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领晴雯进了凤姐的院子,凤姐似乎一点也不奇怪她的到来。
这位前任琏二奶奶正在试穿新做的衣裳,明亮的橘色绣金半翻领束腰长跑显得她气色好极了,面颊白中透粉,双目有神顾盼生辉,如盛开的海棠花,看着竟比从前更显年轻明媚。
纵然已不是贾家的管家少奶奶,她的气度依旧凌厉慑人,并不因为身份的改变就弱了气势。
晴雯半低着头上前行礼,想到自己此来所求,心中惴惴,“表姑奶奶,给您请安!”
凤姐抬手摘了耳坠,笑道,“换个称呼吧,以后在庄子里只管叫我庄主就是。”
晴雯应了一声,她一贯是个直来直去的性情,并不懂得迂回曲折的说话艺术,因此尽管忐忑不安,依旧还是硬着头皮直接说明来意。
原来她是想要凤姐行个方便,放她去探望袭人。
晴雯聪明重情,虽然也常看不惯袭人处处拿大、俨然宝玉屋里第一人的做派,但想到平日相处的情分,终究还是不忍心看她年轻早夭,拿了自己的积蓄准备送去给她,让她母亲兄长能拿着钱请个医术高明的大夫好生看病开方,即便真的无药可医,有银钱傍身,她最后的日子也能好过些。
凤姐听了晴雯的请求,赞赏地看她一眼,“老太太没有看错你,你果然是个重情义的好孩子,袭人私下那样排挤你,你倒是一点也不记恨。”
晴雯轻轻摇头,“您言重了,一家子亲兄弟姐妹还有彼此斗气的,我同袭人姐姐朝夕相处,彼此都是身不由己之人,原也没想和她争什么长短,纵有些不和睦处,又怎么抵得上我们姐妹一场的情分。求您开恩让我去花家看看。”
虽然知道袭人母亲和哥哥不是薄情之人,也听说他们早想赎她回家,可若不亲眼去看看,终究是不能放心。
哪怕是最亲的人,得势和失势,有钱和没钱时,态度也可能是不同的。
这一点,想必眼前的前任琏二奶奶比谁都更有体会。
凤姐示意小红扶晴雯起身,“即便你不来求我,宝玉也是要来央告我让他去花家探望的,你又何必多此一举。”
晴雯神情认真,“二爷要去是二爷的事情,我去是我自己的事情,我不与二爷同去。”
袭人从前最担心的就是自己抢了她的位置,若是看见自己陪在宝二爷身边同去看她,心里还不定怎样不甘心不自在。
再说,对于宝玉而言,袭人和别人是不同的,想必,他二人也有许多私密的知心话要相互诉说,自己何苦插入其中。
凤姐也无意为难这个天赋技能全部点在刺绣上的真性情姑娘,笑道,“你腿蹲着不酸,小红腰却弯得酸了,快起身吧,显得我多不会体谅人似的。”
晴雯不好意思地看小红一眼,依旧屈膝,“那您是答应了?”
凤姐随手指着榻上几匹缎子,“我正说要给林妹妹和大姐儿裁料子做师徒装,可巧你这个针线好的自动送上门。从明天开始你吃过早饭就来我这院子帮忙做衣裳吧。”
晴雯一时没反应过来,小红却笑着提醒她,“庄主已是应了,只是明面上不好让贾府跟来的人知道,帮你找个幌子遮掩罢了。”
晴雯连忙道谢,谢完才顺着小红搀扶的力道起身,虽是幌子,她却打定了主意哪怕是熬夜赶工,也要帮凤姐把衣裳做出来以作报答。
凤姐于是将画好的衣服样式图稿给她看,春夏秋冬都有,款式有跟时下相同的,也有仿唐仿宋的,甚至有几款看着完全不是中原风格,倒和西洋鼻烟壶上的番邦美人是一样服饰。
晴雯看得爱不释手,一面看,一面暗暗琢磨该用各种面料、该取用何种刺绣纹样、用什么样针法和丝线,想象着成品做出来的模样。
一时也没留意凤姐和小红都出去了,只留着庆儿媳妇坐在凳子上,用自制的墨条笔在本子上记录着什么。
凤姐被小红拉到了外面,笑说,“鬼鬼祟祟的,今儿见了你旧日姐妹,不多在一处说说话,急着回来作什么?”
小红端了茶杯奉上,“您何苦挖苦我,当日我在怡红院不过是个烧炉子喂鸟雀的三等丫头,连跟主子照面的资格都没有,哪配跟一等二等的姐姐们攀交情!我要是硬凑上去,只怕她们又要误会我对宝二爷有想法了。”
凤姐接了茶,并不急着喝,不知想到什么,噗嗤一笑,“你算是个明白人,宝玉虽好,唐僧肉却不是那么好吃的,没看袭人就硌着牙了!”
小红疑惑道,“难道袭人姐姐的病另有蹊跷?”
凤姐喝一口姜枣茶,拈起一个皮如纸薄的核桃,轻轻一捏便将核桃壳捏开,从里面取出两瓣完整的果仁,“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袭人若是自己想得开,从此安心在家,以她的心机,未必不能过上好日子,就怕她一心只想在宝玉这棵树上吊死,那就难救了。”
也是袭人会做人,受王夫人密令给她下药的婆子有意减了些分量,虽然会让她日渐衰弱有损身体根基,但是调养得好了也不会致命,只是往后子嗣上会艰难一些。
花自芳自打接了妹妹归家,每天也是好饭好菜,只是袭人自己心里还存了妄想,放不下自己在宝玉屋里经营了好几年的身份地位,自己跟自己怄气,这才迟迟不得好。
小红想到父亲当日劝诫自己的话语,也是叹了一口气,“做姨娘哪有当正头娘子好,一个两个怎么就那么想不开?”
凤姐看她半天也捏不开一个核桃,递了个小锤子过去,“宁为富人妾,不为穷人妻。享受惯了富贵,谁还能安守清贫?何况宝玉又是那样的相貌人品,若是换成其他相貌丑陋人物猥琐的,你看还有几个肯留下!”
小红不知怎么想到贾环和薛蟠,忍不住笑了,“您说的是,可见光是富贵还不足够,须得再有一副好皮囊才行!”
别说贾宝玉这样的凤凰蛋了,就是贾琏琏二爷,人人都知他好色滥情,只因生得一副俊俏样貌,不一样有大把好姑娘上赶着给他做姨娘通房,就连陪伴主子最久的平儿姐姐也……
想到这里,小红颇有些为凤姐不值,转了话头问,“庄子里的学堂已经建好一段时日了,您准备去哪儿请先生?我托弟弟在学堂里问过了,那些酸秀才迂腐得很,一听是给下人们家里的孩子上课,都不肯来。”
碗里的核桃仁已经足够煮一壶奶茶,凤姐停了手,慢条斯理地用热棉巾擦手,“举人秀才教的是科举学问,庄里孩子们却是只需要认字数数罢了,是大小管事和账房们教不得,还是你我教不得?何必非得外头去请,没得把好好的孩子给教傻了。”
小红一想自己原先竟是想岔了,读书是读书,认字是认字,不是一回事:读书是为了功名,学的是圣贤道理,领悟的是治国治民之道;认字是为了不做睁眼瞎,更容易受到教化,养家谋生活时也比其他不识字之人多一些筹码。
祖母曾说,上一代老太君在世时就很重视府里下人们的教育,所有的家生子,不分男女,都要在附属贾家私塾的蒙学里学满两年,考核合格才给安排差使。
标准就是,认足一千个常用字,至少会算一百以内的加减法,以及能将一整册家训家规完整背诵。
父亲就是因为提前一年完成蒙学学业,这才被老国公看中,选为大老爷贾赦的伴读。
那时候,贾家可谓是门风肃正,规矩森严,一应赏罚奖惩、包括人事任免及升降,都有白纸黑字公布于众,阖府上下包括店铺田庄在内的几百口家丁奴仆,各个恪守本分,不敢有丝毫犯戒逾矩之举。
未尝不是蒙学认字的功劳,可惜太夫人仙逝后,史老太君认为下人们不必会认字,只要把规矩背熟了一样能当差,也省得认得的字多了,把心也养大了,一个两个有了点能耐就给自己谋赎身。
林家祖母和林之孝也是知道凤姐着手为名下奴仆和下人们开办蒙学的事情后,才没有继续坚持给小红赎身,而是同意她跟在凤姐身边做事。
小红不知道凤姐是出于什么考量教庄里的孩子认字算数,但是对于那些即将接受教学的孩子们来说,无疑是好事。
回想凤姐自从离开贾府后,种种看似离经叛道、让人难以理解的举止行为,小红有感而发,开始有些理解她为什么宁可放弃国公府的富贵荣华也要和离。
只有离开贾家,这位名字里带个凤字的姑奶奶才能挥开双翼,展露她真实性情,做她真正想做之事。
只是,主子对自己好似还不够信任,或者说她对所有人,无论是出嫁时王家跟来的陪房,还是到了贾家后收伏的心腹,都保留了几分。
凤姐把手在小红眼前摇晃了两下,“想什么呢,这么出神?难道是我说让你去做教认字的先生把你吓着了,放心,不白让你教,每上一节课都有报酬。”
小红回神,抿嘴一笑,“我不要报酬,只是我没给别人当过先生,若是教得不好,让小学生们喝了倒彩,您可别笑话我!”
凤姐摆手,“谁又是天生就会的不成?只要端正态度用心琢磨,拿出在家教导你弟弟的架势出来就行了,别告诉我,你连一群十岁不到的毛孩子都降伏不住。”
关于庄子里私塾学堂的教学大纲,凤姐已经拟好大纲,具体还要等实际教学开始后,再看看要不要调整。
至于小红所担忧的先生,凤姐狡黠一笑,这不是有现成的送上门的几个吗?
既然吃了她庄子里的饭,不给庄子做点贡献怎么成!
自己要不是被缘来客栈的老板夫妇骗进他们开的黑店,本来只是住客,可住着住着就变成了账房兼职店小二,偶尔还要客串一把厨娘,调制不同风味孟婆汤。
哪有做一抹游魂的时候自在?当时怎么就一时脑袋发热上了贼船呢?
凤姐背手出门,她得去蒙老爹那里讨杯好茶吃,顺便捋捋思路,该怎么调教宝玉,让他早日看清世间残酷,别那么天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