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朝闻道 > 第14章 愿乞终养

朝闻道 第14章 愿乞终养

作者:雨霁长安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23 04:41:37 来源:文学城

齐珩昨日一夜未睡,此刻倒是熬不住了,恨不得将白昼混作黑夜。到了经筵日讲【1】,他便垂着头昏昏欲睡,只觉得面前的书上密密麻麻爬满了蚂蚁。

写下的字也不似平日那般精妙,倒像是鬼画符。若不是高季及时扶住了他,他怕是会被今日的讲官翰林学士发现。

这位翰林学士可是有名的铁面,虽然他是君王,不至于冲上来打一顿手板子,但少不了又是一场滔滔不绝的劝谏。

这真怪不得他走神。

他昨夜本想着批完劄子便早早歇了的,却未料到上了榻,熄了烛火,辗转反侧,脑中突然浮现出了那个身影,一直挥之不去。

想着想着便困意全无,是以他昨日竟整夜未眠。做下的孽迟早是要还的,齐珩认为这句话说的是事实。

他说不出来自己对她究竟是什么样的感情,他自认他不算个是会沉溺于儿女之私的人。

何况,他和江式微接触不算多。他统共,只见过她两次。

而且两次,他都没见过她的真颜。

他对她的感情不至于爱慕,更多的是欣赏与尊重。

齐珩暗自警告自己,绝不能如高宗和先帝一般因为宠爱后妃而耽搁朝政大局。

为君王者,怎可囿于儿女私情?这是他的底线。

他也希望能和她日后相敬如宾,他不敢担保能对她如何如何好。但他能做到的是,只要她愿意,他必定尽他所能护她周全。

翰林学士见齐珩有些走神,便用手重重叩了几下,表示着他的不满。

齐珩暗道不好,果然只见翰林学士叹了一口气,又开始了劝谏。

“陛下,经筵日讲是历代君王所必听的,孔儒之道于君王治天下大有裨益【2】,陛下怎可如此轻慢?”

齐珩只觉得脑仁发疼,安慰他道:“是朕不好,卿讲的十分在理,朕当勤勉之,卿且宽心罢。”

“为人臣者,当劝勉君上,这是为臣之分,臣今日冒死也要规劝陛下。”翰林学士说罢便摆出一副冒死进谏的架势。

得,这还没完没了了?齐珩被他说的头疼,却又不忍心说出一斥责之语,他能如何?

齐珩无奈一笑,只得上前将人亲自扶起来安抚。

“卿方才讲《孝经》,言:一人有庆,兆民赖之。【3】朕以为善,朕为万民之表,朕有德行天下才会信服,朕下次不会再恍神了。”

翰林学士这才作罢,齐珩悄悄松了一口气。

正巧一内侍黄门入内禀报,称尚药奉御谢晏求见。

齐珩如见救星,忙让人请他进来,对翰林学士说道:“今日卿也甚为辛苦,便回去歇息吧。”

翰林学士见状便请辞离开了。

谢晏进来时便耷拉着脸,没好气的看着他,齐珩笑问道:“怎么?谢娘子没给你寻到中意的人选?”

谢晏气不打一处来,凶道:“齐明之,你也不帮我!”

想到当日谢晏的神情,齐珩反而更笑了。

他二人倚在窗边,从侧看去背后是光芒无限,齐珩笑得又是暖如春光,一幅闲适的景象。

“瞧瞧,这都开始没大没小了,仔细朕治你的罪。”齐珩还加重了“朕”这个字,他平时不大自称“朕”,多半以“我”自称。

谢晏不停的点着头:“是是是,您是君,臣可害怕您治臣的罪。”

“嗳,也罢,这东昌公主家的事我也不说了。”谢晏作势便要走。

齐珩啜了口茶,听到这话挑了挑眉:“回来。”

谢晏转过身子瞧齐珩,调侃道:“怎么?一提那位你就坐不住了?”

谢晏可没忘了当初齐珩是怎么见死不救的,好容易逮住了机会,他可不会放过齐明之。

“姑母家,什么事?”齐珩叩了叩桌面。

谢晏随性地坐着,随意瞧着他处,吊儿郎当似得,他似有深意般地开口道:“也没什么,就是九月初十,万泉县主江氏行及笄礼……”

谢晏一边说着一边留意着齐珩的神色,果然,说到这句话时齐珩抬起了头。

谢晏嘴角噙着笑。

女子及笄,而后嫁人,他看齐珩这样子,倒是对这位未来的皇后殿下有诸多期许。他见过万泉县主,确实是皇后的合适人选。

只怕她及笄过后,便会有诸多臣工上奏表请立皇后了。

“她的及笄礼怕是公主府忙不过来,不如从大内调些人手吧。”齐珩缓缓开口。

谢晏惊讶地看了他一眼,见齐珩一如往常。

这不仅仅是忙不过来调人手的事啊,若是从大内来调,那意思可就变了,齐珩何时对女子的及笄礼这么关心?便是公主,也没见他过问过。

这不是等同于向天下宣告江氏女是未来皇后吗?齐珩现在做事是越来越不遮掩了。

“立后一事,中书令不会情愿的。”他提醒齐珩道。

虽说中书令没有反驳立后的理由,不至于封驳诏书,但中书省掌管制诰,若是他想故意推迟拟诏,那倒是有可能。

齐珩从一旁黄釉盘中拿了一粒蜜渍梅子,放入口中,漫不经心道:“拟诏用不着中书省。”

谢晏惑然,拟诏用不着中书省?凡是诏书皆交由中书省有关官员来草拟,除此以外还有谁能拟诏?

齐珩这话说得颇为含糊。

“中书省那些官员的文采配不上她。”

“咳……”谢晏本在喝茶,听了齐珩这一席话倒是被呛住了。

这要是中书省的官员听到了,怕是会寒了心,竟然被陛下在背后这么腹诽。

“那难不成你亲自写?”谢晏忍不住打个寒颤,要是中书省都写不出来,他更不信齐珩能写出来。

“朕若记得不错,先帝在时,政令多出于顾氏之手。”齐珩淡声道。

“顾有容?”谢晏问道。

也对,若论当世谁才最高,确是顾有容无疑,她胜过天下所有男子。能品评天下才子,又能在楼阁毫不留情地丢弃他人诗文的,只有顾有容一个。

他甚至如今还记得当年顾有容奉命为东昌公主制加封的诏书。

谢伯瑾不禁喃喃出声:“月至渐宫,下金娥而毓照;星分汉渚,回宝婺以凝姿。【9】不得不说,顾有容是大晋第一才女。”

“你让顾昭容来写这立后诏书,妙,真是妙。”

他倒有些佩服起齐珩来了。但他又想起了另一个人,不禁问道:“明之,你会纳中书令的妹妹王子衿为妃么?”

他带了些试探,其实这已经算僭越了,谢晏没有理由过问天子的家务事。或许是因为他与齐珩的关系匪浅,齐珩并未在意他的僭越,只回了句:“我只知齐明之不愿。”

齐明之不愿而非天子不愿,若是天子有一日需要平衡朝局,那么齐珩也会毫不犹豫地做出这个决定。

谢晏听到这个答案,笑了笑,他明白了齐珩的意思,忍了忍眼中的苦涩,他再次提醒着:“她可不是含章。”

“她不是王含章,也没有王含章的手腕,怕是应付不得王子衿。”谢晏道。

所以,待她好些。

谢晏并未说出这句。只是有些叹惋,又有谁人能知他少年轻狂的表皮下是什么样子?

落日晚霞,本是美景,此刻沾染了些愁绪。

夕阳光打在谢晏的青衫上,有些恍如隔世的感觉。

谢晏素爱着青衫,有人曾多次调侃他,明明是意气少年,不爱着绯色等鲜亮的颜色,偏喜欢青色这种平淡至极的颜色。

其中缘由,无人能知。

他亦不会说。

齐珩向谢晏问道:“华阳公主的病好些了么?”

齐珩可是知道王含章为何会离宫的。

“有孙女在近侧侍奉汤药,不曾废离【4】,身体自是大好。”谢晏回答道。

“呵,看来朕的这个姑母倒是没给华阳公主下死手。”

华阳公主是王含章的亲祖母,而在江式微回长安之前,廷议【5】最合适的皇后之选便是王含章。

王含章,是琅琊王氏长房独女,早失怙恃【6】,又无兄弟,身出高门,嫡亲祖母是齐珩的姑祖母华阳公主,跟齐珩同是表兄妹,身兼皇室血脉。虽有叔伯,但听说不甚亲近。

这样的人,是最适合做皇后的,唯须高胄,不须强门,王氏荫华族弱,实允外戚之义。【7】出身既压得住后宫嫔御,又没有外戚干涉朝政的风险。

王含章是由祖母华阳公主一手带大的,祖孙俩感情甚笃,王含章天性聪敏,又借华阳公主之力拜了顾有容为师,礼仪学识并不比现在的江式微差多少,后来更是入宫任正五品尚宫,掌管宫中事多年。

王含章、齐珩、谢晏也算是相熟十多年,齐珩也不是没想过娶王含章。

他和含章相识多年,对彼此也算有个底儿,与其娶个陌生人,倒不如与含章相互扶持。

士族当时推举之人正是王含章,然而就在齐珩准备将立后诏令发往中书省时,传出了华阳公主病重的消息。

这病重的原因才是让人匪夷所思的。

按仪制,华阳公主若是因此病故,便是立后诏书下达,王含章也必须守孝。这其间有人要是想做什么手脚也不是没可能。

齐珩也不是没想过等她,可是王含章怎么说来着?

齐珩想了想当日的场景,也是在紫宸殿内,一袭素衣的王含章就跪在他的面前。

他道:“含章,你若有什么事起来说便是。”他和王含章十多年的情分,也不甚忍心见她如此。

王含章泣涕涟涟,道:“臣今日是想与陛下辞行的。”

“祖母病重,日薄西山,臣想请陛下能够顾念昔日情分收回立后诏命,让臣出宫侍奉祖母。”

齐珩想挽留她,“含章,你真的想好了么?”

真的想好为了你的祖母,放弃皇后的位置吗?

王含章答了四句,他便知道王含章这是铁了心地要离宫。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8】

随后又言:“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她顿了顿,忍着清泪俯身叩首,道出了最后的话:

“所以,陛下,请您让妾出宫吧。”

【1】经筵日讲: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

【2】裨益:好处

【3】选自《孝经·天子》

【4】改编自李密《陈情表》

【5】廷议:朝廷的商议

【6】怙恃:指父母

【7】改编自何靖英的事迹

【8】选自《陈情表》

【9】《太平公主加封制》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4章 愿乞终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