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末进顾氏集团已经三个月了。这三个月里,他跟着沈墨学了很多东西。每次他有问题,沈墨都能一针见血的指出来,每次他有不懂的地方,沈墨都会尽心尽力的教他。加上每天下班后的家教辅导,顾末的水平可谓突飞猛进。
虽然白天上班,晚上学习很辛苦,但顾末觉得每天都过得很充实。他每天就像脱了水的海绵,丰富的吸取新知识。
每当他学的精疲力竭时,他第一个想到的不是疲惫,而是离拉君遥下台又近了一步,这个信念一直支撑着他坚持下去。
而且经过这几个月的工作,公司的新人或许认不出他来,但里面的老人偶然碰到他时,看见他那张酷似顾父的脸,便已经知晓了他的身份。
那些人早就得知警方找到了顾末,只是因着君遥的阻拦,他们还未曾见过面。而最近,他们偷偷联系了顾末,并表示顾氏集团姓顾,不姓君。
他们是和顾父一起打的江山,他们愿意扶持顾末,和顾末一起扳倒君遥,并坚称顾氏集团只能在姓顾的人手上,至于其他人,哪怕是顾父的养子,他们都不认。更何况君遥是浪个子野心忘恩负义、恩将仇报,德不配位的小人,有什么资格占据着顾氏集团总裁的位置?顾末对他们表达了诚挚的感谢。
闲来无事之时,他也会去养老院看看顾父,只不过未成年的他不能开车,所以便一直是打车过去的。
至于君遥,除了白天在公司上班见的勤,晚上顾末其实很少见到他。君遥一般不在老宅休息,貌似是外面有房子,所以很少回来。
又是月初,坐在办公桌前的顾末见君遥又带着沈墨出去。君遥好像每个月初都会和沈墨出去,只是不知道他们去哪,顾末猜,他们应该是去谈生意去了,所以才不带自己。
顾末本打算和之前几次一样,装作没看到,只是没想到,这次君遥叫上了自己。
车渐渐在门口停了下来,看着面前的阳光孤儿院,顾末有些呆愣。他原本还以为君遥他们每个月出来是为了和商业大佬商谈几个亿的大单子呢,结果却是为了来孤儿院?
顾末有些茫然,君遥这种人,也会善心大发的来孤儿院吗?顾末茫然的状态一直持续到三人见到珊珊而来的院长之后。
院长是位六十来岁的慈祥老奶奶,她见君遥来了,脸上明显带上了笑容。
她还想先招呼君遥几人先进去,君遥却是指挥起沈墨和顾末拿出后备箱里的东西。
顾末打开后备箱,看到里面一袋袋的东西,还疑惑君遥在里面装了什么呢,结果定睛一看,里面全是冬季童装。
原来是为了给孤儿院的孩子们送衣服来了,怕到时候拿不下,便抓了他和沈墨两个免费劳动力过来。只是看着沈墨拿着东西,大步流星的样子,一点儿也不像被老板压榨的员工,倒像是陪新婚妻子回娘家的丈夫。
顾末在心里叹了口气,不知道君遥给沈墨灌了什么**汤,让这样一个要学识有学识,要能力有能力,要脸蛋有脸蛋的人帮他干这些杂事。这不是大材小用吗?
他有时候真的很想撬开沈墨的脑子,看看他里面装的是什么,心里想的又是什么,就这么任君遥驱使了。谁家助理还帮着来孤儿院卸货呀?这是人能干出来的事?
即便内心在怎么吐槽,顾末还是乖乖听从君遥的安排。只是看着院长和君遥远去的背影,顾末越想越气,合着君遥就是来闲逛的,事都让他和沈墨干了?
顾末把气全发在了搬东西上,飞快的在孤儿院和车子两边跑。
他不知道的是,其实一开始君遥会和沈墨一起搬东西的。只是后来君遥身体差了,沈墨便不许君遥拿东西了。哪怕一件衣服的重量,只要沈墨在,君遥都不用动,沈墨怕他累着。
而另外一边,君遥和院长已经走远了。他们闲聊了一会儿。君遥询问道:“院长妈妈,孩子们呢?”
院长带着他去了小朋友们玩耍的地方,让他们好好玩,自己有些累了,想去休息一下,便离开了。
那些孩子一见君遥来了,便飞快的跑到君遥身边将他围了起来。一口一个“君遥哥哥”的叫着,还一个个要君遥亲亲抱抱举高高,君遥一一满足了他们。
看他们亲腻的举止,便知道君遥之前没少陪他们一起玩。
君遥陪他们玩了一会儿,便说自己有事,让他们自己去玩,孩子们也非常懂事的散开了,继续同照顾他们的阿姨玩。
君遥独自一人,通过幽静的小路,找到了那个孤独的小女孩。君遥悄悄靠近,在她旁边坐了下来。
等顾末和沈墨搬完东西跟着孤儿院里的一个阿姨来找君遥时,看到的便是这幅场景。
君遥安静的和一个五、六岁的小女孩坐着,谁都没有说话,可地上金灿灿的落叶,衬托出说不清安宁。
顾末承认,他看呆了。君遥或许不是什么好人,但他那张三百六十度无死角的脸,却实让人挑不出瑕疵。与他一同发愣的,还有旁边的沈墨。
顾末有些痴迷的想上前,却被阿姨和沈墨给阻拦了。顾末这才回神,想起自己刚刚痴呆的表情,非常唾弃自己,甚至恨不得打死自己。
他刚刚怎么会有那种想法,那种,想把君遥拥入怀里的想法?他是疯了吗?顾末有些怀疑自己被蛊惑了,被眼前的妖精蛊惑了。
通过阿姨的描述,顾末知道了小女孩的名字和她的故事。
小女孩名叫安安,是半年前被送进阳光孤儿院的。她父亲是个赌博嗜酒的无赖,母亲在一家小厂打工。
父亲输了钱便会打家里的妻子和安安出气。安安母亲每次都会护着安安,在又一次赌博输钱后,父亲发了狠的拿她们母女发泄。
厚重的皮带,一下又一下打在了安安母亲身上,许是觉得皮带不解气,酒精上头的父亲竟直接去厨房拿起了刀,等好心的领居帮忙报警,警察赶到之后,安安母亲已经浑身是血,停止了呼吸。
怀里的安安,毫发无损,可安安母亲,却是被砍了十八刀。
母亲为了保护安安死在了她面前,而自己的父亲就是杀死母亲的凶手,安安有些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心里便出现了问题。
她变得孤僻,变得不合群,变得不爱说话,变得见人就走。
被警察制服的父亲被判了刑,母亲也死了,安安的舅舅本想接她回去养大,可有心理问题的安安似乎不太合群,最终被舅舅送来了阳光孤儿院。
而在孤儿院里,孩子们起先见到这个新朋友,都很欢迎她。他们都是孤儿,今后的人生拼图里,都少了父母这块蓝图。他们相互抱团取暖,互相帮助。
人生缺少父母的角色,他们想用友情补起来。
可安安似乎还活着母亲被父亲砍死的那一幕,她的眼泪,常含着泪水,她的心里,似乎孤寂的如同一片死海。
孤儿院里的活动,她常常不参加,孩子们一起玩耍,她也不去。见此,孤儿院里的阿姨也尝试着开导过她,让她多和其他小朋友们一起玩,可每次刚一开口,安安便转头就走。没有办法的他们,在开导安安这件事上,也只能不了了之了。
等新朋友的加入,安安便慢慢的被孩子们遗忘了。
得知安安情况的君遥,每次来都会开导安安。经过小半年的看望,安安已经从最初的见人就走,到了现在的能安安静静的放任君遥的陪同。换做其他人,安安怕是还是不会和他们呆在一起。
小半年的陪同,已经初见成效,君遥看着面前的安安,尝试着和她沟通:“安安在看什么呀?”
君遥习惯性的想摸摸头她,以示安抚,但想到安安孤僻的性格,还是没有放下手去。
安安看了看君遥,回答道:“看天,看云。”
君遥柔声道:“嗯,哥哥陪你一起看,等一下换其他小朋友来陪你看好不好?”
院长说过安安似乎很喜欢一个人静静的坐着,抬头看看天,看看云,看看夜晚的星星。他提议等下换其他人来,是想让安安接受新朋友,让她在朋友的陪伴下,忘记那段痛苦的经历,能够早点走出心理阴影。
君遥其实也想过,不如给安安安排一个催眠师,让她忘记那段经历。可转念一想,只是忘了那段经历,当安安问起自己父母的去向时,又该如何回答?思来想去,这个想法还是被否认了。
伟大的母亲用自己的生命救下了自己的孩子,她的行为不应该被遗忘,特别是被被救着遗忘。何况君遥觉得,安安自己也不会想忘记母亲拼命保护自己的画面。
安安没有回答君遥的问题,而是摇了摇头,继续望着天空。
君遥知道这是不同意的意思,也没有强求,只是陪着安安继续坐着。
安安能够同他说话,已经是很好的开始了,他相信在漫漫的岁月中,在漫漫的成长中,安安会好起来的。
等到快中午了,安安到了吃饭的时间,便独自离开了。君遥像是才注意到不远处的沈墨和顾末一般,向他们走去。
回去的路上,顾末问道:“主人很喜欢这里的小孩吗?”
顾末有些羡慕,羡慕那些孩子。明明他才是君遥的弟弟,哪怕不是亲兄弟,他们的关系也应当更加亲密。可君遥却一直将他当成狗,一条摇尾乞怜的狗。
他想,如果没有顾氏集团这一家产之争他们的关系,是否也能破冰,他们是否也能像正常的兄弟一样玩耍?
可惜没有如果,他们之间,隔着一条人命,一个弑母之仇的人命。顾末想,这个念想,或者说是痴心妄想,怕永远也不会实现了。
君遥笑了笑道:“不喜欢,只是这个孤儿院,是我在被你父母收养之前待的地方。现在我富裕了,理所当然的要给这里改造一下。”
“何况给这些孤儿院捐点小钱,在时不时的过来探望探望,被媒体发现报道之后,便会给我树立一个大善人的形象。人呀,有了钱,便想追逐名望,很正常,不是吗?”他冲顾末眨眨眼。
顾末回顾家的第一晚,便听说君遥做了很多慈善事业,为孤儿院捐了很多款。本以为君遥是个好人,可现在看来,君遥分明是目的不纯。
果然,成功的人,总是喜欢衣锦还乡的感觉;虚伪的人,也总是喜欢给自己树慈善家的名声。
人那,越是缺什么,便越是想得到什么。
顾末对君遥这种行为,嗤之以鼻,他觉得君遥当真是虚伪至极,连利用孤儿院博取名声这种事都做的出来。
可他却忘了,如果一个人,做了一辈子的好事,装了一辈子,别人在怎么说他,诋毁他,也改变不了他是好人的事实。
而此时的顾氏老宅,一封请帖悄无声息的送了过来,安静的仿若暴风雨前的宁静。
祝宝子们中秋节快乐,非常感谢为我投营养液的宝子,祝大家天天开心,阖家团圆,爱你们。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8章 那个狼子野心的弟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