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朕那该死的白月光 > 第1章 01

朕那该死的白月光 第1章 01

作者:相吾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5-31 01:22:11 来源:文学城

唐颂被南朝诸位臣子请去商议南朝最后一件大事了。

说来也是可笑,顾丞均的百万雄师将南朝的脊梁打断,如今正陈兵在野,就等着明日一早,唐颂恭恭敬敬呈上南朝玉玺,向北朝叩首称臣。

如此数典忘祖的事,南朝做了便做了,却还要守着可笑的‘体面’名义,激烈地讨论起究竟该如何献降才能不负脸面。

宁筝觉得他们自欺欺人,可笑得很,但这些臣子们却觉得他们是为了顾丞均不屠杀百姓,才大义地大开城门献降,是爱民,是英雄,因此很看重这次议政。

唐颂便请宁筝一道去,宁筝觉得这事太招嘲笑,不肯去,宁可坐在冷宫里拨着凉了的炭火。

——明日既有新主入城,唐颂与宁筝这对旧朝的皇帝皇后自然要听话地为新主腾地,而奇妙的是,朝廷上下,没有一个臣子反对。

他们提出的见解也是振聋发聩:总是要搬的,自发搬也可搬得从容些,总比被顾丞均驱赶出宫好。

他们能为顾丞均着想到这地步,这其中体贴的细致都让宁筝叹为观止。

这就是南朝啊。

她曾无数次力挽狂澜,想要拯救的南朝,早已腐烂得如枯木,因为僵死太久,再难回春。

宁筝拨着炭火,很有些伤感,正想吃点酒,宫室的门便被人从外推开,秋风倒灌而入,吹起她猎猎的裙摆,发间流苏叮铃铃地发出清脆的声响。

宁筝望去,竟然见到此时正该在勤政殿议事的南朝的宰相、她的阿父出现在这儿。

他步入,天光呈冷灰色,将他的身影拖得很长,沉重地坠到地上去。

她瞳孔遽然一缩。

因她看到了在阿父的身后,是两个手捧托盘的女使,其中一人端着酒壶,一人捧着白绫。

拨火的铜箸从宁筝手里坠下,叩击到炭盆边缘,发出令人揪心的声响。

“阿父?”

宁仲元道:“弦弦,莫怪阿父。”

宁筝道:“阿父,女儿不明白……”

宁仲元道:“当日你女扮男装,陪陛下北上,护陛下周全,立下大功,是我朝功臣,因此大家都敬你尊你。可若不是顾丞均主动透露,谁又能知道你是那般护着陛下?”

宁仲元说的那事,便是顾丞均意欲发兵南下前,南朝派出使臣前往长安求和。

顾丞均身为北朝的皇帝,不在金銮殿上接见南朝的使臣,而是选在了他们练兵的军营里。

他黑发束玉冠,着黑山纹沉水甲,长腿屈起,坐在束着猎猎战旗的石礅前,擦着那口宝剑。剑光剔亮,如蛇绕腕,将那双狭长的鹰眸照得深不见底。

他没有收国书,也懒得听使臣文邹邹地说上整段话,从头到尾顾丞均只问了一个问题:“听说宁筝封了后,你们的皇帝可喜欢她?”

南朝使臣不解其意,理智又早早在顾丞均的压迫下,吓得形神俱灭,于是老老实实道:“陛下与娘娘琴瑟和鸣,同吃同住,很是恩爱。”

顾丞均拭剑的手一顿:“同吃同住?”

他将帕子掷于地,单手握起长剑,竟然将那口剑做了飞箭,朝着使臣掷出,吓得使臣用袖子遮脸,连连躲避,那口剑却连他躲避的力度方向都算准了,只擦掉他的几缕发丝,便钉在他的身后。

却已经足够使臣双腿一弯,吓跪在地上。

他再要看顾丞均,便需得仰起脖子,若看一尊悍然发怒的魔佛。

顾丞均道:“南朝,朕要了。”

和谈崩裂。

此事传回南朝,一向被蒙在鼓里的臣子们才方知他们的国母,在北朝时,曾与顾丞均有过首尾,甚至,顾丞均那时已意欲立她为侧妃,但宁筝肖想南朝皇后之位,因此始乱终弃,回到了南朝。

如此背信弃义的行径,如何不叫顾丞均记恨?

再加之顾丞均在如此关键的和谈上,从头到尾只说了这样一件事,足可见他的怒气。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南朝可不就是那个伏尸吗?

可强壮的北朝兵马怒起南下,一路势如破竹,仅用了十日,就打到了健康,速度之快,南朝的臣子们根本来不及把‘祸国妖后’这个罪名给宁筝贴实了,只能如热锅上的蚂蚁去思考该如何在黑甲兵的铁蹄下保全性命。

但这不代表他们会忘了算账。

这不,刚和顾丞均谈好了献降一事,他们的小命得保,就要来与宁筝清算了。

宁筝的目光渐次从鸩酒、白绫掠到了宁仲元那坚硬的面庞上:“女儿当真没有想过会是阿父亲来。”

宁仲元闭上眼,不去看女儿心灰意冷的眼,公事公办道:“入了城,顾丞均难免要与你算账,届时你们的事就瞒不住了,为了在史书上给南朝留个体面,你自尽罢。”

“你自尽了,便仍是为南朝鞠躬尽瘁、深明大义的贞烈皇后,你脸上有光,宁家也能以你为荣。”

宁筝道:“若女儿不愿呢?”

宁仲元睁开眼,波澜不惊:“自然会有人让你愿意。”

他备得齐全,这般说完,就立刻走出两个黄门。

这时候,南朝的臣子的细致周道又显现了,即使他们连赈济的灾银都算不明白,可在这种事上总是仔细的。

宁筝冷笑。

她弯腰将炭盆里的铜箸捡起握在手中,便有一个黄门上来要摁住她,却不想宁筝是会些武艺的,让他难以得手。

她这样的女娇娘怎会武艺?

宁仲元惊疑地看着宁筝,半晌,他当真是又气又急,因他发现宁筝将铜箸握在手里当剑使,用的那套剑法不正是黑甲军的剑法?

而众所周知,黑甲军是顾丞均的私军。

“简直败坏门风!”

宁仲元的脸气得铁青。

“你也上,摁住她,杀了她!”

这话音刚落,便被另一道尖锐的声音打断:“宁相。”

这声音在场之人,人人熟悉,盖因这是唐颂身旁的大太监钱良的声音,只是黑甲军压城城欲催之际,他卷了金银丝软跑了,再没了踪迹。

如今却这般着丝衣,蹬乌靴,体体面面地穿进皇宫,走到这冷宫之处,可见原来这没根的东西眼见南朝失势,就一刻也不敢耽搁地投了北朝。

宁仲元牙缝里咬出字来:“阉人。”

钱良冷笑:“宁相也甭说咱家了,树倒猢狲散的道理,咱家懂,宁相也懂。世道艰难,大家讨口饭吃都不容易,宁相就莫假清高了。”

宁仲元道:“阉人混说,卖主求荣的是你,又岂能将我与你混为一谈。”

钱良道:“咱家可记得第一个提出开城献降的便是宁相。哦,差点忘了,宁相有大义,是为了百姓免受战火,不似咱家想的只有私人私利。”

阉人平日里再伏低作小,心里也灌着气,再加上挨了那刀,愈发叫钱良看不惯文臣,心里攮着的气,叫他化字如刀。

他道:“宁相如此大义凌然,有胆子便当着咱家的面,逼死你的女儿。左右害人的是你,咱家回去复陛下的命也容易些。”

宁仲元意识到钱良口中的陛下绝不可能是唐颂,那便只剩了顾丞均,他眼皮抽搐:“北朝的陛下要见皇后娘娘?”

钱良两手插在袖筒里,撩起眼皮,斜眼看向宁仲元:“是啊。”

他不说话了,就是要如此作壁上观,看宁仲元抉择究竟是杀女儿,还是送女儿。

宁仲元也不说话了。

顾丞均此时要见宁筝,没安好心,不管他打不打算做什么,只要宁筝顶着皇后的名头往军营里走一回,南朝的脸面就丢尽了。

可若不肯叫宁筝去,顾丞均发怒的后果不是他可以承担的。

他倒不是怕顾丞均,只是还要为南朝的百姓着想。

所以最好的结果就是宁筝不堪受辱,主动自杀。如此,什么名声都能护住了,但冷眼视之,宁筝并无这样的想法。

当真是白养她一场了。

宁仲元心力憔悴之下,无奈只好做出了选择:“本官需先请陛下废后。”

钱良纹丝不动:“陛下那头还等着呢,容不得你等磨蹭。”

他微微一笑,那笑刺得宁仲元眼疼。

“宁相如此干脆利落地选择卖女儿,实是北朝忠臣,咱家一定在陛下面前替宁相美言。不过宁相何不如替陛下考虑得再周道些?咱家先送宁二小姐出城,留着您自个儿慢慢废后。”

钱良这番阴阳怪气,让宁仲元肝胆俱裂,快沤出血来。

可顾丞均既然还等着,便没有拖沓的道理,双方商议完毕,宁仲元收手,钱良带宁筝走,这之间,竟然没有一个人想起来过问宁筝的意愿。

她的意愿原本就是不重要的。

没能赶在顾丞均要她前,杀了她,便剥去她的皇后头衔,让南朝少丢些脸面。如此做法,可见宁仲元想得始终只有体面而已。

至于钱良……

宁筝坐上那顶低调的小轿,钱良凑在轿帘旁低声道:“娘子想开些,唐颂已是秋后的蚂蚱,你这般的姿色,不若早替自己做了打算,拣高枝飞去。”

宁筝端端正正坐在轿子里,面无表情道:“无缘无故,顾丞均如何要见我?”

她与顾丞均之间,唯有始乱终弃之仇,顾丞均迟迟放不下,终要报仇。

宁筝明白,却没想到顾丞均尚未入主皇城,就迫不及待地要与她算账了。

钱良道:“这几日,有南朝的臣子偷偷向陛下送来美人舞姬,陛下看了几场,便说江南舞娘不过如此。奴婢斗胆进言,道陛下未有幸亲眼看过二姑娘的绿腰舞,那才是名动天下的绝色舞姬。陛下因此有了见二姑娘的兴趣。”

他低下声音:“过会子,还要委屈娘子换上舞衣了。”

下本书开《我是无辜的!》,感兴趣的可以收一下,文案如下:

谢归晏出身没落的谢氏大族。

为谋个前程,谢氏将所有的筹码押在了东宫太子身上,哪堪日后杀出了个宠妃差点动摇太子的地位。

她为保住全族前程与性命,女扮男装,毅然入宫,苦心孤诣,谋求帝位,又费力地调.教长歪了暴君。

正当她觉得功成身退时,事情却逐渐以脱缰野马的速度发展着。

群臣抱住她的大腿,狂飙眼泪:厉帝性情暴虐,平生最爱玩九族消消乐,满朝文武,唯有谢相可刀下留人,若谢相走了,恐怕百官都要辞去,届时国将不国!

太后忐忑地找到她,问她愿不愿意做本朝第一位男皇后。又哀愁道,若非谢相芝兰玉树,气质如华,皇帝也不会有龙阳之好,从而厌弃女子。既如此,谢相当为陛下负责。

谢归晏:??

她气势汹汹地去找厉帝要说法。

厉帝悲伤不已,却不忘反咬她一口:你总是跟顾屿照眉来眼去,凭什么他可以,朕不可以?

谢归晏:……他是我名正言顺的未婚夫,你哪来的脸跟他比?滚呐!!

作者有话说

第1章 01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