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遮山探幽录 > 第2章 山精噬人篇(一)

遮山探幽录 第2章 山精噬人篇(一)

作者:柒仟多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12-24 19:28:12 来源:文学城

三年后

北唐西越南诏三国交界的遮山

又是一年清明,阴雨连绵,半山腰的杏花开的妖冶清新,粉白的花瓣随着春风落入遮山脚下的杏花小镇,将整个镇子衬的恍若人间仙境。

熙熙攘攘,欢闹笑语,人流如织里丝毫不见半分清明节气的感伤悲痛之意。

湿气让人浑身发痒,忍着不去挠后背绵绵不绝的痒意,宋锦城站在街角,望着小镇里的喧嚣鼎沸,捻玩揪扯着不知何时嵌入发梢的一朵杏花,面上带了三分黯然,朝热闹的人群里抬了抬下巴,对身后人道:“谁说清明就要伤怀呢?你看,人和人的悲喜并不相通不是吗?”

“嗯。”

身后传来似有若无的应答声,宋锦城浑不在意。

抛去手中被捻的稀烂的杏花瓣,抬眼望了望前方,一幢二层小楼,高处悬着的“珍馐楼”三字立时映入眼帘。

“哎呀赶了一日的路,饿也要饿死了,再说了人活着总要吃饭,走吧,去尝尝这遮山脚下的美食。”

宋锦城用手中的折扇抵着下颚,一双好看的眼笑得似狐狸般狡黠,丝毫不见方才那神情里的伤怀与悲哀。

这回她根本不待身后人的回应,便“啪”的一声将手中的折扇甩在了胸前,嘴角咧出一个十分好看的弧度,又捋了下颊边的一缕发,随即便迈着骄矜的步子朝小楼走去。

珍馐楼前迎客的门童打老远便瞧见了来客,白衣玉衫的少年公子,长得如杏花侍月,雌雄莫辨,便是阅人无数的门童都不得不承认这少年公子真是极好看的。

而在他后头,还跟着一个劲装少女,个子窈窕却怀抱长剑,虽长得也好看,就是总冷着脸,一副不大好惹的模样。

门童在这杏花小镇也住了好些年头了,知来遮山的人里也分三六九等,啥人都有,眼瞧着这少年公子虽看着柔弱了些,但那身上的贵气却是一等一的。

在少年公子距珍馐楼还有一丈的距离时,门童便殷勤的迎了上去,“公子好,公子,咱们珍馐楼里应有尽有,快请进来尝尝,请进......”

门童张开的双手里透着谄媚与热情,这让宋锦城即刻便笑开了眼。

“好好,本公子正饿着呢,珍馐二字真是好名字,”宋锦城煞有介事的用手中折扇遮了半面唇,对门童回以最诚挚的微笑。

有客上门,门童自然兴奋,正要领客人进门,忽而,楼里突然传出一阵琴音,这一声霎时便让少年公子生出几分惊讶之色。

只见他微微歪着脑袋拿折扇遮唇对后头跟着的劲装少女低语道:“喏,听见了么,没想到在这穷乡僻壤竟也能听到如此美妙的琴声。”

穷乡僻壤?

这声音虽被压低,但门童距少年公子极近,又哪里听不见人家的悄悄话?

他们这杏花小镇虽比不得北唐西越南诏三国里的都城,但却也是这方圆百里内最繁华之处,可这少年公子一开口便是穷乡僻壤,倒真真让珍馐楼的门童恼的咬紧了牙根。

但来者是客,门童将已然到嘴的“放屁”二字硬生生收了回去,依旧笑着摊开了手,朝宋锦城讪笑着招呼,“外头有雨,公子快进,快进。”

少年公子自是宋锦城,眼瞧着人家这般热情又周到,宋锦城笑笑没再说话,只朝身后的少女招了招手,“景瑟,走,去瞧瞧。”

劲装少女,名唤景瑟,此刻她脸上的神色丝毫不为宋锦城的热情所动,只冷着一张脸,怀抱着胸前的长剑,瞥了眼宋锦城侧面鬓角随风拂起的一缕发,眸中闪过一抹无奈,但随即便又面无表情的跟着宋锦城进了楼。

进了楼内,宋锦城让小二将好酒好菜端上,便捡了墙角的一处桌子坐了下来。

丝竹悦耳,靡靡汤汤,楼内坐满了客人,正对着入门的二楼台阶内恰有一老一少,老者花白胡须,少女红衣翩然,老者弹琴,少女歌唱,声音脆若黄鹂,又低吟婉转,让楼下的宾客听的如痴如醉。

只除了正中一桌的两位公子,许是喝多了酒,一边喝好一边撩起袖子上了楼。

楼下的客人初始只觉得这二人喝的多了,并未放在心上,直到楼上琴音中断,少女的声音从歌声转为了凄厉的求救声,楼下的人才察觉出不对劲。

但即便如此,楼下的客人也只是停了喝酒,开始对着楼上指指点点,并未有人上楼去看一眼。

宋锦城见此情景不由微微皱起了眉。

“你想帮她?”

景瑟怀抱着长剑立在她身后,斜靠墙壁动了动唇角,嘴上虽这样说,但却根本没有出手的打算。

宋锦城把玩着手中的酒杯,目光凝视着楼上一角,从她的角度正好能看到那俩猪头虽对少女上下其手,但那少女却似乎很机灵,左闪右躲下,竟让那俩猪头一时并未占到多少便宜。

宋锦城觉得能在这种地方卖艺的,必然也是有些眼色在的,遂也并未太放在心上,更何况,她不会功夫,要想帮人,还得去求身后这个冷冰冰的女人,罢了,她也不枉做好人啦。

只这边想着,不由用筷子夹了碟子里的花生米送进嘴中,“花生就酒,越喝越有”,又抿了口杯中酒,正要起身离开,眼角所及处却望见一道灰色的修长身影从门口处一闪跳到了二楼的台阶之上,随后便见他左手一个右手一个将两个猪头一提一纵扔到了楼梯之上。

随着哀嚎声响起,那两个猪头也随之咕噜噜滚到了楼下。

“少爷,少爷,”眼见两个猪头滚下楼,跟随两人的手下着急忙慌的迎了上来,眼瞧着自家少爷受伤,手下拔剑的拔剑,磨掌擦拳的个个涌上了楼梯。

劈桌砍杀声不绝于耳,宋锦城目之所及,却是那灰色身影站立如松,不动不闪下竟让那随从手下近不得身,而他腰间的刀便是连刀鞘都未曾染上半分血腥。

“景瑟,去帮他一把。”

宋锦城目光极利,一眼便望见那刀鞘上雕刻的花纹,她的神色瞬间沉凝,随即对身后的景瑟低语。

“为何?”

景瑟将向左斜靠的身子微微向右靠了靠,撩了撩眼皮,不大热情的回应。

“他对我有用,”宋锦城紧握着手中的茶杯,一眨不眨的望着楼上的战况,还不忘催促景瑟,“快些吧,不然就结束了。”

景瑟依旧不为所动,宋锦城无奈叹了口气,撇撇唇道:“我的小姑奶奶,算我怕了你,快点,我以后都听你的行不行?”

“说话算数?”

景瑟冷哼一声。

“是,是,算数,算数,”宋锦城无奈的应付道。

“这还差不多,”景瑟听到宋锦城的保证,这才扭了扭脖子动了动手指,在嘴角露出一抹你最好说话算数的冷笑来,纵身跃起,闪身便到了二楼之上。

“呀......”

楼下的人群头一回看到两个轻功如此卓绝的人,为的只是救一个卖唱女,那种大材小用的落差感顿时让人发出声声惊呼。

若非景瑟是个女的,那两位少年英雄营救美人的戏码分分钟会在这小镇里传扬开来。

人人都爱热闹,尤其是宋锦城,望着楼下众人讶异兴奋的神情,宋锦城也不由兴味盎然的摇起了手中的折扇。

只是她眸子里藏着期待、探索与兴味还有一抹深思。

“啊,啊......”

随着惊呼声与一道道身影自楼梯摔落,这场很容易便看出谁强谁弱的战斗很快便落下尾声。

景瑟飘然而至,不染半分尘埃。

“回来了,”宋锦城谄媚的笑了笑,递上了手中的酒。

景瑟一口饮尽,抻了抻袖子,将手中的剑又放回了怀中,歪着靠在了墙上,在此之前,还朝二楼处扬了扬下巴,对宋锦城道:“他来了。”

宋锦城回头,就见那红衣卖唱女正伸长了手似挽留,却又徒劳无功的收了手,面上之色似惋惜又带着几分惆怅时,便见那救人的灰衣英雄已从二楼踩踏桌面稳当当落至自己面前。

与景瑟一般,宋锦城一下就闻出他身上挟着一股无法隐藏的味道,那是杀过人,无法抹掉的血腥味。

宋锦城望着眼前的人,虽灰衣布衫,却磊落伟岸,她突然就想起一首诗来,刹那便明白了那句“生就昂藏七尺身,刀环马策扫胡尘”。

宋锦城眸光暗沉,将所有的神情全都掩藏在了一双深邃的眸子里,她忽然笑了,并且极为熟稔的和对面的人打了个招呼,“嗨......”

“谢谢,”男人神色淡漠的打断了宋锦城,就这么不咸不淡的道了一句,似真诚却并不走心。

宋锦城知道男人看出她有意结交,却并不揭穿,但也无意与她攀谈。

宋锦城用折扇遮了唇角,眼尾扫了扫男人腰间的佩刀,微眯着眼笑道:“公子不妨坐下喝杯酒?”

男人似未听到宋锦城这番邀约,只抱拳要告辞,“多谢。”

说罢,转身便要走。

宋锦城却起身拿折扇挡了男人去路,“吾唤无弦,不知公子姓氏?”

男人垂眸望了眼拦住自己的手,白皙的瘦弱的骨节,再望了眼比自己矮了半头的身子挡着自己离开的方向,人虽弱小,却又觉得莫名的固执,他低吟片刻,沉声道:“边。”

宋锦城执扇的手微微顿住,似无意又有意的道了一句,“边姓少见。”

男人忽怔,右手紧握刀鞘边缘,望向宋锦城的目光顿时充满了戒备。

宋锦城耸耸肩,状若不知男人这刹那的变化,只仰着额头笑得十分随意,“边公子将去往哪里?”

初初相识,这话问的有些不知好歹。

而男人沉默打量,就在宋锦城以为他不会说时,却听男人道:“龙首关。”

“呀,那真凑巧,我也要去龙首关,不妨一起?”

宋锦城打蛇随棍上,腆着脸笑嘻嘻的邀约。

“不巧,我还有其他事。”

这是明晃晃的拒绝,正常人识相的自然会道一句再见,各走各的,但很显然,宋锦城不是一般人,她听闻这话后,反是十分热心的问道:“那是否需要帮忙?”

男人对宋锦城的自来熟似有些不耐烦,但宋锦城笑容粲然话又说得好听,且毕竟对方刚帮过忙,他也不好冷脸,只得又抱了抱拳,“不用,多谢,在下告辞。”

说完,也不待宋锦城再说话,逃也似的一闪身从宋锦城的旁边绕了过去。

宋锦城望着男人匆忙的背影不由觉得好笑,但刹那却又眯了一双眼,自言自语道:“会是他吗?”

“谁?”

她背后的景瑟耳朵尖,不甚热衷的接话。

“边肃,边家的那位小儿子。”

“边家的小儿子?他不是在边关镇守?”

景瑟闻言诧异,目光不由转向门口,但那里哪还有男人的身影。

“是啊,他不是在边关么,怎会出现在这里?”

宋锦城也有些疑惑,想到这里她又问景瑟,“最近可听闻北唐朝中有大事发生?”

“不曾,呃,”景瑟忽似想起什么又道:“也不是,最近听说北唐皇帝派了一位督军去了边关,”她冷笑着,意有所指,“你知道的,督军嘛,屁事不会,管东管西。”

“那倒是,边家人性子都直,说不得受不了那督军,”宋锦城很认同,说着说着却又笑了起来。

“喏,小美人来感恩了,”景瑟却见不得宋锦城好心情,抬了抬下巴,朝宋锦城后背点了点。

宋锦城回头,便见方才在二楼唱戏的少女姗姗来到自己面前,“阿晏与爹爹多谢公子救命之恩。”

少女着一身鲜红衣裙,虽破旧,却仍将少女衬的如这三四月的杏花,清新里夹带着些许的艳丽,苗条的身姿婉约卓然,鹅蛋脸杏花眼,是个十分让人怜惜的可人儿,说出口的话更是让人浑身妥帖蔚然。

“不谢,”宋锦城阖上折扇,望向少女搀扶的老者,目光里藏了几分不解,问少女道:“这杏花小镇虽然也算平泰,但到底人来人往,在这酒楼卖唱毕竟不是长久之计,你为何不带父亲投奔山上?”

据她所知,遮山除了这地处山脚下的杏花小镇外,另有几处山头。

虎头寨,龙首关,明月庄,擎云观各占据一方。

只除了擎云观仅收留道士外,其他诸如虎头寨龙首关都是可携家带口投奔的。

这两百年来,逃难的百姓,犯了罪的官员,杀了人的罪犯,总之就是那些被逼到死路的人到了遮山,只要投奔这其中一处,总能找到一条活路。

也因此,这么多年,许多人对遮山趋之若鹜。

“阿晏不是没想过,只是,”少女阿晏咬了咬唇,极似有几分难过的低眉瞥了眼搀扶的老者,“爹爹患了重病,需要医治......”

“原来如此,”宋锦城了然的点点头,道了一句:“那你多保重。”

“谢谢公子,那阿晏告辞了,”阿晏颊上染了红晕,对宋锦城福了福身,抿唇搀着颤巍巍的老者转身离开了。

患病是真,却非是不去投奔山上的缘由。

阿晏不够真诚啊!

宋锦城甩开折扇,望着阿晏与老者离开的背影,笑着摇了摇头。

谁都有难言之隐,又何必穷根究底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