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再嫁(种田) > 第34章 第 34 章

再嫁(种田) 第34章 第 34 章

作者:艾哟哟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5 00:23:51 来源:文学城

刀莲生天不亮就扛着木钉齿耙出了门,然后他会干到月亮升上头顶的时候才回家。

他几乎每天都这样。

自打改变了收麻方式,海棠晚上就能早睡了。早上刀莲生天不亮出门,那会儿海棠还没起床,起床就看不到他身影了。等到月上中天他从田里回来,那会儿海棠往往因为累了一天,洗漱完就趴床上去呼呼大睡了,不像白氏母女三个劳动惯了的人,晚上还要坐在火塘边打理一个多时辰的麻,于是夫妻两个晚上也没见到一面。

是以,自打海棠晚上不打麻了,她和刀莲生竟一连三日都没打过一回照面。

不过,海棠仍会在睡觉前给他烧好一大锅滚热的水,在灶膛灰堆里埋几块木柴燃着小火,以便让锅里的水一直煨着,好让刀莲生回来的时候能洗个热水澡。

到第四日天下雨了,刀家一家女人都没去山里割麻。

一下雨,山里头不止干活儿费力得很,且山路泞泥不堪,很容易滑倒,有可能还会滚到山崖下去。

这段时间,寨子里的人都收麻,雨天里,不出工,但家家户户一样忙开了。

就跟刀家一样,婆婆、姑娘、媳妇儿,齐上阵,还都是女人,在堂屋里围坐在火塘边,把裤脚卷到大腿根,裸露出雪白的大腿。

然后左手牵麻尾,右手用指甲将晒干的白色的麻纤维撕分成两股、三股或者更多股,想要细点,就把麻丝撕多几股,要粗点就少撕几股。然后把一根根麻丝用掌心压在大腿上来回地搓。搓的过程中不断的接麻丝,并不时把手放在身边的水盆里沾一下水,湿润麻线。慢慢的,一根细小的麻绳就越来越长,最后挽在一个纺车上,缠成一个个麻团,方便以后织布。

次一点的麻或者那些绩麻接麻的时候废了的麻丝都不能浪费了,全都收集起来打成麻绳使用。

仍是先把麻丝先搓成一小股一小股的,然后再几根小股的麻绳拧在一起,并两股或三股,或更多的股的麻绳,拧在一起。要打粗点的绳子就多拧几股,要细绳就少拧几股。

搓麻绳这工作,技术含量低,便是莲叶的活儿。

刀家收割回来的麻,一些已经晾干变成了白色的麻纤维,主要由刀莲荷在负责绩麻接麻了。一部分还是麻皮,泡在那个大拌桶里,还得先除麻皮再晾干才能变成能搓的麻纤维。这除麻皮的事情,主要就是白氏的活儿了。所以刀家的女人,分工合作在不同的流程上。

海棠不想跟着刀莲荷做那搓麻接麻的活儿,她没那涵心,她有自知之明,做那个工作她会比刀莲荷更毛躁,浪费了麻丝,少不得要遭婆婆骂,干脆远离那个工作。

海棠在家里转悠着找家务活儿干,好叫婆婆没话说。

她先去把之前割回来已经焉掉的红苕藤砍得细碎,倒在石槽里喂了牛。等牛吃得差不多了,又灌了半桶水在槽里。然后一盆盆水端着冲洗牛圈。

这事情做完了,她又抱着刀莲生的脏衣服,坐在灶屋门口慢慢地搓洗。

就这么混了一上午。

雨一直下,没个停歇的意思。

外面雾蒙蒙一片,山下的梯田都看不仔细了。

这鬼天气,让人心情都不好。可是刀莲生还没有回来。

想起来中午莲叶去给他送饭,说是哥哥戴了斗笠和蓑衣出门的。那男人真是辛苦。

对比自己,坐在家里遮风挡雨的地方,还能烤火,只需要耐心和细致,那搓麻接麻的事情又算什么呢?

吃过晌午饭,海棠还是拿了根竹板凳去了堂屋。绩麻成线的事情,她做了几次都做不好,引得刀莲荷嗤笑不已。海棠就跟婆婆告饶,希望跟她换换工作。

“娘,你的手在水里都泡白了,那除麻皮的事情还是我来做吧。”

家里除麻皮的工具只有一个,白氏一个人除,白天黑夜的除,进展缓慢。麻的褐色表皮都泡烂了,大拌桶里还泡了几乎一半的麻皮等待去除表皮。

“行吧,你来接手。我去堂伯娘家看看。过些日子要借用他们家的织布机,我去给她先说好。”

白氏这一去,去了很久都没回来。

曹秀珍家里也在打麻,白氏估计是帮忙去了。

就像刀莲生想借人家的骡子用一样,白氏也是要先去帮人家白做一下工的。

其实为了借用曹秀珍家的织布工具,早前白氏就和大女儿刀莲荷得闲的时候就一直帮妯娌家里绩麻来着。

这山里头,一下雨就有些阴冷,海棠去拌桶里捞了一捆麻,就觉得那水沁凉,冷到骨头里了。

那铁篦子就是一个铁指套,外面做得凹凸不平,为的是方便把麻皮的褐色表皮刮擦掉。

铁篦子戴在右手大拇指上,食指上缠一根麻木条,左手捉着麻皮一端,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夹着麻皮从头到尾夹紧了用力地快速一拉,那褐色表皮就刮擦下来了。

海棠拉了几十根麻皮后,两条手臂酸得厉害。

因为每拉一下,两条手臂都要往两个方向拉伸,就像拉拉面那样在空中分道扬镳拉开一下。

垂着手休息了一阵子,她忽然想到了个主意。

起身去了牲畜棚。里面丢着很多刀莲生砍回来的竹子的边角料。

她找了节有结巴的指宽的竹片,那蔑刀从中间破开一道缝,然后把这块半破开的竹片竖着绑在一张凳子上,她坐在凳子前,拿一条麻皮卡进缝隙里,往后一拉,一条除了表皮的麻纤维就出来了。这可比摆动两条手臂省力气多了。

把麻皮卡进缝中一拉就完事,还不用像之前那样得掌控好右手大拇指和食指夹住麻皮的力度,你夹松了,皮还不能一次性除尽,还得夹拉第二次。如今这样,简单省事,更不费力气,并且,动作快了不止两倍。

刀莲荷和莲叶都瞪大了看着她。

海棠越做越轻快,连带被阴天雨水影响的心情都好了起来。

莲叶那个搓麻绳的工作做完了后,也学着海棠,找了块竹块来,破开一道缝隙,竖着绑到腿凳子上,坐在凳子前,动作飞快地拉麻去皮。

姑嫂两个还比起了速度,笑声在堂屋里回荡。

雨下了整整一个下午,没有停的迹象。

差不多一个时辰后,那拌桶里泡的麻皮,在姑嫂两个玩乐似的一顿如猛虎般操作下,竟是一个时辰就全部除完皮了。

海棠甩甩手站起来活动腰肢,莲叶则勤快地把所有麻纤维都抱到外面晾在房檐下架起来的竹竿上。

完事后莲叶还想去给姐姐打下手的,但刀莲荷不让。海棠见状,也更没那闲心了。

坐在火塘边拉扯麻皮,竟累出了一身薄汗,她端了根矮板凳坐在门口通风处看雨。

其实是望着外头心里犯愁呢。

晌午饭后,海棠就觉得腰酸疼得厉害,一开始她以为是连着弯腰收割了三天的苎麻,突然的猛烈的劳动量导致酸疼。后来猛地想起,那隐痛的感觉怎么像是大姨妈要来了啊??

可这日子不是她从前来大姨妈的时间,她也不太确定了。

这一天她去了几次茅厕,都没迹象,心情不大好。

来大姨妈那几天,她的心情都不好,加上今天天气也不好,倚在门框,只百无聊赖的望着外头雨蒙蒙的一片山。

这世界别想着卫生巾那类玩意儿,她得自力更生。

她先前去翻柜子,没找到棉布棉花。柜子里只有几床被子和刀莲生的几套衣裳。

家里肯定有零碎布头和棉花的,很可能是婆婆收着了。

得找婆婆要点布头和棉花,做三五个棉花包当卫生巾用。

莲叶还小,找她没用。莲荷处处看她不顺眼,别指望那个小姑子能理她。只能找婆婆索要东西。

她前日还想着不用讨好婆婆了,感觉这马上就要打脸了啊。

但婆婆不知道怎么回事,这几天对她一直很冷淡。

这老太婆还死倔。

昨天收麻回来,她大骂刀莲荷不该在地里剥麻,应该先把麻杆割回来泡上一两个时辰再剥。

“你这个懒蹄子,好的不学学坏的!懒到骨头缝里了!”

海棠觉得老太太有指桑骂槐之意,便就耐心的解释了几句,也算是给刀莲荷说说好话。

“娘,其实那麻杆只要不干,随便剥。在地里头,它是鲜活的,水分足,所以当场就剥皮是毫无影响的。砍下来再花上一两个时辰背回家,之所以要先泡了再剥,就因为这几个时辰里被大太阳晒了,它脱水了,才要泡的,好让它的杆子吸足水分方便剥皮。”

白氏狠狠剜她一眼,再来一句:“你懂还是我懂?先前割麻都不会的人,还妄想教别人怎么剥麻,指手画脚你倒是很在行!”

那我还没见过猪跑但我还吃过猪肉哩。

婆婆这意思,就跟不会做菜的人没资格说做菜的人今日这菜油放少了,明日那菜盐巴放多了是一样的道理。

老太婆太古板守旧,讲不通的。

不过老年人很多都这样,不喜欢年轻人对他们的做法质疑。

当然海棠不敢这么怼,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赶紧把嘴巴闭上了。

入眼满眼都是大山,走几个时辰,走上一天,也都是大山。就是想买也买不到布和棉花,更别说身上一个子儿都没有。

所以这迎接大姨妈的棉花包要怎么解决?

不可能来的那几日就躲在屋里不出门了。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4章 第 34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