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折骨为刀(重生) > 第7章 第 7 章

折骨为刀(重生) 第7章 第 7 章

作者:鱼苍苍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1-30 22:42:22 来源:文学城

洛久瑶被罚去若芦巷时只有九岁。

同年,太子洛久珩娶亲,太子妃是唐将军家的长女。二人琴瑟和鸣,育一子,圣上为小皇孙赐名——洛璇。

唐家长女唐寄月温婉柔和,端庄娴静,唐家幼女唐折衣则截然相反。

唐折衣自幼养在抚州,最喜舞刀弄枪。唐家与沈家本没什么交情,全因唐折衣初来燕京时偶见沈林习武,慕其一柄长枪猎猎生风,从此常来往于沈府,执意要跟着沈林和沈停云学习枪法。

有唐寄月学习诗书礼教家事内务,唐家对唐折衣宽纵许多,做的事只要不算出格,也都随她去了。

比如两月前,唐折衣思念身在抚州的祖父母,翌日便携几名随从驾快马离开了燕京。

和风不恰,翻翮求心。唐折衣的处境与心性是洛久瑶最羡慕的一种。

第二日,辰时才过,洛久瑶抱着抄好的经文踏上前往东宫的宫道。

虽为兄妹,她与太子却不算亲近,或者说,除了六年前的洛久珹,她与宫中的每一位皇兄皇姊都不算亲近。

前世她不常来往东宫,后来熟悉这条路是因洛璇总找她前来。

冬日里的阳光照着红墙落雪,将脚下的路映得通亮。

洛久瑶回宫后虽不常出延箐宫,宫内的人却几乎都识得这位获太后恩准,自若芦巷回宫的九公主。

行至东宫,侍卫认出洛久瑶,通禀过后引人入内。

太子在御书房议事,宫中只有太子妃和小皇孙在,太子妃唐寄月没在客殿见人,直接命宫侍将洛久瑶带入内殿。

炭笼里烧着银丝炭,殿内安静,一片暖融中满是蒸腾花草的香气。

洛久瑶没见到尚是孩童的洛璇,绕过屏风时,正瞧见唐寄月在案前插花。

冬日的瓶中花无非是寒兰与梅枝一类,女子披一件素色锦袍,乌浓的发上斜坠两只玉簪,白莹的指尖染着淡粉蔻丹,正拈着一枝新剪的梅。

梅枝的颜色堪称秾艳,衬得那张芙蓉面越发清雅宁静,她平白站在那里,像是一幅浓淡适宜的丹青画。

洛久瑶拜礼:“见过皇嫂。”

唐寄月这才放下手中花枝,抬眼,柔声道:“九殿下。”

“皇嫂唤我久瑶就好,冬日里寒冷,回宫后一直深居简出未来拜会,还望皇嫂不要怪罪久瑶。”

洛久瑶将佛经呈至案上,“久瑶才回宫,宫中没什么别的,只好以佛经相赠,盼着能为皇兄皇嫂还有……小皇侄,祈福护佑。”

“久瑶说笑了,如何会怪你。”

唐寄月拂开佛经瞧了一眼,“早听闻皇祖母很喜欢你,今日一见,果真名不虚传。”

洛久瑶道:“皇嫂谬赞了。”

唐寄月将佛经合拢,又朝她温温柔柔地笑:“你才回宫不多时,可是宫中有什么用的缺的需我帮忙添置一二?”

洛久瑶终于走近些:“不瞒皇嫂,久瑶不得已接了个抄书的活计,今日来的确想劳烦皇嫂帮我添置些抄书用的东西。”

洛久瑶奉懿旨誊抄经文,笔墨纸砚由专人添着,送去延箐宫里的笔墨纸砚本就比寻常宫中的多出一倍来,即使抄些旁的,也不会缺这些。

唐寄月是聪明人,笑道:“殿下辛劳,添置些笔墨是应该的,不过殿下既来寻我,想要添置的该不是内侍司的笔墨。”

洛久瑶直言:“也只是听宫人闲谈,前些日子,京中的竹韵斋从北地运来几块松林墨。”

唐寄月心如明净,弯了弯眉眼:“久瑶想去瞧瞧?”

洛久瑶也不同她弯绕:“听闻皇嫂的小妹两月前离开燕京,若是久瑶未能买到,还想请皇嫂去信一封,找折衣姐姐帮忙带回一块松林墨?”

唐寄月压在佛经上的指尖一顿。

“久瑶怕是记错了,抚州在南,怎么会有松林墨?”

她的目光依旧静而柔和,嗓音也没什么波动,“松林墨若只你一人用说不定还有余,我为你安排车马。”

洛久瑶弯身道谢。

唐寄月走上前扶她,抚过她冰冷冷的手。

“手这样冰,平日该多注意身体才是。”

她轻叹,叫宫侍取了只温好的手炉来塞给她,“天寒地冻,久瑶去竹韵斋也要多添些衣物,免得吹伤了脸颊。”

捧炉温热,带着些栀子香料的气味,洛久瑶将温暖捧在手中,轻声道谢:“皇嫂挂怀,我会留意着遮好。”

她辞别,才要转身离开,眼前忽而窜出个人影。

孩童只有六岁,手中举一把梅枝,氅衣的袍角染着未化的雪粒。

一团冷气掠入,正巧撞在洛久瑶身上。

洛久瑶踉跄一步,只望见红艳艳的梅花在眼前晃过,花枝上的雪水抖落,沾了她满身。

冰凉凉的,像是燕京城郊的雪地里,曾握紧她的那只手。

梅花大朵大朵在眼前绽开,洛久瑶在一片鲜红中看清孩童的眼睛。

她好像又一次身临那场大雪,身着玄袍的少年望着她流泪,俯身长跪。

送别的眼泪怎么也流不完,被风吹凉,砸下来,化作斩杀她的利刃。

洛久瑶缓过神,扶稳孩童,与他拉开距离。

唐寄月匆匆上前,半是嗔怪地斥责:“阿璇,都已是大孩子了怎么还冒冒失失的?快见过皇姑姑。”

洛璇却没有拜礼,眼眸微微闪烁,将手中的梅枝递过去。

他仰着一张神色奕奕的小脸,说:“送给姑姑。”

洛久瑶抱着手炉退后一步。

前世时也是这样,她本是路过寄春园偶然一瞥,却被才折了梅枝,正从园子里跑出的洛璇迎面撞上。

那时她接过了洛璇手中的梅枝。

也接过了他此后或是颠沛流离,又或是执柄当政的十年——与他最后含着恨意的泪水。

洛久瑶看向唐寄月:“看来这就是皇侄了。”

唐寄月笑得柔和:“阿璇性子顽皮,让久瑶见笑了。”

“这个年岁活泼些是好事。”

洛久瑶也笑,再次辞别,“有劳皇嫂,久瑶告辞。”

她转身离开,孩童却疾步跟来,边朝唐寄月眨眼:“娘亲,我去送皇姑姑。”

唐寄月应了。

孩童一路跟到院门处,小尾巴似的甩不掉,洛久瑶这才回头:“回去吧,外面冷。”

洛璇却仍抱着那捧梅枝,仰头问:“姑姑不喜欢梅花吗?”

孩童只有六岁,声音还未脱去稚气,望向她的目光诚恳。

洛久瑶看着他。

不管后来他们走到什么地步……洛璇此时的眼神倒是真心的。

见她不语,洛璇将梅枝举得高高的,再次递来。

许久,直到旁侧宫人轻咳一声,洛久瑶才伸出手,摘下一片花瓣。

洛璇笑了,漂亮的眼睛弯成月牙儿。

“姑姑下次什么时候来找我玩?”

洛久瑶捻着梅花瓣,嗓音轻飘飘的:“东宫里陪你玩儿的人还不够多吗?”

他长大后,会有更多的人陪他玩,以天下作博戏,用杀伐,用权势,用活生生的人命。

洛璇仰着头,看不懂洛久瑶眼中的情绪。

是漠然厌倦,却又似乎云淡风轻,他找不出准确的词语描述,只知从未在其他人的脸上见到过。

于是他想了一下,懵懵懂懂的应答:“姑姑是不一样的。”

洛久瑶轻瞥他一眼。

“或许吧。”

她说。

--

午时未过,太子妃的贴身宫侍云芜领命出宫,到竹韵斋为小皇孙采买笔墨。

出宫门时降了细雪,车辇行至城南,停在竹韵斋一侧的胡同里。

洛久瑶绑紧兜帽前襟的缎带。

她对随行的云芜点点头:“停在这儿吧,回去的路不劳烦了,请替我谢过皇嫂。”

云芜跟随唐寄月多年,是个识趣的,她替洛久瑶推开车门,嘱咐:“宫门酉时下钥,殿下在外请多加小心。”

洛久瑶跃下车辇。

细雪未停,她自胡同绕出,穿过买卖笔墨的一众书肆。

前世接过国玺后她就很少出宫了,所幸燕京的街巷仍是旧时候的样子,与她记忆中的无二差别。

雪粒更大了些,洛久瑶掩好面容,匆匆而行。

熙朝茶阁坐落在南街一角,外瞧着不算起眼,内有乾坤。

身后似有细微脚步声,洛久瑶回首望不见人,压着帽檐穿过堂前小桌,走向内里遮挡住木梯的垂帘。

迈上阶梯,一道人影挡在身前。

年轻的声音道:“二层已被包下,雅间有贵客在,客人止步。”

洛久瑶借着兜帽下的绒毛缝隙看清沈无虞的模样,将沈林给她的那瓶药递过去。

沈无虞登时噤声,磕绊着道:“九殿……怎么是您?您怎么来这里?”

洛久瑶道:“你们公子请我喝茶。”

“九公——”

从后窜出的另一少年惊呼出声,一瞬被沈无虞捂住了嘴。

沈无忧这才压低声音:“沈无虞,你愣在这儿干嘛呢,还不快请九……姑娘进去?”

沈无虞却皱紧眉头:“公子今日来此是专请程公子的。”

“请了他也能请旁人,公子做事自有他的道理,你懂什么?”

沈无忧拍他的脑袋瓜,又弯着笑眼看向洛久瑶,“他这人古板,姑娘莫要见怪,我带姑娘上去。”

推开雅间的门扉,长屏后是一方茶案,午时日光正盛,依稀能瞧见少年人纤瘦的影。

洛久瑶绕过屏风。

室内的竹帘卷起半面,半顷天光斜飞入户,案上的水正煮沸,蒸腾起水汽。

少年端坐案前,身上的衣袍色浅,冬日里看起来格外单薄些。

像洇湿的薄纸,洛久瑶想,即使室内足够暖,她还是想再为他披一件外衫。

沈林抬首,像是知道她会找来,望向她的一双眼平静无波,不见半分意外。

洛久瑶朝他弯了弯眼睛,不见外的落座在茶案对面。

氅衣上的雪粒融化了,冷气随之散净,她的声音也在一室暖融的水汽里蒸的软乎乎的。

“沈大人,我们又见面啦。”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7章 第 7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