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高气爽的天气,正是落叶飘红的季节。
昔川中学每到十一月份,都要举办一年一度的校园运动会。
上一次校运会的时候,姜乌同学不幸罹患感冒,在老师的三令五申下,她在自家的小床上躺了两天,避免影响到班里的参赛同学。
运动会的基本原则是“自愿参加”,但他们现在初二了,体育老师已经卧底观察了一年,再加上班主任对一般情况的了解,结果就是不管愿意不愿意,只要老师觉得你可以的都上了。
姜乌本来觉得这两天应该和放假没什么区别,但有的项目报名人数很少,余老师不知为何对语文课代表予以重任,姜乌就这样领到了女子铅球手的身份。
朱晓露这种四体不勤、人畜不分的同学当然不用参赛,她自发报名去了后勤组,搞搞零食、饮料、矿泉水的派发,方欣当然留在了啦啦队,她应当是氛围组的骨干力量。
姜乌从前在社团练字的时候还浑然不觉,原来书法社团培养他们一学期,就是为了在这种活动时用上。
他们要搞的花活儿包括准备特别的手写的小礼品,还有写一些鼓励的话,整个学校三个年级都有份。
校运会开始前一周,姜乌和其他社员一起在书法教室奋笔疾书,冯乐因为技术不过关,反而只能干一些搬运、包装的杂活儿。
距离校运会开幕只剩两天了,这几天姜乌是日也写字、夜也写字,完全不像其他运动员还能练习个几次,她还是那个我行我素,与铅球保持零接触的新手。
“搞定了吗?”
道具马上就要用上了,许攸过来检查各人进度。
姜乌写完最后一张的最后一笔,长舒了一口气,“都写完了,还好赶上,我还有一些在教室。”
许攸点头,“那你等会儿拿过来,就放这里吧。”
姜乌揉了揉发酸的手腕,看着冯乐他们的包装组也接近尾声。
学校给没能拿到前三名的选手们也准备了安慰小礼品,是的,是那种鼓励学生多看书,一想能猜到的书签,由姜乌他们亲手在空白书签上写下“好学”“慎行”“品格”等选好的词汇,勉力保留一些手工制作的真诚。
能拿到前三名的更是有特别奖励,包括香囊(冯乐他们做的)、折扇(姜乌他们写的)等各种中华传统手工艺品。
所有人这几天都很努力,终于赶在最后两天前完成地差不多,姜乌围观完以后,从教室里拿回最后的成品。
书法教室里已经堆满了礼品,姜乌把剩下的书签挤在一旁放好。
完成任务后,姜乌心里轻松不少,她终于可以找到体育委员,约第二天练铅球的事情。
因为时间紧迫,姜乌根本来不及熟练那些技巧,她只能从网上学到一些简单的扔球姿势,让自己看起来不要那么菜鸡。
再过一天就要比赛了,姜乌停留在学校的时间比较久,等她终于背上书包回家的时候,天已经完全黑下来了。
姜乌打开手机,有三个未接电话,二十几条未读消息,她有些呼吸骤紧地看着这些消息都来自同一个人。
墨:发来一张照片
墨:这些书签都是你写的吗?今天被雨打湿了,现在都用不了了。
许攸来了一个电话。
墨:你那边还有空白的书签吗,这些全都要重写。
墨:应该放学了吧?接一下电话,有事跟你商量。
许攸又来了一个电话。
墨:看见消息了回复我。
过了五分钟,墨又发来一条:急。
姜乌放大那张照片仔细看,刚好就是她从教室里拿来的那堆书签,当时这些书签已经被挤在墙根放着,上面的窗户没有完全关紧,雨淋过未干透的墨渍,晕成一团一团的小黑点。
许攸说这些书签已经废了,他们原本是按书签颜色分配任务,蓝色流苏的基本都在姜乌这边,现在她家里都还剩了几叠。
姜乌的手还没按上回拨键,许攸的电话打了过来。
姜乌还握着听筒不知道说些什么,许攸已经说起了具体情况,他说主要怪最后锁门的人没关好门窗,他说幸好别的东西都没事,只有这堆呆在最外面,又是最上面的书签被淋出了事。
“可是,后天就要开幕式了。”姜乌有些歉疚。
“没事,你把剩下那堆书签明天带过来,我们一起写。”
当初给姜乌分配的数量是二百份,因为她不算一个书法老手,花了整整五天才把这些弄完。
第二天下午,姜乌才找到时间去处理这些书签的事。
许攸已经把其他材料都准备好了,他又另外找了两个帮手,现在一共有四个人去搞定。
另外两个人有些抱怨,“梦然她们忙得要死,我们还在搞这些重复的东西。”
许攸连连道歉,另外两人才专心下来书写。
写了一小时后,“许攸,老师那边还找我们有事,我们真的要走了。”
许攸数了数,还剩下八十份没写。
“好吧,那你们先走吧,辛苦了!”
许攸耸耸对姜乌说:“这剩下八十份都是我们的咯,还好现在没有太晚。”
这一个小时,其实姜乌只写完了二十份,他们几个速度都比她快,才能写完这么多。
姜乌看着许攸又专心致志地写起来,心里一阵苦涩。
其实那天回来放东西的时候,教室里已经没有其他人了,她走的时候也把门带上了。
她不知道自己是不是最晚离开的那一个,她也根本没有检查什么门窗,她只把书签往最里面一放,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