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个月后,太上皇收到了来自江南的密折,密折上说已经寻访到琼真道长母舅的消息,只是具体情况还要继续打探。
原来琼真道长的母亲甄臻去世前,曾秘密遣人送信至同父同母兄长甄费处交代后事,其兄从姑苏老家赶到金陵,原想遵照妹妹遗愿将其灵柩带回并将外甥女送到玄墓山蟠香寺出家修行,交由妹妹生前的方外好友冷梅师太教养。
不料却被甄贵妃之母殷太夫人连同太子旧属所阻,谎称婴儿自胎里带了病已然是亡故了,就连妹妹遗体也都葬入先太子衣冠冢,不许他惊动亡灵。
甄费周旋无果,于是愤然与宗族决裂,立誓主支一日不倒,他便一日不入仕途,回到姑苏后,这位已经有举人功名在身的饱学之士便真的隐居起来。
然而残酷的命运并未放过这位骨头硬气的甄家大舅,甄费夫妻膝下空虚直到四十岁上才得了一女爱如珍宝取名英莲,这小姑娘才将将养到四岁便于元宵这日被家仆抱出门看灯火走失了,女儿失踪不久家宅又被一把火烧掉,甄费变卖家产投奔岳父,那老岳父也不是好的,将女婿交由自己买房置地的钱财半哄半赚地骗走,只扔给夫妻俩朽屋一间薄田二三亩便不再理会。
甄费虽有才学却不懂稼穑之事,于是生活日渐贫苦,他那老丈人并岳家诸人还一味在乡邻之间败坏他名声,说他好吃懒做,虽有功名在身却是花钱买来的,并无真才实学,以致甄费想寻个私塾坐馆或是当个账房先生都不能,常年积郁在心的人当此情境如何能支持得住,急忿怨痛之下差点一病没了。
忽然一日不知哪里来了个跛足道人,嘴里疯言疯语的也不知是哪一句点化了甄费,竟教他径自抛家弃业跟着道人修行去了,自此杳无音讯。
这一切乍听似乎是意外,却经不住有心人的查访勘探,其实一系列天灾**背后,一直有人在暗中精心设计和操控,要令甄费家破人亡。若不是那道人及时出现,恐怕这位甄大舅坟头的草都有人高了。
关于这幕后黑手,也许是顾忌宫中贵太妃,密折中没有明说,种种线索却指向在江南一手遮天的甄家。
太上皇气得倒仰,拍着桌子大骂“好个甄家!好个甄应嘉!看来朕以往真是小看了他们,手段可真阴毒,想那甄费不过迂腐鲁直了一些,与他家分属同宗并无甚深仇大恨,又是他们自家算计人家妹子在先,不过放两句狠话而已,何必害的人家财散尽不止,还要对方妻离子散!杀人诛心不外如是!”
甄家是太上皇的心腹,是特意安排在江南富庶之地,为皇家私库聚拢钱财的钱袋子和监察当地政商势力的一双眼睛。这么多年来不是没有人参奏过甄家父子及其族中子弟奴仆,称其已为江南一霸:对上欺君罔上,贪赃枉法;对下中饱私囊,欺压百姓。
只是皇帝深知,水至清则无鱼,朝廷少有不贪的官,要不怎么有句话叫千里做官只为钱,又是守在江南那么个天下最富庶之地,略把手伸出去些就有大把银钱落在手心上,有几个能忍住贪心?所以只要他们贪得不过分,别在皇家和国库该得的那一份里动手脚,当皇帝的睁一眼闭一眼的也就过去了。
再者人无完人,古往今来的圣贤才有几人?有才有德者自当大用,有才无德者可用,有德无才者亦可用,就是那些无德无才的小人奸佞,放在合适的位置,效用未必就比贤臣差,在为君者眼里不过量才为用而已。
比起道德上毫无瑕疵却在官位上无所作为的无能迂腐之辈,上皇自然更喜欢甄应嘉这样会说话能办事,虽人品略有瑕疵但更知情识趣的臣子,何况又有乳母殷老夫人和甄贵太妃的情分在,故但凡参奏甄家的折子都叫上皇扣下了。
上皇深知甄家并不无辜,奏折上所参之罪无一不实,但那又怎么样,满朝文武细究起来,几个是身上干净的?都是跟了自己大半辈子的老臣,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只要没触及动摇国之根本的底线,不过抓小放大,拣不重要的角色杀几个,借他们的人头震慑一二,略可放的过的便都放过了。
上皇在江浙另有其他耳目,其他几路的密报上也说江宁织造兼金陵省体仁院总裁甄应嘉大人小节有损大义无亏,恐是朝堂上权力倾轧波及地方,朝中有人蓄意生事有心构陷也未可知。
只是这次再度遣人密访江南,却教上皇查到些意料之外的隐秘,这些隐秘其他几路埋在江浙一带的密使却不曾上报,这些事颠覆了太上皇对甄家诸人的固有印象,不,或许他内心早有察觉,只是一直不肯相信而已。
甄费兄妹的遭遇表明,江南甄家不如表现出来的那般忠君体上,殷老夫人并不慈悯弱小,甄应嘉也非儒雅宽厚,他们连对自己五代之内的族亲也能毫不手软地算计谋害,难道不会对其他影响到自身利益的人下手?
甄贵妃连自己多看几眼其他美人都要生气嫉妒,膝下也有儿子,当年其他恩宠不及贵妃的四妃九嫔尚且知道为自己儿子争取,她和小八难道真就对太子之位毫无想法?
想想这些年他们家族娶媳嫁女,无一不是高官显贵,且他家是文臣,和宁国公荣国公这等旧勋爵只领虚衔不同,家中出息子弟俱都安插在实权部门任职,姻亲故交更是遍布朝野。要钱有钱,要权有权,要人有人,若是手上再握有几分兵权,想做什么做不成?
越想越觉得无论当年还是如今,有些事经不得推敲,令人细思恐极,上皇握拳用力在桌上锤了几下。
苏内监上前,手指轻柔按摩太上皇太阳穴,作为从前的内宫第一人,他可太知道贵太妃和她调/教出来的那一窝蛇子蛇孙是什么人了:面柔心黑,奸诈贪婪,小气护短又爱记仇,明明一肚子坏水偏装作白莲花,脸上笑得越慈悲,背地下手就越阴狠。只是作为奴才,主子再不好也是主子,是非对错即便知道也不能从自己嘴里说出来。
深宫内院里头,少说话的人往往比会说话的人活得更长久。
苏内监深谙存身之道,“天气燥热,火大伤身,天大的事也比不得龙体康健重要,上皇仔细手疼。”
太上皇斜了眼这位从幼年时期便一路服侍自己的前太监总管,哼笑一声,“老东西,惯会揣着明白装糊涂,越老越会卖乖了。殷氏入宫做朕乳母的时候,你已经记事,你说这老夫人到底是个怎样的人?”
苏内监眯起眼睛做回忆状,慢慢说“殷老夫人是个有心人,也会调理人,在上皇的事情上尤其留心,其他三名乳母都不及她服侍得周到仔细。”
太上皇闭上了眼睛,“是啊,所以四个乳母中,朕最离不得她,但她却是唯一一个被皇祖母遣出宫的,当年朕还曾暗自埋怨过,如今想想,到底是老祖宗,看人眼光比朕准。”
苏内监暗自点头,老祖宗那双眼堪比齐天大圣的火眼金睛,甭管什么妖魔鬼怪,甭管多会伪装掩饰,统统逃不过她老人家慧眼,无一不现出原形,不过太皇太后一片慈心,为了孙儿的后宫稳定和睦,也只看破不说破罢了。
太上皇沉默了一会儿用手指点了点密折的最后面,讽笑道,“一根藤上结出两样瓜,金陵甄如何且先不说,姑苏甄却也奇了,一家子仿佛和出家两个字干上了,不是要当尼姑,就是要当道士,也不知道他们是真的不留恋世俗,还是没法子了只能作出个托庇于神佛门下的软弱姿态!”
太上皇不懂,同样弱势群体出身的苏内监却能明白几分,这个问题某种程度上其实和富人问穷人“何不食肉糜?”性质相似。
苏内监笑了笑,手里按摩的动作不停,感受到太上皇的身体不再紧绷,细声慢语道“说起来琼真道长也怪不容易的,自小连亲生爹娘都不曾见过,如今母亲这边唯一至亲舅舅一家也是生死不知下落不明。”
太上皇轻轻叹气,“都说没爹没娘的孩子可怜,这孩子比她父亲还惨些,太子当年好歹还有我和皇祖母疼他......不怪这孩子性子养得有些偏了,小全子,你说我是不是该对她好些?”
苏内监想着太上皇一年前陆陆续续新置办的产业,眼角的鱼尾纹便深了几分,“上皇早有成算,何必来问老奴?”
太上皇从腰间荷包里取出一枚刻好没几日的印章,放在手心细细摩梭了几下,“找个精致些的匣子把这个装起来,让冯紫英领几个面相和善些的侍卫去请琼真过来说话,再叫人洗一些岭南送过来的时令鲜果子。”
顿了顿,又说,“晚饭让厨房做得清淡精致些,少荤多素,不知道这丫头爹娘一个生在北边一个生在南方,也不知道她更爱哪边的口味?吃米还是吃面?对了,小姑娘们多爱吃甜食,叫宋厨子好生做几样他拿手的点心。”
苏内监连声地答应了,太上皇从座位上起身,走到外洋进贡来的镜子前面调整着脸上肌肉,力图让自己的表情看起来稍微亲切慈祥一些。
苏内监甩了两下拂尘也跟着在屋子里走动起来,左看右看后吩咐小太监搬几盆颜色娇艳的花进屋里,熏香和冰也去换了新的。
小太监和宫女们轻手轻脚地在几间屋子穿梭来去,将屋里屋外一应陈设装饰重新收拾布置一番,务必使之看起来更有几分日常家居气息。
厨房里也忙碌开了,这几日因为天气炎热,上皇的胃口并不好,每日百八十道各色精致菜肴流水般进上也不见上皇多用两口。御膳房跟出宫的几位大师傅都憋足了劲儿要好生在上皇他老人家面前表现一番。
苏内监站在小花厅外面廊下叫住正领人巡视内外的一小队御前侍卫,领头的正是新上任的飞龙卫右统领冯紫英。
冯紫英停下拱手行礼,”苏内相,可是上皇有所示下?”
苏内监原本可以直接让小太监来传太上皇口谕,只是他想起冯紫英素来和四王八公家子弟走得近,往来之际说不定见过秦可卿。若是一时叫破了恐怕道长脸上难堪,便亲自过来想着提点两句,于是示意冯紫英跟着自己单独走到一边。“上皇命冯小将军去请子虚山庄的琼真道长,这位道长和宁国公府的少夫人生得略有几分相似,小将军切莫叫错了称呼。”
关于琼真道长的身世来历,在江南的调查没有结束之前,太上皇除当今圣上外也只告诉了自己身边负责机密事情的几名心腹,这其中就有冯紫英的父亲神武将军冯唐。
冯紫英接任飞龙卫统领一职后,冯唐漏了些口风给儿子,父子俩都是聪明人,很多事不点自明。
这位年轻的统领点头表示心里有数,“多谢提点,内相可还有其他吩咐?”
苏内监看了看其他几名侍卫,能入选天龙卫的不仅身手好,长相一般也都不差,冯紫英领着的这个小队,个个身高体长,脸面也秀气。
“小将军带人快去快回,别叫上皇久等。”
你听过世界破碎的声音吗?
我听过。
不,你没听过,我们隔得那么远,你怎么可能会听到我心碎的声音?
傻瓜,我怎么会不知道,每一颗暗下去的星星,都是一颗碎掉的心。
——————节选自《星星的情话》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6章 秦可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