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眼入夏。
高考的铃声敲响。
壶高作为考场,高一和高二的学生放了两天假。
高考结束后的第二天下午,高二生集体搬入高三楼,正式接棒。
壶高的高二生是最早搬入高三楼的。
高三楼单独一栋,和高一高二的楼隔得有点远,远离校门但是靠近宿舍楼和食堂。好在壶高的运动场也不止一个,高三楼下的不远处就是另一个操场,方便高三生平时大课间和晚自习的时候下来锻炼。
高三楼不再是走廊式设计,没有相对的教室,每个班级外都有自己独属的走廊。走廊外墙上都设计了悬空小花坛,里面种着生命力旺盛的爬藤植物,正值夏季,生意盎然。
傅铂乐的东西已经收拾好了。
他们在换到高三楼之前,老刘已经公布了新的座位表,和他猜想的一样,全班的同桌都有所调整,他和邵铖汉还是没有换到一块。不仅如此,不知道老刘是无意的还是刻意的,把他们两人的座位安排到了教室的对角线上。
他坐在前门的第一排,邵铖汉坐在靠墙的角落里,别说是说话了,平时回头都不一定能看到对方。
高三的教室比高一高二时的教室拥挤得多,光是刚搬进来,还没有正式冠上高三的身份,压抑紧绷的氛围就已经蔓延了整栋楼。
王嵩的位置倒是在附近,而且巧得很,同桌是林恒跃。
他们俩收拾好了过来,两人跟两堵墙似的站在傅铂乐的桌子前面。
王嵩看向门外的绿植,摇头感叹,“总觉得自己像是进了监狱似的。你说咱们壶高也不缺钱吧,怎么这栋高三楼的设施就不能……跟上?”
林恒跃赞同道:“教室是真的小。”
傅铂乐百无聊赖地撑着下巴,“是啊。好挤。”
不止是傅铂乐,班上很多男生都蹿了个头。高三楼的书桌比高一高二楼里的还小一点,像他们这种手长腿长的,坐下来的时候一双大长腿都无处安放。
“我们都算好了,你看邵哥。”林恒跃朝教室最角落的位置扬了扬下巴。
所有人回头看过去。
邵铖汉一米九的个子把周围的桌椅都衬小了一圈。他的椅子已经贴墙了,前面坐的正好是班里的大胖,一个人能顶两个座位的那种。如果不是邵铖汉的身材好,怕是他平时得坐在桌子上上课。
“大胖,你再试试往前挪点儿呢?”邵铖汉觉得叹口气都难,他只能去戳前面的大胖。
大胖也很委屈,“邵哥,不是我不挪,主要是真的没法挪了。”
他们这排最前面是饮水机,饮水机位置不大但教室也不大,这地儿一占,第一桌往后挪,连带着后边的位置也得一起往后挪。
最后两列的位置是几乎往后挪了一个身位。
“啧。”邵铖汉勉强站起来后从桌子上出去,他大跨步走到第一排,随手点了个男生跟他一块扛饮水机。
他们把饮水机扛到了教室最后一排的过道上,放好后邵铖汉朝前排喊,“第一排的往前挪啊——”
第一排的是两个女孩儿,他看了一眼后过去帮人挪座位。桌子和其他排的对齐后,他问坐在里边的那个女孩儿,“黑板能看见么?”
“可以的。”女孩点点头。
“行。”邵铖汉又朝后面的人喊,“后边的往前挪——”
大家挨个往前挪了不少。
桌子都对齐了之后,教室最后一排人的椅子虽然也还是得贴着墙才能坐得舒服,但挤一挤后边也不是不能过人。中间的过道虽然不够宽,但饮水机放在教室最后,对于靠近饮水机的那两个人来说算是福利了,也还行。
安排得当。
老刘拿着保温杯晃进来了,一进来看见饮水机被挪到了最后,又看了眼邵铖汉,大概猜到了是邵铖汉的手笔,也懒得说,干脆无视了。
“大家都收拾得差不多了啊,一会儿该吃饭的吃饭,晚上第一道铃响了之后记得回来上晚自习。上一届高三已经结束了他们的战斗,现在到你们了。别紧张也别给自己太大压力,你们还有时间,别慌,一步一个脚印地踏稳了,听见没?”
“听见了——”三班人齐声应道。
老刘点头,“小邵!来!”
邵铖汉给傅铂乐递了个无奈的眼神,让同桌挪了个位置,从后门出去了。
傅铂乐旁边是窗户,他看见邵铖汉匆匆走过,轻敲了一下他的窗户当做是打招呼。
傅铂乐看着邵铖汉跟在老刘身后走远,右眼皮狠狠地跳了两下。
他总觉得老刘好像知道了什么。
林恒跃也朝外面看了眼,“我怎么觉得这次的座位安排是老刘故意的啊?知道你俩平时总黏在一块跟连体婴似的,这次不把你们安排在一块就算了,还隔得那么老远。怕你们影响对方学习?”
王嵩屈手搭在林恒跃肩膀上,“有这个可能啊,毕竟他们两个现在一个班级第三,一个班级第八,前十的苗子哪个老师不重视?”
班级排名靠前有时候不等于年级排名靠前,但三班前十基本上都是稳上985和211的好苗子,现在这十个好苗子里已经有两个确定要考壶大了,老刘不急才怪。
高考这两天老刘也没让他们真闲着,除了让他们根据今年高考的语文作文题目也完成一篇作文之外,还让他们交了关于未来打算的纸条。纸条的格式都已经定好了——
1、目标大学
2、心仪的专业
3、选择这个大学和这个专业的理由
最后是署名。
纸条的内容是今天早上交在群里的,下午收假回来搬座位之前老刘就让语文课代表先把作文和纸条收上去了,估计现在都堆在老刘的办公桌上。
而他们的座位安排表是今天下午返校后班长去老刘那领回来的,在这之前没人知道座位安排是什么样的,老刘有没有在看到他们对未来的规划后重新微调了座位安排。
林恒跃笑了一声,“那老刘算盘要落空了,小傅本来就打算去壶大,至于邵哥,我们都懂。”
傅铂乐弯了弯嘴角,眼底却没什么笑意。
王嵩说得没错,他和邵铖汉都是三班稳上985和211的苗子,尤其是邵铖汉,这次月考他班级排名第三,年级排名前三十。
壶高是壶城顶级的高中之一,生源都来自各个初中的年级前几名,无论是学习能力还是智商都不用说。年级排名前三十是可以冲击清北的水平。
这样的水平只去壶大,大概除了邵铖汉本人外,谁都会觉得可惜吧。
傅铂乐也替邵铖汉觉得可惜。
壶城不大,哪怕壶大的师资力量和学校氛围以及目前的就业率都不错,但设计专业不是壶大的王牌专业,甚至他们的专业在整个区内的所有高校里也刚刚挤入前十而已。
傅铂乐查过,设计专业排名第一的是清北,如果邵铖汉可以冲击清北的话……
可是清北在北方,离壶城好远啊。
*
高三年级老师办公室。
办公室里,老师们也在搞卫生,有的也叫了学生过来帮忙,顺便谈话,就像邵铖汉这样的。
老刘丢给邵铖汉一块抹布,“帮着擦擦桌子。”
“您找我来就为了擦桌子?”邵铖汉说着把抹布浸入水桶里。
老刘整理着自己的教案和课本,“我找你来为的什么你不知道?我看你心里清楚得很。”
邵铖汉的聪明是整个年级老师都公认的事情。高二下学期之前,邵铖汉心不定,聪明但是不喜欢沉下心来打基础,所以后来化学老师才想出了这种让小组长给小组成员补课的事。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①」
邵铖汉只有站在了传授的位置,才会自己潜心去扣细节和基础部分。
邵铖汉的脑子很好用,哪怕高三前的基础打不牢,只要高三难度上去了,开始复习了,这个人的成绩也肯定会突飞猛进,成为高三年级的黑马。
但老师不会去赌这么一个可能性。
青春期的孩子是最好塑造的也同样是最不稳定的,他们没有办法保证邵铖汉这个人到了高三后心境还是不变。
很多聪明的学生在高三自我抛弃的也不少,这在管理本来就宽松的壶高很常见。所以老师们都秉着能帮一把就帮一把的原则,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让学生在该打基础的时候把基础打好。
邵铖汉现在就是那个成功的例子。
但现在这个活生生的例子却要去考壶大。
真不是壶大不好,是他们觉得屈才。
这么好的苗子就算以后不搞学术要学设计,那也得到力所能及的最好的学校去。
“今天找你谈,明天我还要找小傅谈。”老刘拿着干的抹布擦过邵铖汉擦过的地方,“你们两个的事情我早看出来了,不说是因为你们两个确实没有影响到对方学习。你们……唉,你们两个孩子都倔,这种事我没有太好的立场去管,只要你们不惹事。我也不会告诉你们两个的家长。但是仅限于你们两个人啊,其他人我要管的。”
邵铖汉刚开始还有点紧张,听见老刘这么说后,还有心情打趣了,“您就真这么放心我们俩啊?就不觉得我俩是因为什么出了心理问题一块走了歪路?”
老刘哼笑一声,“就冲你能问出这句话,谁心理出问题了你都不会。”
邵铖汉扬了下眉,没说话。
老刘又说:“但是怎么可能没点问题?只不过你们两个恰好比其他人都成熟得多,有很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分得清轻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邵铖汉觉得鼻子有点酸,但他的泪腺没有傅铂乐的那么发达,倒是哭不出来。他故作轻松地说:“没想到老刘您还挺开明,观察得也仔细。但是您既然都知道了,为啥把我俩安排在对角线?您是故意的吧?”
“是啊。”老刘把书往桌上一摆,“你俩就算心理再成熟也是个半大的孩子。你们这种年纪最容易冲动,安排你俩坐一块还有心思上课?万一又像之前那样再吵架?”
邵铖汉尴尬地摸了摸鼻子,“那真的就是个意外。现在我俩不都好了么?对了,您今天找我有什么一块跟我说就行了呗,明天还找他干什么啊?您又不棒打鸳鸯。”
邵铖汉的声音收着了,但偏偏那一瞬间办公室里突然安静下来,他的声音就显得有点突兀。
老刘瞪了邵铖汉一眼,“你再大声点?”
邵铖汉:“……”
老刘说:“你们俩这是商量好的气我,是不是?一个两个985、211的苗子把目标学校都定壶大去了?你们还是年轻!你想学设计,行,学,清北的设计专业全国软科第一,你这成绩你不冲?就只盯着那随便迈开步子就能进的壶高?还有小傅,他又怎么回事?他是个做学术的好苗子,我看过他其他科的成绩,语数英不说了,生物最拿得出手,心理学、生物学,这两个专业应该是他喜欢的。现在怎么回事?怎么又要突然学体育管理了?!”
“冷静,冷静一点啊老刘。”邵铖汉掏出手机,“你看完这个你就知道为什么他会想学体育管理了。”
学生带手机入校没有触及壶高的高压线,高三生压力大,在带手机这件事壶高对高三生更是宽容。邵铖汉他们现在虽然还不是正式的高三生,但从他们搬入高三教学楼开始,一些高三的规矩在他们这儿就已经生效了。
邵铖汉给老刘看的是那天傅铂乐在壶大跑酷的视频。
他当时虽然问那个学长要了视频,但其实他自己也给傅铂乐录了一份,是只有傅铂乐一个人的视角的。他在设计上有天赋,对于能够展现美学的任何手段他都有天赋。
明明没有太花里胡哨的运镜,但视频里的傅铂乐却张力十足,每一个神态、每一个动作都彰显着这个年纪的少年人该有的活力和张扬。
老刘看不懂跑酷,但是作为一个什么都不了解的观众,有时候才能看出体育竞技里最纯粹的东西。
他没见过这样的傅铂乐,更不知道平时连校运会都不参加,只在看台上当啦啦队、当吉祥物的傅铂乐竟然还有这么厉害的一面。他以为傅铂乐是那种最为乖巧的好学生,尊师重道、团结友爱、不争不抢、沉稳内敛,是老师们心里最可靠、最放心的存在,却没想到他也半点都不缺年轻人独有的野性和张扬。
这样的孩子,在任何一个专业上都能发光发热。
“他……”老刘的声音有些发颤。
邵铖汉说:“他很小的时候就学跑酷,专业报了班的,也参加过不少比赛,后来孔阿姨怕他受伤才给他停的课,但是他是打心底喜欢这项运动。他在国际部的时候和后来您见到他的时候可完全不一样,您应该没看过国际部的论坛吧?”
学校论坛这种东西除了学生和论坛的管理员外,老师基本上不会去看。毕竟里面大多都是学生们的牢骚和一些无关痛痒的东西,老师们看不懂也懒得去掺和。
平时上班本来就烦。
但也正是因为这样,傅铂乐会跑酷的视频和照片早就在壶高论坛里传疯了但是老师们却不太清楚,之前傅铂乐在国际部里被偷拍的那些照片老师们也都没有见过。
真正的傅铂乐,老师们不清楚、不了解。
但现在有了个很了解他的人。
邵铖汉一边给老刘翻照片一边说:“……因为霍正这个前车之鉴,他回到本部之后就刻意低调,不参加任何能出风头的活动,当一个没有什么锋芒的好学生。他当然是好学生,但是他也有自己非常热爱和非常珍视的东西。学体育管理不一定就做不了学术了,他聪明、有耐心、也有专研精神,您还觉得他学体育管理是可惜吗?”
老刘感慨摇头,“对我来说,还是可惜的。但是人生是你们自己的,只要你们自己喜欢那就不可惜。”
邵铖汉看着老刘,眼睛有点热。
在他心里,老刘也真的是一个很好的老师,可遇不可求的真的尊重学生意愿的好老师。
之前处理霍正的事情上是,处理林峦的事情上是,现在面对他们对未来专业的选择的时候也是。
“但是啊,”老刘说,“不管你是要学设计还是小傅要学体育专业,你们都是985、211的好苗子。我也是从你们这个年纪过来的,想考同一所学校,再不济去同一个城市,是吧?是这么想吧?但是你俩选壶大真的,太浪费了。你们自己好好考虑一下。你们两个的专业不管是哪一个,清北都是首选!”
邵铖汉叹了口气。
行了,白说。
“冲一冲,都冲一冲。”老刘拍了下邵铖汉的肩膀,“谢谢你帮我擦桌子。行了,回去吃饭去。”
邵铖汉收好手机,无奈起身,走了两步他又回头,“那要我俩都努力冲清北,换座位的事……”
“你俩真心冲了再说。”老刘摆手敷衍。
邵铖汉:“……”
①出处:《淮南子·说林训》《汉书·董仲舒传》
时间**开起来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7章 第 87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