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渣男模拟器 > 第6章 疑云

渣男模拟器 第6章 疑云

作者:且绕南屏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7-03 16:48:02 来源:文学城

数年前的事,回忆起来历历在目。

想得越多,韩潇就越抑郁。

一个人很难纯粹的好或者坏,赵豫尤其如此。他或许是个感情上的渣男,但不可否认,他对她在经济上向来大方。

尤其是韩潇舅舅家来敲竹杠,赵豫从来都是默不作声的解决,从没拿这件事让她难堪。

这些钱韩潇是还不上的,所以她一直都在赵豫面前气短。

夜里忽然开始失眠,韩潇不断回忆起安妮的话。难道安妮说的有道理?

毕竟妈妈也说过类似的话,她说赵豫这样的男人,就像太湖上的小船,湖心暂停,女人就像鱼,命也不要似的翻着肚皮往船上蹦。

或许错的不是赵豫,而是他们后来差距拉大,他有更好的选择了。

毕竟她相信赵豫真心喜欢过她,也相信她提离婚的时候,赵豫那个万念俱灰的眼神,不是装出来的。

深夜死寂,韩潇像是要抓住什么,更像是要寻找真相。她翻出赵豫留下的笔记本电脑,接上电源。

电脑外壳有损坏,显示器右上角一块蛛网状损伤,所幸还能启动。

被电脑启动的蓝光印在脸上,韩潇冷得发抖,她脑子里最坏的念头,是害怕找到任何赵豫被她害死的证据。

害怕,但是想知道。

微信自动登录了。

韩潇睁大了眼睛。

好多条询问的消息被同步,韩潇机械而麻木的点开,她的鼠标停留在赵豫和安妮聊天记录的最后一句里。

赵豫:“要是她突然死了,就好了。”

安妮:“哈哈,白月光就该活在回忆里啊。”

韩潇的脑子嗡了一下。

她往后倚住躺椅,枕着头枕闭了片刻眼睛,一种耳鸣的混乱感困扰了她五分钟。

很神奇的事情,慢慢地,她脑海里浮现出一句话。

赵豫死了。

这一切都结束了。

结束,而且再也与她无关了。

混沌的嗡鸣声好像突然间消失了,她感觉不到困,没有失眠的劳累,之前那种渴求真相的负罪感也荡然无存。

电脑里闪着莹莹的蓝光,聊天记录的页面,光标还在轻轻闪烁,仿佛这个微信的主人的故事,随时都会继续。

一股困意袭来,韩潇好像睡着了,又似乎没有。

她迷迷糊糊中想,她是怎么会觉得,赵豫还喜欢她的呢?

难道就因为安妮那几句话?真是太蠢了。

她不是这样,自欺欺人地被骗过一次又一次了吗?

最早是什么时候来着。

对。

最早是韩潇快要硕士毕业的时候。

在此之前,他们度过了一段很好很甜蜜的时光。赵豫事业上升,经济宽裕。韩潇是多才多艺的曲艺生,研究生生活还算清闲。

直到临近毕业,她才发现这两年的生活都在象牙塔里。

就业形势不太好,大剧团校招的名额挤破头,没名气的小演艺公司待遇令人落泪,还随时伴随失业。正式的编制限制就更多了,限学历,限专业,还卡户口。

两年过去,赵豫已经在项目里当了小领导,韩潇不清楚他实际收入,但是听他已经几次透露,打算等韩潇在河市找到工作之后就买房了。

韩潇和妈妈讨论找工作的时候,江馆建议她小公司都不要考虑了,将来家里也不指着她挣钱,主要是找个体面,说出去好听的工作。

韩潇也比较赞同,毕竟很多小公司,为了谋生都是往偏远地方到处演出,吃不好住不好,一出去几个月都不着家。也不利于夫妻关系。

不过赵豫对此还是挺开明的,韩潇问他,他就说自己不太懂这个行业,希望韩潇选自己喜欢的,就算将来经常出差问题也不大,他没有把妻子困在家里一亩三分地的癖好。

不过这几年和赵豫在一起,高于同龄人的生活水平,也无形中让韩潇有些眼高手低。

所以毕业的时候,她通过了两个大剧团的前两轮笔试和面试,觉得怎么也能上一个,就把其他的小公司都拒了,没给自己留个保底的工作。

其中一个剧团,是河市最大的剧团,韩潇早在老家读戏剧专科学校的时候,就久闻大名。这次也是投入精力最多的。

面试前两天,江馆突然打电话来,问韩潇那个岗位招几个人。

韩潇有一种不好的预感:“三个人,怎么了?”

江馆沉默片刻:“另外一个演艺公司呢?准备的怎么样,他们好像比较喜欢全能一点的人,而且这两年,儿童剧的票好卖,他们这次招人也是往这个方向走。”

韩潇紧张起来:“没有专门去准备,精力有限,要是抽到其他剧种,就吃老本了。妈妈,怎么了吗?”

江馆只好实话实说:“刚打听到,剧团副院长带的两个研究生,和你报的一样岗位。其他情况还不清楚……你还是稍微准备一下演艺公司的儿童剧吧。”

韩潇听了这消息,紧张的一夜晚没睡好觉,两场专业面试一个是这周六,一个是这周日,都只有两三天时间了。

周六是剧团先面,之前没留意,这次不知道是不是心态变化,总觉身边很多考生,和组织面试的工作人员都很熟的样子。她和坐在旁边的一个女生聊了一下,才知道不仅仅是某人的研究生这么简单,很多这次来面试的人,都是原本就在这里工作的。

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他们没机会成为正式员工,就以领导名下子公司员工,或者劳务派遣的身份在这里工作,统称外包。然后等剧团放出少量正式名额的时候,再去参加考试,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和他们比起来,韩潇自觉表演能力差的远了,之所以能和他们齐聚一堂,也是因为她报的岗位是针对应届生的。

那个女生还挺热情,她好心提醒:“你要好好抓住应届生身份,要是错过了,就要和我们老油条一起卷生卷死了。”

这种来自就业和生存的压力,还是头一次这么直观的放在她面前。

她试着提了下自己的岗位,和女生说:“我这个虽然是应届生岗位,竞争好像也是挺激烈的。”

那个女生思考了片刻,忽然想到什么,意味深长的笑了一下。

面试过程没出什么岔子,表现的算是中规中矩吧。韩潇换好衣服,收拾东西走到门口,发现一张熟悉的面孔。

是她本科时候的室友李雯雯。

李雯雯看起来居然挺朴素的,穿着一件黑衬衣,牛仔裤,扎了个马尾。

韩潇挺惊喜的:“你在这儿上班啊?”

毕业的时候她记得李雯雯拿了好几个offer,最终去了哪儿,她一直没有说。宿舍群里一开始还讨论些吃喝玩乐,后来大家生活差异越来越大,很久没有联系了。

李雯雯显然也是挺高兴的:“韩潇?你不会来面试的吧?”

韩潇可劲点头。

两人在公司旁边的咖啡馆里吃了顿简餐,韩潇才知道她这几年的经历。

当年这孩子是真的被坑了。

毕业的时候,李雯雯其实有更好的选择,但是冲着这个剧团在业内的名声,还是把它作为第一选择。报道的第一天,她发现这个岗位明明只招三个专攻昆曲的演员,来报道的却有六个人。

领导直接把她们都叫进办公室,告诉她们:“我看你们都挺优秀的,面试的时候一时难以抉择,就想着先试用一段时间,这也是给大家互相选择的机会,看看彼此适合不适合。”

李雯雯说:“当时我刚毕业,什么都不懂,那一刻只有一个感觉,就是懵了。还能这样?”

韩潇也惊讶:“对啊,还能这样?”

李雯雯说:“当时有个女生,懂得挺多的,先是问试用多久,对方回答一个月。她又问试用期间会参与正式演出吗,有工资吗,交社保吗。然后领导直接翻脸,说你出去吧,我看出来了你就是来找茬的,你不想干有的是人想干。”

韩潇说:“后来呢?”

李雯雯说:“那个女生就出去了,剩下我们五个大气都不敢喘。战战兢兢过了一个月。最后一天试工结束,那天是去隔壁市的县里演出,回来都快12点了,领导把我喊到一起,把每个人都数落了一通,然后说我们没有一个符合要求的。”

韩潇吃惊道:“那你怎么还在这。”

李雯雯长叹一口气:“然后另外一个领导出来劝和,说这些小姑娘都是外地人,想在河市混口饭吃不容易的,主要是现在剧团里名额不够,不能给她们转正。周主任的名下不是有个公司吗,可以先把我们都挂在那个公司,人还是照样在剧团里上班,听剧团的安排,对外就说是剧团的人,名声也是好听的。”

所以李雯雯就这样以不伦不类的身份,在剧团里待到现在。

韩潇有点心疼她:“那你怎么办呢,总觉得这样不太好。”

李雯雯摇摇头:“我反正是打算跳槽了,正在找下家了,找到就走。在这里何止不太好,我跟你说啊,过节发的东西都不一样,在食堂我们只能打一个荤菜,正式员工能打三个荤菜!”

韩潇被逗笑了:“这么无语呢。”

李雯雯一点也不觉得搞笑:“等你进来你就知道了,处处低人一等好吧?你要是能校招正式员工进来,待遇还是挺好的,就是人际关系乱了点。要是像我一样外包,还不如像咱们那另外两个室友,回老家考事业编,虽然都是县城里,但人家可都是工作体面,婆家富贵的县城婆罗门。”

韩潇点点头:“放心吧,我听进去了。”

因为要准备第二天的面试,韩潇没再和她深聊,问她岗位内幕,她也表示剧团太大,她接触不到这些核心的层面。

韩潇是听进去了,这两边的面试结束,就马不停蹄的准备河市的一些小公司,之前没有做深入了解,仔细了解之后,发现有些小公司也还不错。

有一家富二代创业的小演艺公司给韩潇留下挺深的印象,他们其实不怎么做完整的剧目演出,主要是想走国风直播和广告路线,对韩潇这种古典大美女形象很满意,希望培养她成为公司的台柱子。公司里都是年轻人,气氛也挺好的。

韩潇唯一的顾虑,是在这里工作容易把专业能力丢掉,工作内容变的碎片化和快餐化。

一个月过去,剧团和大演艺公司的面试结果出来,意料之中,都没有韩潇。小公司也适时给韩潇抛来橄榄枝,她和赵豫商量了一下,觉得这公司还行,就先口头应下了,打算先回一趟老家,回来就去报道。

回家的时候赶上韩潇舅舅家的儿子十岁生日,江馆带着女儿去参加,还给韩潇也准备了一个大红包。

韩潇捏着红包,厚厚地,实在是心疼:“爸爸跑出租,一天才多少钱啊。你自己给一个,代表我们全家不就行了吗,为什么还要带上我?”

江馆怨女儿不懂人情世故:“你今年不是工作了吗?工作了自己就要给钱了,这次是我替你给,下次你就要自己包了。”

饭后在舅舅家闲聊,舅妈问起韩潇找工作的事:“上次听小姑说潇潇要进那个很有名的剧团了是吧?哎呀我忘了叫什么,有一次来省城演出的,那叫个气派。”

韩潇刚要解释,江馆接过来道:“是啊,还没完全办妥,现在还不好说。”

舅妈笑道:“我们小姑是业内人士,人脉刚刚的,肯定办妥。”

韩潇知道妈妈好面子,没在人前反驳她,回头十分无语:“妈,这种事也能拿出来吹牛吗?你这后面怎么圆啊,还不如大方承认呢,我又不是无业游民,凭本事挣钱工作单位不是大公司这么丢人吗?”

江馆点头:“对,就是丢人。”

她想了一会儿:“我在那个剧团还有个人脉没有用呢,鱼有鱼路虾有虾路,万一派的上用场呢?”

一个星期之后,韩潇回河市刚打算去小公司报道当国风女主播了,结果妈妈打电话来,说可以去剧团上班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