不多时两人便沉沉睡去,这一夜才算是消停了。

次日一早,鸡鸣声从屋外传来,一声一声催得人睡不着觉。

压低了的人声也偶尔传到赵墨才房间里,让已经醒来的赵墨才更加清醒。

赵墨才睁开眼时,身边人已经不在了,只剩下些许余温告诉他,何悠才起床没多久。

赵墨才坐起身,撑了个懒腰,睁开眼后看到何悠的位置上,放着一套白色绵软的细棉衣。

他拿起来一看,那是一套里衣,展开后,赵墨才便知道这是何悠给他做的,这衣裳的大小,何悠的小身板现在可穿不了。

赵墨才拿着衣服,嘴角溢出点点笑意,他这个媳妇娶得可真是值得。他对他一分好,何悠便还他十分。

他换上了何悠给他新做的里衣,新做的衣裳比水洗过许多次的更加厚实一些,穿上也更暖和。

赵墨才能清楚地看到,里衣的针脚十分细密匀称,想必何悠做这件衣服的时候,是用了不少心思的。

穿上衣服走出房门,天边也不过才亮起些许橙黄的日光,他穿着一件藏蓝色的书生长袍,面容白皙如玉,眼底倒映着晨光,满室温和与宁静,嘴角带着浅浅笑意看向赵家的院落。

此时天色还没大亮,赵家已经忙碌了起来。

早食是早就做好了的,赵墨才还没吃,他的早食便热在了厨房里。

赵家其他人忙着煮麻做纸,见赵墨才醒来,让何悠赶紧将早食给他端到堂屋桌上。今日大房和三房家的天还没亮,就已经挑着家里的菜蔬和其他东西出门售卖去了。

赵墨才有些为自己的晚起而感到脸红,去祠堂读书抄书的时候就越发认真。

傍晚回家,又分得了四百三十九文,夜里用这四百三十九文,又是狠狠 “欺负” 了何悠一阵子。

第三日分得的钱款更少了些,只有二百三十八文。

此时家里剩下的菜蔬和其他可以售卖的物资也没多少了,赵墨才估摸着还能再卖个一两天,每天能够分到他手里的能有两百文左右,便已是极限。

这些收益对于赵家人以及赵墨才来说,都是意外之喜,所以在新年来临之际,他们脸上笑意融融,充满光彩。

今日赵老丈也从邻村的雕刻师傅那里拿回了两个木雕版。

夜里,赵家堂屋里的火燃得很旺,火光映照着每个人的脸。

他们身上的衣服大多有布丁,也不见得有多厚,几乎是将所有的衣服都穿在了身上,虽然不够体面,却也还算暖和。

所有人看着赵老丈手里的两个不足一尺长的小雕版,眼里闪着比火光更亮的光芒。

赵老丈宽厚粗糙的手布满了厚厚的老茧,即使手里的雕版是木头的,他手上的茧再厚也不能伤其分毫,赵老丈还是小心翼翼的将雕版放在桌上。

赵墨才拿过雕版,手指在凸起的镜像文字上轻轻摸过,内心的激动也难以言表。

没想到当初只是一个模糊的念头,如今竟然就已经印书了。

二房的吴氏看着那雕版也很是眼热,想要触碰却又不太敢,转头看着赵老丈问道:“爹,雕版一定很贵吧,我听说那些雕刻师傅,刻一个墓碑都得不少钱呢,那墓碑上的字可比雕版上这些字少多了。”

赵老丈摸了摸胡子,点头后转头看着赵墨才:“今日将大家叫在这里,不光是让大家看一看这带回来的雕版,也是有事情要和大家商量。”

“墨才,那雕刻板的师父知道我们是印书,便说不收我们的钱,免费给我们雕刻我们想要的雕版,只是他有一个条件。”

“不要钱” 这三个字一说出口,赵家人的眼睛就更亮了,就连于氏也激动起来:“他有什么条件?不过分的都能答应他呀,这雕版不要钱,能省下不少吧?”

这些日子家里虽然有进项,先前张家那边聘礼也退回来不少钱,可若是将这些钱都投进这印书和雕版的里,于氏多少还是有些舍不得。

这会儿听着雕刻不要钱,没人比她更激动了。

倒是大房的赵大哥先开了口:“先听爹把条件说完,天下不要钱的买卖才是最贵的,那个雕版师父的要求有可能比花钱还难办。”

众人期期艾艾看向赵老丈,只想从他这里知道,雕版师父究竟提了什么条件,是否真的那么难以达成。

赵老丈却一直看着赵墨才:“他说,他想让他家子孙都到我们家来学习识字认数,要把你写的那本书上的所有内容全部学会,还得给他们家那些子孙一人一本书。”

赵墨才当即就想答应,这对他来说是再划算不过的事情。

不过当他看到赵老丈脸上的迟疑和微蹙的眉头,以及赵家人欲言又止的样子,赵墨才心里恍然,赵家人方才还那么积极,这会儿是不愿意了。

不需要赵墨才过多思考,他就已经明白赵家人的态度为何变得如此快。

在古代,要学习一门技艺是极其艰难的事情。

例如之前周用民,为了到县城里学算账当账房,不知道送出去多少礼,找了多少人,却依旧没有门路。

那些老帐房收徒弟都是十分苛刻的,谁也不愿意将自己手里掌握的技术,就这样随意传授到他人手里。

毕竟那些技艺都是吃饭的家伙。

不就有句俗语是 “教会了徒弟饿死师父” 吗?所以要从别人手里学到真正的本事,并不容易。

古代更是师徒如父子,拜一个师父,要像孝敬父母一样孝敬师父,若是父母不在,师父甚至能够越过家中其他亲戚,做主徒弟的终身大事。

也正是因为如此,赵家人才会因此犹豫,那位雕刻师傅才会放弃金钱,让自己的子孙学得更多的本事。

但这对赵墨才来说,却不算什么。

他是个现代人,接受了九年制义务教育的现代人,对他来说,传播知识,让民众掌握最基本的知识文化,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

他这本算术书里所包含的内容,最多也就是小学数学二三年级的内容,这些都包括在义务教育里,在他看来,这些知识没有必要藏着掖着。

他思索了片刻,还是决定将自己的想法告诉赵家人:“我倒是觉得,既然他们愿意用雕版来换取学习的机会,我们也能够省下不少银钱,这是一件双赢的事情。”

赵墨才点了点手下的雕版,“既然这书要印出来,以后还要卖出去,现在村子里的人都在跟着学书里的内容,这些知识就不可能只封锁在我们赵家村,总有一天会慢慢的传出去。”

“那雕刻师傅只要有心,他家子孙习得这本书上的知识是早晚的事情,不如现在大家达成合作,交个好,说不定以后还有其他的雕版需要麻烦他们呢。”

这事虽然已经说过许多次,赵家人还是有些犹豫。

“这书真的要全都卖出去呀?”

“这书上的知识真的要交给其他人吗?”

“如果大家都会了,我们家会这些也不算什么稀奇了,往后在县城里找活计也没什么优势呀。” 三房的张氏说完这话,有些怯弱地抬眼看了看赵墨才。

赵墨才笑着说:“既然我们家都能印书了,为什么还要去县城找其他的活计?”

“你们看着雕版师傅,不就愿意用他的技术换我们的书本和知识吗?这天下说不定有无数个像雕版师傅这样的人,愿意用他们手里的银钱,换我们印出来的书呢。”

“说不定以后我们这书还要卖遍大江南北,到时候自家的活都做不完,哪里有那个空闲时间去县城里帮别人做活。”

吴氏却不是很看好:“大郎你莫要把乡里乡亲们想的太有钱了,愿意花钱买书的人不一定有多少,这一年到头家里都不一定能存下多少银钱呢。”

“就是呀,大郎,若是他们家里都有钱,哪用得着给我们送这些菜蔬柴火,早就财大气粗的掏束脩了。”

赵墨才脑海中灵光一闪:“那就让他们继续用这些东西给咱们换,不管是柴火山货还是菜蔬,只要价值相当都能换书。”

“反正卖菜蔬这些也能挣钱,说不定咱们还能在菜摊子旁边摆上几本书,卖给县城里那些人。”

赵墨才说着,觉得他们应该将自家的市场设定的再大一些,而不是仅仅局限于周围的几个村子。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6章 第 36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