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在前,他在后,保持着一臂的距离,直到在花棚内落座,清芷方开口,“大少爷有什么事,今日家里人多,来来往往不方便。”
轻蹙峨眉,嫁入晏家半年以来,不止身条更舒展,连眸子也愈发鲜活动人,像是被娇养的花儿,在秋日暖阳下已变成丰盛的果实。
花棚里攀着一半紫藤,一半珊瑚藤,粉粉紫紫纠缠不清,落下几枝荡在风中,衬出清芷的白绫袄,如云端绕青烟,缥缈迷离。
让他瞧着就出了神,还记得对方从小到大的模样,一帧帧就在眼前,那样清晰,不是芷妹,又能是谁。
半天没出声,清芷等得不耐烦,“大少爷要没话,我就走了。”
好无情的人,冷冰冰砸在晏书允心上,他无非就是念着她,想说上几句话,倾诉内心的煎熬,或许还能解释一下徐砚尘之事。
既已至此,她已嫁,他又娶,不敢妄想将来,可总有一份期盼,隐隐不甘,就算是姨娘与少爷,难道不能做个知己。
都是孤家寡人,清芷的家真没了,自己有家若无家,身为嫡长孙,从出生就注定背负条条框框,父亲一天到晚满口大道理,母亲也是期期艾艾,只怕孩子不争气。
从没有一个人真真切切关心过他想如何,做什么,如被挂在墙上的画,活脱脱成个祭品。
同命相连,比别人应多出份亲昵。
“苏——”顿了顿,仍然喊不出那三个字,叹口气白搭话,“过得如何,六叔对你还好!”
问出来连自己都想笑,在来之不易的短暂相处中,竟只能重复毫无意义的几个字。
晏书允垂下眸,心尖似有千斤重,如果谈话涉及到三姐姐清宛,对方会不会更难过。
却听清芷叹口气,声音极小,如天亮未亮时小虫子在鸣叫。
“有什么好不好,一个姨娘,六爷能正眼看就成了,还能有别的要求。”
似有怨气,晏书允怀疑听错了,六叔宠爱房内人满院皆知,如何还会露出一副伤情之态。
抬起头,试探道:“六叔为人周到,只是心思太深。”
对面忽地眼眶红透,掏出汗巾子擦泪,一并连着丝绦摇摆,晏书允一眼便看到个熟悉物件,正是用来结发的金丝鸡心荷包。
心里一震,伸手拉她衣袖,又被躲开。
“我原不该与大少爷到这里,说没用的话,大少爷别怪,风太大,吹眼而已。”
抹两下,起身又要走,晏书允再也忍不住,大步向前,将人拽回。
“芷妹,哦不,若过的不好,千万告诉一声,总归家里还有人能帮上忙,当年我对不起你,也是没办法,你们家出事,父亲压着我不能回来——”
清芷不听便罢,一听简直怒火中烧,欢喜便欢喜,不喜欢就是绑起来都没用,虽然埋怨对方没早交代,但心里不算恨。
如今却晓得原来人家早知安家出事,还眼睁睁瞧她自投罗网,更失望了。
一壁捂脸不说话,半晌才道:“你已有娇妻美眷,再私下来找我,就算六爷无所谓,大少奶奶也不会善罢甘休,全都惹不起。”
“你先说六叔怎么了,让你落泪,我只要知道这个,别的都不管。”
晏书允急急地问,根本听不下去半个字。
“他能如何待我,面上不都挺好的,大少爷难道没听到婆子丫鬟的话,只是六爷公务忙,成日里不见影,昨日我听满春儿说爷们谈事,晚上会到暗门子里找乐,心里不高兴罢了,其实我与她们又有何区别。”
一边又嘤嘤哭着,全落到晏书允心头,搅得他翻江倒海。
“六叔是疯了吧,既有了你,还去找别人,你怎么能与那些人一样,你是落了难。”
瞧清芷哭得可怜,急得团团转,都说自己会安慰人,生了讨人喜欢的一张嘴,此时却笨得像傻子。
只会掏出汗巾,“你那条都湿透了,用我的吧,干净。”
一条琉璃蓝汗巾,上面绣着朵朵玉兰花,秋阳顺着花棚落下,如一汪碧水横在两人之间。
好个盈盈一水间,默默不得语,百转千愁。
戏台上的水墨调还在唱,人生常远别,孰与最关亲,不遇知音者,谁怜长叹人①。
一副哀怨多情的春景,落到不同人眼里却是两重天。
徐小姐正站在假山石后,手搅着帕子,浑身发抖。
早该料到的,一直强迫自己不去想,这两人之间绝不能干净。
百般委屈,万般小心,只想着换回夫君的心,都快忘记自己是被捧在手心的千金小姐。
“六姨娘的伤心事,也告诉媳妇听听。”
徐梦欢从假山后绕过来,快步来到跟前,怒火已将伤心与怨恨烧之殆尽,只剩满眼不屑。
“姨娘再委屈,当着大少爷哭也没用,不如去找老太太,一定替你做主。”
她杀气腾腾站在花棚外,穿着火红比甲,金光打下来,显得整个人格外鲜烈。
清芷习惯性后退,与晏书允拉开距离,偏踩到脚底滚石子,一个趔趄差点绊倒,又被书允扶住。
徐小姐气得想大喊,却出不来声,恰巧知意赶来,听自家小姐狠狠道:“去请苏姨娘到狮子楼,一起见老太太,太太们,看看哪家的规矩,姨娘与侄子挺亲啊。”
“休要胡言!”晏书允冷冷呵斥,“你也是大家千金,如何说出这种话,一家里住着,难道要避开不成。”
“谁在避开,分明是你们,若光明正大,何必躲到花棚下,还推推搡搡,居然埋怨起我。”委屈一下子全涌出来,“贼喊抓贼,话你都不愿听,如何做出龌龊事。”
晏书允肃起脸,一向温柔的眉宇也起了风云,只对丫鬟道:“你家小姐吃酒太多,扶回去吧。”
气氛焦灼,知意左右为难,犹豫着往前福了福,“大少爷,苏姨娘,既是误会就要说清楚呀,你们不晓得我家小姐脾气,素来和顺,奴从没见她发过大火,若急出好歹来,岂不更麻烦。”
徐小姐转身就走,一溜烟不见影,清芷寻思不好,忙对书允道:“这事躲不过,大少爷还是随我去一趟,说清楚。”
“你放心,只把错揽到我身上,别吭声。”
好一个书允哥,温柔多情的少年郎,到这会儿还能说出甜言蜜语来,清芷哭笑不得。
待二人匆匆赶到狮子楼上,徐小姐已在黄花梨圈椅上泣不成声,屋里早就散了人,唯有老夫人与几位太太正襟危坐,满屋肃穆。
书允进门施礼,“祖母,孙儿来请罪。”
老太太沉脸不应,还是旁边的二太太温声劝:“孩子既知道错,大过节的何必呐,我看一定是哪里出岔子,苏姨娘与大少爷都不是那种人。”
“就是,一家人能有多大事。”三太太给少奶奶递汗巾子,话里有话,“好媳妇别闹了,让大家下不来台。”
一句话勾起大少奶奶的火,“怎么我闹,明明他们见不得人,还来编排我!”
到底是阁老的千金,认真起来都要让三分,老太太清清嗓子,沉声道:“书允,快把话说清楚,我可不能让人欺负少奶奶。”
晏书允又拱手,恭恭敬敬的姿态,“老太太在上,无论如何,只要闹得老太太跟前,便是孙子的错,但此事与苏姨娘无关,方才在后院碰见,搭了几句话,问一下六叔,再没别的。”
老太太点头,又问:“苏姨娘可有话说?”
清芷摇头,“少爷所讲句句属实,没想到让大少奶奶误会,以后一定避讳。”
“胡言乱语,胡说——”
徐小姐坐不住,一蹦三尺高,满眼雾蒙蒙地瞧着晏书允,“你敢把腰间的东西拿出来让大家看看吗?鸡心荷包里放的是什么!”
气昏了头,冲过去将东西扯下,狠狠摔在地上。
几缕青丝从中散落,众人都瞧个明白,原来大少爷对那位安家小姐余情未了,而对面的苏姨娘又长得一模一样,很难不遐想连篇。
晏书允怒不可遏,俯身将荷包收好,冷冷道:“人常言一日夫妻百日恩,我自认为并非圣人,却也知恩图报,留着荷包无非对过往有个纪念,徐小姐不要无理取闹,纵然有错也全在我身上,别连累无辜之人。”
他叫她徐小姐,心轰轰然全被碾碎,呜咽着哭起来,两只肩膀不停颤抖,实在可怜。
①昆曲唱词,想起来就加上了,忘记是哪首了哈哈。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9章 烟丝醉软荼靡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