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折腰 > 第15章 故人(三)

折腰 第15章 故人(三)

作者:十在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2-03-04 12:49:10 来源:文学城

望着宫道上在众宦拥簇下那道渐行渐远的身影,一胆大的宫女忍不住开口:“那就是蜀王殿下吗?好生漂亮……”

“嘘——”

她身侧的姐妹们闻言,忍不住点头,待反应过来却一左一右捂住了她的嘴,异口同声道:“主子不是咱们该评头论足的,快些把灯掌了回去吃饭!”

“哦……”

方才在宫道上,姚知微的物是人非之感并没有觉得太强烈。直到过了一道又一道的宫门,飞檐斗拱近在咫尺,着浅绯色宫装的御前宦官随处可见。

空气中浮动着女儿家脂粉的香味,殿外走廊的灯影下,站着一排明眸皓齿的宫娥。她们穿着清一色的春衫,面色与衣色都如桃花般娇俏明丽,又梳着高高的惊鹄髻,看上去灵动可爱。

麟德殿前,万春荣停下脚步,转过身来,对姚知微一福,道:“请殿下稍候片刻,容奴婢回禀。”

姚知微颔首:“公公自便。”

廊下的宫女明显比刚才半路遇到的掌灯宫女要懂规矩许多,即使听见动静朝她望了来,也是不动声色地打量。可姚知微还是敏锐的捕捉到了这些探究的目光,原因无他,无聊而已。

十二岁以前,她都住在长安城郊外西山上的朝元阁。除了每个月十五,母后会请旨,带着两位兄长来山上看她。这一切都是因为她那便宜师父李玄,这个有着三朝元老身份的国师。

在姚知微记忆中,那个八十岁高龄的老头,一年四季都穿着那几件洗得发白的藏青色道袍。他一头鹤发,宽大的衣袍罩在身上,显得十分清癯羸弱。可他不但能教自己五岁诵六甲,十岁通百家,一手破剑舞起来更是出神入化。她每每看时,只觉竹林间那遁行的光影,是银龙出碧波,清光似霜雪。

所以,姚知微对后来回宫居住的这生活了两年的地方,并无太大兴趣。尽管凭借着出色的记忆力,她能将未经改动的皇宫一草一木都记得清楚,但她也不在乎。

皇家富贵泼天,禁宫内殿宇高墙勾连延绵,碧瓦飞甍目极难尽,可这不是她想要的。这金玉打造的精巧的囚笼,会让住久了的人泯灭本性。她早该知道的,看上去有那么点仙风道骨的李玄,所说的命运也不全是虚无……

姚知微盯着入目的一片粉色,逐渐失神。

幼年在山上寂静的生活,让她养成了思考时全神贯注的习惯。她知道如何让自己静下心来,也明白当下,无论人前人后,她都需要以处变不惊的姿态去可以塑造自己放荡不羁的形象。

譬如此刻,她望向那群侍候年过半百君主的年轻宫女们,应眉目含春。但放荡不羁不是无耻好色,她要风流自然,而不是在天子禁中如狼似虎地盯着宫女看。

守规矩,明事理,小错不断,大错不犯。唯有这样,她才能成为姚元睿喜欢的好孩子;也唯有这样,她才能从哪里来,回哪里去……

这样想着,姚知微抬眸,光明正大地朝那群“眉来眼去”的小姑娘望去。柔和的灯影下,她盈然而立,琥珀色的眸子里流光灿然。与她对上眼的宫女不由面攀绯云,只有一两个胆子大的敢红着脸和她对视。

姚知微正犹豫要不要笑一下,万春荣便卑躬屈膝地出来迎她,眉开眼笑道:“殿下久等了,陛下有请……”

姚知微没有再客气,只略一颔首,便越过万春荣踏过门槛。

殿里已掌了明灯,烛光煜煜,厅内亮得恍如白昼。头顶上雕刻的镂空盘龙藻井绘以金彩,狰狞的面目在葳蕤的烛光映照下愈发生动。

脚下的金砖来自千里外的苏州御窑,此砖质地细腻温润,落足无声。两侧需要二人合抱的金丝楠木蟠龙柱是安南都护府所贡,未至长安前,生长在遥远的崇山峻岭中。

姚知微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富丽堂皇更甚往日的麟德殿,循着两侧每隔几步便沉默而立的宦官,走进了姚元睿的书房。

“儿臣参见父皇,父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金钗轻晃,人影伏低,姚知微没有行外臣面君那三拜九叩的大礼,而是轻轻地跪在了姚元睿的面前。隔着书房正中,那坐着的一尊三尺来高的鎏金狻猊兽炉。

“我儿快起……”姚元睿起身,绕过檀木书案,搅散那露着锋利獠牙的口中吐出的袅袅白雾。

明黄色的一角不出意料地出现在视线中,姚知微抬起头,对上这一别七年,被她叫做“父皇”的男人。

岁月并不像世人所期待的那样,会平等待人。养尊处优的天子,即使年过半百,也难以看出光阴里的风霜对他的侵蚀。

五十四岁的皇帝,不过是头发颜色黯淡了些,眼尾的细纹多了两条。身子依旧硬朗,举手投足间犹有着御宇多年的不怒自威。循着他优越的眉骨与鼻梁,她不难推测出此人年轻时是何等英俊的模样。

毕竟,姚元睿年少时是先帝膝下的诸位皇子中,美名最盛一位。他每次同世家大族的纨绔子弟打马过长街时,都会引得美人招红袖,时人称其为——“玉面郎君”,这并不算言过其实。

她和他有着相似的容颜,除了豫州陈家女那为人称道的瑞凤眼、琉璃目。可幼时她曾引以为傲的血脉,却成了她如今憎恨之源……

压下心中隐隐翻涌的怒意和恶心,姚知微展颜,将手交到姚元睿宽厚的掌中,借着他的力起身:“谢父皇……”

姚元睿握住她的手,深邃的眸子里映着烛树上潋滟的光:“一别七年,朕的知微已经这么大了!”

“是啊……”姚知微微笑着应和道,“父皇,儿臣今年已经二十一了。在大虞,算是数一数二是老姑娘了吧?”

“什么老姑娘!”姚元睿故意沉下脸来,温声斥道,“朕的知微,是大虞的祥瑞,生来得百花之王牡丹绽贺,是上天赐予朕、赐予姚虞的宝贝。凡夫俗子,怎能与你相配?”

“国师说的没错啊!你去了蜀中,七年,便平定了剑南一道这历朝历代由来已久的部族矛盾,朕很是欣慰。微儿啊,你辛苦了。”

宝贝?辛苦?

姚知微摇了摇头,正色道:“父皇,儿臣自知是待罪之身,不敢言苦。且为父皇分忧,本就是为人臣子的本分。父皇力排众议,对儿臣委以重任,这中间……”

她顿了顿,道:“这中间,父皇的良苦用心,儿臣都明白。”

说着,她挣出了手,提起裙摆,再次跪在姚元睿面前。

望着姚知微垂下的头颅,乌黑的发顶,姚元睿满意地点头。他俯身,拍了拍姚知微瘦削的肩膀,慈爱道:“父皇知道,朕的微儿是好孩子,跟犯了错的他们不一样。让蜀中安定,微儿费了不少心吧?”

“回父皇,心是没少费。”提及此,姚知微忧心忡忡道,“只是……只是剑南三百一十八部虽都在降表上签了字,愿意对大虞称臣纳贡,但他们所存之地,多为剑南的穷山恶水。”

“剑南名为富庶之道,可乱了这么多年,锦官城的府库里,朝廷年年拨给的军姿都所剩无几。儿臣恐那些蛮部,他们……还望父皇开恩!”

无论是姚知微诚恳的语气与清澈的眼睛,还是她下跪时干脆利落的态度,都叫姚元睿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尊重和敬爱。他是她的父皇,亦是她的君主。他能纵她去蜀中经略,可她得到的权力从始至终都要依附于他。

蜀中连年平叛所耗之资几何,姚元睿自然清楚。姚知微上折子,八百里加急送来剑南三百一十八部族长署名的降书时,他也知道剑南道如今的艰难。是府库不支,民生凋敝。可减免赋税的权力,他早在大张旗鼓封姚知微为蜀王时就授予了她。

而口衔天宪的姚知微,并没有“自作主张”。这七年来,她会将自己的所作所为,事无巨细地上表详述。除了当初剑斩代剑南节度使的益州知州唐黎以外,再没有先斩后奏的行为。至于剑南平定后,流出的那些关于蜀王频繁出入秦楼楚馆的风言风语,完全无伤大雅。

“微儿,好孩子,快起来。”姚元睿再次伸手拉起了姚知微,他左看看右看看,开口道,“今日是家宴,不谈国事。父皇知道你不容易,既然回来了,就好好休息。万家宝,你看呢?”

一直立在帝王身侧,保持着沉默的万家宝闻言,笑呵呵道:“陛下圣明。恕奴婢多嘴,瞧瞧蜀王殿下这瘦得,跟贵妃娘娘养病的紫竹一样,怕不是风大些就能摧折了腰……”

“说来惭愧,儿臣初去剑南时,水土不服,整日里上吐下泻的,严重的很。吓到了医官不说,自己也吓坏了……”皇帝不愿意现在提这茬,姚知微便岔开了话头,微笑着说,“不过托父皇的福,儿臣有惊无险。曾在朝元阁上过了几天清苦日子,这水土不服,病了一阵也就好了。”

姚元睿噙着笑,一手捋着灰白的胡须,正欲开口,忽闻一阵幽幽的香气袭来,掩盖了书房里盈袖的龙涎香。

“蜀中虽然偏远,风水却是宜人。”

十在:在码了!

姚知微:你这个速度,我不太信。

殷姒:……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5章 故人(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