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在历史直播间看帝王名将 > 第20章 第 20 章

在历史直播间看帝王名将 第20章 第 20 章

作者:红茶泡泡机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4-25 01:23:09 来源:文学城

公元560年,五月。

宇文毓因病去世,时年二十七岁,谥号明皇帝,庙号世宗。

身为宇文泰的长子,宇文毓性情温和,却又毓秀聪敏,幼而好学,文采出众。

在位三年,不仅励精图治,击退吐谷浑,还召集官吏编撰修书,节俭宽容,得民心。

【南北朝很长一段时间,都只存在于史书上,相较于魏晋风骨,南北朝更多时候是作为一个反面教材出现的。

当然今天在谈论历史的时候,我们能辩证地看待这件事,也能去挖掘再昏乱的时代,也有风骨不倒的人。】

宇文邕面色沉稳,不见半点因为天幕揭露过往旧事而露出的诧异。

他从登基那天起就知道,若不能一击必杀,那不如韬光养晦。

总有一日,他能手刃想杀之人。

宇文宪被呵斥后,坐下也是坐立不安,忍不住道:“皇兄早知堂兄作为,却——”

旁边宇文孝伯接过他的话道:“彼时你不在长安,一直在蜀地,知道明皇帝薨逝,皇上登基你才被调回长安,而后又在军中,皇上总不好告诉你,毕竟兵权还在宇文护手里。”

言罢,宇文孝伯却叹了一声。

他这位从小一起长大的至交,登基至今已有七年,却还是要忌惮大司空宇文护。

【本期视频的主角宇文邕,是我开始做视频后第一个介绍的帝王,还是一个相较于龙凤猪三位皇帝来说,从人气和所谓实绩而言都可以称为碰瓷的皇帝。

但就像是我的初心一样,漫漫历史长河,有太多的人淹没在其中,我想尽我所能去讲他们的故事。

宇文邕的故事又太过意难平,其实之前的视频也是,大家好像都是抱憾而终。】

宇文孝伯左看看,右看看,发现其余人都不说话,摇摇头,主动活跃气氛。

“天幕上刚才出现的三个人是谁?龙凤猪,是他们的名字吗?”

裴文举好奇道:“叫这名字也未免太奇怪。”

“或许说的是历朝历代的帝王。”宇文宪说完,看了眼宇文邕,总觉得天幕说的不是什么好话。

宇文邕气定神闲喝茶,“龙是指始皇帝,凤不知道,但想必也是某位帝王,猪应当是西汉武帝。”

“皇兄怎么知道?”

“幼时看了些杂书,书里说的。”

宇文邕想了下又道:“与始皇帝、武帝相比,我的确是差之甚远。”

【北周与北齐,应该是在隋唐之前,相当短的一个时期,同时北方还有突厥,南方还有一个陈国。

双方政权都短到只有二十几年,但从贡献上而言,北周应该说是壁了北齐。

先从执政者对比,北齐是高洋、高湛、高纬这种昏庸的皇帝,不仅自己贪图享乐,还容不下有能力的人。

但对比北周,不论是孝闵帝、周明帝还是周武帝,至少在作为上都是励精图治。

而且有一个很大的对比,这三位出身也是富贵了,和高家一样,但他们家人,除了宇文赟外,都很节俭,就属于是勤政爱民的那一类。】

“北齐这个称呼,听着有些新鲜。”宇文孝伯道:“虽然皇上跟秦皇汉武,但是比高家那几个皇帝是好了太多,跟他们比都是侮辱你了。”

宇文宪与高家交过手,“那确实,高家只有高长恭正常一点。”

裴文举,“什么时候你们俩对上打一场?之前去你们都错开了,没正面交锋,不过你能追得斛律明月落荒而逃也是厉害,那老头跟韦大将军一样,就是可惜了那一战里,王雄不懂穷寇莫追,丢了性命。”

三人聊得起劲,宇文邕倒是一如既往的寡言。

只是在听到宇文赟三个字时,神色有变。

宇文赟是他第一个儿子,如今正好八岁,只是不论是从品性还是聪慧,都未显露出天资。

“皇上,刚才说除了大皇子是何意?”

“不知。”

宇文邕道:“不过既是提到了我朝皇帝,那向来他日后也会继承大统。”

除了宇文赟之外,都很节俭。

言下之意就是他这个儿子若是顺利登基,那便丢了节俭这一条,大肆铺张?

【回到宇文邕身上,他的人生前十七年,有父兄庇荫,自己又有能力,还不受困于宫闱朝廷,能驰骋沙场。

可是自从宇文邕在公元560年,他在宇文毓被毒杀,被宇文护拥立为皇帝的那一天起,他将迎来长达十二年的韬光养晦,一直活在另一个人的阴影之下,不能亲政、故作庸碌。】

天幕上出现了宇文邕登基那年,面对群臣的一幕。

少年天子,登基为帝,身侧不是别人,竟然是宇文护,看似臣,却君臣难分。

原本还能笑着闲聊几句的众人,忽然沉默下来。

十二年,如今才过七年,还剩下五年。

五年,竟然如此漫长。

宇文宪不忍道:“皇兄,天幕虽知晓过往之事,未必——”

这天象来得太蹊跷,也不知道多少人能看到,若是泄露天机,令歹人提前知晓,那岂不是助纣为虐。

宇文邕放下手里的杯子,却道:“十二年已过半,五年而已。”

最难熬的时候都过去了,只剩下五年就是他诛杀宇文护之日,总比一直在漫长等待中更有期待。

至少他知道了只剩五年。

不,他提前知晓天机,也许能更早。

【宇文邕在韬光养晦这几年,大部分的记载都是关于他祭祀或者是巡访之类的,在军事上,几乎都是以宇文护为主。

毕竟兵权在宇文护手里,大家也没辙。

这里要说几件事,宇文邕是怎么让宇文护没有对他下毒手的?

第一件就是宇文邕年纪小,毕竟才十七,之前又虽然和两位兄长关系还不错,但又不是一个妈生的,在宇文护眼里,就是个小孩。

那另一个就是宇文邕初登基的时候,他到外面去玩,侯莫陈崇跟着去了,结果这个人啊,口出狂言说宇文护已经被诛杀,话还传到宇文护耳朵里。

宇文邕是怎么做的?当众狠狠责骂了侯莫陈崇一顿,大夸宇文护的不容易。

后来就是侯莫陈崇被宇文护暗杀,宇文护勉强相信了宇文邕。

最后就是宇文邕下诏书,让大家不得在上奏的奏书里直呼宇文护的名字。

以及宇文护母亲被北齐送回来的时候,那是好吃好喝好玩的东西都送到过去献殷勤,还对宇文护母亲像是对自己亲母亲一样。

宇文护这个人贪权,偏偏是个孝子,这一来二去的,对宇文邕倒是没那么着急下杀手。】

宇文邕挑了下眉,对天幕所言颇为好奇。

事无巨细,竟然知道得这么详细。

裴文举一脸恍然大悟,“原来当初侯莫陈崇是这样死的,我还以为——”

宇文宪看他眼神,“你以为什么?”

“没什么。”裴文举连忙摆手,“他那种人,不知道轻重,祸从口出也很正常。”

宇文孝伯倒是好奇,“祢罗突,你是怎么知道明皇帝是被宇文护毒杀的?孝闵皇帝还能看得出来,毕竟宇文护先带人杀了他身边的亲信,毕竟卫国公就是因此事连坐。”

不等宇文邕回答,旁边宇文宪已经回答,“我想皇兄是因为……阿兄的事。阿嫂是卫国公之女,阿兄与阿嫂夫妻琴瑟,阿兄登基,虽性格温和又看似不崇尚兵权,做的都是些文人之事,但阿嫂毕竟与宇文护有杀父之仇,加上阿兄后来得民心,又岂能不忌惮。”

宇文宪说完,宇文邕才慢慢开口道:“这样只是猜忌,又岂能作证,自是有证人指认。”

“谁?”

“宇文神举。”

其余三人一怔,恍然才想起来。

当初宇文神举和宇文毓那可是至交,他知道此事,倒是一点不奇怪了。

不过素日里宇文邕和宇文神举来往并不亲近,竟然是私下里已经结交了吗?

难怪会说他韬光养晦,连宇文护都欺瞒过去。

【所以说,人一旦放松警惕,就会有可乘之机。

宇文邕在故作庸碌的时候,并不只是为了保命。

当然历史上有皇帝或者是大臣韬光养晦、藏拙是为了保命,避免惨遭人害。

可宇文邕不一样,这十二年来的每一步,他都是精心筹划,不管是在军事上还是朝廷的倾向上,他一点点筹谋,为日后亲政奠定了基础。】

[唐太宗李世民]:原来这就是舅外祖父?十二年之久,非寻常人所能比。

[秦始皇嬴政]:少年登基,十二年才亲政,那宇文护到底是何人?

[汉高祖刘邦]:后世真乱,不过听一番下来,这北周比北齐属实好了许多。

[清圣祖康熙]:朕也少年天子登基,屈于鳌拜之下,不过朕除鳌拜后,开辟盛世。

[唐太宗李世民]:可惜了,舅外祖父未开辟盛世,便英年早逝,让杨家占了便宜。

[秦始皇嬴政]:隐忍十二年,还未一统天下?

[宋太〡祖赵匡胤]:那确实没有,准确来说是差一点,只是运气不太好。

[宋太〡祖赵匡胤]:大唐亡了后,也有乱世,被我结束了乱世,开辟大宋江山。

[唐太宗李世民]:???

[明太|祖朱元璋]:太宗皇帝不必惊慌,大宋靖康之耻后,日月昭昭我大明,一雪靖康之耻。

[清圣祖康熙]:洪武帝,大明也亡了,景山上老歪脖子树上挂着的就是大明最后一个天子。

[明太|祖朱元璋]:……不必告诉老朱我。

晏几术一边看视频一边看弹幕,发现这几人还互动起来。

难道她的弹幕都成精了?

也太像了。

不过要是几位皇帝能看到后世江山、前人古人的经历,也是蛮神奇的,说不定在不同的位面,就会有不同的盛世。

【这里就要夸奖一下北周皇室了。

从史料上记载,宇文邕兄弟几个的关系都还挺和睦,至少没有出现明面上的兄弟阋墙。

大概是因为年纪相差不大的缘故。

除了宇文毓啊。

宇文毓去世的时候二十七,宇文邕排行第四都在十七,孝闵帝排行第三也就比宇文邕大三岁,但早逝。

记载里,宇文邕登基后,其余几个兄弟也是跟着封爵加官的,而且在自己的位置上兢兢业业打工。

除了宇文直这个亲弟弟。

这是唯一一个记载和宇文邕闹翻的。】

前一刻还在欣慰兄弟关系的宇文邕,乍一听到宇文直的名字,脸色微变,然后叹了口气。

果然,还是有异心。

宇文宪看过去,“皇兄,六弟——”

“他自幼在母后身边长大,跋扈张扬、性格乖张,与堂兄走得颇近。”

宇文邕终于说了句长些的话,看向宇文宪,“他十分忌惮你,曾在我面前提过你。”

“什么?”

“让我当心你。”

挑拨离间。

宇文宪气得不轻,枉他平时还跟他待在一起,讨论行军之事。

裴文举看宇文宪这样,笑道:“让你不要做好人,你还不信?朝堂之上,你能推心置腹的人有几人?应当皇上有几人你就有几人。”

宇文孝伯啧啧两声,“文举这心,堪比日月了,够清醒。”

【所以在公元567年,也就是天和二年。

这一年宇文邕是二月带着人去耕地,三月就把游园改成道会,自己去参加道会了。

等到四月的时候,合并了东南多个州县,还把宇文纯升为柱国,也就是他九弟。

跟着六月把吒奴氏,也就是他生母尊为太后,当年还来了地震。不过还是忙着把他八弟宇文俭封为柱国。

这里发生了一件事,就是梁州,大概是在河南商丘一代,那边的官吏上奏说是有凤凰现世。

凤凰在古时候那可是祥瑞之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是本地人的哈,你们那里出现过凤凰,还有数万只群鸟为伴。

最后这年的九月宇文直带人跟陈国那边打起来,对手就是之前提到的陈国那位唯一榜上有名的六十四名将吴明彻。

结果想当然,大败。】

宇文邕听到天和二年时,注意力一下集中。

随着天幕上出现一张一张熟悉的人,包括他自己,心绪都还算是平静,只是连他打算今年下诏让自己母亲为太后时,不免皱眉。

这天幕好像,真是在泄露天机。

“大败?”

“吴明彻是陈国名将,宇文直一个人去,那不是肯定败吗?”

“齐国倒是半点不在意陈国,光我们跟着打了,还得应付突厥,好在和突厥谈拢了联姻之事。”

三人说完,突然想起什么来。

皇上和突厥联姻,险些忘了这事。

【嗳,所以大家看,宇文邕对待自己的兄弟都是不错,上面三个哥哥都走了,他就是最大的那个。

不管是笼络人心也好,还是别的什么,宇文邕在这几年里,不断地将北周能臣聚集在了自己周围。

只等待一个时机。

他那个性格,是真的太沉稳,少年老成。

其余人或多或少还有比较年少气盛的轶闻,他是半点没有。

我想在宇文邕心里,他不仅背负的是要诛杀宇文护,以祭两位兄长的亡灵,更大一部分是他早慧,知道他身为一国之君要做什么。

自然是让百姓安居、国家兴盛。】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