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折她入幕 > 第23章 冷雨夜

折她入幕 第23章 冷雨夜

作者:岫岫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09 10:36:36 来源:文学城

杨娘子三个字入耳,宋珩缓缓立起身来,漫不经心地将手搭在栏杆上,一双狭长的凤目凝视着楼下高台上的女郎。

但见她坐在红松木月牙凳上,怀中抱着一把半旧的琵琶,琴音自她玉笋般的指间倾泻而出,悠扬轻缓、清脆悦耳。

台下的客人旋即安静下来,静静听曲。

弹的是汉乐府《陌桑》。

宋珩起身凭栏,目光如豆,待她奏完一曲,楼下传来一片掌声和良好声,催促着她再弹一曲。

盛情难却,施晏微略思忖片刻,指间复又拢上琴弦,弹奏社团学姐自创的《唐宫胡璇曲》,但闻琴音铿锵有力,如玉珠落盘、银瓶相碰,令人仿佛置身唐宫夜宴之中,宴席之上,数名胡璇舞者随着琴音旋转起舞。

似是在琴音寻到了美好的回忆,施晏微抚弦微笑,身随节奏微动,时而低眉,时而仰首,时而轻阖双目,直至一曲终了,往琴弦中心用力一划,琴音戛然而止。

施晏微起身施礼,抱着琵琶走下台去,众人这才如梦初醒,央告着叫她再奏一曲,施晏微并不理会,浅笑着谢幕,而后抱着琵琶头也不回地离了此处。

一袭间色高腰襦裙的黄四娘自龟背纹织锦立屏后走出来,挽上她的胳膊,含笑打趣她道:“杨娘子弹得这样一手好琵琶,相貌又是极出挑的,何必在膳房里烟熏火燎的,只消每日往歌舞坊弹上几首曲子,定有大把的郎君甘愿为你献上真金白银。”

话音落下,施晏微面色一凝,沉静道:“难道三娘以为,那些郎君的金银都是白拿的?当着面道是视你为知音知己,实则背地里盘算的,无非是些风月场上的腌臜事罢了。想来四娘也是知晓那些个男人们的歪心思,这才与二娘、三娘她们开了这间做正经生意的酒肆。”

黄四娘自悔失言,不该与她开这样的玩笑,忙敛了笑给她赔不是,着急忙慌地道:“这原是我方才吃了两碗黄汤后说出来的浑话,杨娘子千万莫要往心里去。你若不肯原谅我,待会儿去你屋里,你再罚我三杯酒可好?罚我喝什么酒皆由你来定。”

施晏微闻言,缓了缓面色,又道:“我自然知你是无心的,只这样的玩笑话,四娘往后莫要再与人说了。”

话音落下,黄四娘连忙点头,认真道:“好,我往后再不与人说这样的糊涂话了,若再有下次,就叫我闪了舌头。”

宋珩凝神看着施晏微离去的背影,直至穿过隔扇再也瞧不见,他方叫冯贵拿钱出来结账,负手下楼,大步离了青枫浦。

期间有人士族郎君认出宋珩来,恭敬地朝他行叉手礼之余,皆是惊讶纳罕。

冯贵上了马,默声跟在宋珩身后,径直往宋府而去。

时值六月小暑,天气十分燥热,冯贵叫人往冰盘里添了冰,捧至书房。

稍稍低头拿眼仔细打量他,今日虽见着了杨娘子,然而家主瞧着似乎并不高兴,面色依旧难看,入鬓的剑眉微微蹙起,似在思考什么事。

“过来研磨。”宋珩冷冷的道。

冯贵道声是,取来徽墨往白釉多兽足砚上细细研磨开来,宋珩提笔蘸了墨,随即笔走龙蛇、遒劲有力,在雪白的宣纸上落字。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密密麻麻的字,冯贵满眼里只有青枫浦三个字,心中已然明了他是为何而犯愁。

冯贵双手握成拳头,吞了口唾沫,小心翼翼地试探道:“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家主若是放不下杨娘子,何妨使些手段……”

一语未完,一道冰冷幽深的目光便落到了冯贵的身上,吓得他喉咙一滚,及时将未出口的话咽了下去。

须臾后,却是换了套说辞:“杨娘子合该是穿金戴银的,缘何要去受那些劳碌罪?何况她孤苦无依,偏又生得那般模样,倘若日后叫哪个纨绔瞧上,强占了去,岂不是羊入虎口?与家主做了妾,日后有家主庇护,更有荣华富贵、锦衣玉食享之不尽,细细想来,也是她的一番造化。家主因何有所顾忌?”

宋珩默了默,没应,只沉声令他出去。

这日,罗信携嫡次女罗五娘罗楹来至太原府,薛夫人亲往府门迎接。

罗楹在罗信的示意下,上前朝薛夫人欠身行礼,“儿见过太夫人,太夫人万福。”

薛夫人叫她无需多礼,将人上上下下打量了一遍,但见其体态风流、丰腴婀娜,面如银盆目如点漆,鼻梁高挺口悬朱丹;满头的青丝堆成双寰望仙髻,发上簪着金凤步摇、钿头钗子并一朵绯色的通草牡丹,竟是比杨娘子还要美上三分,便是那些画上最好看的仕女也不能与之相提比论。

虽不过十六的年岁,却担得起光艳动北地的美名。

“外面日头毒,快快进府吧。”薛夫人说话间,已有仆妇撑开伞给罗楹遮阳。

一行人来到垂花厅,婢女奉了凉茶给父女二人解暑,薛夫人笑着问她平素喜欢读谁的书、念谁的诗,喜欢吃什么茶、饮什么酒,可会打马球、投壶、蹴鞠等。

罗楹一一答了,再不与人说旁的话。

直至戌时,宋珩方从官署匆匆归府。

薛夫人笑盈盈地将罗五娘介绍给宋珩认识,宋珩面上兴致缺缺,那罗五娘瞧着也没多少热情可言,二人互相敷衍着见过对方,各自落座,气氛颇有几分沉闷。

待用过晚膳,薛夫人叫行酒令活跃气氛,因这回宋清音夫妇和施晏微都不在场,宋清和对着全然陌生的冰山美人,不大吃得开,那酒令行得颇为无趣,不到半个时辰便结束了。

父女二人在宋府逗留三日,而后启程返回魏博。宋珩亲自将人送至城门口,调转马头往军中而去。

至傍晚时分,薛夫人差瑞圣去退寒居请宋珩过来说话。

瑞圣回来时满头的大汗,喘着粗气道:“回太夫人,家主尚未归家,冯贵道是这两日事多,约莫晚些时候回。”

薛夫人霜眉微蹙,摆手示意她退下。

一连数日,宋珩皆是二更天方归。

近来绥宁与凤翔多有不和,两位节度使皆有图谋对方地盘之意,凤翔因背靠山南西道,与之交好,遂多次挑衅绥宁,眼瞧着就要打起仗来,绥宁节度使恐不敌凤翔军,加急送了书信请求宋珩出兵相助。

宋珩与军师和程琰等人商议一番,恐宣武军趁机滋事,便派宋聿领两万兵马前往昭义驻守,再叫绥宁节度使以钱帛诱使天雄节度使出两万兵往左夹击凤翔,则此仗必胜。

待得了绥宁那边传来的准信,宋珩点三万兵马沿夏绥官道前往绥宁。

次日清晨,东方既白,薛夫人起了个大早,亲自为他整理盔甲,温声交代他莫要轻敌,千万小心刀剑;将人送至府门口,直至再也瞧不见他了方肯回去。

时光如白马过驹,转眼到了七月下旬,暑气渐退,白露将至。

宋珩大胜而归,此仗虽胜了,却也不是全无坎坷,那凤翔军中确有几元猛将,叫宋珩腰上和臂上皆负了伤。

大军行至军中已是傍晚,因天上还落着微冷的秋雨,宋珩辞别将士,不肯叫人相送,披上蓑衣斗笠,独自离了军营进城来。

此时城门已经下钥,看守城门的士兵见他亮出鱼符,连忙开门放行,十分恭敬地朝他拱手弯腰行了军礼。

宋珩眼光微微略过他,骑马不紧不慢地迈进城门,复又扬鞭催马;行至途中,却是调转马头,转而往城中靠汾水的坊市而去。

酒肆的后院,施晏微结束一天的劳作,更衣净面后取来琵琶练柳三娘新谱的曲。

窗外雨声潺潺,施晏微抱着琵琶往窗边的月牙凳坐了,橙黄的烛光将她的影子映在窗上,夜晚的秋风透过缝隙吹进来,烛光上下跳动,窗上剪影随之微晃。

柳三娘沐浴过后,听得这道琴音,穿上衣裙往她屋里走去,提裙下到三楼,见廊道处的一扇窗尚还未关,因外头雨大风紧,进前欲要去关窗。

才刚触到那叉竿,就见雨幕中,无人的街道上立着一人一马,那高头大马上坐着的约莫是个身量高大的郎君,彼时头上戴着箬笠,遮去他的半张脸,看得并不真切。

不知怎的,柳三娘想到了那日在膳房外见到的那个郎君。

信手将那叉竿取下,往窗台处搁了。

柳三娘轻扣房门,施晏微问是谁,柳三娘朗声应答。

施晏微听出她的声音,当即放下琵琶,起身去开门,窗上的剪影陡然消失。

“杨娘子,你不知道,底下立着个怪人哩。这大晚上的,雨又这样大,眼下入了秋,他竟不觉得冷吗?”柳三娘一壁往里进,一壁与人纳罕说到。

一语落地,待施晏微撑起窗子往下看,街道上已经空无一人,哪里还有什么怪人。

施晏微复又合上窗,因笑道:“你才说人家奇怪,人家就走了。有道是说‘曹操曹操到’,到了你这儿竟是‘说曹操曹操走’了。”

宋珩离了坊市,一路疾驰,归至宋府,天色已晚,空中乌云闭月。

薛夫人正要洗漱更衣,忽听婢女来报,道是家主已归。

疏雨便道:“如今夜已深了,太夫人且安心睡下,待明日一早,家主自会过来。”

薛夫人知他归了家,便觉安心,点头由疏雨扶着上了床塌,自是一夜好眠。

退寒居。

秋天的夜雨寒凉,冯贵恐宋珩受凉,叫商陆去烹一杯热姜茶与他吃,又叫备热水。

宋珩解下蓑衣递与冯贵,沉声吩咐道:“明日一早去库房瞧瞧那块紫檀木还在不在,若在,寻个制琴的老匠人制成上螺钿琵琶,不消多少银子,越快越好;若不在,重金现买一把上好的檀木螺钿琵琶回来。”

“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引自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3章 冷雨夜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