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这区区灭门之仇 > 第12章 记忆好像出错了

这区区灭门之仇 第12章 记忆好像出错了

作者:愿绒球保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6-26 13:13:26 来源:文学城

“时至今日,我仍有许多隐秘未曾向你透露,唯恐你心生忧愁。隐大人曾嘱咐要保持心境平和,因此,那些令人伤感的往事,我皆未直言,只是默默记载,藏于书架上一本名为《寻仙记》的册页之中。”

“由于我所知并非事情全貌,故书中或有存疑之处,我已作出标注。日后若宁宁欲览此书,切记审慎分辨。”

这份周全的考虑,令江宁颇感安心。

“公子,楚家有人来访。”

须臾间,有男侍疾步来报。

谢云书轻叹一声。

“宁宁,方才那位便是楚家公子,他翻墙而入,形容颇为狼狈,似是私自逃出。如今楚家来人,想必与此事有关。”

“你曾为他所利用,做出些错事。母亲对此愤怒不已,若她问起,谈及此事时或会有责备之语。她正在盛怒之下,言辞难免过激,因此她的话,你不必往心里去。”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谢思瑾便匆匆而至。

“楚家那小贱人来过?”

她直言不讳,开门见山。

“回母亲,确实来过。”

谢云书坦然应道。

“是为了江宁而来?”

“正是。”

“你将他打发走了?”

“我命他亲自前往西岭探视。”

“西岭那等荒凉之地,他若能死在那里,与江宁在地下相伴,也算是件好事。”谢思瑾语气中透露出遗憾,“只可惜,楚家如今四处寻他,这小贱人怕是连城门都难以出得。”

“他将江宁害至如此境地,即便死去,也该死在远离江宁的地方。在她身边只会增添晦气,又怎能算是好事?”

“狼狈为奸,同归于尽。江宁为他背叛母亲,逼死父兄,生前纵不得相依,死后也能同眠。血亲人命为祭,新人生死相依,这真乃一段刻骨铭心的缘分。江宁得此结局,又怎能不算好事?”

听着母亲近乎恶毒的言辞,谢云书心如刀割。他轻抚腹部,不忍去想江宁听到这些会有多么伤心。

“母亲,请您念及我腹中孩儿,莫再出此恶言。”

无端受斥,谢思瑾愕然,竟被气得笑了起来:“谢云书啊谢云书,你江姨怀江宁之时,在书院执教,眼见皆为英才,耳闻尽是圣贤之道。你说近朱者赤,可这圣贤之言熏陶出的江宁,怎会是如此狼心狗肺之辈?”

“母亲,宁宁绝非狼心狗肺之人!她只是一时被恶人蒙蔽,江家发生这种事,她心中的痛苦,胜过任何人。”

谢云书声音坚定,为江宁辩解。

“被人蒙蔽?”谢思瑾冷笑一声,“她已十七,非是七岁稚童!若非心术不正,便是愚蠢至极,竟被一介外表俊美的荡夫所利用,伤害至亲。此等愚钝之人,死不足惜。”

“宁宁幼年生病,十二岁才开窍。她心怀纯真,不染世俗尘埃,又怎会了解人心之险恶?宁宁之错,实为无心之失,情有可原。真正可恶的是那些行恶之人,而非江宁。何况,人岂会无端被迷惑心智?我们作为家人,不仅未能察觉,更未及时引导,我们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谢思瑾讥讽地笑道:“你几句话便将江宁的过错推卸得一干二净,这几个月来,你的口才倒是长进不少。”

江宁聆听着二人的争论,对于谢思瑾的批评,她并未感到痛苦,只是有些茫然。她觉得谢思瑾的责骂颇有趣味,不愧是她的老师,只可惜骂的是她。

在谢思瑾和谢云书关于江宁是单纯、单蠢还是单纯的坏的讨论中,江宁也陷入了沉思,她究竟是单纯,还是单蠢,亦或是单纯的坏呢?

尽管她自认为是个善良之人,但若真要选择,她宁愿自己是个无可救药的坏人,也不愿成为一个是非不分的愚蠢之人。

然而,回到问题的本质,她认为即使再愚蠢的人,做出离谱的事情也应该有一个能让自己信服的理由。

她无法相信自己会为了一个男人做出这种事情。她虽然好色,但她的好色是希望多多益善。如果全世界的美男都能归属她,那或许还有些诱惑力。但只有一个男人,她怎会如此疯狂?难道她的脑子被驴踢了吗?

就算真的有一个男人能让她如此痴迷,江宁认为,那至少也应该是一个仅凭外貌就能让全世界为之倾倒,不仅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还能让她少奋斗几十年的男人。而且,他必须是真正的天生丽质、容颜永驻,能满足她所有口味,对别人不假辞色,却能让她轻易搞到手的九天神子。否则,她怎会一见钟情,为之疯狂至此?

然而,从谢思瑾与谢云书对此俊逸公子的品评中,他似乎只是位寻常美男子。江宁不解,自己缘何会为他所诱,更难以置信会因此等人物而冷落家人。莫非他之床笫之技异常高超,与之共眠能延年益寿,乃至永生不朽?

可她并非九五之尊,对于长生不老并无特别的渴望。更何况,她并未享得长寿,反而在青春年华中匆匆离世。这不禁让她疑惑,莫非自己被骗了?

无论如何,从这个神秘人物身上所引发的种种揣测,都无法为江宁提供一个充足的理由去背叛她的至亲。

相较之下,更令人生疑的其实是谢思瑾与谢云书二人的言辞。

谢思瑾曾提及背叛母亲、逼死父兄之事,如果没有用互文修辞,那是否意味着自己娘亲还在人世?

“江姨”莫非便是她的生母?

可她的记忆中,母亲早已离世多年。

再者说,她分明只有一位姐姐,又何来兄长之说?

至于幼时患病一事,更是子虚乌有。她小时候身强体健,上树摘果、下河摸鱼无所不能。

江宁心中满是迷茫与困惑。

她的记忆与这两人的言辞之间,必定有一方是错误的。

虽然她深信自己的记忆不会出错,但联想到现今的失忆状况以及谢云书所言的十二岁开窍之事,她不禁开始怀疑,莫非自己曾患有脑部疾病?以至于在十二岁之前,将兄长误认为是姐姐,甚至幻想出母亲离世的场景?

那么,后来那些看似疯狂的行为,并非出于恶意或愚蠢,而只是因病未愈所导致的失控?

江宁突然感到一阵莫名的恐惧袭来。

倘若连自己的记忆都不可信,那么这世间又有何物值得信赖?

如果一个人对世界的认知全然错误,那么她的存在是否也成了一种错误?

更何况,她又如何能确信自己此刻的神智是清醒的呢?

在梦中,人们往往难以察觉自己正身处梦境之中。那些混乱而失真的场景在梦中显得如此真实,唯有在清醒之后才能看清其中的荒谬与虚幻。

如果以脑部疾病为前提去思考问题,那么所有的思索都将失去其意义。

毕竟无论过去是否真的患有疾病,当她开始怀疑自己的精神状态时,便已经陷入了病态的漩涡之中。

江宁不愿再陷入这种无尽的自我怀疑与内耗之中。她选择暂且信赖自己的记忆与直觉。

如此一来,唯一不可信的因素便只剩下谢思瑾与谢云书的言辞。究竟是他们故意隐瞒真相还是对此也一无所知?

又或者说她并非“江姨”所出之女、并非众人口中的江宁?

那么她究竟是谁呢?

往日与谢云书相处的种种,都表明他是熟悉自己的,如果她不是谢思瑾口中的江宁,谢云书又怎会知道她爱听的音乐,还能选出她爱看的书?

仅剩的记忆中没有谢云书的存在,可这些相处的细节却不是假的,难道她和这些人口中的江宁不仅名字一样,连喜好兴趣也都完全相同吗?

名字一样,喜好兴趣也一样,世界上真的会有这样的两个人吗?

谢思瑾离去的背影逐渐隐没在黄昏的余晖之中,落日的霞光映照着谢云书温润如玉的脸庞。他的声音如同夜风拂过竹林,飘渺而又清晰,唤了声:“宁宁?”

江宁戳了一下表示听见了。

“楚家来人,母亲厌恶楚家却无可奈何,所以刚刚正在气头上,说话难免重了些。她心中定然也是心疼你的。”

戳。

“宁宁,无需过于悲伤。过去的种种已然成为历史,如今你如同重生一般,又失去了过往的记忆,不妨将这一切视作新的起点。只需勇往直前,过去的事情,无论悲喜,都已成为过眼云烟,无需再过分纠结。”

然而,江宁的心头却仿佛被一层难以拨开的迷雾所笼罩。她在心中默默思忖:那些伤害母亲、逼死父兄的往事,难道真的能够如此轻易地一笔勾销吗?

“至于你的父兄……他们的离世,并非你的过错,你不必为此而自责痛苦。”

“倘若你始终无法释怀……你的母亲现居于西岭之地,距离京城遥遥两千余里。若乘马车前往,单程便需耗费两月有余的时光。待你成长之后,若心中仍有挂念,便可踏上寻母之路,前去探望。”

江宁聆听着谢云书的温言劝慰,心中却不禁泛起一丝苦笑。

谢思瑾因愤怒而口出重言,或许不足为信,但她的愤怒毕竟建立在某些事实的基础之上;而谢云书对于真相的了解并不深入,却始终坚定地维护着江宁,他的言辞之中,究竟有几分是基于事实,又有几分是出于个人的情感与偏袒呢?

在江宁的眼中,谢云书的话语虽然温柔体贴,却更像是一种安慰与抚慰,相较于谢思瑾的愤怒之言,似乎缺乏了一些真实与力量。

然而,在谢云书的所有话语中,唯有最后一句她是赞同的——如果娘亲依然健在,那她是必定要去见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