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湛空觞 > 第9章 灭烛点七莲

湛空觞 第9章 灭烛点七莲

作者:饮灯食寒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12-09 01:36:41 来源:文学城

几近中秋,树间染黄,山中偶尔飘来细雨,让群山环绕的城池融成一块琥珀。

东街市场最是热闹。

梁松从问诊后,就一直在附近徘徊。

朱鹤散一解,他身体似乎恢复如常,不免庆幸。

或许赛神医所言也不过危言耸听,毕竟他不傻,怀揣着某样东西,自己定已成众矢之的。

街边摊贩铺展牛皮,摆满琳琅,一面乘凉一面观望,半天也成不了一单,却过得很是惬意。

他有些羡慕,身边一人摩拳擦掌来问:“怎么?有宝贝出手?”

他却狠瞪人一眼。

观望许久,目光最终投向一众楼子中最高的一栋,金匾气派,龙飞凤舞写着——可居台。

此楼专为奇货交易而建,名号响彻江湖。

更有戏言,十步一剑客,百步一刀侠,但行千里路,唯见奇货台。

奇珍异宝,江湖消息,但凡有所价值,来者不拒。

若想进行一场安全可靠的交易,此处亦为上佳之选。

只是此楼主人崇氏很是神秘,富可敌国,势可成派,梁松看着金碧辉煌的楼台,觉得这话不错。

然他观望数日,既不愿暴露,又搭线无门,一时进退维谷。

直至他发现高楼之上一处檀窗正开,窗边似站着一人低首打量他。

他一惊,立刻拉低斗笠,却被一双黑靴挡住了去路。

“我家主人,邀壮士赏脸一见。”

拦路者一身素袍,侍卫打扮,然面容清丽,蛾眉乌鬓,是位姿态不凡的女子,此刻目光注视向高阁。

他抬头,见正是他察觉到的那处窗户,一人身穿玄锦,头戴青檐帽,朝他颔首。

确是尊贵之人的做派。

楼上实则另一番光景。

那公子透过窗缝,见梁松被人引入瓮中。

掀开笠貌,虽生着浓密胡须,仔细一看,眉清目秀,乃是乔装后的阿泽。

梁松此人心眼甚多,她万不敢前去打草惊蛇,然不过片刻,房间外却响起了急促的敲门声。

她赶去开门,见门外唯一脸沉色的观鹤,皱眉。

“他说人有三急,险些就地解决,我只好放他去,结果——”

结果就摆在眼前。

阿泽幽幽叹气,梁松还是那个狡诈的匪贼,正跨出门去寻找,脚步一滞。

“中计了。”

她弹指飞簪向深邃的走道尽头,一抹黑影赫然闪过,人亦如疾风相追。

原地的观鹤一惊,这才恍然。

原来他并非发现了什么破绽,而是,对买家的试探。

可显然,他们不曾检验住。

紧跟着追去。

然任谁也没想到,等走廊空荡,一道湿漉漉的黑影悄摸逼近。

正是梁松。

假意逃跑,实则藏于污秽粪池之中,跟踪人前来,本欲探探虚实,却见一伙算计之徒。

他庆幸自己的谨慎,但也由此明白了,眼下境况,想要独善其身而稳赚不赔,几乎是不可能的。

故索性铤而走险,偷上一笔。

他附在门上静听,不见动静,一颗心几乎要跳出胸膛。

手中攥着观鹤笼络自己的一颗金豆,他猜测她们必准备了丰厚金银,方才匆忙,或会落在房中。

刚要推门,一不留意廊尾走来两位黛衫女子。

他身体一绷,唯恐身上熏天臭气惹人怀疑,谁知那两人竟停在他身后。

“我家主人请你走一趟。”

“不认识,让开!”他语气恶狠,手已绕后握刀。

然还未等他握紧,一女凭借灵活的手腕将暗器抽了出来。

“由不得你。”另一人则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取下头上剑簪,率先抵在他咽喉处。

他就被如此押着,到了深处一扇金漆红门前。

“当家,人已带到。”女子朝里恭敬秉。

门很快打开,一同样青黛的女子朝梁松看了一眼,发话:

“等等。”

她使唤手下剥干净他身上衣物,将数桶水浇头,又取来香软的锦缎将他裹住。

他如一头待宰羔羊,周身围绕上一股浓郁香气,不比花楼里的刺鼻香,极其好闻。

然他粗人一个,识不得。

这才入内。

穿过戏蝶屏风,这屋子可称宫殿,装潢也是他从未见过的富丽。

内室与外厅隔着紫罗幔,薄薄一层低垂在黑石地面上,隐隐绰绰只窥见上头有影。

酒水入杯,杯盏相撞。

待终于传来说话声,却只有厌恶二字。

“太臭。”

听起来是年轻男子,带着酒足饭饱的惬意,慵懒浑厚又矜贵。

先前给梁松倒腾的女子上前请罪,又轻步开窗。

一股清新的雨后凉风涌入。

而两侧婢女也心领神会地将纱幔又放下一层,此时内外之景更加朦胧。

“把你的东西卖给我,如何?”帘内人倒是不拐弯抹角。

虽是问话,语中却不容置喙。

梁松咬牙,留神可有逃脱之机。

那人对他回不回答并不在意,又抿了口小酒,道:“东西在这样的蠢人手上,还要我帮你取?”

这话显然不是对梁松说的,但他口中的蠢人,显然就是梁松。

梁松怒火中烧,却也不敢发作,只心中自嘲,自己可不就是个彻头彻尾的愚夫吗,不然怎会才脱虎口,又入狼窝。

另一人没有回。

那人似不耐烦了,摇了摇手中空酒壶:“一千两,拿了走人。”

这次,带着杀伐的凌厉。

他心中一怵,欲以命相搏,一旁女子先朝他掏出一沓银票。

他看着这不真实的景象,心中惊愕。

天底下哪有如此轻易就完成的事,方才经历过什么他自然忘不了。

岂料帘中人早已看穿他的心思,率先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将东西卖给我,你自然可以安全离开。”

“我为什么要相信你?”梁松壮着胆问,他不惜这一条命,但随即又想到了什么,后悔这般顶撞人。

“你没得选了,楼里的人正在找你。”

梁松皱眉,片刻后硬气道:“我要安全之后再交货。”

帘内一静,很快又传来不耐烦到极点的声音:“你可真够麻烦的。”

说完,又问身旁人:“你要的东西,自己去拿?”

“不了,我与这位梁兄还是日后再见为好。”神秘人丝毫不避讳。

这话让梁松心里一惊。

“送他出去。”男子也不再说什么,又自斟自饮起来。

女子将那叠银票塞给梁松,又带他至一处暗道,他正迟疑,便被人毫不留情地拽入黑暗。

不过多久,她带着一块脏兮兮的帕子再度回来。

面对递来之物,一身朱褐锦袍的主人寒毛直竖,毫无探究的兴趣。

女子会意,将那物呈给对面人。

那人道谢接住,掀开布帕,里面竟是一颗血红剔透,状貌奇诡的晶石。

“这破烂花了我一千两,若不是那人还有用,我早就拿回我的票子了。”

锦袍人金盆洗手,他一向讲究物价对等,此物让他出一个铜板也心疼。

“钱货既已二清,岂有追回之理,那笔银子,便算你我之间的债罢。”对面客安慰,温润的声音中夹带着丝丝凉意:“况且,他也没有多少时日活了。”

“死人的债,收了也晦气,断我财运。”

男子轻轻一叹,在丝绸上擦干了手,见人再没看他一眼,气不打一处来:

“快别看了。我特意为你点了一桌珍馐,你当真要暴殄天物?”

他一指桌上的芙蓉鱼羹,痛心疾首:“此乃我派人从海门加紧送来的银鱼,半刻前还活蹦乱跳,辅以青荷甘露,上桌不过一刻便失了鲜味。”

“金玉珍茸,需以松木炙烤,温火煨上足足半日。”

“栗子鸡,用料都是积玉山土生土长的佳品!”

“还有这酒,初秋的金桂温酒,你偏要等凉了再喝,你说说你!”

他一脸遗恨,似要为整桌的酒菜都鸣个不平。

听者只得随意夹起手边的菜浅尝两口,又斟酒细细一抿,由衷赞叹:“这酒不错。”

回味甘甜,温后仍沁着丝丝凉意。

但他并未沉溺其中,起身时衫若天水飘逸。

“浪费可耻,劳烦你叫人帮我打包。”

男子一听,无处计较,只问:“外面那二人怎么办?”

“蓬门待远客,你的金桂温酒,会逢有缘人。”

青衣人向主人告辞,便拎着打包好的食盒出门。

他带着淡雅的青鸟面具,身量修长,行姿轻徐,就这样掠过焦急寻人的观鹤。

朝着离城的方向去,在必经之路上与阿泽擦肩而过。

两人有一瞬的目光交汇。

阿泽回望那余阳下的清淡轮廓,一眼认出这正是那日阴山墓中的神秘客。

她不信什么缘分,此时此地,必然无鬼。

提步追去。

一路向西似逐落日,不觉间已离城郭,步入无尽的田野中。

而前方人脚步盈稳无声,有加快之势。

她亦步履带风,却在呼啸的金浪中听见了明朗嬉笑。

脚步一怔,即逢柳暗花明,一片世外村落呈现在眼前。

她借土墙做挡,见人熟步迈入,便被孩童簇拥起来。

他也不恼,放下手中食盒,将油纸包好的吃食分发下去。

引得孩子们欢呼雀跃。

不远处忙碌的大人见状,也笑面作揖。

直至男子两袖清风,他们各自奔家分享喜悦,有三两顽皮子天沉不落户,经他一指,也就乖乖朝村深处跑去。

欢声笑语在旷野飘荡,热食香气随风散至她面前。

腹起空响,望着黄云熏天,生出一种天地之大她独苍茫的感觉来。

只是知道,在这样即将寒去的夜里,她没有一处值得翻山越岭的地方。

出神间,那遣散了所有游童的男子抚平衣衫,再度行径。

她决意跟上。

天边只剩夕晖,他们穿过村落,进入了一片篁竹,水声如鸣玉环。

重山间有白瀑飞落,而那青衣如修竹一株,停在了瀑下的六角石亭中。

亭名十里,她扫过一眼,终于现身:

“阁下好脚力。”

那人听闻转过身来,发如冥瀑逸出三千凡丝,声若流水相击清清润润:“姑娘好耐心。”

“梁松在何处?”她不喜拖泥带水,抛剑未出鞘,寒光却煞人。

“你会见到的。”

那人话藏深意,遭逢当头一剑,立刻展臂后退。

阿泽惊讶于此人反应之敏捷,横锋扫去。

但见其视身后湍急之瀑若无物,身姿清逸有力,纵使水落三千,他袍不染半分。

只此一招,她知自己之不及,又见人眼中闪过一丝异样的亮。

她心间惊异弥漫,来不及思考太多,脚下轰然一动。

飞快坠入昏暗。

十重关,十里亭。

青衣人凌波上岸,转动亭前龙珠,看着地面石板合上,最后的印象唯剩下落者那双冷冽的眼。

“得罪了。”

他对着无人之地开口,声如风吹柳叶,还是被来人捕捉。

“说多了,不觉得腻么?”

赛八仙的胡须被风吹得乱糟糟的,整个人还是一副冰冷模样。

青衣人并未理会他的冷嘲热讽,只看了眼阴云翻涌的暮空,便知又有一场秋雨将至。

“走罢,前辈。”

岩底不深,阿泽很快蹬壁落地。

头顶吱呀一阵,最后一丝光亮迅速逃逸。

她脑中闪过那算计者,比起愤怒,心里更是疑思万千。

他与翡石村之事究竟有何关系?

再细想,今日这番周折,难道是为了引她至此?

她闭眼凝神,只明一点,那人既只困住了她,眼下便并非无解之局。

常带的火折子不见踪影,她只好握着半生沿壁摸索,剑鞘四处敲击,回响不断,格外幽旷。

“咚咚——”

不久,一处之声有所变化,说明岩石最薄,后藏空旷之所。

她持剑后退,汇力一刺,剑力的冲击下石壁坍塌,激起层层灰烬。

她一挡,再看时,微光照见一条不知通向何处的幽深地道,她清晰感觉到湿润的山风穿洞而来。

那头便是出口么?

她无路可退,收剑行去,愈往前走,风势愈大。

待她走至集风之篓,眼前虽豁然开朗,脚下却没了路。

前方是一眼顶如鱼口的深邃天坑,飞流直落,无数钟乳石柱自潭而生,云林皆衔锁链,挂莲灯,连于一方中坛之上。

风火相呼,却照不亮洞外苍穹,格外诡异。

她观察片刻,飞身上台,见脚步交叠湮灭,说明她不是第一个至此的人。

而脚下浮雕经瀑冲刷渐没,仔细看,绘有丹朱七莲,莲心化作狰狞的鬼头,正盯着上方链山之顶,一盏灭了的莲花烛灯。

常人见此,定以为是什么魔教祭坛。

她却知这七莲并非邪教所有,而是三宗之一岐山的圣物。

这些源远流长的名门,幼时便刻入她脑海。

传闻岐山开山老祖薜宿在山中见到一株并蒂七莲,自号七莲修士,创立岐山一脉,并倾尽毕生所学写下一门惊绝后世的功法——破莲诀。

这七莲也并非地狱恶鬼,而是他做屠户时信奉的小神。

再说,这精心布局的云柱烛灯,她最熟悉不过。

长青庙,用的便是此类阵法。

灭烛之阵是千年前的一幻散人所创,历经后世的改进,变法无穷。

但万变不离其宗,只要将灭烛精诀融会贯通,一切便可解开。

她俯看石灯摆式,以心铭念,以剑刻算,很快有了答案,纵身踏链,将八方十六盏荷叶青灯按规律转动。

火光明灭间,那七莲中台浮雕尽下,化成一盏深不见底的囚笼。

潭水内流,秋风灌入,铁网簌动,声震地面。

幽深中传来苍茫之声,犹如数年未转的水轮,藏着一股**气息。

“你来了——”

她朝里探去,但见笼中臂粗的铁链织成巨茧,囚着一人。

那人缓缓抬头看了一眼,大约是没见到想见之人,摇头叹息:“怎么是个女娃儿?”

“你在等谁?”她问。

“我等的,就是把你推下来的人。”

他声如锈铁。

“是他把你囚在这的?”她目色一闪,不懂则问。

那人却轻蔑一笑:“普天之下,还没有人能把我困住。”

说完,他又扫过她手中半生剑,低吟着点了点头。

“你说天下没人困得住你,而你又确实被困在此处,这岂非自相矛盾?”她有所注意,猜测此人见识非凡。

那人听闻,苍苍一笑,忽而举起青筋暴突的右臂,整个洞内的铁链似受召应,剧烈摇晃起来,沉铁碰撞刺得人耳膜发疼。

“是我把自己锁在这的。”

阿泽怎知他突然发难,脚下链网晃得厉害,她猝不及防一滑,又迅速稳住身形,借力越上中台。

暗暗发力将半生穿过中心索孔,铁链被她拉直,那人的手臂便难以施力。

他扭头看来,眼中终是露出了惊讶,纵使再怎么动气,也动弹不得,只好停下。

似不愿承认自己的落败,鼻中冷冷哼气:“后生可畏,但想将我从这里带出去,还是痴人说梦。”

他的语气轻蔑又落寞。

她尽收眼底,反问:“我为何要带你出去?”

“这可由不得你。”

那人挑起眉毛,讽刺她是个什么都不懂的黄毛丫头,又沉面提示:“你且抬头——”

她于是抬头,顶上正是云柱链山阵,再往上飞流千尺,水势庞大,顷刻拂了她满面水花。

即便她早已全身湿透。

但她很快捕捉到重点,万千铁链的顶峰悬着一盏熄灭的莲灯,她原以为是灯油燃尽。

现在看来,那盏灯便是此阵的阵眼。

“此为七莲灯,若你能凭本事攀上铁链山最高处,将之点燃,便可离开。” 下面又传来那人的声音。

她毫不怠慢,拔剑旋身,借着层叠的链网,意欲飞上旷洞。

她的利落让人惊讶。

正如他所言,破阵绝非易事。

但若凡事先思其难,人往往知难而退。

她飞索倒悬,靠近一盏长明灯,拔下柳叶簪欲打开灯笼取火。

倒腾一阵,没想到那莲灯的叶脉竟是中空,一角飞出藕丝般的细针来,她虽取得了火,肩上却也中招。

立刻稳定身形,二指将射入衣袖的银针拔出,肉眼难见,却疼痛钻心。

她皱了皱眉,握紧烛火,愈发谨慎地朝顶上攀去。

方接近中心莲灯,远处一盏莲叶又冷不防飞来。

她敏捷翻身,谁料这阵法似能预测她的行迹,下一秒藕丝针首尾夹击。

她只得掠链一避,将莲叶暗器生生接下。

低头一看,那物竟在空中变换形态,成了一枚莲花镖,边缘锋利,经年不锈,飘摇烛光下似一团不息的业火。

她手指被划破,燃起灼痛,人却寒栗。

呼吸清神,然祸不单行,正当她欲重振旗鼓之时,却发现手中烛火忽明忽灭,眨眼功夫便黑了去。

她眸中深沉下来,先前破灭烛阵时,到底是熟而松懈,竟轻狂至此。

扫过四周,除去方才破阵所灭,洞中仍在燃烧的莲灯已剩无多。

若灯全熄,则破阵失败,此地将陷入无尽黑暗。

她不愿坐以待毙,再取一盏烛火,跃向高处。

这次,她敛声摒气,尽她所能放缓动作,护手中之烛不灭,但如此,必疏忽不时袭来的莲镖与银针。

护烛与避险,二者好似鱼与熊掌,难以得兼。

终于,在凌波躲过一枚疾莲之时,手中火光再次被风掐灭。

她只得停下,借着闪避暗器的功夫,心中冥想,总觉它们射得不明来路,实在不像是一个精通阵法之人所设。

又或者,是她还未领会其中的联系。

尚未想通,眼前又有一枚七莲擦面而过,她倾身躲开,尚未站定,闪着银光的藕丝针又穿她腰身。

她惊异腾空,一时不稳,跌落铁链,眼疾手快地拉住上方。

虽失了足,却骤然一惊。

莲镖明击,银针暗袭,烛火闪灭,不论哪一样,都让她如履薄冰,寸步难行。

观这精妙绝伦的阵法,若想置她于死地,以她如今的造诣,只怕撑不过多久。

但她纠缠良久,却无性命之忧。

这般布阵不像是要杀人,倒像是在引导她的步法。

她揣摩片刻,恍然明朗,凌空而走,聚精会神地对付连击,试探一番,竟真有眉目。

不出十步,她便以半生剑尖取下最后一盏长明烛,这次闭上眼睛,不再强逆,而是顺势踏镖,凭着心中不断涌现的领悟变换身式,配合机关师的意念而动。

虽有偏差之处,磕磕绊绊,亦前行不止。

地下人看着头顶逐渐纷飞自如的惊鸿影,顿时睁大了眼睛。

他望着那盏微弱的火光,任凭灰尘落入眼中也不眨一下,久而久之,眼球爬上骇人的血丝,竟催生出一些晶莹来。

“你——怎么知道这个的?”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