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朝露待日晞 > 第11章 端倪

朝露待日晞 第11章 端倪

作者:桃源村民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14 07:58:08 来源:文学城

第十一章

“督尉,留下的那个活口一言咬定是二殿下指使他们来杀你的……”

沈睿派来传话的侍卫战战兢兢道。

正在喝水的崔琅听了这话差点笑喷,瞄了一眼还一脸淡然的宁予安,“原来那些歹徒是你引过来的啊。”

“直接派人在赈灾地闹事,未免也太蠢了些,怎么想都不会是二殿下能干出来的事。但不管怎样,杀人动机无非就是那几种,要么是仇家,要么是绊脚石,还有就是情杀,不知予安兄你是哪一种。”

宁予安也喝了口茶水,未直接理会崔琅的调笑话语,微叹口气,“殿下也真是的,怎么不等我就自己审起来了。”

侍卫又憨笑道:“其实现在那人在大将军手里。”

“咳咳咳……”宁予安险些被茶水呛住,“这种小事,怎能劳烦大将军。”

宁予安说着便向崔琅拜别,大步往外走去。

崔琅微微点头表示理解,随后拎起随身携带的药箱起身,嘴角弯起弧度。

不过是坐下喝口茶的时间,人竟然被陆旻带走了,宁予安想不明白,他插手这件事做什么。

宁予安找到他们的时候,暗自松了一口气,还好人还活着,齿缝中的毒药也已被取出。只是,沈睿看向她的目光,有那么一丝诡异。

宁予安不解,看了一眼先前被她绑住手脚正怒目圆睁的刺客,试探性问道:“殿下英明睿智,不会相信这人的胡言吧?”

沈睿轻哼,“这些人都是死士,连死都不怕的人,还会怕什么严刑拷打,这没打两下就招了,但凡有脑子的人都听得出是假话。”

“那……”

“但经过严刑拷打后,他又提了一个要求,让人不得不深思其中关联。”沈睿眸色渐深,眼中满是疑惑,缓缓道:“他说他要单独与你一叙。”

宁予安眉间轻轻一动,正思量着该如何回答,却又瞧见陆旻正一脸玩味地盯着自己,计上心头开口道:“殿下明鉴,予安并不认识此人,他这样说,也许是想离间我与殿下,又或者……是在大将军威逼之下的口不择言?”

最后那句话一出,沈睿一时愣住。

陆旻听出来她的意思,只淡然一笑,“你是不是想说,本将军多管闲事了?”

“予安不敢。”

“蓝田县刚经历洪灾,又在今日突遭动乱,百姓人心惶恐,我若袖手旁观,才是不妥的吧。”陆旻观察着宁予安的神情,面容沉静,“经过一番审问,这人确实与蓝田县遭难一事无关,至于是冲着谁来的,我自当交还于殿下处理,你觉得可好。”

宁予安听了,皮笑肉不笑回道:“多谢大将军。”

沈睿则在陆旻的话语中捕捉到重点,“羡之的意思是,蓝田县洪灾一事,背后大有文章。”

陆旻轻轻点头,“其中端倪,殿下也应察觉到了。”

沈睿道:“吾今日来时便发现,蓝田县如今林木稀疏,特别是西侧临近江河那块地,全是被砍伐后的树桩,若只是普通百姓平常用木,根本不至于如此。”

陆旻眸色幽深,“这个问题的答案,殿下不妨问问身后那几位,有人因谋取私利而大兴土木也说不定。”

被指到的县令等人早已浑身颤抖,面露惶恐。

沈睿一个眼神过去,他们便吓得纷纷跪在地上,“殿下饶命啊,是虞侯他们要在蓝田县修建陵园,因此占用农田,大肆伐木,下官人微言轻,哪敢与皇室宗亲抗衡,只能奉命行事。”

“除肆意砍倒一大片树林外,还占用农田?”沈睿眉头蹙起,“此事少府是否知情。”

县令哭丧着脸摇头,“这个自然也是没有上报少府的…因为虞侯他说…说…”

“说什么?”

“虞侯说,孝亲之道,乃人伦之始。陛下仁孝,他是陛下的亲叔叔,在陛下坐拥的万里山河中取之毫末,这种小事陛下不会不应允…还说,陛下赐予宗亲封号府宅,却不予封地,是因为凡是陛下所率领土,他们皆可随意任用,何况这小小蓝田县……”

县令闭着眼结结巴巴说完,嗓音都在颤。

这哪是夸他父皇仁孝,这分明是拐弯抹角地怨怪挑衅。

此时,一黑衣少年行至陆旻身侧,附耳低语了几句。

陆旻眼波微动,看向宁予安的眸光中染着几分轻佻,而后对沈睿道:“殿下,我在此已耽搁几个时辰,便先告辞。”

沈睿微怔,就在刚刚,他还期盼着陆旻能插手虞侯一事,现在这人却突然提出要先走。他失语片刻,还是勉强笑道:“好,待吾回去,也定当去探望兰大人。”

见宁予安凝着陆旻离去的身影若有所思的样子,沈睿更是不悦,“宁予安,你方才为何一语不发。”

宁予安笑容恬淡,缓声道:“殿下方才在盛怒之中,且并未问话,予安不敢妄加置评。”

***

易康跟在陆旻身侧,揉了揉脑袋好奇道:“将军今日对三殿下他们施于援手,属下还以为将军会理会蓝田县之事呢。”

陆旻唇角微扬起戏谑之色,“浅浅凑个热闹便可,既然已经有人愿意敢为人先,我又何必去趟那浑水,抢占他人功劳呢?”

直觉告诉易康,这说的肯定不是三殿下,他想了片刻有些讶异道:“将军说的,莫非是宁予安?”

陆旻未直接回答,视线落在坐于马车鞍座处的男子身上,嗓音透着些许无奈,“崔小公子有何贵干。”

崔琅一个翻身跳了下来,嬉笑道:“你瞧三殿下那事必躬亲的模样,我再待在这也不自在,大将军顺路的话可否捎带在下一程。”

陆旻走近,自顾自上了马车,“你人都在车边了,我还能让人赶你不成?”

易康也笑着附和,“就是就是,众所周知,崔公子可是出了名的颜之厚矣。”

崔琅桃花眼危险眯起,折扇敲了一下易康前额,“你小子从战场回来还学坏了,敢损你的救命恩人。”

易康不满扶额,敢怒不敢言。

敲他的头也就罢了,到车上去还继续跟他家大将军埋汰他一番。

调谑话过后,崔琅正经起来,“虞侯那群人如此嚣张,又无人敢上报于陛下知晓,你当真不管?”

陆旻正闭目眼神,淡淡道:“谁说无人敢上报,我看那宁予安就不错。”

“宁予安啊,”崔琅手指托着下巴轻敲,回想须臾,“他确实胆子挺大,可是他不是正在查三殿下遭刺杀一事?这种时候,他应当不想再给自己接个烫手山芋吧。”

“而且你也看出来了,他人虽然在督吏府,但心却是在三殿下那边,所言所行也都代表着三殿下,现在是立储的紧要关头,三殿下怎会想要去得罪皇室宗亲。”

“那可难说,”陆旻缓缓睁开双眸,悠然开口,“你也不想想三殿下今日为何突然来蓝田县,富商大贾又因何愿意主动救济灾民,而宁予安,若只因刺杀一案,也犯不着特地跑这来。”

“君子当成人之美才是。”

“你这么一说,那宁予安心思还挺深,”崔琅啧叹着,又想起了某件事,强忍笑意,“大将军消息灵通,应当也听说过宁予安前几日在十方评大言不惭点评你一事吧?”

“你当我不知道是崔公子你主动掀起的波澜么?”陆旻睨他一眼,而后说:“扯这么半天,你是不是该说说我舅父的事了。”

“这次可真不是我的主意,”崔琅彻底忍不住笑出声,“你也知道,兰大人想告老还乡,奈何陛下一直不允,于是便让我开了一些药装病。可装得过一时,也装不过陛下如今派宫中医术最为精湛太医的日日精心照料。”

见陆旻又阖目睡过去,他敛起笑容,接着说:“原因大家也知道,你陆羡之常年在外,坐拥兵权,若没个血脉至亲在眼皮子底下,帝王怎会放心。”

夜色渐深,凉风席卷,寒鸦在纵横交错的枯枝间发出撕裂般的鸣叫。

房屋被冲毁,蓝田县百姓现在无处可去,只能搭起营帐勉强抵御寒风,数十人挤在一起抱团取暖。

如此下去定然不行。

沈睿双手撑着头沉思,他很清楚,蓝田县之事,不是个例,也并非只有他知晓,他们只是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先且不论帝王之心难以揣测,在这个节骨眼上,他要怎么挺身而出,去得罪那些连陆羡之见了都转身就走的皇室宗亲?

见殿下如此伤神,修茂在一旁也惆怅起来,耷拉下眼帘,余光不经意瞥见身旁的宁予安,这人竟然站着也能闭眼睡觉。

修茂小心挪动着步子,在尽量不发出声音的同时拍了拍宁予安的胳膊肘。

宁予安酣梦转醒,掀起沉重的眼皮,面对修茂严肃的眼神,她仍不知死活地直接出声,“中官大人怎么了?”

这人如此没眼力见,修茂抬手敲了敲自己的脑门,瞬间觉得天塌了。

这么一声动静,足以让沈睿从冗长的思绪中抽离,黑沉的眸子冷冷扫向宁予安,“睡醒了?”

事不关己,修茂见状暗自放下心来,并顺便又往回挪了几步离宁予安远些。

宁予安神色认真,仿佛真的在思考这个问题,随后笑道:“还行吧,站着睡觉总归不如躺着舒服。”

“那你想不想长眠呢?”

修茂被沈睿这话吓得一哆嗦,反观罪魁祸首还笑意盈然。

只听见宁予安回答道:“回禀殿下,予安现在不想,毕竟眼下还有让殿下心烦意乱之事尚未解决。”

“所以你与刺客都聊了些什么?”

沈睿骨节分明的手指在桌面上敲打出节奏,好整以暇地看着她。

宁予安问:“殿下可还记得上次那枚督吏府令牌?”

沈睿:“自然记得。”

“督吏府的督事腰牌上刻有专门纹路,外人几乎不可能仿造,于是我猜测上次那枚腰牌是被人做了手脚,随后通过查阅记录着督吏府所有人员的名册,发现有一个名字与猜想无异。”宁予安目光泠然,认真说道,“督吏府从未有叫赵十杳的人,赵一杏倒是有一个,这赵一杏年二十二,是个江湖游侠,于两年前入督吏府,入督吏府之前,曾在常州待了一年有余。”

沈睿眉目间疑惑更深。

宁予安接着说:“殿下觉得,会是怎样的人,会想要离间你与二殿下。”

沈睿未答,倒是修茂略带气愤插嘴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话语一出,修茂又赶忙捂嘴,看着自家殿下的脸色尴尬一笑。

宁予安赞同道:“中官大人说得不错,予安也是从这一点上推测哪些人有可能与这赵一杏有关系。好巧不巧,两年前常州引魂案,陛下就曾特派太卜令邛僰前去祛除灾邪,安抚百姓,两人也许就因这个机缘相识了。”

沈睿听完蹙眉,“好像有一点根据,仔细推敲却又似乎没什么道理。”

“好吧,”宁予安笑了笑,似是妥协道:“我与殿下实话实说,两年前常州那热闹,我其实也去凑了凑,恰好瞧见那赵一杏跟在邛僰身边鞍前马后的。”

两年前常州引魂案,传言是有鬼魂作祟,引人魂魄,致使每月十五夜晚都会有一官员持白绫自缢于城门口,死相凄惨可怖,造成不小的慌乱。

沈睿从来不信鬼神之说,奈何他父皇信,所以才派邛僰带着术师去驱邪,但离奇的是,邛僰去后一月,常州引魂之事也真的就此消散。

他越发觉得宁予安就像一团迷雾,让人心里很不舒服,只道:“你还真是什么热闹都能凑。”

宁予安道:“从古至今,许多有识之士终其一生只求得一明君辅佐,予安亦是如此,而欲知天下琐事,增长见识才干,在家坐井观天可不行。”

内心被某两个字触动,沈睿脸色稍缓,“照你这么说,就算吾与沈苑撕破脸,邛僰怎就成渔翁了?”

“殿下,予安可未曾说邛僰是渔翁,他应该算鱼竿还差不多。”

“此话怎讲?”

“因为,我调查过,邛僰与檀夫人是同乡,”见沈睿微微诧异,宁予安解释道:“当然,同乡并不能代表什么,却也不得不防,事情未得到证实之前,我也只能猜测二人也许存在关系。于是就在昨日,我让人给邛僰送去了一个檀木盒,若刺杀之事真与他二人有关,邛僰自会明了木盒含义。今夜刺客的所作所为,证实了我的猜测应该没错。”

沈睿:“你先前大肆宣扬你已知晓凶手是何人,是真的觉得他们会自投罗网,还是为了虚张声势,引蛇出洞。”

“当然是故意造势要与对方宣战的意思,但又要让对方觉得我纵然已知真相却又不敢直接挑明,这样一来,就会引起对方的杀心。殿下你瞧今日这刺客,可全是冲着我来的。”

宁予安神采飞扬地说着,特别在最后一句时,看沈睿的眼神带有一种我为你付出如此良多劳苦功高的邀功之意。

——有予安在,定能让殿下逢凶化吉。

那夜的承诺如淅淅风露般在脑中回响,沈睿眼中不自主染上一层柔光,嗓音也跟着轻缓,“净会耍小聪明。”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