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折茵 > 第18章 质问(二)

折茵 第18章 质问(二)

作者:一一枝春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08 11:45:38 来源:文学城

一番折腾完毕,六月中,李茵终于回了国公府。

只是,国公夫妇还不知她去青州“历劫归来”,只当真是从宫中小住回家,兼之宋令嘉生辰将至,阖府上下都在筹备宴席,所以她的马车行至国公府门前,也没个人来相迎。

匾额朱漆,高悬在上,威严肃穆,却又冷清。

守门小厮见她回来,连忙迎上来相告。

“二小姐,老爷和夫人正忙着给大小姐准备生辰宴,现下恐怕没空见您。夫人说,请二小姐先回去歇息,等傍晚去正堂一起用晚膳。”

国公府大门外,旋地而起的风吹乱鬓发,寒意绕身。

李茵托着右臂,神色如常地应下。

既然如此,她只好先回了竹筠阁,安顿好崔燕。等到日落西山,残阳收尽,才带着怀玉又去了正堂。

堂上桌椅门户上新漆,字画屏风旧貌改新,连矮几上的盆栽都换成了宋令嘉喜欢的牡丹。

晚膳还没摆上来,宋夫人端坐其上,宋令嘉坐在她右手边,国公爷负手而立,背着身子正在欣赏东墙新挂上的水墨画。

李茵脚步不停,走到中央,微微欠身,“父亲,母亲,女儿回来了。”

“你回来了?在宫里可有谨言慎行?”国公爷并未回身,背对着她絮絮叨叨,“太后慈爱,留你小住,但你却不能恃宠而骄,你姐姐曾经也被太后留宿过,她知礼数……”

见李茵的脸色越来越差,宋夫人狠狠掐了国公爷一下,上前捧着李茵的右手道:“章儿,你的手怎么了?”

“母亲,我没事。”

安抚完宋夫人,李茵正声道,“父亲,这些日子,女儿并未留在慈宁宫,而是去了青州月山县。”

“什么?!”国公爷惊诧转身,两个眼睛瞪得如铜铃,开口便是指责,“你一个未出阁的女儿家,孤身一人跑到荒山野岭干什么?!”

“荒山野岭?”他的话里明明白白含着瞧不起,李茵扯了扯嘴角,故意呛他,“父亲可知,女儿就是在荒山野岭长大的。”

国公爷一噎。

“父亲方才连正脸都不愿意给我,是还要罚我跪祠堂吗?”

“你!”

国公爷为官数十载,鲜少有人这么顶撞他质问他过,他伸出手指着李茵,气得发抖,“你看看你自己!哪有半分京中高门贵女的样子!你真是朽木不可雕!”

“我看你娘也不必担心的手了,反正已经活着回来了,能有什么大不了?”

这下轮到李茵缄默了。

她还以为国公爷没瞧见她的伤呢……

屋外雷声渐近,阴云被风吹着从天边围困过来,苍穹压低,大约是又要下雨了。

风雨来临前,往往潮气弥漫,只是今日的潮气格外浓,似乎要濡湿眼睛。

李茵的心抽疼了一下,无所谓地道:“是没什么大不了的,不过就是手断了……”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见她这副无所谓的样子,国公爷气上加气,花白的胡子几欲炸开,“你!我看你真该去祠堂多跪几天!来人——”

“老爷!”宋夫人拉下他的手,皱眉埋怨,“章儿才刚回来,身上还有伤,你这是做什么?”

所谓话不投机半句多,两个彼此怄气的人,驴头不对马嘴聊上半天,多半是以争执不休作结。但眼下显然已不是争执几句就能偃旗息鼓的程度了。

宋令嘉连忙起身,与宋夫人一同充当和事佬的角色。

茜色罗衫暗香盈袖,在空中轻浮缓动,她拦在李茵与国公爷中间,柔声劝道:“爹爹莫要动气。前几日爹爹不是一直念着妹妹吗?怎么妹妹舟车劳顿,好不容易回了家,爹爹反而说这些?”

“哼,”国公爷一甩袖子,从鼻孔里哼出两声,“我才没有念着她!”

话虽如此,他的脸色却和缓不少,怒意稍减。

“爹爹这是口是心非,都是一家人,何不坐下来好好说话,有什么心结是不能解开的?”

“母亲备了晚膳,就是想让妹妹和爹爹多说说话,消弭嫌隙。”

宋夫人也劝道:“嘉儿说得对,你们就各让一步,先吃饭,好不好?”

国公爷瞥了李茵的手一眼,到底还是没继续气下去,“今日就暂且算了,吃饭吧。”

他一挥手,立在一旁的丫鬟上前,迅速摆好了桌椅,准备传膳。

劝住了国公爷,李茵却还立在那里,紧抿薄唇,外罩青色长衫,似一棵倔强的青松。

宋令嘉回身,柔柔拉住李茵的手,“妹妹,我听说陛下下令,让肃王殿下彻查青州巫蛊案,你的手,可是在查案过程中受了伤?”

“只是,”她迟疑道,“你怎么会和巫蛊案搅在一块呢?”

明眸善睐,温柔似水,一言一行大方得宜,接人待物关怀备至,京城之中,大约找不出比她更端庄得体的闺秀了。

如果她真的是善良温柔的姐姐,该多好。

可是,从永安楼第一次相遇,第一次刁难开始,就注定了她们没法和睦共处。

在风口站久了,李茵的手有些发凉,可是,宋令嘉抚上来的手,竟也是一样的冰冷。

她微觉疑惑,却没有细究。

“是,不久前有人假借崔燕父母之名传信于我,说她并未归家,故而向我询问行踪。崔燕下落不明,我为了找她,也参与其中,所以我的手才会受伤。”

宋令嘉眉梢微扬,“原来如此,那妹妹想必是找到崔姑娘了?”

“找到了,我依旧将她安置在竹筠阁中。她的父母深陷巫蛊一案,先前几番对她不利,如今,我也不想让她再回云溪村。”

宋令嘉善解人意地一笑,“也好,多一个人陪你,总归不是坏事。”

她转头,看向已经落座的宋夫人,“母亲想必不会反对崔姑娘久住吧?”

宋夫人和蔼地道:“自然不会。巫蛊案骇人听闻,传到京城,我们也听了个七七八八。那姑娘可怜得很,她若是愿意,不妨做我的干女儿。”

见宋夫人如此宽宏大量,李茵的心放下三分。

她眉目间多了淡淡笑意,“崔燕必定是愿意的。等我问过她,明日就让她来给母亲请安。”

宋夫人笑着摇摇头,“她愿意就好,这些个繁文缛节都不必要。”

“多谢母亲。”

“只是,”李茵顿了顿,敛了笑意,“府上随她同去云溪村的白钟……他为了揭发巫蛊案,宁死不屈,死在了云溪村。”

“啊?!”宋令嘉撤开手,惊讶着捂住了嘴,眉目间满是不可置信。

“这,原来巫蛊案竟是凶险至此,还好妹妹顺利归家。”

一侧,国公爷脸色陡然转阴,沉凝几许。

他记得,白钟并非宋家签了死契的奴仆。在许多年前的一场谋逆案中,白氏夫妇受宋家恩惠,得以保全性命。风波平静后,他们将其子送来国公府,磨砺武艺,报答恩情。

此事,恐怕不只是一场意外。

宋夫人面有悲戚,叹息道:“他生前为宋家卖命,此番为巫蛊一案,也算有功。死者已矣,我们便不能薄待了他的家人。”

“他的丧事,便由国公府来办。下葬后,我会亲自去一趟白家,好歹给上百两银子,以保衣食无忧。”

宋夫人说着,站起身来,携了李茵的手,细细交代,“往后逢年过节,你带着崔燕,也多去看看他们。”

李茵正有此意,即刻应下,“是。”

宋令嘉的视线落在宋夫人和李茵交叠的手上,眸中桃李颜色黯淡几许。

她忽然道:“在青州,妹妹的手应该已经请大夫医治过了,只是青州地处偏僻,医术到底不及京城,现在回来了,该请太医院的太医来好好医治才是。”

宋夫人道:“还是你姐姐想得周到,明日我就着人去请。”

“晚膳都摆上来了,你们也别站着了,都坐下,吃饭。”

说着,宋夫人拉了李茵一同坐下。

今日的晚膳,含义恐怕不止一层。既是为了给李茵接风洗尘,也是想要缓和她与国公爷之间的关系,或许,也有一家团圆的意思。

故而,菜肴色香味俱全,荤素皆有,丰盛无比,摆盘考究。摆在李茵面前的,是一道鲜笋清炖排骨,一碟茭白鲊,还有一碗赤豆沙圆子。

她口味清淡,喜甜不喜辣,这些菜的布局,一看就是讲究过的。

只是,左手使筷箸还不太娴熟,怀玉先帮李茵盛了半碗赤豆沙圆子。

细腻的豆沙,芝麻香的糯米圆子,正热乎乎腾着气,几勺下去,胃都暖了。

此间安静得很,一家团圆,但无人开口说话,只闷闷地吃饭。

屋外,方才压低的云层好像只是虚张声势,现下散开不少。

忽然,宋令嘉放下筷箸,问道:“妹妹此去青州,是与肃王殿下同行吗?”

此言一出,国公爷和宋夫人不约而同停下筷箸,看向李茵。

这确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凭李茵孤身一人,怕是很难安全抵达青州。既如此,在青州,她是日日与那位肃王殿下在一处吗?

肃王,是淑妃的儿子,陛下的第三子,俊逸有才,年轻有为,似乎还未婚配。

他们探究的目光越来越幽深,若再不解释,只怕要浮想联翩,李茵只好搬出太后,“此事,女儿未敢欺瞒太后。诉说实情后,得太后应允,女儿才敢前去青州。在青州时,女儿与殿下谨遵礼法,从无逾矩之事。”

宋夫人道:“章儿不必紧张,肃王殿下乃正人君子,我与你父亲也并非古板迂腐之人,不会怪罪你的。”

国公爷:……

他本想质问李茵,为何不禀告家中知晓,可一回想,当时他大发雷霆,罚她跪在祠堂……

算了,也不能全怪她。有时候,他这个父亲确实严厉得过了头。

宋令嘉似乎对此事极有兴趣,又道:“如此看来,妹妹为巫蛊案折断了手,也算功臣了。只是不知,肃王殿下打算给妹妹请一个怎样的功劳?”

她什么意思?

言语之间,仿佛她与肃王暗通款曲,授受不亲一般。

李茵转头,长眉压低,一贯澄澈干净的眸子显出狠厉,就像那支金钗,柔美暄研的海棠花,也能夺人性命。

“长姐,我的手会骨折,不仅是因为巫蛊案,也与你有关系呢。”

既然宋令嘉穷追不舍,那李茵就成全她。

宋令嘉一愣,头上粉白牡丹步摇轻晃,微微睁圆的眸子格外无辜,“因为我?这,这与我有何干系?”

“自然有关。”

李茵搁下瓷勺,坐得端直,一字一句道:“你曾挑唆孟松云,要让他不论手段,将我娶到手,是吗?”

宋令嘉不明所以,“你胡说些什么?!我怎么会做这种事情?我敢对天发誓,我——”

闪电蜿蜒,攀至顶空,那一瞬间的光亮照彻屋宇内外。

随后,轰隆一声,惊雷滚下来,暴雨如注。

“继续说啊,怎么停下了?”李茵硬着口气道,“你就对天发誓,如果你曾找过孟松云,给过他钱财,终有一日,你要被逐出京城,失去一切。”

“我——”

话未说完,闪电闷雷又至,怒吼轰鸣不绝。

闪电照亮宋令嘉泛白的脸,即便粉腮点胭脂,黛青画蛾眉,也掩不住异常。

沉默许久的国公爷终于舍得重开金口,他语含严肃,沉沉发问:“章儿,这是怎么回事?”

李茵看了宋令嘉一眼,从怀中拿出一封火漆完整的信,“这是孟松云签字画押的证词,父亲要看吗?”

“拿来,给我看看。”

国公爷拆开信件,内中有三张信纸,一张银票。他展开微黄的纸张,一目十行,脸色越看越不好。

“嘉儿,你自己说吧,和那孟松云之间有什么牵扯交易?”

局势陡转,宋令嘉急道:“爹爹,这说不定是有什么误会。”

“你自己看!”国公爷将信纸一扫而下,几张写就密密麻麻字迹的纸腾空飞起,落在宋令嘉身上。

那纸直冲正脸而来,她下意识偏头往后躲,下一刻,却又睁开眼,手忙脚乱地捉住信纸细看。信上,孟松云详细招供了宋令嘉的计谋。

原来,送李茵去青州,也有她的一份。

“白纸黑字,签字画押,你还有什么要喊冤的!”

“爹爹明察,那银票并非宋氏的,定然是有人栽赃,挑拨我与妹妹的关系。”

国公爷冷哼一声,看向她的目光多了失望,“你倒是聪明,银票上刻着的不是宋氏印记,而是你外祖家的。”

他看向宋夫人,一掌拍在桌案上,拍得震天响,“我竟不知,什么时候苏家也掺和进来了!”

这一声响动,让宋夫人把千般托辞都咽了回去。

事实板上钉钉,宋令嘉终于不再反驳。

她提起撒花烫金百褶裙,跪在地上,想要去拉李茵的袖子,却被李茵躲开了。

“妹妹,我没有想过要害你!”

“我只是看出了孟松云对你不一般,想要成全你们而已!”

“我本想激励他登科中举,出将入相,然后来找你,谁能想到他竟然使这样卑劣的手段!”

不一般?

都到这个时候了,她还不忘泼李茵一盆脏水。

李茵冷静发问:“当初在国公府,我与孟松云不过在众人面前匆匆一见,来话都没有说一句,你是如何看出他对我不一般的?”

宋令嘉泫然欲泣,“孟公子一表人才,又与你年少相识,自然……”

“他早已定亲,我与他并无瓜葛。”

李茵道:“他作为巫蛊案主使,也算不得一表人才,只能说善用歪门邪道。看来长姐的眼光,确实不大行。”

“妹妹,我真的没有想过要害你,你们尚未婚配,郎才女貌,凑成一对,也……”

“好了!”国公爷喝道。

宋令嘉顿时收声,变成了低声的啜泣。

“爹爹,我真的是无心之失,若爹爹执意要罚,女儿认错……”

国公爷板着脸,如风雨欲来,可说出的话却是雷声大雨点小。

“此事,幸而还未酿成大错。你姐姐有错在先,自明日起,回房反省。”

回房反省。

好一个回房反省。

原来,人心能够偏袒至此。

李茵忍住几乎要夺眶而出的泪,“当日我犯错,被罚跪祠堂。今日姐姐犯错,父亲该当如何?只是回房反省?”

国公爷沉着脸,“章儿,你何必咄咄逼人,若非你执意前往,那孟松云又怎么能算计得了你,让你中计受伤?”

宋夫人拦道:“老爷……”

好,真好!

到头来,都成了她的错,一切都是她咎由自取。

李茵没想过会这样,她并不需要国公爷重罚宋令嘉,只要,只要那么偶尔一次,他们也会偏爱自己为自己考虑就好。

“此事若传扬出去,对谁都不好。那孟松云虽已在牢狱之中,但是……”

国公爷看向李茵,指着供词道:“这东西,是肃王殿下给你的吧。”

李茵冷着脸没吭声,算是默认了。

肃王。

国公爷忽然想起,上一次,便是他前来宣读太后懿旨,解救李茵出祠堂的。上上次,也是他与沈慕之,带着李茵认祖归宗。

一次,又一次,出手相帮。

她与肃王……

他眯起眼睛,“既然他肯帮你一次,大概也会帮你第二次。”

“章儿,我们宋家女儿,不能背上一个善妒骄横、互相残杀的名声。”

“我对你们,向来一视同仁。”

屋外电闪雷鸣,似要凌空劈开大地。

他浑浊的眼睛透出无情,“令嘉,你去祠堂跪着反省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