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战山河 > 第461章 第四六一章 问鼎之战(8)

战山河 第461章 第四六一章 问鼎之战(8)

作者:烟海楼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4-06-18 22:16:31 来源:文学城

四六一、问鼎之战(8)

听了翁苏桐这句话,萧人海脸色一变。

“我的少爷也死在了那一天。”翁苏桐又道。

萧人海怒极反笑,“苏桐,你这是将了我一军。”

向来在杀神面前胆怯懦弱的姑娘,今夜却真拿出了“杀敌破阵”的勇气。她死死地盯着萧人海那双动辄嗜人鲜血的双目,冷笑道,“是大人贪心不足,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你!”萧人海猛地扬起手——

翁苏桐一眨不眨地盯着他将落不落的拳头,毫无避让地说,“姓萧的,有本事你就杀了我,杀一个汉人女子祭旗,说不定还能再收一波军心。但,就别想再从我这里套走只言片语了,这么多年,我累了……”

萧人海拧死的拳头慢慢松开,轻轻攥着翁苏桐的下巴——她那清白的唇间像是蘸着血,说出的每一个字都似利刃般剐着心肝。

“苏桐,这些年,我待你不薄。”

“我知道……”翁苏桐全身颤抖,喉间发出细喘,眼泪顺着眼角滑落,“我知道大人待我好……”

“可你为什么……”萧人海问至一半,忽然间顿住了,“罢了……多说无益。”

他莫名笑了一下,眼底仅存的温柔瞬间被杀戮取代,手底蓦地一松,他牢牢地接住了差点坠地的姑娘,捞着她的腿弯,一把将她抱起,大步往卧房走。

翁苏桐恐惧万状,不断地在他怀里挣扎,“你干什么?!放开我!”

萧人海全然没有理会,他就像抱着一个软绵绵的布娃娃,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其桎梏在怀里。

府中下人自觉让出了一条通路,他们统统噤声,缩在檐下大气都不敢出。

等萧人海将她稳稳地放回榻上,翁苏桐还在激烈挣动。她的头发散了,簪花脱落,凌乱地挂在肩上,衣服被扯开,肩头密密麻麻全是方才挣扎时不慎撞出的淤痕。漆黑的屋子里,一头极具压迫感的黑兽扎在眼前,翁苏桐就像是一只送进虎口的羔鹿。

“不、不要……”

翁苏桐死死地攥紧衣领,看着萧人海一步一步靠近,当他栖身过来,就快碰到自己的肩膀时,翁苏桐猛地惨叫一声,转头向石墙撞去。

“!”萧人海既惊又怒,一把将翁苏桐拽了回来,厉吼,“你好大胆子,竟又敢当着我的面寻死!!”

翁苏桐双目充血,咬着牙说,“萧人海,你若是敢碰我,我就不止是死。”

“……”萧人海呼吸发颤,怒火烧着了他的心脏,连心跳声都变成了劈柴的脆响。他攥住翁苏桐的双肩,逼迫她看着自己,低哑地说,“翁苏桐,话我再说最后一遍,你的少爷是死在了九龙道,但是两军对垒,狭路相逢勇者胜,我没有暗下杀手,行那小人之径,是烈家军错信了家臣,误进幽谷,最终导致兵败如山。”

他以食指慢勾,将翁苏桐的衣襟轻轻扯正,眼神一黯,“我萧人海戎马半生,赢战无数,没想到头来,竟输给了一个死去的敌人。无论如何在你心里,我都没法取代他。你知道吗?无数次……无数次我恨不得撕碎了你,让你真真正正变成我的人。可惜啊……我没自己肖想中那么卑鄙。”萧人海终还是松了手,规规矩矩地退了两步,深叹道,“苏桐,萧氏全族的荣耀和骄傲都写在了那面黑金战旗上,而我的生平,却败给了你。”

无论是当年狼山上初遇时的一眼终身,还是再遇见时的阴差阳错,堂堂北鹘杀神,面对一个誓死不从的汉人女子,他竟无论如何下不了杀手,甚至不惜赔上满门荣耀,不惜因此成为把柄,引朝中同僚谩骂。

翁苏桐呼吸一滞,抬眼望着萧人海,恳切道,“大人,您放过我吧……”

萧人海盯了她片刻,最终什么都没说,转身离开了卧房。

不一会儿,门再开,连凤被放了回来,翁苏桐立刻奔过去抱住她,抓起她的手指仔细检查。

连凤轻拍她的后背,“姑娘,他们没有动我,萧人海吓唬你的。”

翁苏桐笑着笑着,又哭了起来,“那就好……”

“姑娘,我们真的要随小太子去大都吗?”

翁苏桐缓缓点头,“二哥哥说,让你我不要反抗,等到战后,他会亲自来接咱们……”

长廊上,心腹将太子銮驾的护送名册恭恭敬敬地递到萧人海手中。

萧人海看过后令道,“黎明时銮驾启程,再多添几名功夫好的死士,将夫人一并送回大都。”

“是。”心腹道,“另外,城南的火已经扑灭了,粗略估算,这次城中的叛民人数较之南角街义军多出十倍不止,有少部分确实是因得了烈衣散出的宝贝而坚定反扑,其余大多数却是自愿参战。属下询问过兵长,义军所使兵刃不过是自家用的砍刀锄头,城中并没发现靳王军出没的迹象。”

“以重金募勇夫,以鼓乐励忠臣。”萧人海赞叹一笑,幽幽道,“烈衣此番散尽鬼门之财,非但收买了一波云州城的民心,让我军失劫财宝,还顺便试探了巡城军的人数和路线,竟最终还放了一把火,来得及给牧人谷的靳王军报去一封火信——一箭数雕啊。对了,靳王那边呢?”

“回禀大人,属下已收到信报,靳王军驻扎牧人谷,迟迟未动,应该正盘算着如何攻城。”心腹顿了一下,又问,“大人,咱们没能活捉烈衣,接下来该怎么办?”

萧人海阴鸷一笑,沉道,“去,派信使知会一下伦州方面,让杨辉派饮血营速抵澜月火丘,负责牵制陈寿平的镇北大军,务必消磨他的战力,绝不能让他有机会增兵云州;另外,告知叔父,让他携虎符带辎重增援云州,封锁所有通往云州的战道,务必切断靳王军后续一切补给——我要让牧人谷彻底成为一个不死不生的孤岛,让他们有命攻,没命回。”

“是!”

“慢着,再往碑界散布一条消息,就算没能活捉烈衣,我也要想办法消磨一下那位小殿下的意志。”

富河城,镇北军粮仓。

两天前,林竟从富河平原快马加鞭,以风驰电掣般的速度急奔两天一夜,终于赶在黎明时分抵达了镇北军粮仓。

他这双脚才刚刚踩稳在富河城的黄土地上,鞭子还没来得及撤手,就被眼前粮仓的规模震撼了——只见数百工匠正紧锣密鼓地搭仓,平地而起的木架足有百根之多,将三层楼高的仓身高高架起,按照储物类目,细分为八个区域,粗算之下,所储粮草足够百万大军耗战半年。

林竟边走边看,不禁露出艳羡的目光,“俺了个乖乖,陈寿平这老东西属耗子的么,这么能屯!”

“喂,林竟,你骂谁是耗子!”三雪长鞭一收,用肩膀狠狠撞了林竟一下,凶道,“再敢骂一句,当心吃我拳头!”

林竟纸片似的原地打了两圈转,抱着柱子“声泪俱下”地诉起苦,“我的大将军夫人,你们是饱汉不知饿汉饥!你九则峰有二爷事先屯在山里的存粮,他陈寿平有从澜月火丘缴来的肥肉,我有什么?!想我林竟在幽州替王爷守了足足一年的城,非但没粮没兵,中途还被朱廷望和李潭那两个王八蛋合起伙来坑进了死牢,要不是有丁老哥哥的关照,我这身骨头早就烂在牢里头了,您瞅我这直不起来的老腰,还有我这瘦没人样的肋巴骨——”

林竟一边装模作样地哭丧,一边作势撩起衣袍,预给三雪看他那打算“一鸣惊人”的肋骨。结果还没等林某人掀起衣袍,三雪一手肘狠递过去,正正好撞在了他的腰眼上,林竟“嗷”的一嗓子,恰巧跟健步走来的陈寿平撞了个眼对眼。

“身为中军守城将,公然在镇北军营嬉闹,成何体统?”陈寿平左手扶着将军剑,金甲着身,不怒自威。

林竟一张“炮仗嘴”登时“熄了火”,连忙揉着后腰,坏笑着赔礼,“大将军,您家小娘子脾气不小,这一路上我可没少受她窝囊气。这不,人,我给您毫发无损地送来了,那这粮草,您总不能吝着吧?”

陈寿平神情严肃地扫了两人一眼,朝身后两名参将摆了摆手,“去,将‘甲’字号仓内备好的辎粮再清点一遍,启程前给林总兵过目。”

“爽快!”林竟当即挺胸抬背,有模有样地动了动筋骨,“将来三军会师,我可得在王爷面前好好夸夸您,您这是什么大功德!您这叫不计前嫌,力挺忠良!”他话没说完,就被陈寿平如电掣般的眼神强按了回去,忙嘿嘿一笑,“只要大将军肯给粮,您就是我祖宗!”

陈寿平不愿再听他口无遮拦地瞎贫,转问三雪,“一路过来,怎么样?”

三雪明眸皓齿,杏眼眯起,朝陈寿平朗然一笑,“一切都好,我已将九则峰的兵备汇整,暂时归入林竟麾下,如今近三十万大军驻兵富河平原,随时等待攻打伦州城的鼓号。”

陈寿平“嗯”了一声,又与前来送粮册的几名监工叮嘱了几句,便带着几人回到了临时驻军的大帐。

大帐内,几名参将神情严肃。

林竟则坐在不远处,正就着玉米糊糊,捧着隔夜的牛肉包子猛啃。

陈寿平无视了林竟狼吞虎咽的动静,对众人道,“今晨刚刚收到战报,昨夜云州城内大战,南城火光不断,百里外可见,目前战果未详。眼下云州方面局势复杂,说说你们的看法。”

右侧参将率先开口,“末将提议,尽快增兵云州。王爷此刻驻兵牧人谷,显然是在为攻城战做准备。若他们不以拖延战术内耗萧人海的兵力,就必须从南门急攻入城。自古攻城战大耗人力,第一批打进瓮城的军士通常被称为‘孤鹰’,出征之前都是签生死状的。”

左侧参将重重地叹了口气,接着右参的话说,“是啊,因为必定有去无回,出征前会事先发放阵亡抚恤,由军典记录名册,战后再请他们的家人认领。大将军,王爷那边情势危机,若萧人海比咱们先一步增兵,他们可就被困在牧人谷了。”

中军参将郑重道,“大将军,中锋将士愿携粮草前往增援!”

“末将愿前往增援!”

“末将也愿意!”

一时间,几名中将副参如被激了热血般纷纷抱拳,陈寿平却一改往日雷厉风行的作风,盯着沙盘,迟迟不语。

他心里清楚,眼前几名参将皆是原先遣军改组重编后划分出来的旁支将领,跟胡立深等人一样,都曾随靳王出生入死。眼下云州交兵在即,几位参将护主心切,也是人之常情。

“大将军……”几名将领跃跃欲试。

缄默一阵后,陈寿平沉声说,“你们先下去,容我再考虑考虑。”

众将还欲再提,但看陈寿平犹豫不决的态度,都不敢多言,纷纷退出了大帐。

三雪快步陈寿平身边,急道,“才几个月不见,你怎么做个决定婆婆妈妈的?你到底在等什么?二爷和老六可都在云州呢,萧家军一旦比咱们先一步增援,他们就会陷入没人没粮的境地,届时硬着头皮攻打瓮城,萧人海坐在城门楼上啃着羊腿数人头,你就高兴?不是我说,老六要是出点什么事,他老皇帝屁都不会放一个!”

“你放肆!”陈寿平按住她砸在沙盘上的手,怒斥,“你这丫头怎么越来越没规矩,早知道不放你回山,跟他一模一样的匪气。”

三雪瞬间炸开,“陈寿平,你说我匪也就算了,你敢说二爷!”

“我——”

三雪抡起红缨枪,一枪扎进起沙的泥地里,怒问,“姓陈的,你增不增兵!”

“……”陈寿平脸色黑沉,仍旧不语。

三雪咬紧牙关,“我最后问你一遍,增不增兵!”

陈寿平压抑地憋着一口气,言简意赅道,“事急从权,不能鲁莽。”

“好,很好。”三雪拔|出长|枪,反手递到陈寿平面前,“这柄红缨枪是二爷亲自为我选的。八年前若不是他肯收留我,我早就被野狗分吃了,你嫌弃我们是匪,可你知道这些年鸿鹄究竟杀敌多少,救人多少吗?我这次回山,九则峰被屠了……三百多留守的兄弟誓死不降,全没了,我把他们腰间的拜山令一枚一枚地挂起来,整整绕着寨门缠了十六圈。我们是匪,但我们不是软骨头。”

她眼圈泛红,“如今,四哥五哥深陷伦州生死未卜,二爷和老六又被困云州城。而你,却在这里跟我高谈阔论‘该不该归山’。陈大将军,您出身将门,名冠三军,而我始终穿着一身‘匪皮’,从认识您那天就没碰过‘金衫’。”

“……”陈寿平全身绷紧,仍旧一字不言。

三雪等了一阵,见他依旧一副冥顽不灵的态度,怒极反笑,“行,既如此,是三雪福薄,配不上您。今日你不出兵,我就带着鸿鹄的人亲自杀过去!”

她随即利落地将长发束起,转身快步离开了大帐。

陈寿平定在原地,好像彻底被她骂得不会动弹了。

林竟左顾右盼,未料自己甫一踏进镇北军营的大门,竟然围观了一场“家变”。再观陈寿平软硬不吃、油盐不进的倒霉模样,林竟索性学着丁奎“循序善诱”的语气,老气横秋地说,“我说陈大将军,您这是何苦。您是为朝廷打鹘狗,不是为朝廷打光棍,回头您赚了军功,拿了俸禄,还不是要养家糊口?三雪姑娘脾气不好,她爱骂谁骂谁,您又何必找不痛快呢?”

陈寿平端正肩甲,肃着刚正不阿的一张脸,义正言辞道,“君臣有别,不得僭越。”

“……”算了,清官难断家务事。

林竟无奈地摆了摆手,收回玩世不恭的坏笑,正色道,“那就说回战局。我方才坐那旁听了半天,我瞧着大将军的意思,您是根本没打算增兵云州。”

陈寿平眼波一凛,讶异地看向林竟。

“您知道这是一步险棋,显然没办法在曾经效忠于王爷的旧部面前说,因为一旦开口,别说是三雪,就连八千先遣军将士都得寒了心。”林竟绕到沙盘另一侧,指着澜月火丘的土包,又道,“但这也是一步活棋——因为只有用镇北大军牵制住妄图增援云州的萧家军,才能保牧人谷靳王大军此战无虞。”

陈寿平背脊挺直,不知不觉朝林竟投去刮目相看的目光,“说下去。”

林竟索性斜斜地靠在沙盘上,环起双臂,正色分析,“眼下细分战局,‘南北之征’大体可分为三个‘战圈’——其一,云州战圈。云州攻城战由内助外,萧人海作为云州总督,我们攻,他们守。攻守城之战最忌拖延,靳王清楚,萧人海也不糊涂。当年的太原保卫战,五王就是以边攻边拖的战术,硬生生逼得城内无兵无粮地耗了近三个月,最后太原献城,其失败的根本原因就是因为拖不起了——所谓‘攻人之法,先绝其援’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说,后援补给比什么都重要,于是就形成了第二个战圈——澜月火丘的补给圈。”

他快速往澜月城的山包上插了一枚战旗,再道,“我听丁大人说,富河粮仓是王爷临别大本营时下令修建的。我方才行径粮仓时粗看了一眼,发现个别粮车上竟然打着‘澜月火丘’的印子,想必自打您占领澜月火丘之后,就已将那里的存粮秘密转运至此了。我猜您和王爷的目的一样,都是为了今日南北之争时、在后援补给方面,不会因为澜月城的特殊地形而受敌军牵制。毕竟,澜月火丘位于三州正中且更靠近云州的地方,相较于攻城的靳王军,澜月火丘在地形上,于萧人海更为有利。”

又道,“据我所知,萧人海有个叔伯,名叫萧图,是他麾下统领辎重兵马的一员猛将。如果萧图携辎重越过澜月火丘,切断所有通往云中的战道,那么若我们此时盲目增援,非但极有可能在运送途中被萧图和云州战局两面夹击而不得进退,还有可能陷兵力匮乏的富河粮仓于险境。所以此刻,‘援’不如‘堵’——堵截所有战道,让萧图的补给无法过境,令王军背水一战,置之死地而后生。”

陈寿平一口憋紧的呼吸此刻方慢慢吐尽,他一直以来对林竟的偏见和怀疑顺势瓦解,推心置腹之后,竟显出那么点“惺惺相惜”的意味。

林竟瞟了一眼帐帘的方向,声音拔高,“但是,仅仅靠这两个‘战圈’牵制敌军,是远远不够的。”

陈寿平笑了一下,“那依林总兵之见,第三个战圈是什么?”

林竟站直身体,脸色一变,“便是伦州的攻城鼓号。萧人海的背后不光有萧家军,还有杨辉的饮血营。只有富河平原率先击鼓开战,彻底牵制住伦州,届时杨辉分身乏术,哪还有工夫去接萧人海的军令,派饮血营增兵云州,光是守伦州的城门就够他喝一壶的。”

他伸出手,依次凌空在沙盘上圈了三个“圈”,“只有将云州、澜月以及伦州三个战圈完全割裂,让敌军三者之间无法互通、不能互援,此南北之征,咱们才有制胜的把握。”

片刻后,陈寿平重重点头,赞叹道,“林总兵字字珠玑,难得。”

想当初幽州流民之争,林竟领十万难民围困幽都,差点落得个声名狼藉的下场。陈寿平记得,他当时和师弟各执一词,还因为是否启用林竟吵得不可开交。如今看来,靳王一句“虎父无犬子”委实精辟,烈衣知人善用,他这瞧人的本事,的确胜自己一筹。

林竟见他踟躇,随即挑眉一笑,“不过此计兵行诡道,犀利刁钻,看起来不像是您的战术。”

陈寿平听出他话中隐有揶揄之意,倒不动怒,坦然道,“林总兵有所不知,此计名为‘南水’,是我那师弟先前点火信发出来的。他让我无论如何死守澜月,务必截断所有踏进云中的敌军,所以我监运余粮回富河的同时,还留了胡立深镇守澜月城,就是为以防万一。”

“果真不出所料……”林竟挑了挑眉,心悦诚服一叹,“啧,您说这人都长着一个脑袋,怎么您这师弟就……是吧?”

陈寿平朗声笑道,“季卿从来都是用兵诡才,林总兵也不差,说明我大南朝人才济济,国之幸也。”

林竟重新捧起没吃完的肉包子,坐回案前,“大将军动辄‘家国天下’,林某人可担当不起。我呢,做梦都想打回伦州,为我哥哥讨回一个公道。对了,人都跑半天了,您不追?”

陈寿平十分有底气地皱起眉,“那丫头脾气上来总来这一套,过会儿就好了。”

话音未落,一名参将急匆匆地跑进帐来,手足无措道,“大将军,不、不好了,三雪姑娘抢了匹战马,说、说不跟着……糊涂蛋打仗了,要回山!”

陈寿平大惊,“什么!?”

林竟虚声一叹,看戏似的摇了摇头,“我说什么来着?您还不去追?”

陈寿平立刻卸去披甲,疾风般地冲了出去。

陈大将军,您哪里来的迷之自信?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61章 第四六一章 问鼎之战(8)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