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古典架空 > 在历史直播间看帝王名将 > 第19章 第 19 章

在历史直播间看帝王名将 第19章 第 19 章

作者:红茶泡泡机 分类:古典架空 更新时间:2023-04-25 01:23:09 来源:文学城

天和二年,公元567年。

长安郊外。

宇文邕出宫,亲耕籍田。

春日的农田间,一眼看过去,全是农人春耕的身影,还有这段时间刚插上的新苗。

宇文邕扶着锄头,看向田埂上随行的几人,笑道:“让你们陪我来耕地,你们当时来踏青?”

“皇兄这话可说错了,亲耕之事,我们怎好插手。”宇文宪难得脱下了战甲,一身常服出入。

旁边的宇文孝伯和裴文举听到兄弟二人说起笑来,默契地没开口。

虎贲卫分散在各处,以防有人在暗中行刺,也防止隔墙有耳。

此次出行,宇文邕只带了十几个虎贲卫跟打小一起长大的人,未曾传令韦孝宽、达奚武和于谨等人。

傍晚时分众人从田间回到从农户那里租的一处院子,待第二日再返回长安。

饭后,几人坐在院子里,身上披着斗篷,手里还握着手炉,脚边烧了一盆火。

宇文邕向来性格稳重,少年时追随父兄和其余将军在战场上的意气风发,早在这些年尽数收敛。

此时抬头望着天上的星辰,一直未开口。

但其余三人心里不这么想,才开春,宇文邕忽然在宇文护不在朝中时,带着他们到郊外来耕种。

可是奇怪就奇怪在,只带了他们三个。

宇文宪端着茶,忽然道:“皇兄,去年齐国高湛传位给了太子高纬,自己当起太上皇享受,齐国这下怕是——”

“尚有斛律明月与段韶等人在,齐国气数未尽。”

宇文邕接过他的话,“不必着急。”

“那陛下你带我们出来,就真的是踏春?”宇文孝伯和宇文邕一天生,从小一起长大,从陪读到现在的君臣,关系甚好。

宇文邕如今不过二十三岁,听到他的话,笑起来,“宫里那么闷,出宫透透气,我想堂兄便是知道,也不会阻拦的吧。”

旁边裴文举听到这句话,立即道:“太师此刻不在长安,知道了不是也拦不住。”

宇文宪看了眼自家发小,怔了下道:“所以皇兄便是为了此事带我们出来踏春?”

“总是觉得,有些事如今不筹谋,朝廷不稳。”

宇文邕没有明说,但在场的人都心知肚明。

要筹谋的,就是宇文护之事。

忽然天边狂风大作,原本还在天边的云层倏然散开,一道天光闪过,只见一方天幕出现在空中。

天幕上竟然出现了几个大字,正是宇文邕的名字。

【好久不见,感谢大家的支持和观看,那本期视频就是上次直播说到的历史人物了。】

宇文邕听到有女声说话,愣了愣道:“我眼花了?”

宇文宪摇头,“我也听到了,还有天幕上,那是不是皇兄你?”

另外两人看到出现的天幕,眼神一直在天幕和宇文邕身上来回,眼神颇为惊诧。

【上次直播没有卖关子,已经把这期视频的主角告诉大家,本期视频的主角就是北周武帝宇文邕。】

“这是什么人?竟然直呼陛下的名讳?”宇文孝伯指着天幕,“这是什么东西?上面的人和你一样?”

裴文举和宇文宪对视一眼,低咳了声提醒宇文孝伯不要太激动。

【那老规矩,先介绍一下宇文邕这个人的家庭环境,还是一样的,按照之前的思路,去说这个人。

大概就是登基前随军征战四方的勇猛少年,登基后的韬光养晦,亲政后的励精图治三个部分去说宇文邕的一生。】

天幕上的话才说完,四人都陷入了沉默。

宇文孝伯诧异看了眼宇文邕,对勇猛少年四个字表示颇为怀疑,实在是不理解。

年少时的宇文邕,和勇猛少年有什么关系?

“夜里天显异象,怕是有先兆之意。”

“皇兄是说这天上所浮现的画面,是在说未来之事?”

“不尽然,且听一听,不可——尽信。”

宇文邕虽震惊,但自古以来历朝历代所记载天象并不少,更是有龙凤出没。

前几年还有人生了个外形奇异的孩子。

男子之物出现在后背而不是下腹,像是尾巴一样,两只脚长得像兽爪。

天下之大,奇异之事不在少数,听闻多了,便也不那么惊讶了。

尤其是朝廷各地官吏,上奏之时还会把这些事写在奏章里,他也见了不少。

只是他有些疑惑,这天幕上所画,竟然与他儿时一模一样。

难道真有天人?

【宇文邕出生于公元543年,是西魏权臣宇文泰的第四个儿子,上面有三个哥哥,下面还有七个弟弟弟弟,然后还十几个姐妹,其中就有襄阳公主,嫁给窦毅,后来生了太穆皇后。

还有个姐妹嫁给了杨坚的弟弟杨瓒。

从家庭关系上来看,除了记载上早逝的宇文震外,他们一家兄弟几个,都平安成年了。】

宇文邕看向宇文宪,“阿姊才成亲不久,未来会生个女儿?”

宇文宪一脸茫然,“是个女儿吧,不说了是太穆皇后。”

等一下,皇后?

“不对啊皇兄,阿姊生了个皇后,不会是——”

宇文孝伯喝了两口酒,胆子也大起来,“陛下未来的儿媳妇。”

裴文举刚和到嘴边的茶差点喷出去,看着宇文孝伯。

真敢说啊。

【这么一看,宇文家几个兄弟,至少在童年来看,基本都过得还不错。

出生就在罗马尽头,老爹是权臣,后来自家称帝了,那都是皇室,谁当皇帝,自己至少都是吃穿不愁的。

那宇文邕作为第四个儿子,其实从某些角度来看哈,他是不怎么占优势的。

既不是长子,又不是第一个嫡子,那我们都说北周皇室其实是汉化程度很高的鲜卑人,在立储的事情上,也基本上逃不掉那一套。

皇后的儿子,或者是长子。

反正就是立长立嫡二选一的情况比较多,除非是实在没有人选了。】

“原来我们被后世的人,叫作北周啊?”

宇文孝伯望着天,“祢罗突,你好像的确不是——”

长子也不是嫡子。

宇文邕看他一眼,“想说什么,不用藏着。”

“哦,我就是觉得这个天人说得也没那么对,当初文皇帝在世,可是夸过你的。”

旁边宇文宪识趣不答话,跟裴文举一起喝茶。

【那历史上宇文邕是不是在宇文泰眼里,真泯然于这么一堆年纪相差不大的兄弟里呢?那还真不是。

根据《周书》记载,宇文泰曾经说过一句“成吾志者,必此儿也。”

那这句话的意思就很明显了,能完成我抱负的人,就是我这个儿子。话里说的儿子就是宇文邕。】

宇文孝伯:“……”

大意了,竟然没料到天人也会说。

宇文邕又看了眼他,“嗯,夸过。”

【宇文邕少年聪慧,而且是一个孝顺的人,根据史书上记载,他生那天有神光照室,所以宇文泰喜欢他也不难理解。

一个伴随着神光生的儿子,又聪明孝顺,喜欢也很简单。

那宇文邕的少年时期,就因此变得很幸福,而且仕途顺利,才十二岁就被封为郡公,十四岁就是大将军了,然后才一年不到,就被封为柱国。

这一路的升迁,可以说是坐直升机都比不上。

柱国,那可是在丞相之上的,肩负国家重任。】

四个人都沉默了下。

难道这个升迁速度很快?

【那说回宇文邕,他少年时期,北周政权还没有建立,还是西魏,那个时候,他的童年都是同州度过的,也就是渭南,离长安大概也就六十公里,一百多里。

后来把他接回来了,宇文泰就安排他跟宇文宪一起读书,其中就有宇文孝伯、长孙览,然后就是裴文举和梁睿。

这兄弟俩吧,性格不太一样,所以喜好也不太一样。

宇文邕跟宇文孝伯是一天出身的,关系就特别好,还有长孙览,然后宇文宪跟裴文举关系比较好,梁睿也不错。】

宇文孝伯:“……”

裴文举:“……”

他们真没有!现在都是效忠陛下!

宇文宪一脸无辜,看向宇文邕,“皇兄,我心你知道的。”

宇文邕淡定喝了口茶,“我知道,你就是喜欢跟裴文举一起玩而已。”

【不过倒是不用担心宇文邕和宇文宪兄弟俩的关系,哪怕是后来宇文宪战功赫赫,但对于宇文邕而言,他始终知道宇文宪是个什么样的人。

担心宇文宪,不如担心一下和宇文邕同一个妈生的宇文直,那才是个真拎不清的。

见过拎不清的,没见过这么拎不清的。】

宇文孝伯和裴文举对视了眼。

原来是他们想多了。

【那宇文邕的少年时期呢,关于出征的记载并没有,但是他都封大将军和柱国,哪怕是皇室,我不信是真的一点带兵的经验都没有,更别说期间他还调任过。

而且在他十六岁那年,他就晋封为大司空,以及鲁国公。

周明帝,也就是宇文邕大哥对他颇为赏识,主要是宇文邕这人性格就很稳重,而且眼光放得远。

周明帝还夸他,“此人不言,言必有中。”意思很明显了,就是我这个弟弟不说话则以,一说话肯定就是一鸣惊人。】

天幕突然浮现周明帝的身影,宇文邕原本并无起伏的情绪瞬间有了波动。

其余三人脸色也是一变,有意无意看向宇文邕。

周明帝,不用天人多言,他们也知道是谁。

更何况天幕上浮现了宇文毓的身影。

【按理来说,如果宇文邕不当皇帝,他那两个哥哥其中谁当了皇帝,只要当得久一点,以他的能力,未必不能做好一个良臣。

可惜就可惜在,出生在罗马的宇文邕终究应了宇文泰的那句话,自己当了皇帝。

可这个皇帝是他一开始料到自己要当的吗?

那当然不是。

而是这里不得不提到的另一个人物,就是宇文护,北周权臣,放在历史上,也能说道一二的一个人。

不是说他有多厉害或者是有多少功绩,而是这个人他连杀了三个皇帝,其中有两个是北周的。】

宇文宪大惊,看向宇文邕,“皇兄,堂兄他——”

“继续听。”宇文邕脸色冷沉。

宇文孝伯知道此事,看了眼惊讶的宇文宪和裴文举,只是摇了下头,没有多说。

他自己看着宇文邕的侧脸,心中叹了声。

这么多年过去了,有些事,宇文邕还是只藏在心里,从未跟人说过,更别说诉苦。

【这里要先辟谣,真的不要因为这对堂兄弟年纪相差有点大,二十岁,就把宇文护说成是宇文邕的叔父。

现在的影视作品稍微查一查百度,也不至于连这个都弄错了。

直接给人升了一辈。】

【说回宇文邕登基这件事,当然是宇文护一手操办的,毕竟宇文邕登基之时才十七岁,而且人都不在长安。

宇文护先是在孝闵帝宇文觉登基一年,意识到自己被对方忌惮,安插眼线,提前筹备,直接杀了宇文觉和他的亲信,包括独孤信,也就是李渊他妈的爹,李渊外公。

独孤信还是杨坚的岳父,以及周明帝的岳父。

先杀了宇文觉,你以为宇文护自己会登基?他可不会,他是个守孝的人,然后也不知道是什么心理,大概就是那套只要我不登基,我就不是乱臣贼子的想法,所以他在公元557年,也就是孝闵帝登基又被杀的当年,立宇文邕大哥宇文毓登基。

但事实上,比起十六岁的宇文觉,性格太刚硬,性格温和但是十分有主见宇文毓更让宇文护忌惮。

就在宇文毓逐渐有了威望的时候,宇文护再次下手。

买通宫中尚食李安,毒害了宇文毓,然而宇文毓在临终前,留下诏书,传位宇文邕。

当时的宇文邕年纪小,才十七岁,还不在长安。

他对宇文护专政又手握大权,朝中党羽众多心知肚明,所以一直都表现得像个纨绔子弟,不懂朝政。

否则,他也有可能步两位兄长后尘。】

宇文宪脸上的表情震惊不已,甚至不敢相信自己听到了什么。

他竟然对宇文护杀害两位兄长之事,分毫不值,甚至——

一度以为宇文护对朝政有攻,因为宇文护待他友善。

“皇兄——”

“继续听。”

宇文邕打断他的话,然而这三个字比刚才,哪怕是一样的字,却更有威严。

眼神沉寂如水,好似一开始的情绪起伏只是假象。

宇文邕也是个意难平,主要是一统北方后,明明大势在他这边,结果病逝。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9章 第 19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