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在红楼世界的还债日常 > 第33章 可卿非卿

在红楼世界的还债日常 第33章 可卿非卿

作者:南塘知夏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3-05-30 22:16:20 来源:文学城

岑夫子不是小气的人,对着平生挚友,更是大方,一气将那盆栽上的番柿子摘了大半做菜。

不论是甄士隐还是岑夫子,都没有时下士大夫“君子远庖厨”的臭毛病,晚饭是两人一起动手完成的。

蒸一锅米饭,炒三两个家常菜,再加上一壶自酿的松竹酒,这晚饭便齐活了。

番柿子做了冷热两种处理,一半和鸡蛋一起炒了,一半切片撒上雪花洋糖。

岑夫子倒酒,甄士隐盛汤,举杯之前两人都先喝了汤,空腹饮酒伤身,以前没有家人消息随意糟蹋身体还罢了,如今团圆有望,可不就得善自保养。

毕竟,都是到了可以当人爷爷的年纪。

岑夫子做菜的手艺还可以,几个家常菜炒得有滋有味,只是他口味重,那青蒜炒腊肉里茱萸放得多了,饮食偏清淡的甄士隐只尝了一口便不再伸筷子。

倒是那番柿子做成的菜,无论热炒凉拌,俱是酸甜适口,下饭佐酒都美得很。

食不言寝不语,两人默默推杯换盏,心中各自滋味万千都同着饭菜一起吞咽落肚。

饭后,一同收拾干净厨房,两个加起来过了百岁的老头子在不大的小院里散步消食。

两人随口闲话,也不评论诗词文章,也不讨论官场时局,只是些没要紧的鸡毛蒜皮小八卦,和没读过书的寻常人家小老头没什么两样。

岑夫子看似不合群,在学生们眼中却是个极可亲近的长辈,没事儿都爱和他唠叨唠叨,故此,即便岑夫子不是个爱打听的人,书院里但凡来了什么人,发生点什么事,没有他不知道的。

外人面前不多话,当着好友的面,岑夫子可是个八卦小能手,想当年读书求学那会儿他也是个活泼多动的小话唠一个。

“书院前日来了两名大人物,你可知是谁?”

岑夫子一边问一边挤眉眨眼,表情和眼神内容丰富得很。

甄士隐便猜必是和自己有关的人,笑了笑,忽然便说出两人的名字来。

一个是金陵知府贾化,一个是兰台寺大夫兼扬州巡盐御史林海。

岑夫子惊奇不已,虽然知道好友自家变后无论性情还是为人处世都与之前有不同,却不知从不关心外事的人到如今,竟然对外界消息如此灵通敏锐起来。

不过,无论怎么变,只要还当他是老友这就足够了,便是自己,与当年那个意气风发踌躇满志的纯情少年比起来,不也是宛如完全不同的两个人?

“原来你早知道了,我原本还想说出来吓你一跳来着。你既知道如何不来与我说道说道,兰台寺大夫林大人倒也罢了,那位贾化贾大人,我记得,他不正是被你慧眼识英雄的一位高才之士吗?”

岑夫子语气嘲讽地说着,脚下用力踢飞一粒小石子,也就是在好友面前,他还依稀保留着几分原来的性情。

甄士隐宽容地望着他笑,“你是知道我的,对于无关的人和事,见过听过便也就忘了。”

甄士隐和贾雨村的交往经过,岑夫子是知道的,当年,甄士隐还特意写信跟自己夸赞过。

于是,一听这话便着急起来,跳脚道,“怎能说无关,你对贾化有知遇之情赠银之恩,可那小人却是一朝得志便翻脸不认账起来!更甚至于落井下石仗势欺人!”

当年英莲被拐,甄士隐离家出走,贾雨村找上门,不为报答恩情,却是为了纳甄家丫头娇杏为妾,其为人卑劣直令人不齿之极。

甄士隐望着义愤填膺一心为自己抱打不平的好友,眼神转暖,安抚道,“为那等人不值得,我帮扶他几两银子不过为了成全自己助人之心,原也不图报答。如今若为这个生气,倒有违当年本心本愿,于你我而言,贾雨村者,不过人生路上一过客尔,何苦反复提起。”

岑夫子嘿嘿一笑,摸着颔下修剪整齐的胡须说道,“士隐兄说得极是,不过这贾雨村人品虽差,对你家小丫头却是有几分真心,如今已将她扶正做起正经夫妻来,只是没法得封诰命。”

本朝规制,举凡在朝为官者不可宠妾灭妻,妾室扶正者一律不许请封诰命。

从这一点来说,贾雨村对他那位丫鬟出身的继室夫人倒也算得上情深义重了。

甄士隐却是一笑,外人不知道,他自家事如何不自知。

家中祸起之前,身为家主的甄费对下人仆从极宽和,尤其是对仆妇丫头,不仅从不打骂苛责,甚至专门请老嬷嬷教她们读书认字打算盘,闲来得空,有那些有悟性的甚至可以跟着学些琴棋书画这类本不在奴仆本分之内的才艺。

当年为着这个,年轻的封氏没少和甄费生闲气,只当他也同那些浪荡子弟一样,对家中大小丫鬟年轻仆妇有什么不好的想头。

甄费察觉妻子心意后苦笑不已,直言相告:家中之所以对女性下人如此厚待,并非有所图谋,不过念及当今世道加诸于女性身上枷锁太多太重,怜其存身大为不易,略宽待一二而已。

改不了女子卑弱三从四德的时风世习,但在自己家中,还是能容她们轻松明快几分的。

因此,不是甄士隐自夸,自家几个得力的大丫头入得厅堂下得厨房,学识教养就是比起一般的小官之女也不差什么,贾雨村能得娇杏为妇,已是他侥幸之极。

“世人眼里恐怕都说娇杏有福,在我看来,到底可惜了,若我家不曾落败,原本是要为她寻个人品贵重的好后生,正经发嫁出去的。”

做了一辈子朋友,岑夫子如何能不知道甄士隐在感叹可惜什么,笑道,“你还是这个脾气,可恨那娇杏小丫头也是个不念旧情的,如何就肯跟着那小人去了。”

甄士隐脚下微顿,叹息道,“未必就是自愿,我那老丈人最是个趋炎附势见利忘义之人,娇杏颜色生得好,早晚要被他拿捏在手心里去算计什么好处,与其不知被转卖给何人,我倒宁愿她跟了贾雨村。”

将来若有幸生个一男半女,也可说一句书香子弟,倚仗能比地主老财或是商贩吏卒强些。

甄士隐还在家时,老丈人封肃便不止一次上门明里暗里说要把娇杏许给哪个哪个土豪乡绅做不知多少房小妾,又或者是送去县衙给哪位师爷做个红袖添香的知己。

想到老丈人无所不用其极的腌臜手段和种种丑恶嘴脸,想到被他坑蒙拐骗去的全部剩余家产,甄士隐皱眉深深吸气。

人性之卑劣丑陋自己不是早已见识并亲身经历过了吗?不生气不生气,气死无人替,老妻英莲和玥儿还等着自己上京一家团聚,这把老骨头可得撑住了。

岑夫子把手在甄士隐肩上拍了拍,“识人不清的也不止你一个,人都说扬州城巡盐御史林海林大人如何精明敏锐,不一样被贾雨村哄得团团转?不仅请了他给自己女儿做西席,还通过其舅兄,借助京城荣国公公府的人脉给他谋了个金陵知府的缺,这恩情可比你当年大多了,将来,也不知能图个什么报答。”

能中探花能在江南坐稳并连任盐税重城扬州一地的巡盐御史,足以说明林如海其人无论智力眼力还是能力手段一样都不缺,一个见惯官场险恶,久经宦海浮沉的兰台寺大夫能看不出贾雨村的为人不堪?

不过是看破不说破罢了,甄士隐早已明了,世间事并非非黑即白,是非善恶也不是为人处世唯一标准,说白了,利益交换才是根本。

不由一声长叹,“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这世上谁不想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地活着,可谁又能干干净净清清白白地活着?还不都被名利人情所裹挟,身不由己各自浮沉挣扎,不得解脱!”

两人是性情中人,一旦沉浸到某种情绪便忽略了周边环境的变化,都没察觉到小院外不知何时多了几个外人。

一个发色雪白脸颊却红润有光,望去颇有几分仙风道骨的老者笑眯眯地拍手笑道,“说得好!”

甄士隐和岑夫子吃了一惊,转头看时,陪在那老者右侧的正是书院山长顾逸,连忙开了小院的篱笆门上前行礼。

岑夫子说话向来是直来直往的,调侃道,“山长你来得迟了,那番柿子我已经吃下肚了,滋味甚是美妙,不愧是海外仙品,你便是后悔我也不还啦!”

原来,这番柿子竟是岑夫子和顾山长打赌赢来的,他倒不是怕山长后悔,只是随口打趣惯了。

顾山长瞪他一眼,“这位蜉蝣子道长,乃是一位极有地位名望的前辈,士隐、思慎,你们两个还不快上前拜见!”

两人听着这话有些莫名,其中似乎大有深意,一时不及多想,对视一眼后双双弯腰深揖一礼。

“晚辈甄费,见过长者!”

“晚辈岑谨,见过长者!”

蜉蝣子随意摆摆手,“免了免了,礼多不自在,羲之你吓唬小孩子做什么!”

两个胡须一大把,年纪更是一大把的“小孩子”面面相觑,无奈又无语的同时,不由对老者的身份深深好奇起来。

羲之是顾山长的字,他极擅书画,自诩小有所成之后便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墨池散人,从此便以号代字,再不许人称呼他为顾羲之。

如今,顾山长年纪、名望、地位都有了,人前与人相见,别人都叫他山长,个别交情极好的叫他墨池。

而能毫不顾忌地以羲之二字称呼的,绝非等闲之辈。

两人朝顾山长脸上看去,果然见他一脸不忿却又不得不忍耐的无奈表情,见两人看过来,没好气地道,“看看看,看什么看,再看也是和你们一样的老鼻子老眼老褶子,变不回小孩样!”

甄、岑二人知道自己是被迁怒了,各自摸着胡须移开眼神,心中暗暗好笑,对蜉蝣子的身份更加好奇了。

蜉蝣子也笑了,语气却十分嫌弃,“羲之啊,你从小就爱装大人样儿,就只像这样发脾气的时候可爱些。不过呢,不是我说你,你也该保养保养了,和我侄女走在一处不像夫妻倒像父女!”

略做停顿后,更扎心的话来了,“本来就生得老相,如今更是越长越着急,走个路都一步三喘。噫吁嚱,顾家良材乎?呜呼哀哉,老迈枯朽之木尔!”

这话说的,他敢当着人说,甄、岑二人却不好意思当面听,只好连忙转过身去看天看地,全当自己神游太虚,只留空皮囊在此。

甄士隐还罢了,和顾山长师出同门的岑夫子却忍不住开小差,嗯呢嗯呢,怪不得小十年前就不大得见顾师兄家的嫂夫人了,原来是夫妻年龄感相差太大,怕人笑话呀!

被人这样说到痛脚处,哪怕对方是长辈,顾山长也忍不住翻了个大大的白眼,怪声怪气地刺挠开了。

“还说别人是小孩,您老人家自己才是,老小孩儿老小孩儿,越老越像小孩儿,就你年轻,就你老当益壮!有本事你让我也返老还童、枯木逢春试试!”

老者听了大笑,伸手摸摸自己下巴,嗯,下巴上的胡子,依旧清润明亮的眼珠子转了转,眼神灵动狡黠,全不像个上了年纪的人。

“只要你经受得住,我还真有法子!”

顾山长压着嗓子吼完几句,心情已平静了许多,理智也重新上线,便把多余的表情都收了起来,板着脸说,“思慎院子里没旁人,您老人家逛了大半个书院,不如就在他这里歇歇脚。”

一句话,可算是把几人的来意说清楚了,只不过,在场诸人,谁也没把这话当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