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在大秦帝国用二进制修仙 > 第35章 第 35 章

在大秦帝国用二进制修仙 第35章 第 35 章

作者:花灯见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12-14 20:48:05 来源:文学城

容安向来觉得自己父母缘浅,今生父母疼爱自己已是难得,又要让他们接受自己的孩子的灵魂来自异界,恐怕颇有难度,他并不指望他们一如平常,如今这样也算不错了。

容安坐在书房的床边,一手撑头一手在身前的白纸上比比划划,也没有拿笔,不知想写些什么。

忽然一阵秋风吹过,长卷的纸被吹起,而容安并没有手忙脚乱的去收拢,甚至无需用眼睛看,从手指延申出去的灵力便将纸张拉了回来,重新压在案几上。

虽然并不影响容安的思绪,可今秋,是否比往年更冷了些?

如今的气候温暖湿润,如果像前世凡人制作的水银测温仪的话,如今即使是冬天最低应该也只有零度,所以农人们大多只着薄絮冬衣,一年四季光腿下地的大有人在。竹海蔓延,犀牛、大象之类的热带动物也常出现在山野间,甚至一度成患,而秋风清爽,少有寒意。

但,今秋却不同了。

容安站起身走出书房,秋风自西吹来扬起一树红叶,一片大胆的红叶悄悄落在容安肩头,被他捻起放在手心。

灵力顺着树叶的脉络延申至它曾经寄身的枫树上,树木的纹理在容安的眼中清晰可见,树木内部的年轮自内向外由细到宽,但越靠近外壁,年轮却又越来越窄了。

树木的年轮并不仅仅代表着它的年龄,其中的宽窄叶可以体现干湿气候与环境变化的历史,可以说,每一颗古树都是活着的历史,只是这历史却需要当树木倒塌,露出内部的年轮才能探求到。

不过,容安并不需要砍伐树木,作为探求真理的修道之人,他本就是生灵的宠儿,在积攒功德收归灵力后,即使是简单的接触,他都能感受到树木对他的到来欢欣雀跃。

树木春生秋止,春材木质年轮形大排列疏松,秋材木质则排列致密,春秋材合计为一年。年轮若宽则该年气候暖湿,降水充沛,反之年轮就窄。

“所以,如今的气候越来越冷了,是要到冰期了吗?”容安看着手中的树叶,脑内实际是树木内部的年轮,他并没有耗费心神去探求视线之外的地形地貌,仅仅通过无言的树木便推断出此时物候。

在容安前世的世界,因为世界根基和灵力的周期性波动,来自永冻大陆的冰霜也会周期性移动。冰期时,来自于永冻大陆的冰川大规模扩张前进,冰雪会覆盖世界之树的根基,导致凡人所居的大陆超过三成被冰雪覆盖;而间冰期时,冰川又消融后退,露出封存的冻土,整个大陆又会重归温暖。

一个冰期与相邻的间冰期两个对立而又互相转化的时期,组合成一个冰川周期。

虽然这个世界恐怕不会有什么灵力波动导致冰川移动,但根据树木的反馈,此地也存在冰期和间冰期。

其实这种变化是漫长的,正常凡人是体察不到这种少则十几年,多则数百年的气候变化的,即使生在气候变化开始的时候,也许等到老死,气候都还没有完全稳定。

但,容安曾亲眼见证过数个冰川周期的变化。

气候的改变并不仅仅代表着需要加减衣服,也不仅仅是会冻伤农作物。实际上,这种缓慢又长期的降温,会导致河流,湖海等地表水分蒸发减缓,从而使大气湿度不足,降水自然会减少。在如今这种靠天吃饭的农作环境下,这种长时间的干旱会导致粮食减产。

容安随手在半空中画着地形图,这种用于推算气候变化的地图上没有国境线,容安只是依照山川脉络将整个中原画了出来。

但他犹觉不足。

随着地图越来越向西方延申,容安的眼睛也慢慢变成了银色,他的精神力顺着脚下的土地延申,世间一切都在他眼前展开,半空中飘悬着的银色字迹图纸也渐渐清晰,整个亚欧板块的地势地貌都出现在容安眼前。

容安点了点上面闪烁着的字迹,动态的地形图很快有了变化。原本静止不动的画面变为一阵西风,带着西伯利亚平原的冷风向中原袭来。

“先生,这是做什么?”忽然,一个声音插了进来。

容安回头看向来人,轻笑着行礼后,才说,“臣只觉得今年秋风格外煞人,便估计是气候有变,所以才作了图推测一二。”说着,便想将浮在半空中的地形图挥散。

“别。”嬴政连忙阻止,因为着急他什么快走了几步靠近容安,一把将他的手按下。

嬴政其实在一旁看了许久,原本不知道容安在干什么,直到他画了地图出来。嬴政自幼熟识各国地图,此时的地图虽没有容安画的这个详细,但秦王宫所存的那张巨幅地图,有许多甚至是派人至别国勘探绘制的,虽然因为各种原因,对当地的风土地形没有详细的记载,但大致的山川走向和国境沿线也没什么纰漏,所以嬴政一眼便看出,那浮在空中的地形图东北侧的沿线,和齐鲁的海岸线相似。

容安有些无奈的说,“王上,就算绑住臣的手,臣也能驱散这些地图,这毕竟是臣的灵力凝结出来的。”当然,他要是不想让这些散掉,就算以他现在积攒的灵力,恐怕这个地图能维持到地老天荒。

嬴政没有理会容安,眼神就像是粘在那些银线上一般,喃喃道,“如果东边是齐鲁的话,那么七国的位置便分别在这里。”说着,他还想用手去触碰那些银线。

好在嬴政还没有被突然得来的地图冲昏头脑,灵力凝实的线散发的灼热让他又将手缩了回来,仔细端详了一阵后,他回头看向好像已经知道他在想什么的容安,“先生可是在作地图,可告诉寡人此图究竟绘的是什么地方吗?”

“王上已经猜到,怎还要臣解释?”容安靠近了一步,温和的笑笑。

“秦国在这里,如此之小。”嬴政抿了抿嘴,“原本寡人就知狄道外还有匈奴,但从未想过竟然如此宽广。”

他被广阔的土地所吸引,一瞬间便觉得即使一统六国也不过是占据了一小片地方,就如同以前觉得秦国的土地想必其余六国之和,也不过是区区一部分罢了。

“先生可知,这西域是否还有国家?”

容安无奈地摇了摇头,轻叹了一口气,“匈奴之外,尚有别国。只是,王上如今还未一统中原,怎么又看上了西域诸国?”

“寡人只是看看。”嬴政嘴角含笑,否认着,但他和容安都知道,如今只是看看,可好战的君主又怎会在明知领土可以扩张的情况下,束手旁观呢?

“王上......”容安还想在劝什么,却被嬴政打断,“先生刚刚说,在推测气候,可是有什么发现?”

说起正事,容安的注意力也被嬴政带走,他简单解释了一下冰期和间冰期,然后说道,“臣所忧心的,不仅是粮食减产的问题,更担忧匈奴之事。”

嬴政很快就跟上了容安的思路,“先生是说,若是冬日再冷下去,胡人会南下侵犯大秦?”

“原本草原气候温暖湿润,对于胡人来说,即使不劫掠汉人,只在草原放牧尚且可活,但若是冬日渐寒,北部草场必定减产,若是养活不起那些牛马,胡人为求生存,定然会开始进攻更温暖的中原,届时若大秦还未统一七国,恐怕会腹背受敌。”

嬴政的视线重新落在了地图上,冷笑着反问容安道,“先生是不信寡人?”

“臣不敢。”

“罢了。”嬴政一挥袖子,“寡人知道先生不是担忧这个,你我君臣就不必这样拐弯抹角了。”

容安这才浅浅的笑了出来,“臣听闻王上不愿将新钢用于农具?”

“寡人就知道,国师丞一定会和先生说的。”嬴政倒是没有否认,“国之大事,在祭与戎,自当以战士为先。难道国师丞没有和先生提,寡人已经应允将品质不足的钢材用于锻造农具了吗?”

“王上自己也知这不过是托词罢了。”秦法严苛,责任到人,匠人们自然不敢提供所谓品质不足的钢材。

容安并没有生气,温和的面容上看不出丝毫指责的意味,“但王上也记着,臣如今所用之灵力,皆来自于为民造福之举,若是不行农政,臣恐怕日后也很难再为王上助力了。”

嬴政哼笑了一声,“寡人还以为,一统六国,以保日后不再轻易兴战事,才是最大的功德。”

容安不置可否的笑了笑,“不积跬步,无以行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兴国之道,又怎只在大事之中,尚且有小情,需王上体谅。”

嬴政有些稀奇的看着容安,“寡人梦中所见,修道之人也少关心凡人俗事,先生如今怎如此斤斤计较?”他曾在梦中见过,容安在前世为他国国师时,也只同君王商议大事,大抵诸如建议君王立刻抵御异族入侵或者安抚民心,至于如何做却几乎闭口不谈,像这般关心何时锻造兵器,何时制作农具,倒是从未见过。

“也许是臣觉得,曾经的自己太过傲慢。”容安轻轻笑了一下,没有否认。

“更何况,正如甘罗所说,即使只有一座冶炼工厂,以它的产量也足以供应全国。网上大可以先行下令所需供应军队的数量,完成后,剩余的部分用于农具,又何必让百姓们用废铁呢?”

“先生可知,先前所说化肥已经投入生产了?”嬴政似笑非笑地看着容安,在得到肯定的答复后又说道,“既然化肥可弥补农具之不足,甚至比一个优良的农具所增产更多,又何必要为此事费心?”

“不知王上可阅《左传》?庄公十年春,齐师罚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秽则曰‘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容安举了一个例子,然后问嬴政道,“化肥所产条件苛刻,工序复杂,如今,只有咸阳可造,又怎能保证供给全国?即使可以供给,又怎保百姓皆用的起?”

“那先生所求,农具便能使百姓人人皆可用?”嬴政刚提问完,又立刻摇头自问自答道,“也是,化肥所需的制作方法他们本也不知道,即使知道,也没有条件制作,但农具不同,只用从农官那里买来钢材,学会如何制作,便人人可做了。”比起化肥,像是曲辕犁,耧车之类的东西,基本上不存在制作和传播门槛。

“所以,王上?”

嬴政看着容安温和的面容,朗声笑了出来,“寡人还指望先生哪里可为寡人一剑平山海,这种事自然要听先生的。”

更何况,容安已经支付过报酬,嬴政的视线从还悬浮在一旁的亚欧地图上掠过,在心里满意的点点头。

容安微笑着点点头,这才询问起嬴政所来何事。毕竟嬴政又不是在知道自己正在做地图后,才来见自己的。

前日,两人来到融安的私塾后,孩子们都分外惊喜。他们原本以为容安此去,恐怕以后都不会再回来,虽然在容安面前没有表露,但大家其实颇为伤感,年纪小的还偷偷的哭了几场。没想到泪水还未擦干,自己的先生就又回到了私塾,所以即使是傍晚,孩子们还是将容安围住,叽叽喳喳的说个没完。

嬴政是不耐烦应付孩子们的,正巧这些不知他身份的孩子也并未在意这位远来‘行人’,所以索性就让嵂女带他去了容安的书房,书房内有容安为孩子们写的教材。

此时启蒙大多是以“教民熟食,养人利性,避臭去毒”为方针,并不是以识字为先,即使是有识字需求的贵族子弟,也没有固定的开蒙书籍,多是宗老或塾师自行编写书册。

也有像是容氏这样有传承的家族,用代代所传的家学经典开蒙的。

简单识字明理后,自然是以学习《诗经》为要,而后才是诸如《春秋》、《左传》或是《商君书》、《墨经》之类的百家典籍。

总之,幼童开蒙并不统一。

嬴政幼时在赵国为质,自然没有什么良师启蒙,不过吕不韦设法请了蒙师教导他读书。后来回到秦国,即使父王对他并不上心,但作为嫡子还是可以入孺子室,和秦国王室宗亲一起学习。原本孺子室是周王室为教导自家子弟而设立的学所,后来周王室衰微,各方诸侯也纷纷自建孺子室。

嬴政便是在那里正式开始读书的。

原本他以为容安教导这些孩子也不过如此,所以当他看到分门别类放置的各类书籍时,还是有些惊讶。

咸阳城内都传容安在乡野教书,但从未有人知道,他教的如此之杂。

从识文断字到医卜星相,几乎无所不包。他还看了容安早些年写下的教学计划,虽然保存完好,但那书简明显经常被翻阅,所以连接竹简的皮绳也磨损严重,也不知道除了容安还有谁总看。

甲班的孩子只学三门,识字,算术和农学。农学主要是熟识物候,了解各种简单草药,农作物的生长规律,算术则是简单的加减法,识字也是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实际上,容安的启蒙书籍已经包含了普通百姓平时所需要的一切知识,虽然浅薄但都非常实用。容安竟然计划在两三年内就将这些全部都交给孩子们,嬴政也不知他究竟做没做到。

而乙班则是为通过甲班通过考核,又想继续读书的孩子准备的,所学科门也较甲班多了礼仪音律,骑射等君子之学,而甲班时的学科则更加深入,嬴政不仅是书架上看到了挂满备注心得牌子的《春秋》,还有《范子计然》这类经商之道,也不知容安是从哪里得来这吴越之地的书简。除去可以深入学习百家经典外,数术也更加深入,很多求田亩面积,计算台基所用土方等实用问题也成为教学内容,而农学则更是深入,甚至在数年前容安就带着学生们在试验田亩增产之法了。

而到了丙班,容安则会安排孩子们选择感兴趣的方向,在分别加以教导,反而没有专门的教学计划。

只是若是跟着容安这些学习,所需恐怕不止三五年,所以绝大多少孩子都在乙班学完后,便不再读书。

而嬴政如今来找容安,也是为了此事。

“先生所说,推广农具,比推广化肥更加便利。”嬴政拢着袖子也不进屋,就和容安一起站在院落中,“诚然,农具制造起来确实比化肥更加方便。即使新造农具结构复杂,但也并非人力不可为。但寡人却有疑虑,百姓目不识丁,而农官不足,并不能对每个乡里都手把手教导,即使有心推广,寻常百姓也很难习得。”

“但,总比化肥便宜。”容安随口接话道,他知道嬴政并不是想说这个。

“所以,教化百姓之事,还请先生教我。”嬴政拢着袖子向容安行礼,容安连忙侧身不受,反而笑出了声,“原来王上所求在此。”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