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穿越重生 > 战山河 > 第377章 第三七七章 糖人

战山河 第377章 第三七七章 糖人

作者:烟海楼 分类:穿越重生 更新时间:2024-06-18 22:16:31 来源:文学城

三七七、糖人

沿着云州中街点燃的火舌,已经蔓延到四城门,并在以迅雷之速继续向纵深蜿蜒的民巷里扩散,而此战要的便是今夜在云州四处制造出无法逆转的乱象。

银三带领的乞丐兵极不起眼,惯会神不知鬼不觉地在坊间惹弄是非,因为他们常在坊间干点火放跑这的混账事,所以人们称南角街是云州出了名的“耗子窝”。

污兽作祟之事时常引人不屑,平日里寻常百姓最恨这种没事找事的乌合之众,但凡惹了这些人,便如鞋底黏上了踩得稀碎的蝗虫,好不容易撕掉一层,又好死不死地引来了一窝。因此,人们大都也只敢在背地里骂骂咧咧,做尽了阳奉阴违的黑白事,却也不敢真当着他们的面讲。

况且,这些乌合之众聚攒在一起,为银三马首是瞻,还极为团结,一方有难,八方来战,简直是眼睁睁地看着一只“鼠王”带着一群“鼠崽子”耀武扬威地出洞觅食,非但不将“猫儿们”放在眼里,甚至还顺便将他们守着的“油灯”踢翻了。

这“猫儿”说的当然是总督府的一群正规军,他们阵马风樯,训练有方,却在对付“野耗子”这里着实栽了跟头——今日,从云城中街的那一车翻倒的泔水桶开始,事态的发生和演变就已经不在总督府的控制之下了。再之后,那个从被砸坏的马车上跑丢的女娃娃,成了云州城中彻底混乱起来的素因。

总督府派出的巡逻兵增至五倍不止,他们从四方城门调集而出,从西向东,从南至北,挨家挨户地巡逻,到了亥时,依然没有消停。

东市上叫卖的商贩已经开始拾掇着打算收摊,往年清明该是夜集最热闹的时候,可是今年不知怎么,城中竟然也乱了起来。老百姓们常处于战时,时刻戒备,多年来行走于险峰,如履薄冰,稍有些风吹草动便都紧张不已,有钱一点的百姓竟已开始收拾行囊,随时打算跑路。

一个老头挤在凤栖阁的门口,不敢进,也不敢退,往来的客人看不见他,他这一身素衣外加一双沾着泥的草鞋,连凤栖阁的门阶都不敢靠近,只敢眼巴巴地往里头张望。

“严老头,您就别看了,您孙女一时半会儿回不了家,您赶紧去收了摊子回家吧。”隔壁一个卖香料的老板凑到老头身边,好心好意地提醒,“我可跟你说啊,刚才我听旁边拉力的老哥说,东河那边出事了,杭老三叫人给投湖了,死得那叫一个惨啊。”

“啊?投湖……”严老头浑身打了个激灵,忙问,“咋回事?你可跟我说清楚,我那俩女娃呢?她们咋样了?”

“那谁知道,听说早上东河那边死了人,您就别问了,赶紧收摊吧。我也得赶紧收摊回家了。”一边说着,这人一边将香囊乱七八糟地塞进木箱子里,随后气喘吁吁地搬上了板车。

这时候,本就吵嚷的东市更乱了。做生意的买卖人着急忙慌地收摊,赶着车回家。

老头也不敢再在凤栖阁门口驻足,只能慢吞吞地回到自己的摊位上,在木凳子上坐了片刻。

案上的糖人只画了一半,是一个正在弹琴的少女。

老人家发了一会儿呆,便决定将今日最后一个糖人做完,便拿起工具,一丝不苟地画完后,刚要将糖人插|进旁边的架子上,却忽然被身后一个人喊住。

“老板,您刚做好的最后一个,我买了。”

他递了一块银锭子过去,从放糖人的架子上取下这只糖人。

老板回头去看,却见一个面容英俊、唇边漾着笑意的年轻男子,刚刚好将斗笠摘了下来。

“公子,太多了,两文钱便可。”

“拿着吧。”

年轻人不怒自威,眼神热络又冰冷,杀气藏匿于眼底,被他用唇边漾起的笑意十分妥帖地遮掩了。老人被他这周身的气势震得不自觉地一颤,也不敢过分推诿,便颤巍巍地站起来,十分恭敬地将银子接了去。

年轻人盯着手中糖人拨弄的琴,虚心地询问,“敢问老人家,这是什么琴?”

“这是五弦琴。”

年轻人点了点头,“抱歉,在下不怎么懂琴,只是方才从您身后路过时,偶然瞧见您这几张包糖人的纸,便多嘴问了一句。”

只见老人手边散落了几张用来包裹糖人的黄纸,上面依稀画着错乱复杂的线条,像是笔者最初画废的草稿。老人这才明白,这年轻公子方才一直站在自己身后,好一会儿不说话,原来是始终盯着这几张纸出神。

老人认真地解释,“这些都是我孙女前夜画的,她画了不少,画完就丢了。我见太浪费,便收拾起来,打算拿到摊位上,折了给客人包糖人用。我们做小本生意的,东西节俭一点是一点。这不,今日一共没卖出多少,这纸也没用完。”

年轻人的脸色好似有些阴沉,“老人家,这几张纸我也跟您买了,您看多少银子?”

“啊?”老人一愣,心道,见过买糖的,买糖人的,却没见过买包糖人的黄纸的。

“您尽管开价吧。”

见这公子态度和善,言语周到,老人家连忙将那些纸递给他,“不、不要银子了,公子,您方才买糖人的钱足够了。”

年轻人瞧着手中几张黄纸,礼貌道,“多谢您。多嘴问一句,您那孙女是做什么的?我方才瞧见您一直朝前头凤栖阁里瞅,是在等什么人?”

老人哀叹一声,“不瞒公子,她是凤栖阁里的一名琴师,给那桑老板做事,丫头不愿我出来做事,觉得风吹日晒的太累人了,她说她能弹琴,养得起我。我虽说是个糟老头子没啥本事,手脚倒还能动弹,总不能天天跟家里躺着吧。”

“难怪您懂琴。按说如今市面上在弹的都是七弦琴,这五弦琴倒是不多见了。多谢您告诉我这些,时辰不早了,城中乱,您还是收了摊,尽快回家吧。”

老人点头哈腰地笑了笑,与他寒暄了几句,便继续低头收拾摊位的杂物。

这时,鹿山从不远处走过来,跟在他身后,“我一会儿工夫眉没跟着,你怎么还买上糖人了。”

两人此刻已经走回身后的深巷子,薛敬随手将糖人递给他。

“我不吃这腻人的玩意。”鹿山的眼睛和嘴巴向来揣在脑袋顶上,十分的不接地气,甚至还没心没肺地眨了眨眼,认真地说,“二爷也不吃。这玩意是哄孩子用的,王爷自己留着吃吧。”

薛敬顿时无语凝噎。他侧目瞥了鹿山一眼,仔仔细细地磨着牙,“谁让你吃了,我是让你瞧这包糖人的纸。”

鹿山拆开那张粘着糖衣的黄纸,翻来覆去看了看,当他的眼神终于落在纸底画着的那片交错纵横的线络图时时,脸色霎时一变,“王爷!”

薛敬微微眯起双眼,呼出一口恶气,“这是通往地下火洞的线路图。我看,是运送火|药去天命书院的琴师中出了叛徒。”

鹿山震惊不已,这人怎么买个糖人还买出线索了……莫不是虎飞龙腾鲲鹏展翅,连时运都异于凡人。

“想什么呢?”

“哦……没、没什么……”鹿山收起思绪,又问,“王爷,这到底怎么回事?”

薛敬脚步迟缓,声音也随即沉了起来,“有些人阳奉阴违,将线路图画出来,说不定已经通报出去了。”

鹿山的胸膛起伏不定,急忙道,“我去找那老头问清楚!”

“不必。”薛敬叫住他的步子,沉声说,“那老人应该没问题,怕是他那孙女出了问题。我猜,应该是有人将她收买了,她想给那些人通风报信,便用这些包糖的纸试着画图,但又因为路线复杂,她需要一边回忆一边记录,所以画废了这么多张。我方才一路过来,顺着东街的夜集一家一家地看过,正巧看见这老人手边的一摞黄纸,他竟敢光明正大地摆在摊位上,让形形色色的路人大摇大摆地围观,便是不知前因后果,只当是孙女无聊之时随手的涂鸦。”

“那……如今怎么办?”

薛敬看了看天色,片刻间沉默不语。

这时,东街一匹快马越过几道水坑,正风驰电掣地狂奔而过。

薛敬仔细看了一眼那骑马过去的人,“是桑无枝。”

“奇怪,她这么急着出东街是要干什么?不是说了死守凤栖阁吗?!”

“去,拦下她。”

“是!”

骑着快马刚出东街的桑无枝,在一条七拐八绕的小巷子里,迎面被鹿山拦下了。

桑无枝看清来人,立即跳下马,神色仓惶,“小鹿!”

鹿山帮她稳住略显焦躁的黑马,稍显愤怒地问,“你怎么跑出来了?”

“我……”桑无枝急不可耐,“二爷呢?凤栖阁出事了。”

这时,薛敬从鹿山身后的转角闪身走出,“出什么事了?”

桑无枝看见来人,先是愣了一下,随后也未加询问,迅速回道,“昨夜是约定好的,最后一次往天命书院运送火|药,我与那领队的琴师大佟说好,布置完火|药,务必走二爷定好的地井,从东河乘船回凤栖阁,我嘱咐过大佟,他务必要将琴师们一个不落地带回来。可是我等到后半夜,他们也没回来……他们……”

鹿山皱着打断她,“他们是被鬼门的人抓走了,这事我们已经知道了。你直接说你那边现在的情况。”

桑无枝这才得空喘了口气,她抬手拢了一下鬓边飘出的碎发,焦急地说,“阿兰……就是上回二爷从那几个衙门客手中救下的丫头,她、她逃回来了……”

鹿山眼神一亮,“什么?有逃回来的?!”

“对,她水性好,顺着东河从对岸游回来了,但是她回来后整个人不太对劲,我问了半天也没问出什么结果。另外,总督府巡查的人上门两次了,布爷去东街口给阿兰请大夫的时候,看见了几个鬼鬼祟祟的黑衣人一直盯着凤栖阁,看着不像是总督府的探子。”

“还有吗?”

“还有,最麻烦的……”桑无枝的语气沉了下来,“昨夜我在云山楼抓了四个西山那边的巡逻兵,本想从他们身上套出点西山那边的动向,没成想,从他们身上搜到点东西,所以赶紧来找你们。”

薛敬想都没想,立刻说,“走,带我去看看。”

随后,薛敬和鹿山便同桑无枝一起回到了凤栖阁。

薛敬屏退众人,一个人走进房内,寻了半天,才在床边的柜子后面找到阿兰,她此刻正坐在墙角,一副浑浑噩噩的模样。

薛敬不敢惊扰她,只能保持着让她舒服的距离,轻声说,“阿兰姑娘,本王知道你现下不愿意说话,但本王想告诉你,你的任务已经完成了,而且完成得很出色。过了今夜,本王就派人送你出城。”

阿兰眼神空洞,只是盯着指间夹着的竹片发呆。

薛敬不疾不徐地走到桌前,迎着烛火坐下,“我小的时候,也曾看过琴曲一类的书,那时候还是在京城。京师中的少爷们打小学习琴棋书画,说是陶冶性情。我呢,纯粹是闲得无聊,随手在皇兄那里翻书的时候,看过书中关于击琴的说法,‘击琴以管承弦,举竹击之,以为节曲’——说的便是你手中这枚竹片吧。”(注1)

阿兰的身体终于有了轻微的反应,她稍稍抬起手,盯着手中的竹片,浑身抽动起来。

薛敬起身走到阿兰身边蹲下,低声道,“阿兰姑娘,你们琴师算得上这乱世中的清雅之士,琴师弹琴通常追求琴曲相合、琴音相契——自古以来,凡妙音绕梁,能于军中鼓舞士气,于庙堂净澈人心,于坊间抚慰乱民;而若是乱声入耳,则能乱人心志,霍其本心,甚至能将定力不足之人拖入地狱,将有志之士引入歧途。本王且问你,你的琴,是要做那‘净魂之妙音’,还是‘亡者之乱声’呢?

他这话一语双关,阿兰听不太懂,却也大概猜出他言下之意。

薛敬又道,“有时候,说与不说都是错事,那倒不如诚实一点,你若想保全他人,也应先将自己摘出去。”

阿兰的手指使劲磨着竹片,好一会儿,她才喘了几口气,小心翼翼地开口,“她叫小慧,我俩是从小长起来的。就在我被那几个衙门客伤了的第二天,三娘说要请一个姑娘去总督府弹琴,但因那时我伤重,于是三娘就临时换了小慧姐去。那夜,她很晚才从总督府回来,回来后便偷偷跑到我屋里,和我说她当晚遇到了点事,但是不是什么麻烦,还说一切都会好的,让我不要担心。我见她神色不对,急忙追问她缘由,但她吞吞吐吐,死活没说。”

阿兰从袖子里掏出一颗润白色的珍珠,黄豆那么大,一边抽泣一边说,“第二天,她便将这串珠子给了我。”

薛敬看着那颗珍珠,眼神一凛,“这珠子很珍贵,是她送你的?”

阿兰摇了摇头,轻声轻语地说,“是我娘的。”

薛敬不解地看着她,“你娘的东西怎么在她那,她从哪里得来的?”

“是她从当铺赎回来的。”阿兰深吸气,继续道,“云州城破那年,小慧他们家没了,我母亲为了救重病的她,就将身边最后一条珍珠项链拿去当铺当了换了救她的药。这么多年过去,我娘前些年就过世了,我和她一同长大,她一直照看着我,说她这条命是我和我娘给她的,所以怎么说都要把这串珠子想办法赎回来还给我。但其实我早就把珍珠链子这事忘了,没想到她一直记得。”

桑无枝和鹿山始终在门边听着,此刻他们一同走进了屋子。

阿兰吞吞吐吐地继续道,“那天晚上她去总督府给夫人弹琴,定是在回程了路上遇到了‘那些人’,她收了‘他们’的钱……”阿兰哭了起来,崩溃道,“我知道……小慧姐是用‘他们’给的钱赎回了我娘当年当掉的珠串。她、她确实是凤栖阁的叛徒。”

桑无枝不可思议地瞧着她,身形微晃,“你说什么……小慧……难道小慧是……”

“是……”阿兰绝望地说,“确实是她把我们逃离地网的路线透露出去的,可、可是……她是为了报恩,是情有可原的……是不是,三娘?”

桑无枝震惊不已,张了张嘴,却没发出声音。

阿兰的眼神诚惶诚恐,她又讨好般地小心询问,“三娘,小慧姐姐……她是好人,对不对?”

桑无枝咬紧牙关,依然不知如何回答。

在一旁的鹿山却毫不留情地说,“可因她一时贪心,却要云州整座城陪葬。她是好人吗?”

“她是好人!!”阿兰忽然尖利地吼道。

鹿山冷冷地盯着她,“在她眼中,这座城还不及一串珠子?”

“……”

鹿山冷厉道,“莫说她贪心不足,抑或知恩图报。可是,她拿葬送旁人性命的钱,报你母亲当年‘滴水之恩’,我不知道……这算是报恩,还是为孽。”

注1:击琴以管承弦,举竹击之,以为节曲——出自《旧唐书》

另外,小慧被派去总督府弹琴这一段,指路335章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77章 第三七七章 糖人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