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展昭·青山依旧 > 第123章 第一百一十六章 闲坐幽篁里 欲诉难落笔

白玉堂叩开房门时,展昭正握着羊毫于灯下辗转,只见他将笔拿起又放下,面前的那一方宣纸上,却是一个字也没有。

“你这是做什么?”展昭应声抬眸,笑而不语。瞥见展昭手边信封后,白玉堂嗤笑一声,“不会吧,堂堂的御猫大人,江湖人称的儒侠,给人回封信,竟是连笔都落不下去。”说着他便伸手去拿那信笺,还不忘问道:“谁来的信?”

“颜卿。”

“哦……颜卿啊,嘿嘿,那我还是不看了。”白玉堂笑容逐渐僵住,他尬笑着收回手,心道:难怪这猫儿思虑良久不肯落笔。

看着白玉堂面上赧然,展昭不觉好笑,他站起身来,给白玉堂到了一杯茶,“你今日入宫了?”白玉堂刚刚押一口茶,听展昭这么一问,他登时来精神了,忙将口中茶水送下,点点头应道:“哎,你说怪也不怪,那官家这么坐在龙椅上,我怎么骂他也不生气,还笑吟吟地,笑得我心里直发慌,不过好在,这圣旨还是传了。”白玉堂说着还不忘给展昭有模有样的学了一番。

展昭听他这么一说,隐隐约约猜到了赵祯的意图,他眨眨眼,没有吱声,面上笑意却是一点点消散:看样子,官家是想为朝廷揽人才了。倘若官家只是想让白玉堂当个护卫,倒也还好,怕只怕,将他也牵扯进襄阳王的案子,宦海浮沉,以他的性子……

“猫儿,颜卿那信里说了些什么?”展昭回过神,见白玉堂嘴里不知嚼着从哪儿摸出来的糖油果子,还从手里分了两个递过来给自己,他摆摆手,瞥了一眼信笺,应道:“她夸你侠肝义胆,聪明特达,为国为民,志虑忠纯。”

白玉堂将信将疑,只讪笑着应道:“这番说辞,夸你还差不多。”展昭却摇摇头,指着桌上信笺,缓缓开口,“这信件,非是寄予展某,而是上呈官家的,若非这信来到凑巧,你我今日恐难周全。”

展昭没有说谎,颜卿在信中确实夸了白玉堂,自然,也没少夸展昭,而正是那寥寥数语,让赵祯在盛怒之下转了念头,帝王之术,权御天下,自是要物尽其用,人尽其才。

“登州之难,幸赖圣主帐下天子护卫,小王方可全身而退。四品钦差怀瑾握瑜,为国为民,殚精竭智。金华白玉堂,虽性情高傲,但聪明特达,志虑忠纯。然二人出身江湖,虽一片丹心,却恐其习性难改,庙堂礼数难以周全,或有意气用事犯上之举,祈君毋难之。此皆忠良死节之臣,愿圣主亲之信之,则文成武德,泽被苍生。”

清冷的月色映在回廊之上,子夜风起,吹得窗上剪影微微晃动。白玉堂早已倒在展昭床上沉沉睡去,孤灯夜下,只有那猫还坐在桌前,一遍又一遍看着颜卿那几行赞美之语,展昭辗转斟酌半宿,依旧不曾落笔。指间摩挲着碧玉萧,他又忆起了中秋夜,那人眸间如水,言笑晏晏。

“颜卿,还回来吗?”

“……”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

又复提笔,胸中千言万语,最终还是只留了小诗四行,“相知无远近,万里尚为邻。来年春草绿,王孙归不归?”

秋日的阳斜,山明水净,云淡天高。苍山上枫叶渐红,银杏垂黄,打眼望去,层林尽染。

颜卿自回朝那日觐见了段岳臻,便一直遵皇命闭门思过,即便解了禁足令,也不曾私自踏出瑞玥宫半步,期间宋子渊请命调用皇城司,才叫她想起登州一案后,自己匆匆回国,未曾当面给宋帝一个合理交代,这才有了那封碰巧解救了猫鼠二人的信笺。

这日,她又于攸泽馆独坐,揉着酸胀的右腕,看着那被随意丢至一旁的《贞观政要》,暗自唏嘘,十卷四十篇,近八万字,五百遍,这得抄到什么时候……因右腕旧伤,颜卿不能长时间用劲,两月以来,日日研墨,也不过抄写了百余份,就连那篇寄往宋国的书信,都是写写停停,足足半日光景才落款收笔。

攸泽馆,是颜卿书斋,其名取自《尚书》“九州攸同,四隩既宅,九山刊旅,九川涤源,九泽既陂,四海会同。”有天下归心之寓,这书斋设在瑞玥宫北苑东南角的逸池之上,门外亭台回廊被一泓绿水环绕,馆后苍筤亭亭,颇具江南园林风格。眼下竹摇清影照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余晖透过窗户洒进屋中,静谧古朴,清新雅致。闲来无事时,颜卿最爱此处,或焚香抚琴、或读书写字,修身养性,怡然自得。

房门被轻轻叩开,颜卿抬眼,见宋子渊端着一盅药膳走近,这药膳,是宫中御医熬制,送来给颜卿调理身子的。

段岳臻本不知颜卿伤病缠身,直到段瑞兴伤势好转,能下床走动那日,他兴冲冲地亲自来到瑞玥宫找颜卿,方才得见颜卿因连日阴雨引发旧疾,右手痉挛,疼得冷汗涔涔。连忙招来御医诊脉,又是筋脉受损,又是心失所养,只听得段岳臻一阵心疼,他看着面色惨白的颜卿,不由得有些愧疚,自己压在她肩上的担子,是不是太重了?段岳臻从不怀疑颜卿的能力,这孩子机敏过人、胸有沟壑,若非念她是个女儿身,怕遭人非议,何须李代桃僵?他倒真想百年之后传位于她。加之近期段瑞兴回朝,让他对这个失而复得的儿子倍加关怀,这一来就难免忽略了颜卿。

“还喝啊?”颜卿望着那盅离自己越来越近的药膳,不由得皱起眉头。宋子渊却没理会她,只自顾自地问道:“馆内怎不见宫人侍奉?”他知颜卿不喜欢被众星捧月般簇拥着,可也用不着全部屏退吧,若是又犯了旧疾,无人在旁,看她如何是好。

宋子渊放下药膳,顺手捞起一方纸,“圣哲乘机,拯其危溺,八柱倾而复正,四维弛而更张……”念着念着他不由得轻笑出声,“少主与这太宗皇帝还要磕到几时方肯罢休?”

颜卿白了他一眼,这《贞观政要》可不是她想抄,父亲圣命已下,她又如之奈何。

“宋大人公务繁忙,如何有空来此说嘴?”颜卿不阴不阳的说着,手上倒是实诚,已经揭开了那盅药膳,宋子渊闻言面上笑意更甚,应道:“皇子殿下差人过府相请,属下这才斗胆,扰了少主清净。”

颜卿听罢,手中调羹顿了顿,她小声嘀咕道:“找我作甚……”

自从那日被段岳臻撞见旧伤复发,那人便要走了颜卿手中政务,只说让她静心修养,如有国政要务需颜卿出谋划策,他自会下诏传唤,然一月来,均未见圣谕,颜卿倒也乐得自在,闭门谢客,足不出户,至于那位哥哥,她也只是见过一两回,那人样貌确实与自己颇为相似,几次相见倒也谦逊有礼,丝毫没有恃宠而骄。

“你觉不觉得,我那皇兄……回来的有些……怪。”对,就是怪,从颜卿听说他被找回的那一刻,她就觉得怪。

“少主何出此言?”

颜卿放下调羹,身体后倚,靠在椅子上,顺手抓起一枚青核雕,淡淡说道:“他为什么会出现在襄阳王府,又为什么会被交予高煜,如果他真是我亲哥哥,高氏杀了他岂不是没了后顾之忧,又何须大费周章暗中带回,叫我父子兄妹相认?还有……那些证明他身份的证据,早不出现晚不出现,偏偏出现在我北上登州之后,这莫不是有人刻意为之,其目的只在于揭穿我的身份,再者,自登州一案以来,朝中弹劾奏章不断,一众大臣好像知道皇兄会回来一般,逼着父皇另立储君。”

那些证据,颜卿过过手,确实出自皇家无疑,但因为有了夜光杯一案的前车之鉴,颜卿很难不怀疑是有人乔装打扮,暗度陈仓,对段瑞兴多了几分防备之心倒也无可厚非。

“陛下对皇子殿下稀罕的紧,迟暮之年得享天伦,想是陛下一时忘形才疏忽查证,倘若真如少主所料,那岂非养虎为患?可,可皇子回朝已有两月,陛下若想易储……”话还没说完,宋子渊便顿住了,他抬眼看向那位斜倚在桌前的少主,清贵高华,气度雍容,这才是陛下聘请名师教养了近二十年的帝王之子啊,陛下再庸弱也不至于是非不分,将偌大一个国家交到一个认识不过两月的人手中吧。

“走吧,去看看我那哥哥有何要事。”

颜卿站起身,随手将手中玩弄着的青核雕扔回桌上,略略整整衣冠,迈步出房,宋子渊上前将药膳盖子盖上后也跟着颜卿出了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