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渣攻被爱后死遁了 > 第11章 第十一章

渣攻被爱后死遁了 第11章 第十一章

作者:北林大疯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12-13 00:35:37 来源:文学城

宦官得了太子命令,自然尽心尽力办事,又差来大理寺中人,看模样是打算一通夜的功夫都在吏部审查。

由底下管宗卷的小官到褚修泽其人,无一不被细细问询、规整记录,吏部尚书欧善夏得知此事后,也匆匆赶来。

程萧疏已陪着宦官在此处坐了两个时辰,中途穆国公府上遣人来请过一次,他便知此事已经传到父母耳中,回去免不了要挨上顿打。然而事情还未水落石出,他只敷衍了两句便继续坐着。

到子时欧善夏已有些熬不住,他上了年纪,宦官便请他先去休息,程萧疏也装模作样劝上两句,心想事情出在他吏部,现下就算摁着此人去睡恐怕也是彻夜难眠。

欧善夏果然拒绝,程萧疏便不再开口。

至于丑时,终于出个结果,无论他褚修泽如何瞒天过海,行事总有纰漏处。审完大半个吏部后,算让人抓了把柄,坐实了褚修泽修改宗卷的罪名。可再问他之前的宗卷在何处,他却只答不知。

程萧疏知他十有八成是烧了,如此一笔带过,日后便再没人能说得清楚,他欲开口往深处审,但那宦官已然决定收手,冷不防地站起身来,说要去回禀太子。

程萧疏觉出不对劲来,试图留他:“夜色已沉,太子殿下应当已然就寝,公公不若明日再去禀告。”

“程五公子多虑了,太子殿下令奴婢今夜审出结果后便回东宫。”宦官不动声色地看着他,一锤定音:“眼下结果已出,杂家也该复命了。”

这块骨头甚是难啃,程萧疏只得摆明了不肯就此让他离开:“既然太子殿下都下了教令,我看公公还是再细审审?”

“不必了,杂家以为足够。”这宦官在宫中摸爬滚打多少年,眼下是软硬不吃,也绝不与他多纠缠多费口舌:“程公子若还有心看热闹,便在此处等着吧。”

程萧疏知太子并不想往大处去追究,不再出声,只是依然不愿回府上,身边的欧善夏亦然,不过这老头闭着眼睛佯装瞌睡,也不像是想同他说话的模样,他只得静等结果。

他找李谨槐请太子只算将事情办成了一半,剩下的一半依旧未完成,尽在太子的决断中。

太子已经将近而立之年,为君平衡之道早早开始推行。东宫的位置难坐,他需稳住圣心又不可只求圣心,拉拢各方势力却也不能同他们太近,对他的母家同理。

故而这些年他办事始终力求公正,周旋于朝堂之上,可原本清明的前头好像忽然蒙上一层迷雾,事实已然如此,又有他家插手,太子最应当的做法不是该当即也站过来吗?

程萧疏一面枯等,一面在不断揣测着太子的意思。他夜半不归,穆国公府再次来人请他,程萧疏并不理会,于是终于等来了睡眼惺忪的程萧若。

程萧若没好气地问他:“上次为着什么吃鸟食的鸟人,这次又为谁?父母都在家中等着你,你准备几时回去?”

“等尘埃落定。”程萧疏心里思绪复杂,都未看她一眼便答。

这事刚出不久,程萧若也只知晓个大概,只当他脑子有病,当即颔首,也在他身边坐下:“成,那我便陪你等着。”

到寅时末,宦官终于回到吏部,当着各自思虑的一群人宣下太子的旨意。

太子宣下教令,其人虽有诬陷之罪,但念褚修泽为官数年清正勤恳,连贬三品,下放陇右,终生不得回京。同时因祖籍之事免去应亦骛一身功名,念其并不知情,不做惩罚,只令其再不得入朝科举。

程萧疏听完旨意后便抬头,却见那宦官似乎早有预料,笑意盈盈地望着他:“程五公子可是有异议?”

……诬陷之罪?诬陷其欺君?再不得入朝?

他是想过这样的结果,可这偏偏是最坏的结果,如此他便只能保住应亦骛的性命,也是太子不顾他的为君之道,不顾寿德长公主的支持,迎着世家揣测都要维护母家、打压穆国公府的结果,这般得不偿失,几乎等于两败俱伤。

程萧疏刚要开口,却被跪在他身旁的程萧若狠狠抓住衣角,她抢先抬首笑答:“太子英明,我家弟弟并无异议。他约莫是等得困了,脑子也钝,才叫公公见笑。”

宦官笑意不减,只再度询问:“程五公子,是吗?”

免去功名……再不得入朝。

程萧若改为伸手掐他,下手极重,生怕他发疯,可程萧疏却忽然想起他年少常溜出府,逛花鸟市场时所见所闻。

一个胡人总是当众驯着一只鹰,他将那鹰的翅膀尽数剪去,强行敲下它尖利的鸟喙和手爪,弄得血肉模糊。那鹰最初极力反抗,但因为西域人的鞭打和日日喂下的药渐渐屈服,到最后教得它只会随乐声跳舞,供人取乐,全然不再像一只鹰。

若非穷途末路,他怎么可能让他最喜欢的鸟任人磋磨,变成那副模样?

他本身便已经是那模样了,他不想再有一只鸟如那鹰一般。

所以程萧疏任由程萧若掐着自己,依旧一字一句清晰地、大逆不道回答:“确有异议。”

——

后来程五没有再出现,只是东方渐白时,有衙役来开了门,一群宦官进入牢中。

宦官都是些见人说人话的人,为首那个便面如冰霜:“应亦骛,杂家奉太子殿下教令而来,还不跪下听令?”

应亦骛被关了这些时间,脑中仿佛云烟般已然过完了自己前头的十几年,一时间确实难以回神,闻言方才立刻跪下:“草民听令。”

宦官的声音虽然略显尖锐,但抑扬顿挫,在他的宣读中,应亦骛满脑子却都只想着为何太子会得知此事?是程五吗?除了他之外……还会有谁?会不会是乔煊柳?他会知道消息吗?

“……着令学子应亦骛十年内不得入朝科举。”

应亦骛将头垂得很低,身形却不自觉颤抖。十年。十年后,他已然二十七岁了。

可能捡回这样一条命,已是万幸,不是么?他原先被扣下的帽子可是欺君之罪啊。

应亦骛仰头露出笑容,眼睛却只在顷刻间通红:“草民叩谢太子殿下恩典,定当谨遵殿下教令。”

“应公子请起吧。”那宦官候着一夜,先前已经在太子跟前见着了程五那不要命的模样,倒也想见见令那纨绔疯闹至此的人究竟是何等风情。

一眼打量过去,只见一个青衣男子恭谨地跪在地上,身量倒不错,纤瘦得恰到好处,但待他受完礼后再抬起脸来,发现也不过尔尔,不过有些书卷气清隽温文了些,虽小有姿色,倒也不足以那样令人难以忘怀。

眼下旁人如何看他,应亦骛却是无暇顾及,宦官离开后,衙役请他出狱,他魂不守舍地向外走。

东方已经大明,澄金的日光照在身上,却散不去久在狱中无可避免沾上的潮气。

应亦骛跟着衙役走到大理寺外,此时大理寺众人已在当值,外界肃穆,只有一个人停在不远处,见了他忙挥手,又很快向他走来。

应亦骛看到他,鼻尖不由得一涩,却只能强行隐忍下,缓步与乔煊柳会面。

乔煊柳见着他安然无恙,方才松了一口气:“我今晨才听说你下狱半日又得太子殿下恩典释放的消息,怎会如此?”

他很是不解,其中惋惜甚多。他们同窗数载,惺惺相惜,应亦骛当然知道这绝非虚情假意,只是脑子里仍然却不由自主想起程萧疏同他说的“始作俑者”,一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只得默然。

乔煊柳写得一手好诗,但嘴同样地笨,否则物以类聚,他也不会和应亦骛玩到一处去,眼下并不晓得如何安慰他,只能轻拍他的肩膀:“亦骛,你……”

“我知你想说什么。”应亦骛苦笑:“但眼看十余年苦读好不容易有了结果,娘亲也可以靠我脱离苦海,忽然被告知不过是黄粱一梦,你叫我如何能接受?”

二人一时无话,乔煊柳只能请他先上马车,说是送他回应府。

途中过于安静,更加沉闷压抑,乔煊柳只得绞尽脑汁主动找些话来同他说:“不过亦骛,你是何时与这程五公子结识的?他此番为救你可是出了大力,恐要遭到惩戒,待你好受些了我帮你备礼,还是去穆国公府上好好向他道谢罢?”

应亦骛闻言,连颓丧都来不及收起,忙问他:“程五怎么了?”

乔煊柳才想起他方才出狱,对外界一无所知。但又思及程五所行之事,方才后知后觉咂摸出几分惊异来:“听闻昨夜断完案后,东宫其实早已下了教令。只是程五质疑东宫所下教令,夜闯东宫叩门求见太子,顶着东宫的斥责为你求了能再参与科举的恩典,已是闹得满城风雨,无人不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