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真少爷和替嫁小夫郎 > 第17章 第 17 章

真少爷和替嫁小夫郎 第17章 第 17 章

作者:李末子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2 01:13:38 来源:文学城

肖氏的脑子这会儿也转过来了,她刚刚指着何小姑的鼻子,骂何小姑的侄女婿,这会儿大孙子告诉他,那个赵墨才竟然主动提出愿意教他的大孙子学算账本事。

肖氏并不知道赵墨才究竟能不能够教会别人算账本事,但赵墨才是他们这几个村子里唯一的童生,也是读书时间最长的人,一直在县学里上了好几年的学。

她想,赵家花了那么多钱在赵墨才身上,他若是连算账的本事都没学会,这钱不白瞎了吗?

现在他的大孙子可以跟着赵墨才学着算账的本事,肖氏首先想到的,便是问自己的孙子:“赵墨才有没有说要收你多少钱的束脩?”

她觉得这是赵墨才的敛财手段,她可不认为那个名声不怎么样、好吃懒做、作威作福的赵墨才,真的会突然大发好心,愿意搭理他们这些十年没怎么联系过的远房亲戚。

周用民满眼激动对肖氏说:“阿才兄没有说这些,只说顺便教我了,他还在教赵家的其他人,我想他应当是不会要束脩的。”

这会儿何小姑也提起了他们去给他扫墓的时候,遇到赵墨才时,赵墨才偶然提起的那句话,当时她也没有看出任何赵墨才要收束脩的想法。

肖氏脑子一震,对周用民说:“既然他没有提,咱们就不给,他若是问你要了,你就回来,咱们就不在他那儿学了。”

周用民却觉得这样太过势利,心里想着如何也要像孝敬师父一样对赵墨才。

但他知道奶奶的性子,所以没有和奶奶明说,如果到时候奶奶因此不悦,再安抚奶奶也不迟。

倒是肖氏这会儿有些不太好意思了,她刚才才指着何小姑的脸,骂了她和她的侄子何悠,这会儿人家两口子就要给自家大郎施恩。

她那一张已经挂上了皱纹的脸稍微地红了些许,轻咳一声,对何小姑说:“那什么,你之前不是说,你那侄子出嫁,想给他的嫁妆里添些妆吗?”

“我们家这条件也不是很好,他那嫁妆我们也没法给添太多东西不是。要不这样,我先前不是还给大郎做了一双新棉鞋吗?要不把这鞋送给你的侄子,就算他穿不了,他家相公应当也能穿。”

何小姑性子本就是个软弱的,从前甭管如何骂她,她也不敢反驳,这会儿婆母对她说了软话,她当然也不可能反过嘴去奚落讽刺婆母,就连连笑着说:“那双鞋是娘你做的,做的极为用心,送给小悠他一定开心。”

肖氏见何小姑笑得那么开心,仿佛捡着了什么大便宜,又有些舍不得那一双棉鞋。

那双鞋子虽不是什么好布做的,可也絮了那么些棉花,针脚又做的细密,在村子里,确实是一双很拿得出手的礼物。

不过一想着孙子的前程,她还是将心里的不舍给深深咽了下去,转头又对着孙子叮嘱起来,无非就是要让他无论如何也要从赵墨才那里学些本事回来,可千万不能白瞎了这一双,她费了好久时间才做出来的棉鞋。

周用民傍晚时分便起身去往隔壁赵家村,要去赵墨才家里,看一看他是如何给赵家的那些人小考的,顺便也巩固巩固自己以前学到的那些学识。

去的时候,他不仅带上了肖氏让他准备的那双棉鞋,还用一下午的时间去山里打了两捆柴,用扁担挑着,准备一块儿拿去赵家。

肖氏看着那两捆柴更心疼了,站在门口喋喋不休,“这不是已经带了棉鞋了吗?怎么还要挑柴去呀?你下午在山里忙活了那么长时间,好不容易打到的这两捆柴,这么好的两捆柴,怎么都给赵家送去了?”

那两捆柴确实是周用民用心去山上砍的,并不是乱七八糟的树枝,而是一根一根粗壮的、是最经得起烧火的柴火。

周用民将柴担在肩上,头也不回地走了,就只留下一句:“第一次去先生家里,怎么能只带一双棉鞋?”

说着,他又转头看了看家里后院的菜地,那样子分明是还想从家里挖几颗菜,一块儿送过去赵家。

肖氏心里一跳,连忙赶着他,“那你快走,快走,别误了时辰!”

这会儿什么都还没学回来呢,就已经搭进去一双棉鞋、两捆柴。

冬天的菜蔬可是十分金贵的,驮去县城里也能卖不少钱,给赵家送去了,那他们家卖什么、吃什么?

周用民倒也不至于把菜地里的菜全给赵家送去,不过奶奶赶着他离开,此时时辰确实也不早了,他便挑着两捆柴,带着一双棉鞋上了路。

到赵家时,赵家其他人都已经回来了。

他们有的在做着家务,一边做一边回想今天学的内容,其余人则是三五一堆凑在一起,一块儿回顾今天早晨学的那些数,就怕待会儿小考的时候不记得了。

赵墨才和何悠则是站在那块大木板前面,赵墨才用他父亲给他准备的小木板,写下了每一个数字的大小写,一边写一边跟何悠巩固这些知识,并且教授他要怎么样考教家里人。

何悠这会儿紧张得满脑子只剩下那三十个数字,这还是他的人生中第一次挑起如此沉重的大梁,他就怕自己做的不好,让相公丢脸了不说,以后这样的事情或许再也轮不到他上手。

他这会儿想的没有那么深远,不知道自己若是失去了这样的权利,意味着什么,他只知道相公交给他的事情他一定要做好,可不能丢了相公的脸。

他们两人站在廊下,一人身形倾长,微微弯腰低头看着另一个身形较为瘦小,眼角眉梢的笑意慢慢沁出来,即使是在陈旧的屋檐下,也营造出两分甜蜜。

他们那模样,甚至看的赵家三对中年夫妻也有些愣神,怎么也想不到他们家大郎成亲后,竟然是个这么宠爱自家夫郎的人。

周用民出现在赵家门口,吴氏第一个看见他。

此时夕阳落下,光线有些暗,他又鲜少见过这人,有些诧异的看着周用民,并没认出来他是何悠的表哥。

周用民也很是局促,抬手抠了抠后脑勺,将身前的柴火往院门口一放,结巴地说:“这是我给……我给阿才兄、给先生送来的柴火。”

他一句话把院门口的人都给说蒙了,阿才兄是他们家赵墨才吗?先生又是谁?

赵墨才听到声音,回过头来看见周用民,嘴角扬起笑意,放下手中的木板,就带着何悠过来接待他的表哥,“是小悠家表哥来了呀。”

他回头对于氏说:“奶奶,这就是我跟你说的小悠的表哥,从今天开始,小悠家表哥就要跟我们一块儿学识字了。”

话落,他又看向家门口的那两捆柴。

周用民连忙解释道:“这是我今天下午去打的柴,给阿才兄家里用。”

赵墨才有些惊喜,“用民兄弟,你也太客气了,大家都是亲戚,来就来了,你还带东西,这两捆柴火可真好,留在家里,能够烧好几天了。”

原本神色有些不太舒服,以为是穷亲戚上门打秋风的赵家人,脸上也瞬间绽开了笑意。

两捆柴虽然不多,可自家要上山去打两捆柴,那也需要时间不是?

这周家的亲戚把事办得这么妥当,送过来这两捆柴,也省了自家的事呀!

他们立刻将人往里面迎。

周用民又从怀里摸出一双布鞋,羞红着一张脸递给赵墨才,“这是我奶奶做的布鞋,阿才兄,你看你能不能穿?”

赵墨才心里觉得自己教授的那些东西真算不上什么,且周用民过来本就是蹭课的,不管有没有他,他的课都得上下去。

但周用民带了东西过来,他也不会拒绝,升米恩斗米仇的道理他还是懂的。

不能让大家误以为可以在他这里随意占到便宜。

他接过那双布鞋看了看,转手就递给了身边的何悠,“刚好我家夫郎冬日里没有棉鞋穿。”

于氏一看这一双棉鞋,就知道做这鞋的人是用了心的。

虽不知道这棉布鞋是不是真的给他家赵墨才做的,可这会儿赵墨才塞进何悠怀里,她还是有些舍不得,在旁边说了句:“这布鞋可厚实呢,且我看着这大小倒是适合阿才一些,小悠穿着可能有些大了。”

赵墨才仍旧往何悠的怀里狠狠一塞,不容何悠拒绝,笑着对于氏说:“没事,等我抄了书去城里换了钱,再买些棉花回来,让小悠给自己做两双棉袜,袜子穿厚一些,鞋子穿上脚上就不显大了,而且现在显大,明年他长高了还能再穿,也不浪费。”

于氏还是舍不得,可自家孙子都这样说了,她也不能在外人面前不给自家孙子脸面,想着私下要不在让何悠把鞋子给自家孙子,如此她倒没再说什么。

周用民带着柴火和棉布鞋上门求学的事情,被赵家的邻居看到了。

赵家邻居望着这边,想着这两日听到周家传来的朗朗读书声,心思也活泛了起来。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7章 第 17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