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朝闻道 > 第8章 画屏初遇

朝闻道 第8章 画屏初遇

作者:雨霁长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08 05:34:42 来源:文学城

江式微匆匆忙忙出了院,便见甘棠一脸焦急地朝着禅房这边望,甘棠见江式微出了门,方松了口气,急忙迎了上来。

甘棠有些嗔怪,道:“姑娘不是说一会儿么?这都进了多长时间了,吓得我以为姑娘你有个什么好歹,差点就要冲进去了!”

江式微展笑:“你且看我不是好好的么?”

她知方才确实是久留了,让甘棠担心了。

甘棠见江式微如此,道:“来时大长公主便说了,鸣钟便启程回长安,眼下公子已经在门外等着了,咱们快些去罢。”

江式微惊讶道:“阿兄来了?”

甘棠应了一声,又道:“大长公主不放心姑娘,所以让公子亲自来接的。”

江式微恍然大悟,只道:“那我们抓紧些吧,莫让阿兄等急了。”说罢便和甘棠加快了脚步,到了寺门果真看见青年男子着绣了山水纹样的浅色衫袍,气质温和,背手立于马车旁。

江式微唤了声:“阿兄。”江律转身,带着温和的笑意看着她,柔声问道:“可游完了?”

江式微点了点头,但并未提方才之事,道:“自是游完了,还辛苦阿兄来接我一趟。”

江律笑了笑,一时起风吹开了江式微帷帽的轻纱,江律上前将轻纱放了下来,随后便搀着江式微上了马车,自己上了一旁的马匹。

一切接顺,只方才轻纱吹起时的那一幕恰巧落在了角落处的青衫男子眼里。

青衫男子望了望晴空,有些恍惚,是他瞧错了么?方才的车驾是东昌公主的仪制他没看错,且那女子身旁的男子是江律,那带着帷帽的女子便是...

青衫男子面露茫然,不见悲喜,亦或是不知悲喜。他低头无奈地苦笑,随后便奔马离开了。

风过竹林,高季从后门入了院,便见齐珩在墙壁面前愣住,久久未言语,便出声对齐珩道:“咦,六郎你对出诗句来了?”

他昨日还见齐珩写下两句便眉间微蹙,未再落笔,想着按照齐珩以往的作风定要等些个时日才写得出下句。

却不曾想,这么快便想出来了。

看来,诗作又有长进了,不仅如此,他怎么瞧着这字也越来越……端方了呢?

他虽不通文墨,但齐珩的字,是他这辈子见过最好看的,洋洋洒洒,细微处可见潇潇风骨,十分肆意,带着狂妄,绝没有现在的端方。

“不仅诗作长进了,这字也越来越方正了,娘子要是看到,定然欣慰啊。”高翁感叹道。

齐珩扯了扯嘴角,心道:他若是告诉高翁这两句不是他写的,高翁只怕是空欢喜一场。齐珩拭了下额角,无奈道:“高翁,其实这两句不是我写的。”

“啊?”高季满脸的惊愕,他反问道。

“那,那是,方才那小娘子写的?”高季瞠目问道。见齐珩点了点头,高季更是惊讶,不过转念一想,那有些沧桑的面颊抹出一笑,道:“才女啊?”

和他家六郎倒是般配,高季心里是这样想的,只是可惜了,六郎和大长公主家的县主定了亲,高季微微叹息。

倏然想起方才的事,他又道:“刚刚萧然来禀,说是瞧到大长公主的仪仗落在大相国寺的门前,公主尊容,萧然不敢上前。”

齐珩瞧着墙壁上的墨字,有些失神道:“姑母想必是来祭奠先帝罢。”

齐珩又道:“不过,与我无关。”

齐珩见高季有些出神,拍了拍他的肩头,说着:“高翁,咱们也该走了。”

说罢便抱着琴向屋内走去,高翁瞧了瞧墙壁,转身也跟了上去。

日光溶溶,与清风相和,让人感到无限暖意与舒畅。

院内留下的只有墙上的四句诗、清新雅致的画屏,以及簌簌落下的梨花瓣。

——

黄昏时分,政事堂设于门下省公衙旁,庭院内月光如同积水般澄澈空明,松柏树影纵横交错。【1】

院中窸窸窣窣的树叶声夹杂着两人的低语。

“王公。”

来者步入政事堂,向高坐于堂上处理公文的王铎行礼问好。

王铎问声抬头,便见而立之年左右的男人已立于堂中央。王铎讶然,唤了一声:“仲由?”

他有些不可置信,又伸手抹了抹双眼,这才相信他面前站着的这位是真人。——这不是早前就被他外放知州的李来济么?

他怎么在这?

王铎惑然,便见李来济缓缓施礼,道:“下官奉天子敕入京任新职。”

新职,是何新职?王铎不解,李来济从袖中抽出一金花五色绫纸【2】递给了他。王铎接过文书,目光略过,顿时一惊。

这是国朝授官时必赐的文书,称“告身”【3】。王铎自然晓得,可这上面的字……

“原汴州知州李来济调御史台知杂事侍御史。”

知杂事侍御史,那是御史台台院的侍御史六人中最有权力的一个,人称“端公”。若仅仅如此倒也罢了,不至于王铎如此心惊,另他震惊的是此职的另一层含义。

任此职者,多数日后会被提拔入尚书省或任风宪长官御史中丞,这才是让他畏惧的。

御史台掌弹劾百官、言事谏诤、监察天下、司法审判。

李来济与他有宿怨,若李来济任监察首长,还能放过他么?他做的事那些可断断经不起御史台细查。【4】看来,眼下天子是和东昌公主站在一起了,要不然李来济如何能调回长安?

官员任命也是有固定流程的,先由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允准,交予门下省,由给事中考查,门下省长贰【9】门下侍郎与侍中分别检视、审查后报予天子方可水到渠成。【5】

王铎瞥了瞥文书末角“尚书吏部告身之印”的印文,只觉得有些刺眼。

尚书令是谢伯瑾的祖父谢玄凌,那是天子的老师,而门下省的首长是江遂,那是济阳江氏的长房。谢玄凌的准许那是自然,连江遂都准了还不能看出问题么?怕是后位真的许给济阳江氏了。

天子当真是成熟了,此番举动不正是在表明他要收权么?

可他放权容易,收回去难!王铎是如此想的。

李来济见王铎久不出声,连攥着那张金花五色绫纸的手都紧了些,便出声提醒道:“中书令可认为此告身有不妥之处?”

王铎回过神,才道:“自然没有,仲由能调回京,我自是欢喜的。”

李来济面色不改,倒是冷哼了一声:“是么?”

王铎拍了拍他的肩头,看着他,嘴角笑意渐浓,意味深长道:“仲由日后入乌台【6】还是改改你这性子罢。”

说起来,他与李来济以前也算私交不错,他们共出寒门,在这个门阀当道的时代,他们身知入仕的不易。是以生出了惺惺相惜之感,常常针砭时弊,也曾把酒言欢。

只是李来济此人太过刚正不阿,直言不讳,不懂得官场上的迂回之道,空有清正之名,但得罪的人数不胜数。后来两人政见不和渐成陌路,但他始终是欣赏李来济的才华以及他那颗赤子之心。

后来他得先帝爱重官拜中书令,碾压一众士族子弟,一时风光无两,这时原本已官至吏部侍郎的李来济上劄直指他党同伐异。

他至今还记得李来济骂他是骂的多么犀利。

那日在先帝桌案前,烛火昏暗,但字在他眼里却越发醒目。

他很熟悉仲由的字。

他看着后面写道:“动则争竞,争竞则朋党,朋党则诬誷,诬誷则臧否失实,真伪相冒,主听用惑,奸之所会也。【7】今中书令阴结朋党,小人相趋之,祸乱天下,臣请圣天子明察秋毫之末,罢王铎中书令之职。”

他已然倒背如流,先帝那时看重他,又怎会罢了他的官?反倒是听了他的话放逐了李来济。

因此李来济与他也算有了宿仇,王铎向来知晓仲由是个睚眦必报的人,但顾念旧情终究没下狠手。

如今但是让他卷土重来了,御史台,确实挺适合李来济的。王铎看着面前的人,笑问道:“仲由此番来就是为了给我看任职文书的?”

李来济看着王铎冷言讽刺道:“下官今夜前来就是想告诉中书令一声,下官回来了,中书令要小心了。”

王铎心想果然,这么多年过去了还是老样子,倔强的要命,这不还是为当初的事生气么?

权利深处,也是利益交集之处,因交集而生共同,形成敌体,随之成党派,这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如他这般寒门之臣,本就无根基,不似世家寒门一样有盘根错节的势力,追根究底他只是一个人,一个人如何立足?

如果不成党派,他最终也不过是无根之木、浮水之萍罢了。

更遑论实现他的政治抱负了。

这个道理他懂,可李来济怎么就不明白呢?

王铎面对他的讽刺,也毫不客气的回应道:“既然回来了就多看看长安风光,别哪日又回你的汴州了。”

李来济听此话,直道:“托中书令的福,下官一定细赏这风光。”

“下官就不叨扰中书令了,告辞。”

“慢走不送。”王铎冷声道。

他一直看着李来济的背影,直到彻底消失在政事堂。

夜晚,幽微的烛火光在王铎的脸上浮动着,他不知在思索些什么。

良久,他写下一份文书,文书上的字渐渐堙于浓浓夜色中。

——

天色渐明,阳光打在窗棂上,紫宸殿内熏烟袅袅。

齐珩自前日从汴州回来便一直心头惦念这四句诗,便在纸上写了下来。

高翁的话有些刺激到他了,虽然他也想承认,但他还是不甘心,所以他今日约了谢晏来,他想让谢晏看看这四句。

谢晏一袭青衫大步迈入紫宸殿,前些日子他与齐珩一同去汴州处理一些事情,好不容易今日他该休沐,齐明之非要叫他入宫来,是以他并未穿公服,随意找了个常服来穿。

“六郎你找我?”谢晏问道。

齐珩将纸张推至谢晏面前,用指头点了点,问他:“你看看这四首诗。”

谢晏拿起纸张,眼底抹过惊艳之色,以致声音高昂,他问道:“这你写的?”

“嗳呦,我家六郎何时在诗词上有如此造诣了?”谢晏惊叹笑道。

他忍不住怀疑,面前这个人是齐明之么?

齐珩的骑射、琴技、书道都是被祖父夸赞过得,但唯独论作诗词歌赋齐珩是真无能为力,在这方面上他甚至还不如谢晏。谢玄凌当时说齐珩是灵性不足?

如今竟然作出此等诗句,祖父要是知道了估计会非常欣慰。

这诗的前两句虽一般,但好在后两句极佳!胸襟开阔有睥睨天下之气,算是带动了整首诗的格局。

但霁长安踏青云,有志气。

“你只管说哪里不好便是。”齐珩道。

谢晏便直言不讳:“此诗前两句平平,唯独后两句胸襟开阔,尤其结句以直致见风格,词意俱尽,如截奔马,【8】整体来看把前两句去掉最好。”

谢晏说着并看向齐珩,只见说完最后一句时发现齐珩的脸色越来越黑。

齐珩哑然,不知说些什么。

他承认确实他在诗词上实在有所欠缺,哪怕他一直在努力的学,但是好像并没有什么成效。果然,诗词这事,得看人。

他见那女子不过十五六岁,如此年纪便能写出如此有灵性的诗句,未来前途将不可限量,估计来日会是第二个“顾有容”。

明珠迟早会闪耀于天下,更何况她是世家贵女,他且待来日看她的造化吧。他相信,这一日不会太远。

“这不是我写的。”齐珩淡淡道。

谢晏才敛了方才的神色,释然道:“我说呢,你什么时候诗词这么好了,我估计也就这前两句是你写的吧。”

果然,是他高估齐明之了。不过,写这诗句的人,不是凡品。他倒是奇了。

“这后两句谁写的?”谢晏问道。

“一个女子。”齐珩答。

谢晏问:“女子?谁家的?”

“不知。”

谢晏被噎住了,只道:“想必定是位佳人。”

后来又补了一句,他且笑道:“总归你是没机会了。”

他可没忘了,齐珩身上还背着一个婚事。齐珩顿时无言,没再搭理他。

谢晏笑了笑,他知道齐珩是不会纳妃的,齐珩是君子,眼下又与东昌公主家的那位结了亲。

帝后大婚之前,他不会纳妃,他绝不会给自己未来的发妻留这么一个下马威的。

齐珩对自己的妻子一定会很好,无论她是谁家的女儿。正因为这样,他才会这么说,就是为了给齐明之添点堵。

【1】公衙:官员办事的地方。

【1】苏轼《记承天寺夜游》“庭中积水如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告身的用纸:参考唐朝告身的用纸

【3】告身:官员任职必赐的文书,借鉴唐朝

【4】御史台职能参考网络

【5】参考唐朝任官的流程

【6】乌台:御史台

【7】符号前引用的句子参考《晋书·郤诜传》

【8】对后两句的评价参考清高宗敕编《唐宋诗醇》

【9】长贰:正副官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8章 山雨欲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