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昭烈皇后的碎碎念 > 第9章 雅宴露粗鄙 危局显侠心

昭烈皇后的碎碎念 第9章 雅宴露粗鄙 危局显侠心

作者:绳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4-06-28 19:08:44 来源:文学城

我纠结两日,趁江恒“侍寝”时,问他意见。

江恒思量片刻:“你可会点茶、作诗?”

我挠头:“点茶不会,诗嘛……随口来句‘塞上黄沙满天飞,打得西祁变乌龟’还成。”

“那称病婉拒便好。”江恒解释,“女眷雅集,多半以点茶、投壶、酒令作消遣,你若不会点茶作诗,恐会遭人刁难。王府无主母,请帖只是照常例送来,推拒并不失礼。”

我正有退意,又一想:投壶我总归能拿甲等,旁的不会便不会,只当瞧稀奇。免得来京一遭,回去旁人问起,连后院娘们聚会玩什么都说不出,岂不丢脸?

于是我又商量:“我也不爱跟娘们凑一堆,但总归得见回世面。只去一家,这家去得不?”

说罢我将宁平郡王府的帖子递过去。

既然只去一家,便指最大的挑。单论爵位,宁平郡王并非最显赫,但论血脉,他是皇帝胞弟。

先帝无子,今上是由宗室过继。据说今上登临大宝后,为尊生父为皇考,闹过好一出大礼议。“皇考党”与“皇伯党”唇枪舌剑,大战五月不分胜负,最后是先太后以“孝”字一锤定音,“皇考党”败落。不过其后“皇伯党”逐渐被打压贬斥,“皇考党”又重归朝堂。

如今权倾朝野的左相朱易知,便是当年“皇考党”中坚砥柱。而皇帝胞弟宁平郡王虽不能加封亲王,也颇受圣宠,食邑封赏堪比亲王。只是听说那位是个老不正经,府中姬妾众多,终日只知吃喝玩乐、吟诗作赋,有钱无权,应不至有太多暗坑等我踩。

我既坚持,江恒便不再劝阻,略讲射覆、点茶、飞花令等一应规矩。到请帖邀约的时日,他又再三叮嘱:若待得腻烦,谎称不适早回便好,他还备有一礼偿谢,今日多半能得齐全。

这神仙,还兴吊人胃口呢?

我再三探问不出,便先出门赴宴瞧新奇。

因西生一见大场面就打摆子,范九月这斥候也派不上用场,我只携方娘前去。

宁平郡王府亦在藩衍宅一处,离静王府只两条街,出门便已堵上车,还不当我徒步去得快。好容易龟行至郡王府门外,下车便见车马如龙、仆役如云。

各家女眷皆戴帷帽,随侍从接引入府,有乘小辇直接去往后院的,也有些见相熟密友,便一边低声攀谈,一边袅袅婷婷步行前往。

一时间,莺声绕耳、云鬓添香,我这糙汉夹在其间,几如绣房窜进只大马猴,真有些不知所措。

郡王府占地广阔,少说得当三个静王府,只花园便是占右邻府邸而辟。今日是赏雪宴,故而宴席摆在花园主厅中,二三十个炭盆烘着,丝毫不觉寒冷。

我随侍从接引至园中,先与主家郡王妃见礼。郡王妃是郡王原配,已年近五十。据说因郡王贪色薄情,府中姬妾少说二三十个,每每宠不过数月便抛诸脑后。郡王妃对府中姬妾向来冷待,见我这妾室厚脸皮持帖上门,自然也态度冷淡。

倒是在旁一位年约四十的清瘦妇人,颇有兴趣打量我几眼:“这便是七弟新得的宠姬?瞧着倒是精神。”

我观这妇人虽作女道装束,可衣料似是银丝绫罗,头上白玉莲花冠精美润透,通身价值不菲,气度端华。毋庸置疑,这便是今日主客,寡居修行的皇帝长女,寿庆公主。

我对她行跪拜礼,寿庆公主免我礼,又道:“虽闹腾些,能为七弟逗趣解闷,也是不错。只是勿要恃宠而骄,令他为难。”

闹腾?

难不成我关在方寸后院,恶名已传出千里?

我不禁汗颜,连忙应是。

郡王妃冷笑一声:“妾室便该安分守己。”

我暗自腹诽:安分守己你送帖上门?你不知静王没正妃?论诰命,郡夫人也只比淑人高一等,我又非你家小妾,持帖上门便是客,你作甚要这样无端端训人?

寿庆公主好意解围,让我去与年轻娘子玩耍。我告退后四处转一圈,见有一群娘子正围住瞧热闹。

我走近前去,略微踮脚,从云鬓丛中探头一观,原是两位娘子斗茶。

二娘子一着粉红,娇嫩明丽,一着雪青,娴雅静秀,各坐于茶席前,席上摆有茶盏、茶托、水壶等茶具。

我临时学过两章茶经总略,只知这已到击拂一节,二娘子素手执茶筅,如翻花般击拂茶汤,绵密茶沫如云如雪。

实是茶美,人也美。要是西北娘们都会这一套,我也不介意偶尔陪她们喝酒饮个茶。

二人茶汤先后完成,又款款起身向众人展示茶汤。我粗略一看,粉红娘子的茶沫不细,茶汤也不够亮,雪青娘子的茶汤显然更胜一筹。

二人又邀众人品鉴。可惜我人在后排,分不到茶喝,只云里雾里听人品评,最后是粉红娘子胜出。

众娘子陆续散去,我耳听八方,似有人窃窃低语不服气,道那粉衣娘子是朱相孙女,众人才阿谀巴结。

朱家娘子已丢下茶具,自去别处玩耍。雪青娘子倒是淡然自若与另一位年二十许的娘子一同收拾茶具。

我再三打量那年长些的娘子,总觉面熟,却愣想不起来在何处见过。细看她衣饰,不像侍女,对旁人的态度却很是谦卑,分明身量高挑,却总低头含胸,面上似有病容。

我向来不喜那些穿衣脱袜都要假手于人的娇贵娘们,这二位娘子颇得我好感,便上去攀谈:“这位娘子的茶汤见着鲜亮,想来入口也更胜一筹,可惜我方才挤在后面,没这口福。”

雪青娘子忙与我见礼,自称是礼部主客司郎中之女,唤作罗青顽。

我一听主客司,那是与外邦交接的衙门,便拱手道:“我是静王府淑人樊宝珠,西北人,会几句蕃语。”

说罢我用蕃语盛赞她漂亮娴静,是茶中仙女。

罗青顽低头一笑,也用蕃语赞我爽利精神,不愧是将门虎女。

这丫头,有真招啊!原先碧眼狮总用番邦俚语酸我,有些我听不大明白,回头可得好生向这位罗状元请教。只不能是今日,那些俚语多半带荤,贸然吓着小娘子可不好。

在旁的那位娘子低头默不作声,罗青顽主动引见:“这位是我表姐,宁平郡王府唐恭人。”

唐恭人似有些无措,低头良久,才赧然向我福礼:“樊淑人想是认不得我了。”

唐?

我盯着她,思来想去半晌,才试探问:“贞儿姐?”

唐贞儿点头。

这回我也尴尬起来。

唐贞儿是唐远的姐姐,原先两家还在一处戍边时,她还给我烤过饼吃。只怪我那时年幼,没记住她样貌。好端端的,她怎会到郡王府里做妾?那老郡王可都五十好几了!

再想到和唐远那桩玩笑亲事,我便更尴尬,正不知如何攀谈,侍女来请入席。

席面照各家爵位官品分设,我自然与她俩分不到一处,左右皆是宗妇,多半是听闻我恶名,生怕我一言不合掏枪砸人,既有些鄙我,又有些畏我,只与近旁相熟的娘子攀谈。

倒也无妨,我本就不爱和娘们闲聊,那些花儿朵儿衫儿帽儿的也听不大明白,反正西生和方娘要我穿甚戴甚,只要不妨碍行动便利,我便照穿不误。

今日是女子宴,菜色多精巧细丽,盛在成套银碟中,有蟹酿橙、金丝肚羹、莲花鸭签、紫苏鱼、鹌鹑酥、菊花豆腐、蜜煎樱桃等,佐以御酒蔷薇露。其中一道菜名曰软羊,每人一小盏,晶莹剔透似是皮冻,配以小勺挖取食用。

我正挖软羊吃,鬼使神差又抬眼寻唐贞儿,却发现她被郡王妃唤去主桌布菜,简直当侍女使唤。

拿枪握弓的手,竟拿来与人布菜?如花似玉的女子,竟给个老货糟蹋?

我咬着银勺心中不爽,又不禁生疑:我听老爹提过,她爹唐德让早年病故,可他一家既回巨阙关,不好歹有个当军都指挥的大伯提携?哪家大伯能把亲侄女送给老货当妾?虽说宗亲妾室有诰命在身,可恭人才六等,连丹若那宫婢都能捞个七等,唐德让好歹是一营指挥啊!

难道他家……过得不好?

可我似又听老爹叨念过,亲事不成也可调唐小子来赤霄关,是他自己婉拒。既过得不好,为何不愿来?他若真有本事,老爹定然重用,我念在同日同营出生的缘分,也可带他干仗。他卯时生,不如就封个……什么兔来着?

胡思乱想间,午宴已毕,撤席用过茶点后,主家便又安排行酒令。

今日是冬宴,屋外银装素裹,郡王府却豪横,早命人置下十数个碳炉,将花园流觞池烘得温暖如春。

我作不来诗,可又跃跃欲试想风雅一回,见罗状元已款款落座,便凑过去坐下,挑眉道:“妹子,我作不来诗,特来向你学习。”

罗青顽莞尔低头:“都是娘子们作着玩罢了。”

众人纷纷落座,接着郡王妃请寿庆公主致辞,二人礼让一番,还是由郡王妃致辞,先谢各位女宾光临寒舍,又赞诸娘子秀外慧中,请大家不吝赐诗。

主宾与主客倒不参与,只去一旁的高亭中品茶观看。我又听人窃窃私语:若是诗文出众,或可被二位贵人相看上,谋个好亲事。

那便问题不大。我已“名将有主”,作得再差也不怕被拉去配个瞎子瘸子。

这时,有侍女请寿庆公主抽选令词,抽到“蓬莱”二字。

蓬莱?不妙。

西北缺水,我连大些的湖都没见过,哪见过海,更别提这虚无缥缈的海上仙岛。这要怎么吹?

侍女将令词与众人示毕,接着便另有人用小木碟托住白玉杯,斟酒放入水渠,酒杯晃悠悠随水漂流,其后便……停在我面前。

我摸着下巴,咽口唾沫。

蓬莱……成!好歹是仙府一将,日日聆听神仙念经,叫我作个梅兰竹菊作不出来,瞎吹个鸟都没见过的仙境,谁还能说吹得不对?

我取杯一饮而尽,站起身来,沉肩定气,气沉丹田,胸有成竹,慷慨激昂,憋出来一句:“好个蓬莱阁,风光……真不错!”

“噗……”

一位娘子猝不及防笑出声,又忙低头掩口。

我不禁脸红,又心中默念:为将之道,当先治心,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然后可以制利害,可以待敌。

还是兵经管用。默念完这句,我忽而开窍,接下去吟道:“仙迹……此中留,凡人也能坐。临窗摆壶酒,对海唱高歌……猜拳添雅趣,娘子莫喝多!”

众娘子辛苦憋笑,有些掩口低头,有些捂脸侧头,还有个把年纪小的,已捧腹大笑起来。

流觞池对面有位小娘子也含笑望我,那眼神却微妙,似是好奇,又似困惑。仔细回想,这小娘子似自我落座便在偷偷观察。

又是熟人?

我正疑惑打量她,罗青顽却在旁解围:“‘仙迹此中留,凡人也能坐。’樊淑人这句诗,颇有睥睨九洲的气魄。不愧是将门虎女。”

仗义!

“献丑!”我抱拳落座,侍女便又重新斟上一杯,放入水中。

这回酒杯没再为难我,转到一位娘子前。她饮过酒,盈盈起身,吟道:

“海上蓬莱岛,人间几度老。

何时得再来,共看青山好。”

我暗想:也不见得有多好,我可八句,她才四句。

在她一旁的娘子却笑道:“不用待何时,只待明春,他便与你共看青山好。”

小娘子羞怯捂脸,匆忙坐下。

其后便又转到一人,似是相王妃,柳眉如黛,杏眼含烟,温婉娴静。她起身悠悠浅吟:

“天涯海角两茫然,万里关山入梦边。

此去蓬莱应咫尺,何时重到旧林泉。”

好文采!不愧是皇帝千挑万选而出的好儿媳,人也好看,诗也好听。我这肚无二两墨的糙汉,只配拿去给“静思己过”随意应付。

其后再转到的,便是坐我对面暗暗观察的小娘子。她起身吟道:

“仙家日月几回更,海上蓬莱第一程。

我欲乘风凌绝顶,扶摇直到广寒城。”

好气势!这丫头细观不到及笄,脸尚稚嫩,却已见眉目端正工巧,将来必是端方美人,只不知好好一双柳叶眼,却为何要用妆将眼尾略微上挑。她吟诗时略显拘谨,但起身利落,站姿力挺,似是将门出身,不过不像我这般粗野。想来她爹必是儒将,不像我爹那屠户,字都是升都头后现学。

她一旁的娘子轻笑赞道:“姝妹妹的学问大有进步。”

“表姐谬赞。”那位被叫作“姝妹妹”的娘子与众人福礼,落座后又暗暗观察我。

再后,便转到罗青顽。她款款起身,悠然吟道:

“沧溟万里天为界,弱水三千地是家。

日月东西分昼夜,乾坤上下混云霞。

仙人跨鹤游何处,玉女乘鸾去几赊。

欲问蓬莱今古事,春风吹落碧桃花。”

好诗!我已找不出词来夸赞,又想起她方才言“都是娘子们作着玩罢了”。

天老爷,作着玩你们都能作出这些个?合该去考科举啊!在后院玩酒令作甚?

其后又换一令词。我已尝鲜风雅过一回,寻机撤退,又旁观过几轮,听也听不大懂,鉴也鉴不出来,便有些无聊。偏生主家这回没准备投壶,我一身所长无处施展,与那些闲游赏雪的闺秀也聊不到一处,就更待不住。

我又忍不住寻望唐贞儿。她与郡王府一众姬妾都半充作侍女,谨慎招待女宾,一刻也不得闲。

我心里不是滋味,想上前探问境况,可又一想那唐小子,觉得似有不便,纠结片刻,还是领着方娘逛去别处。

郡王府花园广阔,一步一景,我边行边默记地形,又随口问方娘:“方才流觞池坐我对面的那位娘子,你可认得?她似乎一直在打量我。”

“奴不识得。”方娘答,“不过她唤表姐的那位娘子,似是太常寺严少卿家的女眷。奴原先在公主府侍奉时,有幸见过。”

方娘原是和庆公主府里的女婢。天圣四年,好似因驸马与齐王有些牵扯,这位三公主与驸马和离,其后幽居宫中,驸马全家也遭贬斥出京。当时发卖过一大批奴婢,方娘便在其间,后被辗转卖到静王府。

方娘如今寡居,带有一七岁小女,身子不好,一直养在西街。故而我免她值夜,每日酉正便可回西街照顾女儿。

我正暗忖自家和太常寺少卿能扯上什么关系,两只狸猫兀地从前方月洞门窜出。我侧步一闪,又听月洞门那头隐隐传来争执声,似在骂“贱种”云云。

“你喂的这些个野猫挠到三郎了,还不跪下赔礼?”

“快跪!”

“不跪是吧?下去吧你!”

我正犹豫是否要多管闲事,那边忽就传来落水声。

大冬日的,这可不能置身事外。

于是我快步奔去,月洞门后是一方小池。池那头有一青年并三个少年,或幸灾乐祸,或凶神恶煞对池中一少年喝骂。

亏得少年会凫水,可岸边三个少年不停拿石头砸去,不许他上岸。

冬衣厚重,池水凝冰,再这般下去,非出人命不可!

我怒斥一声:“混账小子,还不住手?”

三少年犹豫停手,那青年却歪靠在树下,抄手质问:“你是何人?干你何事?”

“你管我何人?”我懒怠得和他纠缠,对池中少年喊道,“小子,游这边来,我拉你上来。”

少年惶恐不知所措,我上前一步,脚蹬树干,蛮力掰下一节长枝探去,高声催道:“快来,水凉,别沉下去了。”

少年犹豫片刻,往我这边游来。那青年却可恶,恶狠狠吩咐:“砸!砸这贱东西!”

三少年见有人撑腰,便又拾起石子砸来,其中一颗砸到池中少年头上。

我勃然大怒,瞪目一指:“再砸一个?爷砸不死你!”

“淑人……”方娘在后惊慌劝止。

我顾不得许多,见那三人被喝住,忙上前几步,踩入浅滩,将树枝尽力前探,待得池中少年奋力抓住,忙将他拉至岸边。

少年冻得缩作一团,我匆匆剥下他淌水的外衣,又拉他往月洞门那边去:“花园有火盆,快去烤烤。”

这时,已有人被骚乱声引来,其中一人似是郡王府管事,匆匆吩咐下人去寻郡王妃。而池对面四人也气势汹汹往这边绕。

我不会……又惹事了吧?

少年一见人来,更不敢动,缩身瑟瑟发抖。身量见着有十一二岁,缩得倒像个犯错的孩童。

我将这冻成冰块的小子紧紧搂住,左右一观,极速思量:怎么办?扮……娇弱?

情势危急,不得犹豫。我急中生智,趁乱拾起石块拢在袖中,往手背上狠擦,再指向那走来的青年哭道:“好端端的,你砸我做甚?”

樊宝珠,哭啊!快哭啊!

我假哭不出,心一狠,暗暗将尾指指甲一撇——

妈的,痛煞我也!

热泪蓦地一涌,我忙举起擦破的手,抹泪哭诉:“我就见你们把人推进水中,想去救人。你们恐吓我便罢,怎地还拿石头砸人?”

“我几时砸过你这疯妇?”青年破口大骂。

“你们不停手地砸他,石头跟落雨似的,就砸到我了!”我委屈哽咽,“我只是外客,好端端逛个院子,怎地就要来砸我?”

我又暗推身旁这落汤冻鸡,想叫他也扮个可怜,可他只缩着不作声。

这时,我忽听一声心疼低喊:“怀玉……”

我抬头,见唐贞儿拨开人群,扑过来抱紧少年。

“小娘……他们……他们……”少年哽咽着说不出话。

小娘?

唐贞儿才多大年纪?怎会有个十一二的儿子?莫不是这小子身量高,我估错年纪?

正疑惑间,郡王妃已赶来,青年一见她,忙告黑状:“娘,这贱种放野猫咬我,我气不过,才……还有这疯妇——”

“够了。”郡王妃面色难看。

四个大男人,欺负一个小子和弱女子。小子浑身湿透,冻得面色发白,女宾手背青肿,哭得稀里哗啦,任谁也不会觉得是这嚣张跋扈的四人有理。

江仙儿教这一招扮娇弱,当真管用啊!

“带他下去。”郡王妃嫌恶地吩咐唐贞儿,又怒视儿子一眼,“你也回房去。”

青年歪嘴咬牙不肯退,那三个跟班却已缩脖子后退。郡王妃再瞪一眼,青年怒哼一声,甩袖便去。

唐贞儿低声与我道谢,也匆匆带儿子离开。

郡王妃面色不善走近前来,半晌,才道:“今日宴请诸位女宾,是犬子顽劣,冲撞了樊淑人,请勿见怪。”

顽劣?他瞧着也已成年,还顽劣?

“不妨事,不妨事。就是这阵仗吓到我了。”我委屈摆手,“扰了贵府盛宴,都是我的不是。”

丹若叫爷吃一堑,爷便趁机长一智!

郡王妃无话可说,只能吩咐下人带我去后院换鞋袜,换毕,我也不愿久留这是非之地,便去与郡王妃告退,又陪一万个小心道歉。

终于出得府门,我听方娘暗舒口气,忙问:“我这……不算闯祸吧?”

方娘无奈道:“比起从前,大约不算。”

我耸耸眉,上车回府,先去清英斋与江恒汇报,又问:“我这……不算闯祸吧?”

江恒倒是处之淡然:“郡王府后院是非,诸人心中皆有度量。你这次,还算妥善。救人一命,也是功德。”

我不禁又想起唐贞儿,再对比静王府的姬妾待遇——我仨既不用陪睡,吃喝穿度也从不短缺。郑娇娇关门打络子,我习武练兵打仗,他一概不管。丹若屡屡搬弄是非,也只削理财大权,连跪罚都不曾有。唯一一桩不痛快,也只出府撒欢不大自由。

两厢一比,江仙儿真算得上大善人。

更何况他年轻貌美,行走坐立跟幅活画儿似的,只每日观赏几眼,也算另一层优待。

如此一想,我心情大好,又与他说起作诗窘事,玩笑道:“这算给咱静王府丢脸。天知道那些娘子个个儿出口成章,把我唬得一愣一愣。要不得空你教几句现成的,也省得我搜肠刮肚憋不出个文雅的来。”

“我亦不擅诗文。”江恒推脱。

“唬我。”我揶揄道,“你‘覃思典籍,韫椟六经’,还称不上饱读诗书?”

“锦绣文章,不能治天……”江恒忽地顿住,转而道,“此前恒言语失当,特备下赔礼,现已送至卧云阁,淑人不如快去一观?”

那我倒要好生瞧瞧,到底是个什么稀罕物件儿。

于是我告辞赶回卧云阁,只见正堂摆着四个大箱,西生正欢喜等我回来。

我依依开箱验看,乃是一箱粗粝黄沙,一箱艳丽赤沙,一箱细腻黑沙,一箱云英砂,如埋碎星,璨闪不止。

我捻起沙粒,仔细辨认:黄沙应来自赤霄关,赤沙似来自七霞山,黑沙是……黑独山?云英砂……难道是盐梁戈壁?

后两处百里无人烟,我只听人说过,未曾亲至,只能从这独特沙色、砂质推测。也难为他能找来。

西生欢喜道:“王爷说他只能托请商队寻这些奇沙,所以耽搁了两月。我就说他对宝珠姐最好,张宜人和郑孺人的那些钗环首饰哪比得上这个用心?”

我捻着沙子回想:他方才自称言语失当,特备礼赔罪?

哎……他当我是为一箱沙怒发冲冠?还巴巴儿去西北找四箱来赔?

罢了罢了,江仙儿人不机灵,但确是个大善人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