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爷,卑职是圣上钦点来为夫人诊疗的……可您这又是什么意思啊?”
张逸之刚挎着药箱走进宁国侯夫人院中,就看见一个头戴幕篱的青年正淡定自若地指挥着府内的侍女和仆役处理药材、熬煮汤药。
反应过来自己被越俎代庖后,张逸之的脸色当场就垮下来了,他很是愠怒,转身质问身侧的宁国侯贺钦。
贺钦也不恼,笑着捋了捋胡须,解释道:“未提前知会张先生是本侯的不是,先生勿怪。”
“这位杨小友昨日登门,说是来给内子进献药方的,本侯一开始也不相信,毕竟连您这样的圣手都说内子的病症实在奇怪,要正式诊断和施方疗愈都还须花上一阵子。”
“但杨小友信誓旦旦地保证,他母亲和内子曾患过相似的病症,只要让他给内子搭个脉确认一下,他立马就能将药方献上。如有半句戏言,他愿将人头留在宁国侯府。”
“本侯见他如此笃定,就将信将疑地让他隔着屏风给内子丝诊了一番。谁知他此前分明从未见过内子,除了说准她舌苦咳血外,竟然还说准了她夜间总是发低热,凌晨时又褪去。”
“这可是只有贴身守夜伺候内子的侍女才知晓的内情啊!”
“想来这位小友所言非虚,他手上真的有能将内子医好的药方。于是本侯就派府里的丫头和杂役随他去取药煎药,先给内子试用了一副。谁知当晚内子就难得地一夜安枕,不见咳血了……”
“这位小友虽看着其貌不扬了些,但是是有些真本事的。”
张逸之看着满面笑意的贺钦和一旁谈笑忙碌的众人,想到自己接下圣旨后为这宁国侯夫人的怪症遍翻医书、焦头烂额的数个日夜。
他甚至连自己悄悄豢养在太医署地下的药人都运来了,居然就这么轻易地被一个不知从哪里冒出来的毛头小子给截了功?
张逸之听着一旁的欢声笑语,只觉无比刺耳,心中窜起了火气。
他咳嗽一声,阴阳怪气地挖苦道:“侯爷,卑职看您也真是病急啊……乱投医了。”
“不过是一个不知道从哪来的乡里别野郎中,耍弄小伎俩,进献了一些只治标不治本的土偏方,您居然还真的将他奉为座上宾?”
贺钦闻言蹙起了眉头。
自己到底是一方公侯,张逸之这话讲得过于尖酸刻薄了,不仅讽刺了杨小友,还有挖苦自己没有眼力,轻易就受人蒙骗的意味,丝毫不留情面。
但他心想这张逸之毕竟是圣上钦派的,傲气些也正常,且自己此举确实是有些拂了人太医的面子……贺钦只得朝张逸之歉意地笑了笑。
“张先生提醒的是,此举确实欠妥,但本侯这也是没办法了。内子白日咳血,晚间又时时发低热,已经数日难寐,形容枯槁。”
“她时常抓着本侯的手喊疼,身为人夫,本侯实在不忍见她受病痛折磨啊……”
“所以就连等卑职研究解方的一段时日都等不得了,有什么狗皮膏药凑上来就先胡乱贴上再说?”
张逸之咄咄逼人地打断了贺钦的话,眯起眼看向那头戴幕篱的青年,故意提高音量喊道:
“侯爷,卑职的医术到底够不够火候,想来也无须赘言了,京中多少达官贵人的疑难杂症都是卑职一手治好的。”
“您可以不信任卑职,但想必您此前也带夫人看访过江南有名的医家,他们也皆对夫人的病症束手无策吧?”
“可这位小友竟只给夫人丝诊了一回就能开出对症之方……若民间真有身怀这等卓绝医术之人,那卑职这二十年寒窗苦读的上千卷医书都俱是烂竹臭简,该付之一炬了!”
“还有这卑职头上这顶太医署院判的乌纱,也一并交由这位杨小友取了去吧!”
“只是不知,他是不是真的当得起啊?小心把神医的高帽戴上,被沉劈了脖子!”
幕篱下的杨惜正低头认真地筛滤着药渣,乍然被张逸之给吼了这么一嗓子,吓得手抖了抖,药汁自罐中溅出。
他掏出一块丝绢擦了擦溅到指隙中的药渍,转头望向张逸之。
哇——好犀利、好尖锐的人身攻击,这位想必就是长安尸疫的始作俑者,绝命毒师张逸之吧!
真是,这张逸之突然这么大声干什么,吓死人了。
杨惜扶了扶幕篱,仔细琢磨了一下刚才听见的话,很快就反应过来了。
哦,我知道了,想必是我比他这位正牌太医还先拿出治疗宁国侯夫人的药方,他这是觉得不但被抢了功,还被衬得很无能,所以破防了啊。
杨惜挑了挑眉,慢悠悠地向张逸之和贺钦踱了过去。
“见过侯爷,和……这位太医大人。”杨惜客客气气地拱手作礼。
张逸之抱臂冷笑了一声,从头至脚将他打量了一遍:“呵……青天白日还头戴幕篱,这副躲躲藏藏的做派,一看就是个形容猥琐的市井细民,毫无大家风范。”
杨惜愣了愣,转过头,不可置信地看向张逸之。
他刚说我什么?猥……什么,猥琐?
开玩笑,虽然这身体是萧成亭的,是矮了点没错,但人家还在发育期啊,以后肯定还会长高的。
不过,杨惜现在这张脸皮好歹是照着他在现世的模样画的,不说帅得天怒人怨,至少也还有点小帅吧?他上学时还收到过隔壁班班花的表白信呢。
宫里看守很严,而且上下多少双眼盯着东宫,为了维持萧成亭这草包太子的人设不引人怀疑,杨惜费了一番功夫易容,还换上太监的衣冠才混出宫。
他想着反正也没人认识他,索性直接用自己在现世的真脸和真名来行走江湖了。
谁知他初次以真容示人,这杀千刀的张逸之,居然说他的脸长得很猥琐?
谁问你了?
他说自己长得不好看那叫自谦,张逸之这中登说他长得不好看那叫技不如人气急败坏!
呵呵,罢了,本宫有气量,不与你一般见识。
杨惜在心中冷笑,面上却没什么表情,不卑不亢地答道。
“先生误会了,小人不通医术。只是偶然与侯府的守卫大哥闲聊时,发现夫人之疾和当年家母的病症极为相似,想着来进献药方换点赏钱罢了。”
顺便来看看你到底把毒尸的母体藏到哪里去了。
杨惜的眼神暗了暗。
那日接风宴后,杨惜躺在榻上翻来覆去地想了一整晚,方才依稀想起书里那场尸疫是以宁国侯府为发源地的。
宁国侯才回京三日,府上就爆发了一场来势汹汹的尸疫,可这传染性极强的疫病并不曾在扬州出现。
仔细想来,唯一的关节点就是他老爹派到宁国侯府上的那位圣手张逸之了。
他就派贴身伺候自己的那个小黄门称心去跟踪了一下这张逸之。
称心回报说听见这张逸之和太医署的一名吏目交谈,言语间提及了“药人”、“试药”一类的字眼。
结合对剧情的记忆,杨惜略微思索了一下,就知道个中玄机了。
这张逸之常年拿活人试药,之前从没翻过车,他这次受命为宁国侯夫人看诊,眼见病症奇怪,应是想故技重施,用药人为宁国侯夫人试出药方。
谁知善恶因果,终有报应。
张逸之带去宁国侯府的那个药人,大概是因为长年累月服用各类药石,体内药性积累,死后竟变异成了不知疼痛、见人就咬的毒尸!
而且这场尸疫的传播速度极快,活人一旦被毒尸咬伤或挠伤,也会丧失神识,变成和毒尸一样的行尸走肉。
其实杨惜生性散漫淡漠,没有很重的责任意识,更没有那种以拯救苍生为己任的伟大信念,是那种“天塌下来当被子盖”的性格,但是……
“本宫见不得无辜的人受苦!”
被张逸之当作药人豢养的那个孩子何其无辜,毒尸闯入院内时因腿脚不便而被身边的侍女仆役狠心抛下、让毒尸生生咬断了喉咙的宁国侯夫人何其无辜,长安城百坊千宅的百姓又何其无辜!
这贪图名利、丧心病狂的张逸之一人造的孽,凭什么要牵连旁人和他一齐尝受恶果?
杨惜此生最痛恨的,就是将自己的不幸报复在无辜的人身上、把自己的因果强加在同情自己的人身上的那类人。
十年前,杨惜的亲姐姐杨颜从画室散训后,在回家的路上见到了一个衣衫褴褛的流浪汉,心生同情,去小摊为他买了一碗热馄饨。
本来只是一个无心的善举,谁知那流浪汉竟是个反社会的变态。第二日,杨颜又路过那个地方时,被从高楼抛下的一袋砖块砸中,当场去世。
凶手就是那个流浪汉。被捕后,他张开满口黄牙的嘴森森一笑,“我都这么可怜了,拉个垫背的怎么了,她凭什么活得那么幸福?”
当时杨惜只有十岁,姐姐发短信说给他买了章鱼小丸子,他就蹦蹦跳跳地从家里跑出来接姐姐,却只看见了倒在血泊里的姐姐和那个被警察压住臂膊、挑衅地冲他笑的男人。
杨惜愣住了,看着散落在姐姐周围的眼镜、画具、浮在血水上的章鱼小丸子,一时眼泪都忘了流。
……
所以,杨惜立刻就带着称心去了一趟张逸之所在的太医署。
这太医署上下沆瀣一气,他和称心一个唱红脸一个唱白脸,费了好一番功夫才从那帮太医嘴里撬出了药人密室的大致方位。
为免打草惊蛇,他们等到入夜无人时悄悄前去查探,结果早已人去室空了。
杨惜知道,这张逸之大概已经把那个药人运到宁国侯府中了。
原书中,长安尸疫之后,亲眼见自己的妻子、母亲被焚烧处理的宁国侯父子俱受了很大的精神打击,他们收殓骨灰后,直接请旨回扬州,再也没踏足过长安这个伤心之地。
睿宗在事后对宁国侯一家多加抚恤,虽然张逸之这件事实属无妄之灾,但确实是伤了忠臣的心。君臣之间虽然不至于生出很大的嫌隙,但到底也有了些隔阂。
且不说见不得无辜的人受苦,杨惜对宁国侯父子的印象也还挺好,心想反正救下宁国侯夫人不过举手之劳,干脆就与人家结个善缘,若日后准备跑路还多个落脚处。
而杨惜之所以有能够治好宁国侯夫人的自信,是因为他爷爷是个从医五六十年的老中医。
他虽然没有直接继承他爷爷的衣钵,而是学了历史这个天坑专业,但他小时候整天跟在爷爷身后爷爷长爷爷短的,耳濡目染了不少,对医书上记载的一些病症和对症之方都还有些了解。
很多在现代医疗水平下毫不起眼的小病在古代都是奇症、怪症,甚至不治的绝症呢。不试试,怎么知道他能不能治?
所以杨惜易容后就来敲了宁国侯府的大门,随口编了个听上去比较可信,但其实有点冒犯萧成亭的生母王淑妃的理由混了进来。
他想一边医治宁国侯夫人,一边着手寻找那个药人,看看还来不来得及解救他,阻止尸疫发生。
在给宁国侯夫人丝诊切过脉后,杨惜松了口气。
果然如他猜测的那样,是肺结核。虽然棘手了些,但是能治。不过,在燕国这些医士眼中,大概就是不治的绝症了。
保险起见,他还和府中的老医官商讨了一下,终于拍案定下了宁国侯夫人的药方。
谁知这边正如火如荼地忙活着呢,那张逸之就张牙舞爪地冲上来狂吠了。
听了杨惜那诚恳的解释后,张逸之居然更来劲了,他一下又一下戳着杨惜的胸膛,咄咄逼人地质问:
“不通医术,呵……夫人的病症,连我都要慎之又慎地斟酌。你一个不通医术的门外汉,竟然胆大包天地施诊开药,若夫人有个什么三长两短,你这条贱命能担待得起么?”
站得太近,杨惜差点被他的津唾溅到,他嫌弃地后退了两步,想着是可忍孰不可忍了,开喷吧!
他正待开口时,一道冷肃清越的声线突然响起,打破了剑拔弩张的局面。
“何人在我母亲院中这般吵嚷?”
贺萦怀提着几袋药材走了进来,将药材递给一旁的侍女后,抱着剑站在两人中间,冷冷地发问。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因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