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折腰 > 第16章 故人(四)

折腰 第16章 故人(四)

作者:十在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3-04 12:49:10 来源:文学城

银铃般的笑声传来,书房中相谈甚欢的父女齐齐抬眼。温润的金砖上玉影轻移,烛台上燃得正盛的火苗亦微微一跳。衣着华丽的贵妃王贞带笑而来,发间一对的金灿灿的青鸾振翅步摇随履摆动,鸾鸟口中雪白的珍珠在辉光下熠熠生泽。

“臣妾给陛下请安。”平日里宫妃面圣本就不需要行跪拜的大礼,王贞作为宠妃,亦只照例肃了肃。

姚知微垂眸,对着离自己越来越近且花枝招展的女人,抬袖轻揖:“贵妃娘娘金安。”

“都是一家人,何必行此虚礼?”见二人如此客套,姚元睿气定神闲地开口。

“谢陛下。”

“谢父皇。”

二人闻言俱直起身子,异口同声道。姚元睿见状,眼中笑意不减。倒是一旁躬着身子的万家宝,乐呵呵地开口:“贵妃娘娘跟蜀王殿下真是默契,这叫什么来着?好像是母慈子孝,奴婢恭喜陛下。”

“看来蜀中的风水的确养人,微儿懂事了不少。”姚元睿捋了捋胡须,感慨道,“当年太子做出那种事,朕现在想起来还心寒。皇后不顾与朕结发多年的感情,选择自缢为逆子求情。朕虽心有不忍,却也不能屈法申私。”

他顿了顿,叹道:“这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父皇有父皇的难处。你可以怨朕,却不能罪及旁人啊!”

“儿臣惶恐!”姚知微闻言变色,当即叩首,一字一句道,“父皇,其实当年许多事,儿臣都忘了。您是大虞的天子,九州四海的表率,所作所为史书自有公论,儿臣不敢有疑。至于母亲与兄长所为……”

姚知微闭上眼,高声道:“既触国法,便不可饶恕。父皇依祖宗规矩处置,自是光明磊落,无可指摘。”

法由帝颁,律由国掌,这是自古以来的规矩。而约定俗成的规则,往往比明文规定的律法更有说服力。历朝历代都是皇帝说了算,姚元睿说兄长造反,那他们就是谋逆。如果她想为逝去的母亲与兄长平反,那就必须忍……

无非,是心字头上一把刀。

“陛下这是做什么?”王贵妃忙伸手去扶姚知微,嗔道,“瞧瞧,给知微紧张的……”

姚元睿哈哈一笑:“起来吧,父皇没有别的意思!你母妃知道你要回京,特意请旨操办。谁知道,你这孩子,一声不吭回来了。”

伸手不打笑脸人,姚知微神色自若地搭上了王贵妃的手。她缓缓起身,而后不动声色地拉开一点同王贞之间的距离。抬起头,面上已经挂上了无懈可击的微笑:“儿臣在蜀中随意惯了,忘了外臣入京的章程。”

“当年父皇开恩,虽废儿臣生母之位,却法外开恩,允其牌位于灵泉观供奉,享皇后葬仪。今召儿臣回京,又许儿臣去给生母上香。儿臣想,这终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就快马加鞭赶回来,悄悄去了。没曾想,还是叫父皇您知道了,儿臣知罪。”说着,姚知微垂下了脑袋。

“这有什么罪不罪的,”王贵妃笑盈盈道,“归根结底,是殿下有孝心!”

姚元睿颔首:“你母妃说的没错,朕不会怪你,你有心了。但长安不是锦官,条条框框多的很,父皇亦希望你能像当初入蜀那般自在。”

“儿臣知道了……”姚知微点头应,“儿臣会同当初入蜀那般,尽快‘入乡随俗’,不让父皇忧心。”

“殿下长大了,也懂事了,陛下且放宽心!”王贵妃边说,边挽上了姚元睿的左臂,“臣妾那边都准备好了,还请陛下与殿下快些移殿入席。”

姚元睿点头,随即挑了挑眉:“人都来齐了?”

王贞面上仍挂一缕微笑:“齐了,就等陛下跟知微了。”

姚元睿闻言,望向姚知微,慈祥道:“走,同父皇一起,见见你诸位弟弟。”

“是,父皇请……”

万家宝见状,忙高声招呼外面的宫人道:“陛下有旨,摆驾蓬莱殿!”

蓬莱殿,位于大明宫北苑太液池畔。是姚虞夺天下后,高祖下旨,在前朝离宫的基础上修葺的旧宇。本算不上富丽,可后来太宗兵变,杀光了高祖所有的儿子,只给他留下了自己这么一个选择。太宗在刻意粉饰太平与高祖虚与委蛇了一月后,便顺理成章的接受了禅让。

登基后的太宗不想与高祖同居一宫,便打着“孝”的幌子,大兴土木。他下旨在前朝永安宫的遗址上,重新扩建宫室,并为其命名为大明宫,取“明德广大,维系四方”之意。不过高祖并未如太宗所愿,住上新的宫殿,而是在大明宫落成的前一年,因旧疾复发而崩殂。

于是乎,孝顺的太宗自己搬了进去。但大明宫中,有历朝历代定都于此的皇帝多次扩修的太液池。原本不算夸张的水池在不同帝王的命令下,变成了今日的一片汪洋。而沿池的宫殿,也因此,成了夏日里避暑的好去处。

而自太宗以后,姚虞的平帝、文帝、成帝,不断扩建大明宫。传至今上,大明宫规模已胜过当初的皇宫太极宫,成了名副其实的第一宫。因其离皇宫极其近,其作用也从原来仅用来避夏季暑热的离宫变为帝王常居的主宫。

如今的太极宫,南苑、北苑分工明确,与太极宫的前朝、后宫布局大同小异。南苑的宫殿庭院完全能容纳得下帝王三宫六院的妃嫔不说,北苑的恢宏的宣政殿、含元殿,也足以囊括朝会上的文武百官。所以一年十二个月,姚元睿倒是有五个月都驻跸于此。

姚知微跟在姚元睿与王贵妃身后,走在漫长的宫道上,在其乐融融的二人偶尔提到自己时,礼貌的附和两句。与迄今为止最恨的两个人走在一起,姚知微扪心自问,自己无论如何也做不到心如止水。

所谓眼不见心不烦,可她眼明耳聪,甚至能看见不远处的太液池中,池水映照着池边白玉石灯亭里微弱的火光。晚风越水撩波,那朦胧的水中星也跟着忽明忽暗。

正分神间,忽见池中灯影动。原来是岸边一行宫婢提灯经过,在夜幕若隐若现的侧影袅袅婷婷。那队伍中似是引有贵人,首尾掌灯,居中并无灯火。像是察觉到自己灼热的视线,对岸那行宫婢突然停下。光影抬移至中,不甚明了的灯火下,那隐隐约约的轮廓给了她一种强烈的似曾相识之感……

“……”

姚知微情不自禁的放缓了步子,跟在她身后的万春荣见状,朝着她注视的方向望去。不料对岸的人已回过头去,水中恍惚的灯火重新游移。他没发觉什么异常,见已落了御驾十来步,犹疑道:“殿下?”

“如今太液池引水用的沟渠,两岸都建的这样漂亮。”姚知微回过神来,微微一笑,解释道,“和本王记忆中的样子有些不同,所以想多看两眼。”

廊灯下,唇红齿白的万春荣亦笑了笑:“回殿下,泰和三十六年春,陛下命工部的人重新翻修了大明宫,去岁冬竣工。现在这北苑的亭台楼阁焕然一新不说,连路边栽种的花花草草都变了。您要是有这兴致,得了闲,奴婢带您好好逛逛就是。”

姚知微迈步跟着御驾,笑着推辞道:“万公公是父皇的左膀右臂,小万公公亦是。这种小事,还是不必劳烦了。若是如此父皇应允,本王得空,自己随便走走。”

万春荣紧跟在她身后,闻言点头应道:“是。”

“说什么呢?”姚元睿不知何时停了下来,含笑望着落在后面的姚知微。

姚知微抬眼,对上姚元睿那双深邃无波的黑眸。人都道岁月不掩风华,御宇多年的天子,除开身上明黄色的龙袍,自有经年累月沉淀出的那种不怒自威的气质。那是属于上位者的威压,在最漫不经心的询问下,也能悄无声息的蔓延开来。

对上这样一双看不透的黑睛,姚知微稳住心神,攥住广袖下的双手,神色自若道:“儿臣出了剑南,沿途走走停停,耗时半月才至长安。这一路上,见所经过之处,民生富足,百姓和乐。由此可见,父皇治理下的大虞,是欣欣向荣。”

“今日入宫,又见大明南北二苑,宫室华美,堂皇恢宏,心中倍感骄傲。先祖之基业,在父皇手中发扬光大,儿臣与有荣焉。所以,儿臣便忍不住多看了两眼,父皇勿怪。”

姚元睿听了这一番溜须拍马的话,早已飘然。相对于朝堂上不老实,那些整日里想着拉帮结派的皇子臣下,姚知微今日的举动,无疑让他悬着的心安定下来。再怎么封王,给权,她也不过是个女儿。无论如何,她也越不过自己。

儿子们有了权,只会窝里斗不说,稍有不慎,当年太宗玄武兵变的历史就会再一次重演。姚虞开国至今,算上他,已历六帝。这期间的皇权更迭,三分之一都是在流血中进行的。譬如本朝上了庙号的太宗武皇帝,和太宗的孙子、平帝的庶子文帝。他们能坐上那把椅子,或多或少都使用了武力。

所以皇子不宜掌实权,不然作为天子的皇帝,就会寝席难安,尤其是在本朝。想他当初废太子,就是因为太子姚知景在朝中呼声隐隐高过他这个父皇。而姚元睿作为上一代皇权争夺中的胜利者,他自然不允许自己的权力被渗透、被侵蚀。哪怕太子无二心,他也不愿冒险,重蹈高祖、平帝的覆辙……

十在:无奖竞猜,她是谁?

姚知微:……

殷姒:殿下……也会沉默吗?

十在:近乡情更怯,翻墙见佳人bushi!

姚知微:……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6章 故人(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