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历史 > 昭烈皇后的碎碎念 > 第37章 喜自腹中生 危从天际来

昭烈皇后的碎碎念 第37章 喜自腹中生 危从天际来

作者:绳儿 分类:历史 更新时间:2025-01-10 19:27:38 来源:文学城

天圣十年,九月初八,靖王殿下辞京南下,赶赴忠州督修河渠。

当日,南熏门热闹非凡。除贩卖节庆各色菊花、糕点的商贾络绎不绝之外,另有几个因赈灾贪腐而遭贬谪的京官,携家带口,垂头丧气,黯然离京;亦有数名因才能出众而受拔擢的地方官员,鸡犬升天,扬眉吐气赴京上任。

吆喝声、道别声、恭贺声,马声、驴声、车轱辘声,闹嗡嗡交织一处,喧嚣不堪。我本就因睡眠不足而头昏脑涨,偏江恒还啰里巴嗦叮嘱个没完,惹得我好不耐烦,干脆将帷帽一掀,往他唇角轻啄而去。

大庭广众之下,靖王殿下立刻羞红了耳根,匆匆道一声“珍重”,窘迫登车而去。

我困得眼都睁不开,实没功夫感伤,骑在马上前仰后合,好容易回到卧云阁,倒头一觉睡至申末,醒来时也只觉饥肠辘辘。饭后四处走动消消食,再抓抓逆子,逗逗呆鹅,练练枪法,看看兵书,便也如往常一样洗漱歇下。

次日乃是重阳佳节,东京自经疫灾以来,逐渐恢复生机,达官显贵出城登高,城中也多设宴饮,四处鲜花着锦,车马如龙。天庆观大开药王朝科法会,道场遍布香花灯烛,众道士齐诵经文、挥洒净水、施赠灵丹,平家百姓也早将此处围得水泄不通,以求消灾驱邪、永保安康。

如今江大不在,我这江三得当好家,遂备上节礼去四处铺子里打点一圈。两月前,我已为郑娇娇说情,江恒自然通情达理赐金放还,吕管事与郑娇娇感激涕零,拜别辞行后同归老家。是以,医馆的管事便有空缺,我借机将刘四喜提上来。这小子干劲十足,见我亲至,“三爷”前“三爷”后地恭维不止,马屁拍得我颇为舒坦。

打点完王府产业,还得去看顾一眼罗青顽,之后再去西虎堂巡营。

今日江怀玉也特携礼物,登门拜谢瞿教头授技之恩。这小子虽还是文文静静,却不复从前那般唯唯诺诺,个头儿也窜得飞快,已是个像模像样的练家子。

我这“大师父”心情大好,薅他来对练几手,这小子却立刻束手束脚,挨我好一顿修理,压在地上输得面色绯红。

我无奈摇头,拉他起身拍灰,顺道儿携他同回藩衍宅,又问询唐贞儿近况。

这一整日走下来,回府已过戌时,我又累又饿,用膳洗漱后,倒头睡得死沉。

直至第三日,我将卧云阁翻过来也没找到当日穿的小衣,这才后知后觉有一支迟钝的石箭头,遥遥从南方飞来,重重从后背心里戳进,猝然梗在胸腔中。

这神仙,人前光风霁月,人后怎还偷小衣呢?那日,他一本正经叮嘱我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时,那小衣就藏在袖中,还是贴身藏在胸口?怪道不得我一亲他,他就脸红,原是心里有鬼!

话说回来,我怎就没想起来偷他一条汗巾?这倒可好,被褥早已更换清洗,浸着淡淡的木樨香,却一丝醉人的墨香也无。

当夜,我躺在床榻上,终是尝到孤枕难眠的滋味,辗转反侧到天明,直想故技重施,假作上山养病,再金蝉脱壳,骑上日行千里的混天绫,只消马不停蹄奔上一昼夜,定能追上马车。劫一条汗巾也好,相伴南下也罢,总比在冷寂寂、空荡荡的王府里,跟丹若大眼瞪小眼的强。

可今时不同往日,经这赈灾一役,众人终意识到,靖亲王并非是那只知修仙念经、狎伎作乐的荒唐皇子,而王府后院这位大名鼎鼎枪挑醋缸的“静贞夫人”,与其说是他纵容娇养的妾,倒不如说是他礼遇厚待的士,且还非是动嘴皮子的文士,而是能枪挑皇城司的武士。

皇帝口谕里那句“不得携女眷赴任”,大约也算是对樊爷爷至高的赞誉。

罢了,修渠而已,一年半载总能交差回京。我与他年华正盛,漫漫一生,来日方长。

于是我努力按捺住野马般的躁动,除日常习武、巡视外,也时常去清英斋翻书,学他念念《常清静经》,聊以养性,聊以度日。

府中一潭静水,外头倒是风起云涌。

那位忝居高位的帝师韩惠卿,自天圣三年拜为右相以来,张口闭口只知“取圣旨”“领圣旨”“已得圣旨”,常年被诸同僚讽为“三旨相公”。然而自得赈灾贪腐案发,左相朱易知一系枝脉大损,这位和稀泥的老头儿如同睡醒的看门老狗,骤然露出了尖牙利爪,与枢密使张颐联手,以清流自居,对奸相朱党大肆打压。

朱易知难以招架,竟将天圣三年被他亲自排挤出京的老师杜俊召回东京,以老治老。江恒离京之日,正是杜俊回京之时,如今两党之间斗得不可开交。

市井间谣言纷飞,更有许多七八年前的旧事被翻出来,恩恩怨怨,纠纠缠缠,成为东京人最时兴的茶后闲谈之资。

我胡乱揣摩,韩惠卿多半是将赌注押在相王身上。当初他罔顾人命、以病拖延,竟是以灾情为局,以百姓为质,逼迫靖王与朱党相斗,好叫相王黄雀在后?

这皇帝老儿也是顺水推舟,献祭了一个不孝子,打压掉蒙蔽他多年的心腹宠臣,最终下定决心,将最心爱的儿子扶持上来?

那朱易知又是将赌注压在谁人身上?据范十月回禀,那调任赤霄军都指挥的张余,与许王母舅抚州知州张圭有些关联。难不成是朱易知瞧着相王太过顺风顺水,与其锦上添花,不如故技重施,如对付齐王那般,捧杀相王,再扶持一个更好掌控的小儿上位?

我瞧不明白。足智多谋的神仙不在身边,我这莽夫当真勘不破这波谲云诡的局势。

直至十月间,当初与江恒一同呕心沥血、赈济灾民的权知京兆府事李谓之,外迁密州知州。五日后,相王奉旨出任京兆府尹。

依大梁惯例,唯有储君才堪当此重任。

我得知消息时,正有些低烧不适,浑身乏力,难得不曾怒发冲冠,只是苦笑一声,继续替樊定邦梳理毛发。

江恒原就将赌注下在这傻弟弟身上,是我心有不甘,目光短浅,非要撺掇他去争,扰乱了他稳健的布局。不过如今,他也算是舍身为这傻弟弟搬开一块大石,剜去大梁半块烂疮,就不知那没心眼的小子,今后可还会念他七哥的好,又或是受身边人教唆,恩将仇报,猜忌打压?

圣心已明,向来忠君体国的朱相立刻缴械投降,称病请辞。这位宠臣兢兢业业侍君半生,不论是从前的大礼议,还是后来的齐王叛变,皆忠诚不二、贴心解意为皇帝冲锋陷阵、排忧解难,连朱家那几个好儿子,也将皇帝当干爷爷一般供着,换着法儿来讨好,刮尽民脂民膏献宝不说,全家上阵彩衣“娱亲”不说,甚至还偷偷牵线搭桥,屡屡引皇帝与名妓私会,传出好几段风流佳话。

君臣之情深厚至此,皇帝自然离不得他,只允了他病假,并未罢免相位,甚至还特遣朱承兢领下修建巽园这项肥差。

圣寿在即,今年又经疫灾耽误,朱家为表忠心,全副心思都在赶工巽园上。如此一来,好容易调回东京打擂的杜俊傻眼了。如今他仅是中书侍郎,至多算作副相,怎能和韩惠卿、张颐两位根深蒂固的宰执对垒?

最终,这几个舞文弄墨的糟老头子握手言和,齐心协力一致对外,将矛头转向武将,趁着北辽新君刚立,内政不稳,加紧推行更戍,并任枢密副使刘卞为河北两路宣抚使,前往泰阿关宣旨,督促北军更戍改制。

得知此事时,我正写家书恭贺胖子升任营指挥,蓦地便沉不住气,将笔狠狠一摔,其后更是怄得饭也吃不下,一连几日闻见肉味就恶心,见那逆子凑过来,险些没忍住踹它,后又去踹几脚绛云仙,尚不觉解气,便又想去约人打马球散心。

然而一圈合计下来,相王如今身份贵重敏感,我自不敢随意攀扯,昭庆公主又已与齐驸马避寒南游,罗青顽依旧疯傻不能出门,霍文彦那酒肉之交也早已离京。思来想去,不如约李静姝出来考察考察,也免得让皇帝皇后占住先机,安插个心腹奸细骑我头上。可递过帖去太常寺少卿府上,却得知李静姝已于九月底南下归乡。

这丫头,还当真是追着靖王走啊!真想入府来添双筷子,难道不该先来讨好我这只手摭天的静贞夫人?

我更觉烦躁如火烧火燎,最终只能将江怀玉薅来,拉上敦石头和范十月,在外城寻一处简陋的民间球场,以二对二,刚战过两筹,又觉头沉胸胀、腰酸腹痛,浑身没一处痛快,只好悻悻而归。

西生见我冻得鼻头通红,忙端来一碗热腾腾的面汤,又不住叨念数落。我瞧那面汤上漂浮的油花,鼻子还未来得及辨认气味,嗓子却像是先桶进根棍子,猛不防干呕起来。

西生忙掏出帕子替我擦嘴,又忧又喜问:“宝珠姐,你这是……”

我呕完一通,不禁头皮一紧。

不该啊。自从太平仓失火那回,我经血骤崩,其后月信便停了一月。我不知江恒是否在百忙之中察觉出端倪,反正自那以后他都执意用羊肠。难不成是那回论道论得太专注,黑灯瞎火的没顾得上留意论道的法器是否破损?

猛一回想,自他离京后,我这月信确是没来。原只当是孤零零留在府里,百无聊赖、心情不佳才至它推延,如今看来……

我只觉如遭雷劈,老半天才定下惊魂,干巴巴道:“请武婶来一趟。”

不多时,武婶自西街赶来,仔细把脉后,又询问我近日可有不适。我一一答过,武婶沉思半晌,郑重点头:“女郎应是有身孕了。”

我惊得天旋地转,手都不知往哪儿放,乱挠几下胳膊,又不禁往小腹捂去,慌乱暗想:我樊爷爷肚里,有了个崽?这……这怎么成啊?这崽子生得下来倒也罢,若是像我亲娘那般……我还没来得及建功立业,岂能因难产而中道崩殂?

这念头如乱针穿脑,我都不知怎回事,竟先流起泪来。呆鹅比我哭得还厉害,搂着我肩膀不住念叨“真好”“真好”。

好个屁啊!你宝珠姐命不久矣!

其后武婶到底叮嘱些什么,我是一个字也未听进去,只朦朦胧胧听见西生一直叨念,这也不许,那也不许,最终我忍无可忍骂一声:“烦不烦?”

西生惊愕片刻,收住委屈之色,走过来轻轻搂我:“宝珠姐乖,不生气,不生气。”

我勉强定下心神,无奈摇头:“你要哄小儿,不防等它生下来再说。弄些吃的来,一日没正经吃东西,饿得闹慌。”

西生忙去张罗,弄来一大桌子菜肴,我却越发闻不得肉腥,好容易捏鼻子咽进去几口,胃里翻江倒海的险些吐出来。

这小东西,是等不及害我难产,便先要把亲娘给折腾死吗?

一顿晚膳用得无比艰难,今日又因跑马颠得厉害,我不敢造次,只在院中缓步几圈消食,西生便催我卧床静养。

心神纷乱躺在床上,我又不禁抚向平坦的小腹,只愿这是噩梦一场,或是武婶误诊。

自幼我便心如钢铁、胆大包天,便是遇见害怕的东西,都定要逼自己去反反复复直面克服。唯独那产房,我从来近不得。

那些个平日里细声细气的娘子,怎能在产房里发出厉鬼般的哀嚎?那些个平日里雷厉风行的妇人,怎能在产房里那样绝望地哭喊求饶?

还有那些个前几日还与我说笑的邻家嫂嫂,好端端进了产房,出来时,怎就成一具死尸?

还有我亲娘,我都来不及记得她,她就撒手人寰……

老天爷当真不公平!爷们长那样大一副身板,怎不拿来装孩子?

狗江七!狗江七!你害我,还拍屁股就跑!你那渠再修慢些,回来一尸两命都赶不上热的!

我气愤不已,直往身侧床板上锤。西生听见动静,忙从外间奔进来,慌慌张张问:“宝珠姐宝珠姐,你怎么了?”

我怔愣半晌,不禁蜷缩起来:“西西,我……害怕……”

西生轻手轻脚坐到床边,俯身摸着我的脑袋,轻声哄道:“不怕不怕,宝珠姐不怕不怕。”

她这一安抚,我反倒流下泪来,苦笑道:“天底下的妇人,谁不过生育这道劫难?我自诩铁汉,怎么临到自己头上,吓成这鬼模样?我……我可当真是个废物啊……”

“不怕不怕。武婶说过,妇人有孕,就是会胡思乱想。”西生抚着我的头顶,柔声宽慰,“宝珠姐辛苦,好容易有喜,相公却不在身边,所以才会害怕。但是西西在,不管你生几个儿女,西西都陪着你,西西帮你养。不怕不怕,西西照顾你,西西一辈子都照顾你。”

亦步亦趋的呆鹅像是忽然间长大,笨拙地伸开绒毛未褪的翅膀,试图为我这老大哥遮风挡雨。

在她的安抚声中,我终于缓缓入眠,梦中依然惴惴不安,却已不再惊惶无措。

其后几日,武婶反复诊察,终是确认了喜脉。

这倒有些难办。

依规矩,宗妇有孕,应报知宗正司。可赈灾一事,靖王府树敌太多,京官、宗亲盘根错节,谁知到底有多少人不盼我好。况且头三月胎像坐不稳,还是先按下不表。

莫问已随江恒南下忠州,不惹暂且代行王府总管事一职。于是,我将不惹与方娘一同召来,叮嘱他二人:一是要严守消息,切勿走漏半点风声,二是务必死守王府,一切饮食起居均需仔细检查,三是严密监视青箬院那群不安分的,以免祸起萧墙。

如临大敌部署完毕,我这才想起一事:孩儿他爹还不知这件喜事呢!

此前得他途中书信一封,只道一切安好。可我听市井传言,忠州一带因连月秋洪,已有流民,万一引发民乱……孩儿岂不是没爹了?

不成不成,不成不成!我在府里关门闭户,问题不大,他孤身在千里之外,可万不能有个三长两短!

抱头慌乱好一阵儿,我才掐住虎口冷静下来,简略写一封书信,再将瞿冲召来,命他挑十个武师精锐,携信赶赴忠州,务必要将他恩公保护周全。

这忠诚干将领命,即刻启程。

瞿冲在明,范九月在暗,两员大将都是得力之人,应能保他无虞。

一切部署停当,我只觉心力交瘁,倒头睡了一整日,却越感神疲力乏,偏还吃什么吐什么,连喝水都吐。

想我樊爷爷臂上能跑马,拳上能站人,怎地肚里装了个核桃大的崽,便折腾成这鬼模样?原来那些个柔柔弱弱的妇人,个个儿都是闺中骁将,这样遭罪的事,竟还能一胎接一胎忍下来?

狗江七!狗江七!你再不快些回来伺候着,爷这辈子都再不理你!

心神不宁挨到十一月间,有西生和武婶谨慎照料,我才大略习惯各种不适,摸着似凸非凸的小腹,又觉好生奇妙。

好端端的,怎就忽然变出个小东西来?有我一半,有他一半,像是两块热蜡相融,化生出骨肉,便再也分不开了?

也不知这素未谋面的小东西从肚里蹦出来,是像我多,还是像他多?像他好一些,若是像我,不管是个丫头还是小子,恐怕管教起来,能把房顶都掀翻。

为图个好彩头,便先叫它小小仙儿吧。

樊爷爷就大度一回,许它在我肚里长着,吃着我的血,连着我的心,今后生出来,便丢给斯斯文文的仙儿,教出个斯斯文文的小小仙儿来,省得气得我肝儿疼。

如此一想,我倒忽然想起樊定邦来。自从确诊喜脉,西生便不许它进卧云阁。这逆子许久见不着小爹,好容易对大爹生出几分亲近,挠门挠窗哀呜两日,其后便怄了气,总是好几日都见不着个影儿,怪可怜见。

“西西,前两日让你买一笼鸡肝哄定邦,它回来吃过没?”我问。

西生正替我梳头绾发,手中略微一顿:“吃过了。”

“吃过就好。明日你让灶房烤两条兔腿,它好我这手艺,火候用料我得空写下来。它虽是养子,也算是长子嘛。可不能让它误以为咱们厚此薄彼,平白伤了心。”我瞧着镜中人憔悴的面容,笑叹一声,“儿还没当明白,倒是稀里糊涂当了娘,这才觉得难办。也不知老爹日日见我跟胖子打架,得有多头疼。”

“一只狸猫儿,哪能算长子?”西生打趣道,“你向来严厉,怎么忽然间变成慈母了?”

经她这一说,我才意识到近日是有些奇怪,似乎见那树儿草儿的都倍感亲切,还可怜它们在冬日里挨冻,只盼春日尽早归来,万物复苏,与小小仙儿一同茁壮萌发。

正疑惑间,周思报携一封书信上楼来。

我一见信封上“吾妻亲启”四字,忙不迭拖过来,撕开蜡封,展信速读,黯然垂头。

这封信是他刚至忠州时所写,略叙途中见闻,报一切平安,又反复叮咛我惜身将养,切不可冬日饮凉,沐浴后也切记用炭火烘发,万不可图一时方便,倒头便睡。

连逆子都在信中嘱托了两句,却一句没提我肚里的小小仙儿。

想来,应是他写这封家书时,瞿冲尚未抵达忠州。

也不知此时,他是否已得知喜讯?是会满心欢喜,还是如我一般惊慌失措?他是否已归心似箭?可会在梦中,与我和小小仙儿团圆?

失神之间,我终于体会到何为“山重水远,锦书难托”,只恨不能即刻乘一缕思念,飞去忠州,揪着他耳朵来讨这份债。

正此时,周思报犹豫开口:“夫人,这几日外头传言——”

“宝珠姐在养胎,你别拿那些风言风语来扰她!”西生慌乱打断。

“怎回事?”我皱眉看一眼西生,又转向周思报,“说。”

西生还想制止,被我一眼横住。

周思报斟酌片刻,答道:“这几日外头在传,泰阿关好像闹了兵变。”

我心头兀地一寒。

泰阿关镇守雁门山,若是全军哗变,辽子趁机攻入,晋阳府难保。一旦晋阳失守,辽军再东出一路,东西合围,巨阙关绝计保不住!北两关一失,东京以北,全无天险可守,国将如敞胸开腹,暴露于刀兵之下!

这帮奸臣笔吏,硬推更戍便罢,怎还不讲章法,胡乱作为,一杆子将天给捅破了?

我只觉天旋地转,腹中也一阵抽痛,弯腰一手捂腹,一手撑住妆台,不住喘气,连那碰掉的白玉簪也顾不上查看。

西生急忙扶住我,又呵斥周思报:“都是市井谣言,你拿来吓她做什么?要是真出大事,街上怎会张灯结彩?你看那些当官的哪有一丝慌乱?”

我一把推开她,挥手大叫:“传范十月!速传范十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