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战山河 > 第460章 第四六零章 问鼎之战(7)

战山河 第460章 第四六零章 问鼎之战(7)

作者:烟海楼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4-06-18 22:16:31 来源:文学城

四六零、问鼎之战(7)

这匹叫“赤松”的马自打出生以来就被养在东河马场。

紫瞳马原本就稀少金贵,作为马厩里唯一一匹汗血宝马,它打小就被鬼门当成种马来培养,哪里干过这拉力的苦活。这不才刚从远竹轩接上阿灵和小敏,拉着车舆还没跑出二里地,它就闹起了脾气,原地踏步不说,还偏要在夜深人静的巷子里弄出点动静。

“二爷,我们这么多人坐车,是不是很沉呢?”阿灵的声音从车帘后传出。

“毛孩子欠教训了,你们坐着别动。”二爷从车辕上跳下,将马缰缠绕在手上,走到马前,摸着马头上一撮红毛,小声地跟它商量起什么。

阿灵掀开一条帘缝,仔细地瞧了片刻,回头问小敏,“小敏哥哥,二爷真能跟马儿说话?”

小敏也正朝前张望,“二爷可神了,什么都会。”

阿灵微张着嘴,露出敬佩的目光,“小敏哥哥会控蛇,二爷能跟马儿聊天,你们鸿鹄的人都这么厉害。”

“唔……”小敏撑起下巴,正琢磨着怎么答她,就见二爷掸了掸手里的布袋子,转身回到了马车上。再听他“驾”的一声,赤松马乖乖地踏起蹄子,再不敢像方才那样撒野了。

阿灵好奇地问,“二爷,您跟它说了什么?你们是用暗语聊天吗?”

“嗯?”二爷伸出手,松松地扶着阿灵的侧脑,以免因为车舆乱晃,她的头不慎撞到车门,“谁跟你说我能跟马儿聊天。”

阿灵侧枕着他的手心,懵懂地笑起来,“小敏哥哥说您最神了,是不是?”

二爷朝帘后的少年笑了一下,故意训道,“你怎么尽编排些谎话骗人家姑娘。”

“没、我没有……”小敏的声音惶恐起来。

张岩也凑了过来,“二爷,小敏没编瞎话,我们方才亲眼看见您凑到马耳边上说了几句,这马就乖乖听话了。可真神了!”

二爷再催两声,马蹄加速。

“我哪有这能耐。”他掸了掸身边空了的布兜子,从里头掉出寥寥几粒粟米,笑着说,“呐,要它肯卖力气,总得贿赂它吃饱饭吧。”

“贿、贿赂?”张岩惊诧。原以为此人或有通天之能,却不料他竟也会用此“清新脱俗”的手段。

阿灵不禁笑起来,“原来堂堂汗血马也要为五斗米折腰。”

二爷侧头看着南城的方向,意味不明地笑道,“马跟人是一样的,不赏足银粮,怎么打仗呢。”

天空不断传来雷声,将至未至的雨袋悬于云后。

不远的临街戎兵列队,搜城号吹响,闹得人耳骨剧震。

忽然,南城急闪火光,一道闪电劈下,似形成了一道蓝色火线,倏然与腾起的南火天地相连,紧接着惊雷刚好悬落于头顶——

——“轰隆隆”!

小敏连忙将阿灵拉回车里,看着南方着火的方向惊吼,“二爷,是南角街!南角街起火了!”

马车此时已停在一处水桥边,周围是一片茂密的树林。

二爷招呼三人下车,快速走到水桥边的草丛里,起刀掀开地井的铁盖,回身对小敏说,“你和张老板先躲进地井,我去去就回。”

小敏连忙上前,“二爷,我陪您去!”

二爷利落地卸下马身上绑车的栓绳,扯紧辔头,沉下一口气,翻身一跃上马。

赤松马本想撂蹄,忽听那人低柔的一声轻唤,立刻收起脾气,不骄不躁地扬了扬头,在原地踏起步来。

小敏紧跑两步,张开双臂拦在马前,“二爷,小敏答应过六爷,要寸步不离地护您周全,您带上我!”

二爷勒紧缰绳,从容不迫地笑了笑,“你放心,会有很多人护着我。”

又问阿灵,“这么好的夜色岂可辜负,小丫头,想不想看烟花?”

“烟花?”阿灵好奇心起,不知不觉走近两步,“我还从没见过烟花呢……”

二爷朝她递出一只手,“来,我带你去看。”

只听他朗厉地“驾”了一声——

深林浸松墨,赤松白马急奔于林野,朝着南城的方向。

巡城军千人成列,已经循着八辆运宝的马车来到地形复杂的南角街。

蜂巢一样的连排房舍漆黑一片,死气沉沉的,一点人声都听不见。

逼仄的巷子相互串连,腐草返霉,混着湿漉漉的潮气窜入鼻息,泛滥的泥腥比掩埋数月的肉骨还要难闻。

巡城军一进南角街,就将入口堵死,随即毫不犹豫地放了一把火。

大火烧起来,将八辆马车刚刚走过的唯一一条通路彻底吞没。

领队的巡城兵长坐在马上,眼睁睁地瞧着数十名义军护送着八辆马车进入巷子,可奇怪的是,此刻大火沸腾,渐渐波及两侧石笼一般的房舍,他们竟连一声义军的呼救都没听见。

“兵长,不对劲啊,那些人怎么没声音?”

兵长肃着脸,犹豫不决地说,“去,再添火!”

不过再一炷香的功夫,枯柴和煤油再次助燃,剧烈的火浪层层掀起,南城效仿不久之前的东河丑市,变成了一个火红色的熔炉。

八辆马车就孤零零地停在黑烟弥漫的深巷里。

却见马车车身上披盖的油布被大火催引的热风吹起,泥墙轰然塌落,砸在行将烘熟的泥路上,火星迸溅,一不留神碰着了箱盖上垂落的蜡捻。仔细一瞧,这些宝箱的盖子下竟垂着数百根蜡捻,它们齐刷刷地被溅起的火星点燃——“呲呲啦啦”的声响终于掐断了巡城兵长脑海中绷紧的最后一根引线!

“不好,马车上装的是火药!快撤!!”

被引燃的火捻迅速烧尽,箱子里摆列整齐的火筒遇到明火,立时炸裂——炸开的火光席卷黑云,一片连着一片,不断发出“轰隆隆”的响声,将泥石烂草统统炸上了天。

巡城士兵慌不择路,在燃着急火的巷子里闷头乱撞。

“快撤,撤!!”兵长嘶吼一声,调转马头,往反方向急奔。

然而冲天的火光不肯放过他们,瞬间将坠在队尾的数名巡城兵卷进火浪。

汹涌的火势将地皮掀起,整条南角街迸溅出带血的泥火。浇断的屋瓦被炸成碎泥,夹着屋顶弥散的黑烟相继砸进火堆里,将众兵当做了积薪厝火的“熔柴”。

终于,嘶裂的惨叫传遍枯城,催动了死气沉沉的夜色,点亮了天顶的那团乌云,接引着劈落人间的雷电——可不幸的是,亟待灭火的大雨却迟迟不来。

浓烈的狼烟铺散成一张黑网,笼罩在南城的一呼一吸之上。

燎原的火焰沸腾了,将天顶乌云烧成火红的赤色。

“兵长,你听那是什么……”一名士兵被炸得几欲耳鸣,还以为自己幻听了。

众人被大火烘烤着,却不敢发出一点声音,脚边的碎石贴着地面上下弹落,土灰飞扬,地面震荡,这动静就像是数千人同时在地下擂鼓发出的声响。

紧接着,四面传来犀角鼓号的吹奏声,胡笳乐声低迷,凄怆哀绝,竟然是南朝抚灵渡魂的殇乐,可重重的鼓点背后又隐藏着冲锋沙场时才能听闻的金铎之声,简直比落地的响雷还要令人震撼。

左手执龠,右手舞翟;

征夫泣落,妻女神哀。

残盔代盏,断俎烹羊;

螽鸣振振,瘏马玄黄。

羽弦丝竹兮成戟,鸣笳角抵过江;

寒暮映照兮危川,九渡青山大荒。

昔时故邻何在?

莽莽,苍苍……

伐鼓之劲成御风之势,悠悠唱词哀婉凄怆。

似真将云州整座城变成了一尊宴战群兵的大俎,由护城的勇士奏鸣一曲迟来十年的战歌。

十字中街杀伐声肆起。

云州城的年轻男丁自愿成组,由银三带领,均手持刀斧朝着刚刚从南角街跑出来的巡城军冲去,一时间砍杀声动天。他们似被战火中奏响的鼓乐振奋了士气,其冲锋陷阵的劲势不输任何一支正规军。

巡城兵长刚刚带领众兵撤出南角街,就见十字中街黑压压地铺满了城民。粗论其数量,比原先银三所领南角街义军整整多了十倍不止。

“报——!”报信兵狼狈跑近,“兵长,不光十字中街,整个南城全是老百姓组成的义军!”

兵长横握马刀低吼,“城民造反,杀无赦!”

银三所领全是乌合之众,没正规军那么讲规矩,一声“北鹘恶犬,滚犊子”吼得是震天彻地。

刀兵见血,攻势如虹。

两方兵阵杀红了眼,把云州城的十字中街变成了南北之争最初始的“角斗场”。

“快、快去通报萧大人!”

眼看抵挡不住诸多暴民的进攻,巡城兵长一声大吼,调转马头往巷子里钻。

然而他刚刚转弯进入小巷,忽见浓烟中隐隐约约一匹白马,马上那人的身前还护着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

“烈、烈衣……快,快抓住他!!”

众兵朝着滚滚黑烟扑过去,赤松马引颈嘶鸣,马蹄扬起,直逼众人奔来。

紫瞳马堪比杀骑战神,一声嘶鸣惊彻危宇,兵长所骑战马被这气势逼得连连后后撤,后蹄不慎被泥草绊住,马身不堪重负猛地一歪,兵长不慎跌落马下。

“呃啊——”

兵长顾不得右腿砸出的伤,再次朝白马冲过去。

只见滚滚尘烟中一柄红缨枪如曦云红羽,重重地砸在地上。

泥水喷溅,一本厚厚的册子被红缨枪穿胸而过,扎进石缝里。

“你——”那兵长抬头看着烈衣,“你要干什么?!”

“八辆马车上的宝贝,一样不少,都在账目上,拿回去,给大人过个目。”

“马车……”那兵长瞪大双眼,“马车上的东西呢?东西呢?!”

“东西?”二爷笑了笑,“诸位都是勇将,可曾见过饿着肚子冲锋陷阵的瘏马吗?”

“什、什么意思?”

二爷勒紧马缰,低头看着他,“那就请兵长将我这句话带回去。”

他又瞟了一眼被自己一枪扎进石缝的账本,眼神略显惋惜,“那么多值钱的宝贝,若换成破城的勇士,可增兵多少人呢?”

言毕,二爷蓦地拔|出红缨枪,折转马头。

“追、追不追?”

“追得上吗?”

确实追不上,因为两岸围堵过来的义军已将白马彻底保护起来,兵长眼睁睁地看着烈衣被所有人护着,离开了窄巷。

兵长脸色惨白,躬身从石缝里刨出那册被扎穿的账本,只见琳琅满目的宝贝名字工整罗列,连件数和箱号都仔细地记录得一清二楚。

“兵长,咱们没劫到马车,怎么跟萧大人交差啊?!”身侧一小兵急惶惶地欲哭无泪。

兵长攥紧那本账册,惊魂未定地说,“烈衣留了你我一命——这本账目就能交差。”

“……羽弦丝竹兮成戟,鸣笳角抵过江;寒暮映照兮危川,九渡……九渡什么来着?”

“九渡青山大荒。”二爷轻声道。

阿灵回头看着他,“九渡青山……二爷,这首歌真好听,叫什么名字?”

此时,赤松马已跑出战火纷飞的南城,回到了东河南岸,火色未销的长堤泛滥着干枯的芦苇,被暖风吹起一阵刺鼻的烟味。

二爷翻身下马,又小心翼翼地将阿灵扶下来。领她来到河边的一棵柳树下,他这才喘了口气,扶着石阶艰难坐下。方才情急之下强行驭马,未料竟催发了膝盖的旧伤,此时稍缓一阵,那种锥心刺骨的痛感又不遗余力地折磨着他。

阿灵见他脸色惨白,忙关切问,“您怎么了?哪里不舒服?”

“没事。早年受了点小伤,恢复之后,刚刚能驭马。”二爷舒展眉心,攥紧膝盖的手指痉挛一缩,忍道,“对了,你方才问我什么?”

阿灵坐在他身边,“就是刚刚南城打仗时,大家齐唱的那首歌。”

二爷嗓音一沉,“那首歌名为《破阵》,是云中一带的战歌。”

“战歌……难怪城民们都会唱。”阿灵歪着头,跟着记下的唱词念道,“‘昔时故邻何在?莽莽苍苍……’二爷,您的故人还在吗?”

“有些在,有些不在了。”

他遥望着茫茫江水,起伏的波浪此消彼长,渐次吞没辰星。

这时,南边天野间最后一簇火光燃起,在乌云下绽放无数红色的烟花。

夜幕中的火色更加明艳。

阿灵注视着夜空中绽裂的“烟花”,不知不觉意识放空,“那就是烟花吗……”

二爷看向南天,“那是报信的‘烟花’,城外的将军看见那一朵朵‘红花’,就知道这场仗要怎么打了。”

“报信的烟花……”

阿灵凝望着二爷的侧脸,不知道为什么,她总觉得,这么好看的一个哥哥不是应该万事得偿所愿么,为何伤与痛总不遗余力地粘着他。而他始终一副安然自若的模样,从没见他急过、嚷过,甚至鲜少见他皱眉,好像什么难事到了他这里,都如寒雹遇春雨。

她又想起小敏、银三、桑无枝,还有在伦州遇见的葛笑和蓝舟……他们这么多人,活成了世间万种颜色,只自己这张纸是不谙世事的纯白。

阿灵不禁露出羡慕的目光,向往地笑起来,“我从小生在百草阁,没有父母,没有兄弟姐妹,只见过两种人——拼命活着的人,和被炼死的鬼。巫使为了让我们活得更像寻常人,也会教我们说话识字。六岁的时候,我第一次看到星河。”

她仰起头,看着天边不见星月的乌云,“那时我就在想,我活着是为了什么?后来他们说,被大船送出去的‘药童’是为救人的,我才知道,我活着是有意义的。”

……是不是跟那些“烟花”一样呢?

飞蛾意欲扑火,却也是最接近光亮的一刻。

二爷看着她,轻声说,“小丫头,你不知道你有多好。你救下的人,或可还天下太平。”

阿灵忽然间眼神发亮,“真的么?”

“当然。”

波鳞逐浪,星瀑横流,都不如她眼中闪烁的光灿烂。

阿灵晃了晃肩膀,腰间的虎头铃“叮铃铃”地响起来,期许地说,“那我可真要见见他了。”

“很快。”

这时,南角街八辆马车上铺满的火|药已相继燃尽,浓烟滚滚的十字中街上,两方战阵也已杀至最后。

地下的震鼓声逐渐息弱,桑无枝布好的琴师分布在城内八方,分别带着近百名城民,于空阔的屋顶唱罢最后一个音节——终于,硝烟暂定。

布爷扶着一名老妪颤巍巍地来到桑无枝身边,“三娘,这位老人家想见您。”

老人家双眼含泪,双手捧着断裂的胡笳,随着最后一声鼓点重重跪地,一声不吭地磕了一个响头。

桑无枝连忙将她扶起,“老人家,这是何故?”

老妪张着嘴,“啊啊”地点着头,因为常年痛哭,她双眼浑浊,已挤不出一滴眼泪了。

布爷道,“三娘,这老人家的舌头十年前破城的时候被敌军拔了,他儿子战死在九龙道,曾是一名烈家军。方才自愿齐唱战歌的女子,都是寡妇……”

桑无枝的眼泪“哗”地一下涌出,“叫人好好安顿她们,确保散出的银子落到每一位城民手上。”

若是鬼门刀主此刻还活着,他应该怎么也想不到,鬼门十年来制约云州地网,无所不用其极敛来的财宝竟会以此方式收场。

那一箱箱用人命换来的金银原本是鬼门用来笼络两国朝臣用的,其中不光有岭南淳王为了扩充军备源源不断的资助,还有东河丑市一盏盏蓝|灯下为置换亡魂不得已押上的买命钱。

云州鬼门既然能豢养出那么多杀人如麻的刀客,光靠信仰是不行的,真金白银才是硬仗。萧人海这些年虽然视鬼门为眼中钉,却也从他们手中得到了不少好处。可无论如何探访,萧人海一直以来都没办法锁定鬼门刀主藏宝的“金阁”。

此番他肯放任烈衣带领他的那群乌合之众正面直击鬼门,除了是为借靳王之力铲灭一直以来蛀蚀北朝的“毒蛛”,也是为彻底收网后能坐收渔利,终将那个“金阁”里的巨额财宝据为己有。

自古行军打仗除了拼士气、比战术,归根结底,比的不就是谁家后院藏纳的银钱多么。没有银粮的军队摆明了一个绣花枕头,就算“誓师”之言将嘴皮子磨破,也不过是在软兵病马前鸣金讴歌。

可谁成想,原本唾手可得的财宝竟被烈衣捷足先登。

更令萧人海震怒的是,烈衣拿到这批财宝后,非但没想办法尽快将其藏起来,反而光明正大地摆在佛生堂的院落中一件一件清数,清数完后他竟像散雪片一样,全给散了……

云州城内按人头数,有一个算一个,人手一锭金色的元宝,弄得萧人海想一门心思充当“劫匪”,都找不到对家。

总督府前厅中,看着跪了一地被炸得灰头土脸的巡城将领,萧人海的脸色黑沉得能吃人。

手边一本被银枪穿孔的账册让泥水溅花了书衣,却还能看清扉页上那人大笔一挥,落下的两行行楷——

——箪醪之馈,必投于河;挟纩之言,必巡于军。(注1)

——香饵之下,必有悬鱼;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萧人海一掌砸在账目上,怒问,“烈衣人呢?”

巡城兵长不断磕头,“跑、跑了……末将失职,愿以死谢罪!”

……

前厅一时间鸦雀无声。

萧人海攥紧账本,慢慢起身,压着一口怒气,朝众人挥手,“许你们将功折罪,滚。”

众人如蒙大赦,片刻间便逃离了前厅。

后院杏花树旁,翁苏桐正在石案上抚琴,她今夜弹的,便是那首《破阵》。

等她一曲弹毕,萧人海才慢慢踱步她面前,他反手撂下那本账目,正好砸在翁苏桐轻抚的琴弦上。

翁苏桐拿起账目,翻开扉页看了一眼,淡淡一笑,“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我家二少爷不过是将这些年鬼门敛尽的民脂民膏归还到他们手上,这些原本就是云州百姓的钱,是鬼门不讲道理,强取豪夺,您作为一家外臣,又何必动怒呢?”

萧人海努力压制怒焰,“这么说,之前你透给我的信是故意和烈衣串通一气来骗我的,那八辆马车上的财宝其实早就被他散尽了……”

翁苏桐站起身,毫无所惧地直视着他,再不像前夜马车前那样怯懦。

“萧人海,你研读了这么多年南朝兵书,却还不如我一个小女子明事。今夜的云州城,百姓们齐唱的那首战歌名叫《破阵》,是唱给自愿入伍的战士们听的。唱歌的女子都是寡妇,她们家里的男丁几乎都死在了十年前城破的那一天——”

翁苏桐步步逼近,双眸闪烁泪光,声音低颤,“那其中……也包括我的丈夫。”

注1:箪醪之馈,必投于河;挟纩之言,必巡于军。——引自《太白阴经·子卒篇》

另外,《破阵》那首诗除了第一句化用自《诗经》,后面全是我瞎编的。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60章 第四六零章 问鼎之战(7)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