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造梦人 > 第41章 《坐拥书城》

造梦人 第41章 《坐拥书城》

作者:太微天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31 14:35:12 来源:文学城

出版业曾长期有一种说法:出版是夕阳产业,随着电子读物的普及,读纸书的人会越来越少。但光从北京书展上,暂时看不到这种迹象。

北京书展持续11天,康杜若是跟着简渊从嘉宾通道进场的。而场馆正面的大门,排队的参观者围着场馆转圈转到完全看不见队尾,并且这时还是上午,也就说还不到高峰。

好在讲座论坛区域倒还不算太拥挤,毕竟一般参观者对专业讲座兴趣不浓;此外来,普通票参加不了书展的特别讲座。在展板围出的不大的一片座位区,主要坐着的都是出版从业者。康杜若挂着个员工胸牌,就坐在一个角落里,望着台上的简渊。

今天的简渊穿了一套正式的西装,刘海用摩斯稍微固定上去,露出光洁的额头,显得容光焕发。但更耀眼的原因,是因为他正在自己的主场,讲他热爱的事业。简渊坐在沙发上,微微后靠,气定神闲,配合着主持人的串场词,侃侃而谈,妙语连珠。康杜若看过头一天晚上他的准备,简渊并没有准备讲稿,他只列了一个大纲,然后全凭现场发挥。他在这一行里沉浸多年,自然对很多问题烂熟于心且见解独到。

书展活动众多,讲座时间并不冗长。一个小时后,主持人适时结束了这场关于西方文学本土化的讲座。简渊走下讲台,很快就有几个同行过去和他打招呼,递上名片。简渊一边同他们寒暄,一边眼神示意康杜若到出口等他。

康杜若走到论坛出口,周围参观者的密度陡然几何倍数增加。他们每个人都背着不同出版社赠送的文化袋,每个文化袋里少说也有两三本书,甚至有的人拿旅行箱装书。这其中有编辑、创作者、采购商,当然最多的还是读者。其实书展的书未必比网上便宜,但他们还是热爱这样的氛围,总不愿空手而归。

大约等了10分钟简渊才出来,康杜若看到他的名片夹:“收获颇丰啊。”

“书商来这不就是为了扩展人脉,了解别家动态嘛。”简渊把名片夹收进口袋,当先一步道,“饿了吗?展馆附件也没啥好吃的,就在展位上解决吧。”

兰登中国的展位在外国区,跟直接零售的出版社展位不同,这里主要是谈版权交易,并不卖书,所以参观者寥寥。

“简总,来的正好,来来来!你先挑!”一个年轻小伙看到简渊,连忙不停招手。原来是员工在附近订的KFC到了,大家午饭都简单,几个全家桶和各种小食堆满了不大的后台。在吵闹的场馆里工作了半天,平时斯斯文文的文字工作者们早已饥肠辘辘。

简渊既然负责买单,自然得到了优先选择权,他拿了两个汉堡和康杜若分:“想吃其他的你自己拿,别客气。”

康杜若一个编外人员哪好意思,连连推辞让兰登中国的人先选。简渊就不废话了,直接拿了一盒鸡块和一包薯条给她。版权业务区有两个小桌子,简渊和康杜若坐靠里那张,其他4个员工就挤另一张。他们都很年轻,叽叽喳喳谈聊同龄人的问题,只是会不时瞟简渊这边。

简渊镇定自若被偷窥几遍后,终于好笑道:“偷看什么呢?有问题就问,不许背后议论领导!”

几个人被抓包,都笑得意味深长。当时招呼简渊的男生看样子平时就是个活跃分子,讪笑道:“我们就是在猜这个老师是谁,看着不像客户。”

老师自然就是指康杜若,其实在男生开口时,她就已经有预感了,立刻暗暗瞪简渊,要他注意公共场合发言。简渊接收到她的目光,笑着一把揽过康杜若的肩:“你们觉得是谁就是谁呗。”

这完全就是默认了,四个年轻人顿时露出吃到大瓜的的神情。康杜若少年时并不惧成为视线焦点,但是过了十几年潦倒日子,现在反而不习惯了。在一片善意打趣中,她只能闷头吃薯条,简渊看到她这幅不大自在的表情,低低浅笑道:“这可不怪我啊,是那些人都见微知著,火眼金睛。”

康杜若忍不住拿白眼翻他,狠狠把一包番茄酱包挤烂:“你怎么不说你自己是个显眼包!”

简渊的讲座虽然结束,但也不能甩手走人。如果有感兴趣的客户来展位洽谈,遇到一些问题,员工往往还需要打电话找他。除此之外的时间,他就跟康杜若像普通游客一样逛书展。

与大多数走马观花的观众不同,简渊比一般人要专注得多,尤其是一些以社科书闻名的出版机构,他往往流连忘返。在游客走来走去的狭窄空间里,很不利于人静下心来看书,可简渊看到自己感兴趣的,就能安静在角落里翻阅。此时,他不顾身上昂贵的西装,正坐在展位旁的灭火箱上,翻着一本叫《洛阳大火》的书。康杜若凑过去,发现这是一本海外汉学家写的东汉通史。

“很多时候,旁观者的视角能带给你不同的感受。”不用康杜若开口,简渊就自然地与她探讨起来,“好多年没碰中国史了,我的认识都过时了,该好好补一补。”

康杜若和他头挨着头,随着他的翻页速度看,不说书的内容怎么样,但是她很享受与简渊共同阅读的那种氛围。人们常管饮食口味合得来的人叫“饭搭子”,那么,康杜若觉得她和简渊绝对能荣登“书搭子”一列。倒不是说简渊看的所有题材她都喜欢,但是简渊喜欢的书她绝对不会讨厌。他们的高中友谊就是从共同的文学爱好开端,也是这一点冲破时间的阻碍,将他们重新连接了起来。跟大多数情侣比,他们除了逛街、吃饭、看电影,还能选择一处安静的角落分享图书,不需要多少金钱就能获得无上的快乐,康杜若觉得这十分幸运。

她正有些分神,简渊那边已经合上了书,轻轻的一声“啪”让她回过神来。而简渊注意到两人贴近的距离,忽然莞尔一笑:“咱俩这场景,让我想到一幅画面。”

康杜若预感他下面一句不大会正经,果然简渊接着道:“还记得87版红楼梦,贾宝玉和林黛玉偷偷看西厢记的那个画面吧?咱们这就差飘桃花瓣了。”

怎么会不记得,那幅落英缤纷的画面配上适时响起的乐曲,堪称经典。不过康杜若瞄了简渊一眼,也玩笑道:“他们当时看的可算是**,你有**要与我分享吗?”

“怎么没有……”简渊目露狡黠,抬起书遮住大半张脸凑近康杜若,几乎贴在她耳朵上低吟道,“我收藏有一套雕版竹坡本《金*瓶*梅》,回家就给你看。”

“去!”

两天后,亚伯斯的讲座活动也如期举行。这倒不是他写的小说,而是由另一位国内心理学家主笔,请他背书的心理学自助书。这书采用漫画形式,非常适合小白入门和碎片化阅读,因为文字有趣,成为了一本畅销书。亚伯斯和他的那位同僚在讲座上,主要是跟台下观众互动,当场讲解一些心理问题解决小技巧,气氛十分活络。

简渊特地抽时间去给亚伯斯捧场,然后兑现了请他吃饭的承诺。

两人是专门驱车离开展馆去午饭的,康杜若觉得这是简渊私事,没有同行,就待在了兰登中国的展位区休息,顺便读简渊买下的那本《洛阳大火》。少了简渊这个碍事者,那4位年轻编辑们立刻围拢康杜若,准备把瓜吃得再有深度些。

“康姐,你跟简总是怎么认识的?”还是活跃小伙子先开腔,“简总第一次给我们开员工大会时,还说他回国不久,要和大家共同进步。结果,怎么就这么不声不响地脱单了?”

都是爱书的年轻人,多少带有一种书卷气的可爱。几天相处下来,康杜若和这几位也没那么拘束了,就言简意赅道:“我们是高中同学。”

“哇塞!”没想到她避重就轻一句话,两个小姑娘立刻面带陶醉,“那您和简总是初恋重逢?这么宿命呀!”

“只是同学,纯纯同学情!”康杜若撇清,“就是……比较处得来。”

“肯定不是一般的处得来吧?”其中一位妹子明显不太信,“高中到现在都多少年了,能从朋友发展到恋爱,不可能没有一点基础。要不然大家都有高中同学,也没见多少对恋人呀。”

“是呀,”另一位妹子认真看着康杜若,斩钉截铁地分析,“没准简总早就暗恋您,您不知道罢了。”

康杜若差点喷饭,刚想反驳,可忽然想起简渊还真和她坦白过,当年确实有那么一丝丝小火苗。这一想,她纠错的语气就没那么理直气壮了,敷衍妹子:“你是小说看多了,哪来的暗恋!我跟你们简总第一次碰面时,他可是把我的文章批得一无是处,连带着我的人都被一通怼,那叫一个鄙视。”

“他还怼您?”谁知妹子听说有这么一回事,更兴奋了,“简总就算批评我们也从来不说重话的!”

“那是因为你是女生。”一个男编辑插话道,“简总可没少讽刺过我。”

“谁叫你不按他思路来,总是自作聪明,画蛇添足。”女编辑奚落他,转而又盯着康杜若,“不管怎么说,简总对女性是真绅士,他能怼您,说明您绝对是特殊的!”

合着我被他怼,还是我的荣幸了?康杜若心中好笑。而展位恰好来人咨询,围着她的年轻人这才不得不打住,去处理工作。

趁着他们忙的时候,康杜若给简渊发了一个微信,写道:“你整天给你们员工灌什么**汤?居然让社畜相信老板打是亲骂是爱。”

考虑到简渊正在饭局,可能没功夫看微信,康杜若发完便不管手机,又拿起了书。然而不到五分钟,她的手机就再度响起来。康杜若以为是简渊回信了,打开一看,却是梁夏的一则微信:康姐,有时间语音吗?

之前她跟梁夏合计纪实小说的时候,约好梁夏网站那边不管有什么跟拐卖儿童有关的事件,都跟康杜若联系一下,看看她要不要跟进。康杜若心想会不会是这回事,找了个稍微安静的地方,主动语音了回去。很快梁夏的声音就传了过来:“喂,康姐,最近有一场被解救儿童集中认领活动,你要不要参加?”

“好啊,我肯定去!”此等场合康杜若当然不能错过,立刻应下,“什么时候?在哪儿?”

“一周后在北京。”

“北京?”康杜若惊讶道,“太巧了,我正好在北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