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这太子我当不了 > 第33章 真相

这太子我当不了 第33章 真相

作者:鳞游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8 04:37:45 来源:文学城

“竟是如此么……”

听完杨惜讲述的事情原委后,睿宗负手而立,怆然抹面,长长地叹息了一声。

“原来是朕造的业孽。”

“父皇您并不知晓其中纠葛,这或许就是既定的因缘命数,人力无法转圜,兜兜转转,还是殊途同归了。”

站在睿宗背后的杨惜也叹了口气,出声劝慰。

“朕会下旨昭告六宫,罪妇杜莺娘因妒恨姜昭仪的恩宠而行碎尸皇子、陷害柳贵卿的歹事,已畏罪自戕。年关将至,举国欢庆的日子,朕不牵连她的家人了。”

“……至于姜昭仪,姜昭仪积郁已久,突染急疫而亡,追封敦肃贵妃。”

“父皇英明。”

杨惜垂下眼,不知在想些什么。

“柳贵卿日前自请离宫入道观为皇家祈福修行,”睿宗顿了顿,转过头,神情复杂地看着杨惜,“朕允了。”

“他离宫之前,去见过你一面,对吗,凤皇?”

杨惜闻言点了点头,思绪飘回姜兮和绛真身死那日。

他神思恍惚地自钟粹宫走出,抬头望见晴阳薄云,雪后初霁,是个难得的好天气。

贺萦怀搀着脚步有些虚浮的他回到显德殿,他刚将染了鲜血的衣物换下,正在沐浴时,突然有宫人通传说柳贵卿不顾身后监使的阻拦,站在显德殿门前,求太子殿下见他一面。

杨惜心想柳梦书定是为了姜兮的事前来,才这样急切,于是他一头湿漉漉的墨色长发还未仔细拭干,就到显德殿门前见了柳梦书。

“殿下,那日你也在钟粹宫……我求求您,告诉我,阿兮她……她到底是怎么死的?”

“我去问过,钟粹宫的宫人们皆闪烁其辞,只说当日只有督办饺饵案的太子殿下一人在场。”

柳梦书几日前才从慎刑司里放出来,脸上的伤痕淤青还未好全,形销骨立,神情痴若偶人。

他见到杨惜后,一撩衣袍,跪在阶下。

杨惜叹了口气,对柳梦书身后要前来将他架起的监使摆了摆手,亲自将他搀起。

柳梦书手上满是痂疤与鞭痕,微微发颤。他死死地攥着杨惜的手,面色泫然,“殿下,我,我求求您了。”

杨惜附在他耳畔轻轻耳语了一阵。

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了解清楚后,柳梦书松开了杨惜的手,失魂落魄地来回踱了几步,身形一晃,重重地倒在石阶上。

“原来是这样……原来是这样。”柳梦书一身素衣上俱是青苔雪渍,他抬头望着晴空,嘴中痴喃。

“即使重来一次,也是一样的,你还是愿意和她一起去死,对吗,阿兮?”

一行泪水自柳梦书的眼中缓缓滑落。

“我原以为绛真走了,我再默默陪着你,向你表白心迹,你就会回头看看我。”

“可是走了一个绛真,又来了一个萧梧山。”

“我以为你爱上萧梧山了,可是绛真一回来,你就毫不犹豫地为她去死了。”

“原来你从头至尾爱的都是她,只有她。”

“我当年……好不容易才将你救回来的,你怎么就这么犟,非要和她去呢。”

杨惜敏锐地捕捉到了柳梦书话中的关键信息,眼神一凝。

“……救?”

杨惜走到柳梦书身旁,蹙着眉,居高临下地望着他。

柳梦书抬起头和他对视,苍白一笑,用只有两人能听见的声音说:

“殿下,你知道的,我从小就喜欢阿兮。”

“三年前的冬至日,我派我家小厮去给阿兮送饺饵。我们自幼一起长大,她从小就爱吃我亲手做的饺饵。”

“但是那日晚间,尚书府的仆役来回话说,他们小姐满腹忧思,早上送去的饺饵一口未动。我心下奇怪,想到尚书府去问个究竟。”

“可门还没进去,我就看见阿兮作男儿装扮,独自一人翻墙出府。她将一沓书信埋在墙根儿,便独自骑着马去了平康里。”

“我将那沓信件掘出,发现那是阿兮和一个青楼名妓之间往来的信件,原来她们早已结为爱侣……”

“最上面的一封,是那个名叫绛真的妓子写给她的,只书了五个字:‘与君同死生’。”

“我结合之前的信件猜出,原来,她们竟要在今夜殉情!”

“我赶忙悄悄跟在阿兮身后,一路跟她跟到了曲江边。”

“她站在曲江边,望着对岸华灯煌煌的醉红楼,那天的风很冷,她一个人站了很久很久。”

“我听见她喃喃自语,说‘小真,你也会在今晚跳入此江吧,我们很快就能永远在一起了’。”

“然后,她脱下丝履,跳进了曲江。”

“我登时慌了,也紧随她身后入江,待我好不容易将她救上岸时,她早已失去了意识。郎中说,若我送来得再晚一些,就救不回来了。”

“其实那晚我挣扎过,要不要也去劝止那个绛真,将她一并救起,但是……”

“我当时妒火中烧,心生邪念,想着如果绛真死了,而阿兮还活着,我是不是就还有机会?”

柳梦书脸上闪过一丝阴险。

“所以,我没有去救绛真,装作什么都不知道,什么都没有发生,将阿兮背到了医馆。郎中给她喂过药后,我悄悄将她送回了尚书府,她的榻上。”

“然后,我写了一封佚名书信放在姜伯父案头,说阿兮近日行踪有异,要严加照管。”

“我那时一心想着,死了不好,”柳梦书摇了摇头,“死了就真的什么都没有了。阿兮她年纪小,也许只是一时冲动,所以我硬生生将她留下了。”

“那个时候,我一遍又一遍地告诉自己,我做的是对的吧?我喜欢阿兮,所以我救了她的命,我救了我喜欢的人的命,谁能来指摘我呢?”

“我原以为她们殉情是因为为世俗难容,可我太天真了,”柳梦书咬牙道,“我不知晓其中的内情,原来,阿兮寻死,是为了逃避入宫。那时陛下就已经对她有意,只是还未正式下旨。”

“我虽将她救起,可两月后,竟听闻她接到了入宫为妃的圣旨。”

“我这才后知后觉地明白过来,我自作聪明拆散了她和绛真,却不成想,到头来,还是这样的收梢。阿兮入了宫,昔日萧郎已成陌路人。”

“……后来,我追悔莫及,把一切都抛下了,追到这里,可却还是要眼睁睁地看着她和绛真一起死去。”

“三年前是这样,三年后也不曾改变什么。”

柳梦书两眼通红,举袖拭泪。

“你知道……你把她们两个害得多苦吗?”

“这些误会仇怨,她们到死都没能解开。”

杨惜面带愠色,语调淡漠。他用折扇挑起柳梦书的下颔,然后猛地向旁边一甩。

“我知道,殿下,我知道。”

“我还是要多谢您,未将我和阿兮的事公之于众,我的性命和家门得以保全……”

柳梦书俯身,向杨惜恭谨地拜叩。

“不必谢本宫,本宫并不是为了你,”杨惜冷笑一声,“是为了姜娘娘。”

柳梦书闻言,淡淡地笑了,自顾自地说着:“其实我原想撞柱而死,随阿兮去。”

“可是她们见了我……不会高兴的。”

“所以……我打算去国观修行,为她们祈福,祈求她们来生安乐。等我死后,就化作一只大龟,往她们坟上,为她们驮一辈子的碑去。”

“原来活着,也没那么好。”

柳梦书轻笑一声,咳嗽着站起身,一瘸一拐地走远了。

“郎骑竹马来,绕床弄青梅。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1]

宫道上很寂静,杨惜只能听见柳梦书轻轻吟诗的声音。

隔日,杨惜去辟雍学宫上课,课后他特意去见了柳绩一面。老博士依旧是一张严肃冷脸,他将杨惜先前所交的策论做了细致的圈点批改,但不曾夸赞他一句。

杨惜手捧策论,微微一笑,主动和柳绩提起了柳梦书。

柳绩冷哼一声,满脸怒容,灰白的胡子都跟着抖了抖,“殿下说那个孽子?休得再提。”

待杨惜告诉他柳梦书入宫及出宫修行的实情后,柳绩扶着桌案静默许久,长叹一声。

“何至于此……痴儿,子元,何至于此?”

是啊,何至于此呢?

杨惜垂眸,在心中默念。

……

面对眼前睿宗的质询,杨惜面上笑容滴水不漏。

“是,柳贵卿来见儿臣,是因为他和姜娘娘儿时是要好的玩伴,姜娘娘薨了,他很为她伤情。”

“嗯……”

睿宗摆了摆手,似是想起了什么,道:“凤皇啊,明儿就是除夕家宴了,父皇知道你和白雉感情好,可你留白雉在显德殿住了这许久,昭王府那边也很是挂念。”

“明晚你昭王叔会入宫赴宴,你也该把白雉还给昭王府了吧?”

杨惜听了这话,注意力没有落在后面的“该把白雉还给昭王府了”一句,而是“明儿是除夕家宴了”这一句。

他忽地一拍脑门,想起了什么似的,急匆匆地行礼告退,吩咐轿辇往显德殿行去。

一晌后,刚在院中练完剑的萧鸿雪正准备走进屋内,转头望见了一道青色的颀长身影。

杨惜提着食盒,笑意盈盈地朝他挥了挥手。

萧鸿雪冷淡地瞥了他一眼,加快了回房的脚步。

杨惜:……

杨惜急忙小跑跟过去,赶在萧鸿雪将门合上之前硬闯进了萧鸿雪的寝殿。

“呼……”

杨惜弯下腰喘气,他的面颊被寒风吹得微微发红,发丝也有些凌乱。

萧鸿雪倚着门框,面无表情地擦着剑,睨了杨惜一眼,道:“太子哥哥,你觉得臣弟很好玩吗?”

“啊?”杨惜有些疑惑。

“臣弟生性冷淡,寡言少语,脾气古怪,旁人唯恐避之不及。”

“太子哥哥为何三天两头往臣弟这里跑?”

“因为我不觉得你有这么不好啊。”

杨惜坦然地笑了笑,晃了晃手中的食盒。

“我来,给我们‘生性冷淡、脾气古怪’的阿雉庆贺生辰。”

生辰?

萧鸿雪闻言惊异地抬起头,心口莫名一颤。

除夕前一日,是他的生辰。可这个连他自己都不怎么在意的日子,萧成亭居然记在心里了?

杨惜变戏法似的从食盒中取出几个盛了寿桃、长寿面和千层酥的碗碟放在桌案上。

“阿雉,你尝尝看。”

萧鸿雪虽然依旧没什么表情,但杨惜将箸勺递给他时,他还是挺给面子地接过了,没有直接打翻。

“寿桃是我亲手捏的,面是我亲手煮的,千层酥……千层酥我实在有心无力,是请厨娘代庖的。”

杨惜笑吟吟地补充道。

在萧鸿雪心不在焉地拨着箸勺,小口小口品尝的时候,杨惜悄悄绕到了他身后,将一样物事戴在了他颈间。

准备趁杨惜不注意,将吃食偷偷吐掉的萧鸿雪动作一顿,望向自己颈下。

那是一条做工精巧、闪闪发亮的银锁。

“这个,叫长命缕。据说可保佑佩戴者无灾无祸,平安长大。”

“是我自己刻的,虽然比不得能工巧匠,但胜在心意,我手指握凿刀都握出薄茧了。”

杨惜笑着把自己的手伸给萧鸿雪看。

萧鸿雪静静地听着杨惜的絮语,难得不嫌他烦。他望了一眼那条银锁,又望了一眼杨惜的手,垂眸愣了许久,不知在想些什么。

“孩童稚子戴的东西……太子哥哥,臣弟十五岁了。”萧鸿雪用素白的手指拨了拨银锁,声音很轻,话语里竟能听出些无奈的意味。

“现在是十六岁。”杨惜不以为然,笑眯眯地纠正。

“生辰喜乐,岁岁平安。”

“我的……阿雉。”

[1]引自唐 李白的《长干行二首》

这卷写完啦~等我打几天游戏缓缓再回来开下卷[害羞]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3章 真相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