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灾年自媒体运营指南 > 第21章 第二十一口饭

灾年自媒体运营指南 第21章 第二十一口饭

作者:邑中人士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5-01-08 15:11:23 来源:文学城

沈明轩在雨雹的次日,便赶着骡车去了县城,将当日的货款全都交接了,又与钱老板说清后面几日因雨势缘故没法交货。

钱老板那边正因酒坛子被冰雹打碎而心疼,那还管什么卤肉,沈明轩告知了缘来酒楼后,又一番伪装去了好运来粮铺。

和泽县属于低洼区,沈明轩见雨势凶猛,担心县里会被淹,这样一来,店里的粮铺必定第一个遭殃。

沈明轩让陈马将一部分粮食抬到阁楼,剩余的全都运去许宅。

陈马自南陵洲逃难过来的,比任何人都清楚雨大成灾。

他并不觉得东家大题小做,如今这雨势,该防范还是要防范的,事到临头再做准备,那就晚了。

陈马忙去码头找工人运粮,半个晌午的功夫儿就将粮食全运去了许宅,许宅地势还算高,即便县城有了积水,一时半会儿也波及不到许宅。

沈明轩遣走所有人,将许宅粮仓的粮食全放进了系统仓库中,又将事先准备好的一个个泥袋摞好,伪装成粮袋。

他叮嘱门房看好宅子,他和夫人要出趟院门,回来的日子不定,若有事就去询问账房先生。

处理好县城事宜后,沈明轩才放心回村。

这场雨雹连续下了七日,田里早已积满了水,就连开延河的河水也浑浊了不少,惊雷轰隆隆地在天边炸起,没有一丝停歇的念头。

百姓们躲在漏雨透风房子里,不停祈祷上苍赶紧停了这场大雨,好给他们留条活路。

安宁村在山脚下,与其他村落相比,他们地势高,不易洪涝,但也要注意山上的泥流倾塌。

村里管事的族老们派了几个村民盯着迷彰山那边,唯恐出现泥流,淹了整个村子。

秦芷一家子全都挤在堂屋里,他们围在炉子四周,听着柴火噼里啪啦燃烧的声响。

炉上坐着个陶罐,里面温着稀饭。

窗纸早就破了,沈明轩用木板钉上,阻隔了大风,却避免不了缝隙里钻进来的冷风。

秦芷透过木板缝隙瞧了眼院落,除了灶房仍剩半截,东西两侧的厦屋早就塌了。

堂屋没塌,是因为沈明轩与秦芷每日都会检查,只要发现开裂的青瓦便立即更换掉,这才勉强有了处遮蔽风雨的房间。

秦芷舀了碗稀饭,让张氏与沈父暖暖身子,幸好家里因为卤肉囤了不少柴火,若不然就要像其他村民一样吃冷食了。

张氏见外面还下着雨,忧心道:“省着点吃,这雨还不知道要下多久,粮食吃光就得挨饿了。”

沈父抿了两口,伸手递给了抱着妹妹的沈阳志:“爷爷喝饱了,剩下的你和弟弟妹妹们分了。”

他问沈明轩:“刚见你去了村口,可是瞧见什么了?”

沈明轩方才披着蓑衣去了村口瞧了瞧开延河的河水涨势,不巧被沈父瞧见了,他见沈明轩脸色凝重,猜测外面定是出了事。

沈明轩与秦芷对视一眼,这才望向沈父,将自己方才瞧见的一幕说了出来。

“爹,我瞧着开延河的河流涨势凶猛,再这样下去,下游的大坝恐怕要决堤,下游不远处就是县城,这一决堤,县城怕是要淹。”

剩下的话沈明轩没有说出,沈父也立即便想到了,若不想下游的县城被淹,这水就得在上游开闸放水泄洪。

而开延河两岸的村落多不胜数,这一泄洪必定是百姓遭殃。

安宁村在开延河上游,毗邻河岸,这一开闸整个村子都要遭殃,沈父一想到这,整个人都忍不住浑身颤抖。

他腾地一下站起:“你说的可是真的?”

见老二面色不似作假,沈父慌了,他披上蓑衣:“走,去你二叔公家。”

安宁村有三大姓,沈家、丰家、马家,三姓里各出了一名长者负责管理村内纠纷争端。如今沈家的族老是沈父的二叔。

沈父冒着大雨,片刻不敢迟疑地带着沈明轩赶去沈族老家里。

沈族老家距离不远,出门拐个弯就到了,沈明轩抬眼见门前有个蓄须的中年男人正拿着瓢往外舀水。

对方看见沈父,惊道:“这么大的雨,大哥你怎么过来了?”

沈父面色凝重道:“成业,二叔在家吗?我有要紧事要和他说。”

沈成业与沈父是堂兄弟,两人从小关系便好,他见沈父有事找他爹,也不啰嗦,把瓢丢给自家儿子,顶着雨将他们领进屋。

不到一刻钟的功夫,沈成业的儿子便见他爷爷从床上爬了起来,说什么也要冒雨去祠堂,还让他将另外两个族老都叫过来。

他意识到,这是要出大事了。

祠堂里的三个族老与沈家父子俩在屋内聊的什么,沈成业是一点都听不见,和他一起站在祠堂外的,还有丰大状与马良骏。

丰大状是丰族老的儿子,马良骏是马长老的孙子,家里人担心年老的爹/爷爷出事,让他们跟了过来。

很快三个族老沉着脸从祠堂里出来,旁边的三人大气不敢出,忙给他们披上蓑衣戴上斗笠,紧接着又在沈家父子的带领下去了河坝。

天上如同捅破了个窟窿,大雨倾盆而下,泥泞的道路万分难走,沈成业三人跟在身后,想要劝族老回去,却被厉声呵斥,再不敢吭声。

“回什么回!都给我往前走,背也要给我背过去!”沈族老心底产生了巨大的恐慌,恨不得沈明轩所说的话是假的。

等到了河坝,沈明轩指着河面河水涨势以及两岸地势,为他们分析决堤以及开闸放水的危险。

马良骏跟在身后听见决堤一事,不敢置信道:“明轩哥,你在说什么?这河怎么会决堤?”

开延河的大堤才建了三年,即便这雨再大,这河堤也坚固如磐石,怎么可能因为一次暴雨就决堤,马良骏觉得沈明轩在耸人听闻。

他转头对他爷爷道:“爷爷,你还真信了明轩哥说的胡话?这大堤怎么也不会决堤,当年建堤时,咱们可都瞧见了,没有个十年百年,这大堤怎么着也不会塌的。”

马族老恨铁不成钢道:“你个不争气的,明轩说的是决堤吗?是县城开闸放水的事!你好好给我动动脑子罢!”

大坝是决不了,但当身处下游的和泽县有洪涝危险时,首先遭殃的便是他们这些上游泄洪区的百姓们,这么浅显的道理都不懂吗!

马良骏迟疑道:“两岸有这么多的村子,县令怎么可能开闸放水。”

怎么不可能!只要开闸便能够保住整个县城,何乐而不为?至于两岸手无寸铁的农民又有谁在意,朝廷问起,县令只道是挽救县城的无奈之举,没办法才苦了苦百姓。

人们只会关心县令此举挽救了县城士绅百姓,却无人在意会两岸被淹死的农民。

马良骏的疑惑没有人解答,三个族老看见了河坝的情况后,也不敢多耽搁,迅速去找了里正。

剩下的事,沈家父子就没跟着了,沈明轩回到家后,将刚才的事与秦芷说了下,叹了口气道:“只希望这雨能尽快停,或许上游也不用泄洪了。”

秦芷望了眼外面阴沉沉的天气道:“我看危险,这雨虽没前几日大,但瞧着并不像会停雨的样子。”

沈明轩心中也没抱太大的希望。

----

连绵不断的雨水仍在下,族老那边一直没有传来消息,沈家都不放心,眼见开延河的河水越涨越高,族老们也都开始暗中吩咐家里人赶紧收拾行李。

秦芷也去了秦家村,将这件事告诉了秦望,秦望家在这场雨雹中也损失惨重,房子塌了两个,围墙也倒了,房顶虽不漏雨,但因没柴火,屋子也冷飕飕的。

秦芷将干柴从骡车卸了下来,又挎着竹篮,在嫂子马氏的接待下,进了堂屋。

原主娘亲刘氏扶着门框,握住秦芷的手,轻拍两下手背道:“阿芷回来了,快进屋,外面下着大雨,你怎么还往娘家跑,受了风寒可怎么办。”

“你这身子骨最是娇弱,生了五个孩子,病根也落下不少,看你的脸色比上次好些了,看来沈女婿把你照顾的不错。”刘氏温柔地注视着秦芷,轻声细语道。

秦芷一时有些不适应这种温情,她低头掀开竹篮盖的布,将里面的粮食鸡蛋肉干全都拿了出来。

刘氏一瞧,眉头皱起:“你回娘家怎么还带了这么多礼,沈女婿没说你?粮食我们收下,这鸡蛋肉都是贵重的,你拿回去自个补补身子。”

秦芷摇了摇头:“娘,这些东西你们都收下,接下来两日我还会再送来一些。”

她抬头望了眼秦望夫妻俩,面色沉静道:“大哥嫂子,我有事要谈。”

秦望与马氏对视了一眼,意识到气氛凝重,忙搬了凳子坐在一旁。

秦芷将河堤要放水一事,与秦望等人说了,又冷静叮嘱道:“里正那边还未通知,若是放水,我们也要做好准备,这两日大哥大嫂将家里贵重物品都收拾好,先藏在迷彰山山上。”

刘氏慌张道:“阿芷啊,县令真要放水淹咱们啊?地啊房啊就全不管不问了?”

秦芷安抚道:“等洪涝一过去,房子还能再建,地里的粮食蔬菜明年开春还能种,现在不提前准备,到时候家徒四壁,一整个冬天可怎么办?”

秦望被这个消息惊地差点从凳子上摔下来,但也知道妹妹不会空口无凭地让他们提前做准备。

秦望安抚好刘氏后,又问了秦芷数个问题,了解到安宁村的族老们已经检查过了,且安宁村的人都在暗中收拾行李,往山上搬,这才没了最后一丝侥幸。

秦望腾地站起道:“娘,我们也抓紧时间收拾行李,外面的雨越来越大,若真如阿芷所说,恐怕不出两日,闸口便要放水。”

刘氏面如死灰地看着儿子和闺女,又环顾破烂不堪的房子,住了几十年,没想到临到头房子没了。

她眼眶不由自主地红了,最终化为一声长叹,起身收拾行李。

房子没了还能再盖,人没了就什么都没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21章 第二十一口饭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