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战山河 > 第602章 第六零二章 风悲雪

战山河 第602章 第六零二章 风悲雪

作者:烟海楼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4-06-18 22:16:31 来源:文学城

六〇二、风悲雪

谢冲低声重复了一遍薛敬的话,有些不解。

二爷顺着这句话想了想,眼皮微微一跳,“三哥,假神官的尸体处理了吗?”

“还没,但李世温已经带人检查过,假神官身上除了一件缝着金鸣砂的道袍,什么都没有。”

“不在衣冠上。”薛敬笃定道,“在他身上,字面意思。”

“您是说……”谢冲看向二爷,“这怎么可能?”

二爷见薛敬眼中幽幽一闪,立时明白过来,长出了一口气,言简意赅地说,“三哥,准备一桶温水,将假神官泡进去,等上片刻,再看。”

谢冲什么都没再问,立刻去办。

半个时辰后,灵耀观前殿,假神官的尸体被剥净上身,浸入温热的水桶中。

“有一种鱼墨,择温见迹。”二爷轻道,“我怎么没想到呢。”

昨日在浮屠塔下,自己曾和薛敬说起过从人腹中生剖取信,信上墨迹该如何显影的事。没想到自己一句话的猜想,他竟然事无巨细地听进去了,还学以致用。(前情:594章)

“假神官若想藏私,便要用此墨一笔一划地纹在皮肤上。有了活人血脉长期温养,他每日晨起束脩、睡前沐浴,低头便能看见。”

如此一来,即便平日里在薛韫身旁侍奉,也不会露出马脚,毕竟他是西北王的“御用”替身,薛韫选他,只因此人的样貌符合心中所期,即便偶尔做错了事,需要严惩,也绝不会在此人的皮相上做文章,便成全了假神官在薛韫的“阎王案”前暗度陈仓。

于是那片一尘不染的雪花就永远烙在他的心尖上了。就算哪天遭遇不测,死后血温一冷,这幅人像也将随着他与世长辞,不会被人看到这位名叫“纱阮”的蒂姑的真实相貌——既想昭示天下自己倾心于她,又不愿世人知其一二。

当一人卑微自贱至浮土之下,也就在某种意义上成全了他的胆大包天。

火光如鬼灯般一闪,李世温大叫道,“人像显影了!”

就见隐隐墨纹自假神官腰下的尾椎骨一层层浮显,在热水的温蒸下,绛染成水蓝色的裙纱漾出无数粉蝶,连蝶翅上的金闪都一丝不苟地绘了出来;罗丝持续蔓延,在腹间铺开圈圈水波,一只仙鹤轻扬红掌,溅起无数水纹……女子的轮廓终于出现,柳腰隐于丛丛花笼,玉指染粉,手执芦花,纤颈上还缠着一圈淡青色的兰草;眉目出现,那双眼眸灿若繁星,耳尖青金垂坠,刚好点在心口处。

——这女子就是“纱阮”,大约十六七岁的模样,正值豆蔻之年。

李世温凑到桶边,上下左右仔细地瞧,“将军,您见过她吗?”

二爷缓缓摇头,抱起臂,右手的食指轻轻敲打着。

“……”

忽而窗叶一动,簌簌冷风从撕烂的棂孔窜了进来,冻得人瑟瑟发抖。

李世温下意识回头,就见谢冲此刻直愣愣地杵在窗边,正盯着假神官心口浮现的人像,眼睛一眨不眨,脸色比任何一张刮漆的蜡皮都要惨白。

李世温连忙问,“谢总使,您怎么了?您见过她对不对?”

好一会儿,谢冲才醒过神,一口浊气从喉咙里撕扯着呛了出来。

“我……”

他只用尽气力说出这一个字,就像是被崩于顶的泰山石砸折了背骨,喉咙里填满了草灰,身体撕扯得像是只剩下两张皮,被血肉模糊地填进碎石堆砌的封塚里,却还不知气馁地从石缝里探出一双眼,挣扎注视着那一寸寸在死人的心坟上煅烧成火的真相。

“……抱、抱歉,我出去透口气。”

李世温莫名其妙地喊了一声,却眼睁睁看着谢冲头也不回地冲出了殿门。

“将军……他怎么了?”

二爷盯着谢冲离去的背影,心中似已有了眉目。苦笑道,“我这三哥是见过世面的,可惜这神像比他见过的所有世面加起来还大,一时难以接受,能理解。”

李世温走到他身侧,轻声问,“将军,你们知道这人是谁?”

二爷将眼神收回,最终停回在假神官的心口上,“去温一壶烈酒吧。”

李世温却没动,“将军,您和王爷身上都有伤,不好饮酒。”

“我们不喝。”二爷叹道,“拿去给三哥吧。醉了,能睡得安稳些。”

后院的山房里,薛敬困却不眠,一直靠在床尾边烤火。

他的身体动弹不了,去不得前殿,耳根子却扎得极远,听见点风吹草动,就往窗外寻,直到熟悉的脚步声临近,他正想起身去迎,又被箭伤拖累,龇牙咧嘴地栽回了榻上,恰巧被快步进门的人故作严厉地剜了一眼。

“我……我那个,就是想添点炭。”

二爷瞧了一眼临走前自己刚刚添过,还没烧尽半数的炭堆,并没揭穿他顺嘴现扯的谎,接过火钳,在炉子里随意拨了几下,又象征性地往里添了几块银碳。

添过新炭的火苗霎时窜高,差点燎到二爷弯身时垂落的发带。

薛敬忙小心翼翼地帮他把发带勾起,费劲地斜着身,认真地盯着他看。

……

“你一直盯着我做什么?”二爷被他盯了片刻,总觉不自在,忍不住问。

“不然我看哪?”薛敬笑了一下,沉道,“飘雪了,只你眼中不冷。”

他这话一语双关,是将支离破碎的江山,一无是处的皇朝,连同窗缝里飘进来的雪片,都一并算作背叛。

“二哥哥的眼里,有万里无际,有缱绻山河……有我。”

“小辰啊……”二爷长叹一声。

薛敬微微一怔,“……”

一般他这么叫,就是心疼了,不疼到极处,往往都只是一声“殿下”。

“你是不是早就猜到了,她是谁。”

薛敬愣了片刻,大喇喇一笑,故作轻松道,“嗨,我那小皇叔,身短志也短,我那一箭扎进去,他还没断气的时候,就只知道拼了命地在我耳边嘟囔,反反复复就一句话……‘皇朝易主,薛姓将沉。’”

他此刻冷静到,连每一个字都像是端摆好的,排演过无数遍,当成一个老掉牙的故事,讲给还愿意听的人听。

“当时我就在想,父皇活着,两位皇哥哥也还没死,就算这一箭将我俩扎了个对穿,我总归还剩半条命,不一定救不回来。虽然我们老薛家坏东西多,也不至于就此绝户吧,他跟那咒谁呢?直到……”

薛敬忽然顿了一下,半天才接上自己的话,“……直到你们告诉我,那神像为女子,是一名蒂姑,腰封的尾带上绘着山河图,打着‘凤尾结’,名叫‘纱阮’。纱阮……这名字起初还有些陌生,但方才我迷迷糊糊做了个梦,倒是忆起幼年时,在宫里偶然看过的一句诗。”

二爷立刻看向他,“什么诗?”

薛敬徐徐地念着,“‘琴纱咸阮轻歌舞,不剩东明一缕香。’刻在一把瑶琴上,那琴一直就摆在东明长殿的香案上。”

“东明长殿……”二爷在心里默默地重复了一遍,失神时,指尖无端被火丝燎了一下,浑身下意识一颤。

“我一直在想,高凡会把姚家的最后一丝血脉藏在哪呢?”

说到这,殿下似是揠下一口灼烧肺骨的浊气,背脊僵挺起来,“天下间草木皆兵,人鬼难辨,没有一处万全——整个南朝疆域,怕是也只有那方国玺御镇的高殿,面北祭封的玄堂,那张龙座上……才最是万全。若我是他,恐怕也会将姚家遗落的最后一滴心头血,摆在万里江山的最高处。”

二爷静静地听着他撕碎扯烂挤出的每一个字,竟也跟着他,把血骨凌过一遍。

“‘横十纵九,春屏南歌’……谜底即是谜面。皇朝易主,薛姓将沉……还真是……小皇叔扯了一辈子的谎,活成了个千头千面的假人,唯临死这句是真。”

薛敬突然嘶哑浑浊地笑起来,笑音像是浸入泛滥血浆的泥深,撕搅着肺腑。

“小辰……”

二爷忍无可忍,想打断他,可薛敬没有停下的意思,一边惨笑,一边继续往下说,瞳孔里弥漫起令人瑟瑟发抖的杀劲。

“我九岁那年离京,只他一人在云河殿外相送,只他一人……我敬他为兄长,他待我亦如手足。或许是我一厢情愿,总以为,即便今日我与他势同水火,那偌大一张棋盘上,也总有一块地方是黑白难分的,对吧?”

“……”二爷没有答他的话。

在口舌之辩上,他向来长袖善舞,此刻却也词穷了。

岁月弘川的尽头,始终站着薛敬年少时唯一亲昵过的一个人,却没想到,这人自始至终也只是屠刀下弥留残喘的亡魂,杀他,敬他,都是理所应当。

……

长久,死寂一般的沉默,能将人心燎烤成糜肉泛滥的红汤。

“二哥哥,天好暗呐……”

二爷连忙凑过去,伸臂将他整个人捞进怀里,却发现他浑身滚烫,还在不断痉挛,于是毫不犹豫地扯开衣襟,拿温热的胸膛皮贴皮地暖着他。

薛敬仿佛变成了一只不识深雪的夏蝉,从未这样冷过。

方才有那么一瞬间,他只觉眼前全是重影,像是天生得了盲眼症,天地间全黑了,只凭本能循着熟悉的气息,往那人浑身最热的地方蹭,把脸埋在他心口上,磨着他胸上那点染透朱砂的皮蕊,厮磨,粗喘,不知餍足地吸着命……

二爷不闪不躲,身体忍不住发起抖,却仍探身向前,将他搂得更紧,恨不得融成一块骨,一滩肉,再把还没冷透的一颗心货真价实地掏出来,当成火种来烧。

烧热了,是不是他能不这么冷?

檐下滴落的霜雪成了泥炭,快把他俩人烤干了……

“但至少……”殿下拿唇齿厮磨,喘着粗气,睫毛贴着他温软的皮肉上,轻轻眨动,惨烈到难以启齿,“……至少杀我的,少去一位兄长,至少有朝一日刀斧相见,我与他,都没那么罪过。”

这已是走投无路时,从一败涂地的烂泥里,拼凑出的最后一丝慰藉。

二爷低下头,静静地注视着他。

想这人伐疆涉土二十余载,竟没过过一天封侯该过的丰足日子,成日里担惊受怕,连睡梦中都是刀光。与京师富养出的那些贪得无厌的纨绔不同,他自小所求不多,捧起一碗热腾腾的羊乳就能知足,最想要的也不过是断崖矮舍上的一片瓦,罩上一块不漏雨的山棚,就能吃饱睡香。

遭过罪,涉过险,却从未在雨夜抱怨过惊雷,未在雪峰顶熬盼过春风。

他总说偏安一隅,无论身在何处,只要活着,就能往前走。活着,就有望把生平未尽的快活享完,即便寿数将近,只剩下弥足珍贵的半柱香。

生平也就只当南靖王宫的宫楼顶飞过的一只白色风筝,是少年时唯一慰抚过自己的温风,还在肖想有朝一日重临东都,能再看一眼记忆中的光景,即便到时,终将与那只风筝的主人血刃相冲。

但至少,那只风筝真实地存在过,是他长久以来珍存于眼底,仅剩的那么一丁点有关于血脉、手足……从未蒙尘的天真。

可惜时至今日,风筝也破了……

“抬头。”

二爷捏起他的下巴,拇指捻在他含着血的唇齿间,轻训,“松口……待会儿老人家过来换药,怎么解释?”

似是不想他担心自己,殿下索性顺着他这话本能地胡扯,“就、就说是你下嘴没轻没重,给我咬的。我伤着,这罪得你遭。”

竟还装模作样地赌起气了……

二爷浅声一笑,不凶也不恼,“好,我遭就我遭。”

说着,竟主动低头,含住他温含鲜血的双唇,倒像是故意的,要坐实这等无中生有的栽赃。

……

这一回,是想把命度给他。

薛敬环臂勒紧他,碰着伤口也不管疼,摩挲着他后背上一缕缕淌下的汗珠,作孽似的,咬死的每一个字都是起誓——

“你续我一条命,我还你天下山。”

二爷用软唇压着他,将他唇齿间那点温血一丝不苟地抿进舌尖,咕哝了一下喉心,毫不犹豫地吞了下去。身体好似揉了一团弱不禁风的火,整个胸膛密不透风地贴在他身上,低喘道,“天下山,当归天下人……小辰,就归我吧。”

这话好似昆山片玉,在断碎的灵镜中幽幽一闪。

玉流温淌过心,任漫天柔雪骨白无暇,方才还埋掩半身的空塚霎时破开一道光缝,眼前,竟是人海人山。

薛敬的身魂好似随着他这话一瞬间归窍,撕裂的心囊被一针针体贴地缝补,兜起四分五裂的七魄三魂,霎时,所历孤苦都成万幸。他这株泥草曾经贱落凛风,终成参天骄木,二十三载孑孓独行,没欠过谁半两金。

……

不一会儿,二爷胸口上那点皮肉被恼人的齿尖磨成了乳红的透色,剪成窗纸般剔透的火纱,印了满心。

“你这红透了……”薛敬盯着他剧烈起伏的胸膛,用侧齿下的牙尖细细地碾着,像在叼一片熟透了、一碰就会淌水的柿瓣。

二爷急促深喘,衣襟散乱地扯缠在腰上,后背浮起一片细密的薄汗,好似端坐在温柔体贴的牢灶上,心甘情愿地讨来一场摸筋揉骨的酷刑。

“你卸卸劲儿,我难受……”

薛敬却不松,恶滚在疯熬的沸汤里,他早已食髓知味。甚至还拿指甲去抠他腰窝上那两块汗湿的软皮,顺便用磨破的唇血浸在心蕊上,湿漉漉地啃。

“等、等会儿……”二爷来不及躲开,情急之下拽起扯乱的衣襟,堵住了他兴风作浪的口,喘了口气,“……让我把话说完。”

薛敬怔了片刻,偏头吐去他塞进自己嘴里的湿衣,濡湿的衣襟荡了一下,黏回在他胸膛,褶皱遮去潮霞,只剩一点红蕊泛滥。突然意识到自己方才魔怔时逞了恶,便再次凑过去,心虚地伸出舌尖,隔着衣料去舔……像奶兽吮伤,要把他那被自己的牙齿细磨过的皮肉,再细心地抚慰一遍。

二爷管不住他的嘴,又摁不住他的手,只能偏靠在床尾,用看护的矮柱撑着后腰,堪堪坐不起来,孱弱又矜贵的样子,一时竟忘了自己要说什么。

薛敬等了他一阵,见他只顾深喘,也不搭理自己,便从他胸前短暂地抬起头,无辜地眨了眨眼,“除了心跳,我什么都没听见。”

“……”

“不说?那我继续了……”

“等下……”二爷喘匀这口气,终于想起自己要说的话,抬起手,虚虚地扣拢他的嘴,半撑起身,强行镇定下来,“殿下,醒醒神。”

“我一直醒着。”这声低喃是从捂着他的指缝里发出来的。

无奈大过伤怀,薛敬探出舌尖,刚好碰着那人的掌心,又是一阵瑟缩。二爷下意识想缩回手,却被薛敬快速攥住,“别走……你再暖暖我……”

说着又抱过去,非要汗涔涔地贴着他。

二爷长叹一声,右手虚虚地盖在他的后脖上,微微收拢,顺毛一样捋着。

“殿下,你安静片刻,听我说。”发觉拱在自己怀里的脑袋轻轻点了点,这才沉声道,“自今时今日,一切有关于那座深宫的秘辛,你就当是理政。”

薛敬深吸了一口气,头抵在他肩上,慢慢安静下来。

“隔岸观火有隔岸观火的好处,公私分明,进退方能得当。我知道这很难,一面要剥离亲疏,忠敬人臣,一面又要与水火不容的所谓‘兄长’推杯换盏,是难啊……可殿下你走的,不就是这条常人所不能为,为则天下全的路吗?”二爷垂眸看了他一眼,想了想,继而换了个口吻,“若你还为此事心神难定,我建议你换个法子去想。”

“怎么换?”

“你既自称过了烈家的门,你我才是一家人。”二爷朝床尾抬了抬下巴,示意他看,“至于皇族里那些兴风作浪的坏东西,与那火盆中的灼炭无异。你看着他们自相残杀,彼此倾耗,终有一日化为灰烬。皇族血脉,不论亲疏,生来就挂着权御相争的一杆秤,不可与俗尘万家论比。况且,你那太子哥哥的血脉……”二爷略带讽刺地笑了一下,“你与他,还是各安天命的好。”

殿下抬起头,定定地看着他。

这人叹息的尾音好似抚慰明山皓雪的一缕清风。

饱受折磨的心神一下子得到舒缓,薛敬的眸光也跟着清明了,伸手扯上二爷的衣衫,重新帮他将腰带系好,又老老实实地端靠回枕上。

又等了片刻,二爷以为他还未从方才的思绪中出来,刚要上前安抚,这人突然间来了一句——“你方才,主动亲我了。”

“……”

二爷一愣,安抚的话到了嘴边又生生咽了回去。脸色转眼又摆回了平日里的波澜不惊,不知怎么接话便不接了,索性转到一边,又往火盆中添了两块银炭。

这人可当真是铁打的筋骨,花油蒙的心,多么惊天地泣鬼神的糟烂事,到了他这,根本消磨不过半柱香,心比天大,情比海深。

可转念一想,若不是这般敞亮宽厚的心胸,这一路艰险走来,恐怕早就被那些刳心剜骨的碎刀剐烂了……

于是轻轻地“嗯”了一声,破天荒地算作搭了腔。

然而他没想到,薛敬的重点根本不在他以为的调侃上,又听他道,“你从来如此主动,一共三次——哪一次,都是诀别。”

“……”二爷微微一顿,拨弄炭火的手冻住了。

“第一次,生杀帐。隔日,你就抛下我,远赴云州,赴那场与萧人海的生死之约;”

“第二次,桑乾河边,你给我铐野兔肉,讲当年带我逃亡西沙的往事,结果呢,顺手就灌了我半壶迷药,然后你就走了,把我丢到了烛山。后来,你去救流星,着了刘贺青和那姓穆的小子的道,差一点死在沉叶林;”

“第三次,小林谷。”薛敬说每一处的时候,都会在最后拖长一段尾音,像是故意要让对方挨个地回想起来,“那一次,你骗了我们所有人,独自远赴伦州,从杨辉和阿鹤那两个疯子的手里给我寻药,左肩的锥孔到现在还留着疤。”

薛敬长舒一口气,像是早就释怀了,“我这有本你的账,每回都只有账头,没见过账尾,做的全是霸王买卖,连讨价还价的资格都没有。你说你耍不耍赖?”

二爷无声无息的,只在往炭盆里添火。

“再添,房子就要被你烧着了。”薛敬凑过身去,按住他的手臂,轻声问,“那这一回,你要把我送到哪呢?”

“……”二爷深吸了一口气,呼吸隐隐发颤。

他藏不住那一点点私心,再也不是往日里那份波澜不惊的从容,眼底忽然间漾起一层晦暗不明的浮波,轻轻荡那一下,竟将强按不住的狼狈泄了出来。

还是为数不多的头一次。

“这一回,就别给我下药了,迷药吃多了,人会变钝。”薛敬笑着凑到他耳边,咬了一下他的耳垂,“二哥哥也不愿后半辈子,到哪都牵着一个傻子吧?”

二爷快速躲了一下,一回头,就见他温沉的笑意中一点不见怨恼。

想来,他们彼此知心知情,一起熬过了最艰难的岁月,即便赴死,也该一道去……可他们又都彼此清楚,从来,都只想对方活得再好一点,哪怕多上片刻欢喜,便能万死不辞。

“要不这样,你告诉我这回你要把我送到哪,我多睡一会儿,你让我睡多久,我就睡多久,不恼你,不添乱,不跟你打别,好不好?”

片刻后,薛敬才听到一声打着颤音的惜叹,还没反应过来,嘴巴又被他撞过来的软唇封上了,疯了一般地咬……

或生,或死,他们永诀前尘。

生离,所隔荒山万重,是容身红尘不得不趟越的一条河。比死别还苦,比久病还伤,是没有尽头的孤独相守,因为它求死无门。

悲雪吹风,吹去心尘下点点情斑。

却吹不倒最后一盏送别酒,因那与醉生梦死有关。

二爷主动去亲又不得法,像在啃一块热腾腾的山芋,薛敬捏开他的下巴,失笑道,“……你这是要给我送去多远?亲这么狠……别是要给我送到东洋上当海寇吧,那可不行,我听说做海寇都要剃半拉秃瓢,还要编一头的小辫,到时候变丑了,你该不要我了,那我怎么办?”

二爷眼尾熏红,气息有些不稳,“你化成灰,飘到天涯海角,我也会一片一片地捡回来……”

又停了一会儿,“殿下,我刚得到消息,界山已封。”

薛敬定了定神,脸色一黯,“手脚可真快。”

“他们不会让你活着出山。”

薛敬一偏头,问得直截了当,“东运水师?”

二爷微扯唇角,“你猜到了。”

“雨危船渡的不悔林,还记得吗?”薛敬托住他的腰,将他往自己身上再靠过来一些,用极沉的气声说,“你杀那贺人寰的时候,他曾说过一句话——”

“‘龙腾凤舞,帝后情深’。”二爷几乎是不假思索。(前情:542章)

薛敬苦笑,“原来也不止我怀疑过皇后的目的和底细,你也是那时候?”

“我么……”二爷神色稍藏,暂敛锋芒,“再早一点。”

“再早?什么时候?”

“灵犀渡口,解决伦州万民暴|乱的时候。”

薛敬微微一惊,竟然早自己这么多?

“林小孟,还记得么?”二爷道,“他告诉了我们那枚翡翠玉佛的事,有关于你的母妃——她在你三岁生辰那日,因要见你一面,托梅妃暗助,从冷宫中跑了出来,后不幸被……”

二爷顿了一下,终是不忍说出“杖毙”这两个字,“你母妃当时手里握着的那块翡翠玉佛,当晚就被梅妃指使林惠安,去西宫墙外的乱葬岗捡了回来。咱们已知,梅妃是鬼门铃刀驯养出的刀客,刀锋开刃是为了在泽济二十三年除夕,萃阑殿的那场大火里,用小公主当‘饵’,将你借火势扼杀,是身为内宫侍卫的顾棠救了你。虽然梅妃自始心软,并没真想要你的命,甚至还假扮作金云使,在顾棠搭救你时多撑了一层屏障。但她毕竟是铃刀刀客,我猜应该也是从蒂连山选出来的。既如此,她借秀女的身份入后宫,便不会仅仅是只为了制造一场大火——这条从前朝秘密铺进后廷的‘刀链’,必然是能串起来的。”(前情:534章)

“刀链……”薛敬蹙起眉,“所以在林小孟坦白时你就猜到了,‘簪七秀女图’也许只是他们相互倚助的一环——贺人寰身为承恩阁阁主,手握京师护都之责,官录名册尽在掌握,甚至连哪家府邸的后院山墙破了几块砖,金云使都一清二楚,是高凡豢养在宫门前那口石狮子旁最得利的鹰犬。他位极人臣,手握重权,又因曾为阉寺,能自如地进出后廷,是皇后信任的近臣,可直接与暗布在内宫的刀客及时互通;”

“梅妃是被岭南封地选推进宫门的,过了岭南王、你那大皇兄的手,高凡便可将一张暧昧难辨的棋,由暗转明——”二爷接上他的话,“作为鬼门设在后宫的第二把‘暗刀’,她这个后妃美人的位子至关重要,必然担着承上启下之责——这‘启下’么,指的是这条‘刀链’上她的‘下线’,顾棠;至于‘承上’……”

“便是那后宫主位,东明长殿中,那张瑶琴的主人。”

二爷笑了笑,“于是这条铺进后宫的‘刀链’至此便串起来了——顾棠是被他们楔进内廷的侍卫,能接洽宫墙内外,暗通密信,可作为整条‘刀链’的尾刃,应该不止他这一把;梅妃作为顾棠的‘上线’,入宫的主要目的应该是为襄助皇后,维护东宫,是连缠每一柄‘尾刃’的‘铃环’,是以承上启下;至于贺人寰,他身在前朝,治下金云使遍及京师每一个角落,平日深居浅出,神秘莫测,是沉入庙池宦海的一块磨刀石,能将‘刀环’‘尾刃’与朝府各厢敲打、杂糅,将宫墙内外的每一柄暗刀磨利,从而经年在靖天城,铺下一张密不透风的‘刀网’。”

薛敬倒吸一口冷气,只觉浑身恶寒。

高凡治下的这张“刀网”可谓步步为营,滴水不漏——小到东城西市一个小小乞儿,龙王庙前那一方巴掌大的供龛,大到官门宰丞、皇戚贵胄。宫墙内外满布他的爪牙,数十年来,蒂连山豢养出的暗刀犹如万蚁来伐,将一块块墙砖疯狂咬蛀,渐渐地,竟几乎尽吞了南朝朝野的半壁江山。

“林小孟说的是将死之言,不会有半分掺假。但事关你的母亲,又牵扯东宫主位,当时在帐中审问林小孟时,我便没有直言。”二爷又道,“事后林小孟动身北上之前,我才又在私下里多问了一嘴。”

“你问他什么?”

二爷将眼神移到窗前,落在飘进的悲雪上,“我问他,那块翡翠玉佛握在琇妃的手里,抵死不丢,到底是谁的东西?可他不肯明说,估计是因为害怕……我也没再咄咄相逼,便放他走了。”

薛敬深深地看着他,“一只被扒光了毛皮焦晒的兔子,还能从二爷的手里活蹦乱跳地跑路?”

二爷莞尔道,“怎么说,我治下三峰十二寨,既然答应了放他走,总不好食言而肥,我也是要面子的。”

薛敬扬了扬眉梢,“行吧,这好人都让你当了,恶人八成是要让北边姓萧的那匹山狼做。我说冬至前回山,山门外怎么屁股挨屁股,堆着那么多只雪原猪,连毛都没剃净,原是萧家军送来孝敬二爷的年货。”

二爷不置可否,“确实是萧人海遣马商辗转送来的,还不敢走明路,运到静水山坪后,三雪遣人运回来的,顺便带回来一句口信。原来那林小孟一进大都,就被萧人海的人盯上了,他的手段比我很,又仔细审问了他,逼问出了一句话。”

“什么?”

“‘你我都是身不由己的苦命人,看你落得如此下场,我无能为力。你说只想最后见儿子一面,我成全你。’”(前情:534章)

薛敬微微一愣,“这不是当时在灵犀渡口,林小孟转述的关于梅妃的话吗,说的是我的母亲。”

“可他当时在咱们这,果然故意还缺了半句话没说。”二爷笑意一敛,重复了一遍林小孟转述梅妃的那句话——

——‘你说只想最后见儿子一面,我成全你。哎,你说你啊,偏要去碰那张瑶琴长案做什么?还拿了她最宝贝的东西。就算你要和她斗,要护自己的儿子,也得掂量着自己的分量啊。这可倒好,你连儿子的最后一面都不一定能见到……’

“瑶琴长案……”

薛敬怔怔地抬起头,“东明长殿的瑶琴长案,那句诗——‘琴纱咸阮轻歌舞,不剩东明一缕香。’我的母妃,难道是因为那枚翡翠玉佛而惨死的?也许她知道……皇后的身份、太子的血脉存疑?难道她知道,皇后就是‘纱阮’——那名从蒂连山送去皇城的蒂姑,此处漫山神像的原身,太平教经年参拜的伪神。”

抱歉家人们,这一段太忙了,好在项目快告一段落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02章 第六零二章 风悲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