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在大秦帝国用二进制修仙 > 第3章 第 3 章

在大秦帝国用二进制修仙 第3章 第 3 章

作者:花灯见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8-14 22:49:22 来源:文学城

比起相府里其他地方奢华的装潢,吕不韦的书房显得清淡素雅,颇有士人趣味。精烧青砖整齐的以‘人’字铺成地面,青竹细条编成的坐席整齐的排列在主位两侧,更让人震撼的是层层叠叠立在两侧坐席后的高大书架,每个书架上都放满了用靛色书袋装好的竹简,书简中垂出来便于查找的小木牌悬在书架外,随着晚风轻轻晃动。

容安有些讶异的眨了眨眼睛,先不谈贵族们私下议论吕相召集门客作《吕氏春秋》是不是附庸风雅,单是书房中所存书简都足够震撼人心。

此时书籍难得,不仅是汗青昂贵,也因为贵族、士人们所藏珍贵典籍极少示人,虽然自孔子以来私塾风气渐起,可私塾大多是简单的识字,读写通识的典籍,私塾的老师手中的书种类并不丰富,很多都是老师自行默写下来的,远比不上家学深厚的贵族们私藏的书籍。

当然,也可以像吕不韦这样,凭借权势钱财积攒书典。

‘这种规模,恐怕比容氏书库中的典籍还要多。’

容安心念微动。

他所修的道,便是追寻真理之道,换句话说,对于容安来说,知识本身便是力量。

即使根骨尽失,再也不能聚集灵力,可刻在骨血中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求是无法被消磨的。

这个世界的知识体系和他前世所在的世界有相通之处,但本身的内容和底层逻辑完全不一样,所以在容安识字后,他便如饥似渴的吸收着这个世界的一切,族中藏书早已被他读遍,但容安犹觉不足,只是幼年的他体谅父亲处境艰难,从未提过游学访名师的要求,在家中陪伴父母亲族,自然也没有机会去寻珍贵的书简。

如今看到吕不韦的藏书,他又有些心动。

‘就算是吕相现在想让我做他的门客,我恐怕都会答应。’

容安颇有闲情的在心中调侃着自己,但脑海中已经有了决断。早先听父亲说过,秦国征战四方,每占一地便会广集当地书简史册,更不要说太史中还有许多他国士人学者,定也带着别国书牍来秦为官,咸阳宫内所藏书简恐怕比吕不韦府中的还要丰富。

自从进到书房后,那位善于相面的门客便悄悄打量着容安的神色,在察觉到容安的意动后,便向刚刚领他们进屋的侍从点点头。容安早就察觉到了门客和侍从的动作,也理解他们的谨慎。

如今养士重士的风气颇盛,六国皆言“与士者,帝者与师处,王者与友处,霸者与臣处,亡国与役处。”(1),所以几乎所有君王贵族都愿意摆出礼贤下士的姿态,否则过不了当晚,他们的脊梁骨都能被士子们戳断。

但这不代表君主丞相们有必要重视所有士人。

为了不留下话柄,许多君王或贵族都会在亲自见士子之前,命人暗中观察,若是察觉到名不副实或别有用心,他们便盛情款待,但并不亲自出面,反之则会亲自接待。

而容安则与这些情况都不同,吕不韦只是担心若被这位常年在乡野隐居,淡泊名利的年轻人拒绝,会有损颜面,所以才命门客接近他,若是这位年轻人也有所求,便于掌控,他才会出现。

事实证明,所有人都有**。

吕不韦迈着舒缓的步子从屏风后转出来时,不出所料的感慨。

容氏一族即使处境艰难,也从未来咸阳寻求机会,只是按照秦律的规定按时服兵役,挣得军功,他还以为容氏这些精于历法的人都要从赤松子游了。

看着拢手将青色袖袍举过头顶端正行礼的青年,吕不韦微笑着同样拢手回礼,并在容安抬头时再揖,荣安走到坐席边行礼又让,如此再三,两人才正式坐下。实际上这种传自周礼的主宾礼原本会更复杂,经过长久的简化才变成这副样子——可依旧繁复。

吕不韦亲自为容安斟酒后,又与他闲聊了些夏县风土,见时机合适才缓缓开口道,“不韦曾听容先生于夏县开设私塾,不知可皆是容氏子弟?”

容安温和的笑笑,“容氏人丁单薄,并不需要单开私塾,所立私塾收县中有心向学者,安不才,也不过是教他们些句读之类罢了。”

幼时他在山间打坐时,无意间看到农人挑着扁担上山挑水。用竹制的扁担挑着沉重的水桶晃晃悠悠的在山间小路上谨慎前行,夏日清晨的山间颇为凉爽,可挑水的人们额头上豆大的汗珠依旧接连不断的砸在地上,汇聚成一个又一个小小泥坑。

他心中实在不忍,便与父亲提出在田野和溪流间搭建建议的引水装置,又改进了辘轳,使封地中的农人佃户不必再每日辛苦上山提水浇地。

就在引水装置搭建成功的那一瞬间,容安忽然感受到了天道的力量——那个他自出生起便不断尝试呼唤,却从没有回应的天道。

原本如流水一般划过他灵魂的灵力也在一瞬间有了停滞的迹象,虽然容安想去挽留时它又悄悄从指缝间溜走,可这毕竟是他重生以来第一次看到了重新踏上修道之路的希望,于是他不断尝试,直到掌握了一些规律。

心怀慈悲,以安民之信,行利民之事,以己身之绝学,为万世开新端。

也许,在这个没有神明的世界里,他可以又一次登临大道之巅。

所以,容安才在加冠后离开久居的乡野,效仿先圣们立私塾,躬身于教化之事。同时也受乡老举荐,在县中做农官之事。

虽然距离踏上登天之路还差的远,可到底积少成多,已有了效果。

吕不韦自然清楚他这些话不过是自谦,看着眼前面对自己泰然自若的青年,满意的捋了捋胡子,发出了邀请,“今上如今也到了需读《春秋》,辨贤良的年岁,只是咸阳宫中并无擅史之人,不知容先生可愿入宫,为王上解《春秋》呢?”

容安轻轻捋平衣袖,笑着将双手交叠举过头顶行礼道,“安不才,愿为王上分忧。”

翌日清晨

“先生,一切可好?”与吕不韦畅谈一夜的容安即使整宿未睡也神采奕奕,步履稳健的从相府高大的正门中走出,早已等候在门口的家人快步迎上,拱手低头扶着少主人。此时的家人意思与容安前世一样,代指族中仆从奴隶,这位名叫申徒的年轻仆从是家中管事的儿子,自幼在容安身边侍奉,这次来咸阳,因行止皆有法度,被家主派来为少主人驾车。

少主人自幼聪颖异常,家主和主母常常忧心岁吟少主早慧伤身,此次来咸阳命他小心照顾,少主在相府过夜他也不敢擅自去休息,而是守在车架旁静候至天明。

原本他应称呼容安“少主”的,不过天未亮时申徒从相府其他人口中听闻,自己的少主人已经从吕相处得了官职,便不敢随意称呼,只是他尚不知少主人官居何位,便用了少主在乡野时,平民们对其的称呼,左右不会出错。

容安点点头,将手放在申徒的胳膊上,任由他扶住自己,轻声道,“咸阳无事,你去信夏县告诉大人,莫要让他们担忧。”如今大人代指父母。

如琉璃一般通透的眸子照应出仆从躬着的身子,他踩着稳定的步伐穿过相府层层叠叠的楼宇,又绕过崎岖交错的穿廊,每一步都恪守贵族的礼仪,身上的玉杂组甚至都没有晃动,就连最守旧的贵族都会感慨他的礼仪周全,可只有在这一瞬间,无人在意他规整的礼仪——

只能看到凌然风姿,翩若仙人。

听闻在君王祭祀的祈年宫边,移植了漫山遍野的桂树与卮茜,所以咸阳城内的贵人们也流行将金桂移栽于自家庭院,而更为名贵的卮茜则种于矮墙的周围彰显财力。

清风过山岗,晨光挽夏花。清誉垫道,雀舌来朝,卷着金桂的芬芳,揉碎在容安的脚底,花香托着他缓步向前,巍巍峨仙人之姿,隐隐然圣人临朝。

......

咸阳宫,君王的寝殿内,床榻上原本熟睡的青年忽然睁开了虎目,月光透过窗棂散落在榻前,让青年原本凌冽的目光柔和了一些。

但侍奉在侧的内官却丝毫不敢大意,年轻的君王虽然尚未亲政,可如今宫廷之内没有人怀疑他是大秦真正的主人,而君王却在朝堂上继续放任文信侯和长信侯二人掌权,也想到这里,赵姓内官将头低的更深了。

君心难测,这些朝堂辛密并非他能揣度的。

内官捧着一直温在一旁的蜜水,膝行至榻前,低头恭敬地候着,片刻后便听到君王低沉的声音,“吕相今日作甚了?”

如今的早朝并不是天天都有,重要的议事有大朝,平日里的常朝是五日一次,所以王上也不是每天都能见到臣子们的,年轻的秦王自完全掌控咸阳宫后,便要求内官们每日都通报长信侯嫪毐的日常,而吕相的举动则是三日一报。

虽然还没到汇报吕相动态的时候,但常年近身服侍秦王的侍奴自然有万全的准备,一边在背后向其他宫奴示意点香,为还未完全清醒的君王提神,边低声禀报道,“吕相近日大宴城中青年才俊,听闻还邀请了虞姓容氏子弟,奴从吕相府中侍从口中得知,乃是为王上遴选新太史,以解《春秋》。”

宫女们摆好软垫,待君王坐好后为其披上薄衫以防夜凉,又端来酸酪作为饮品后,才悄悄退下,留近身的内官服侍。

“虞姓容氏?”

(1)《战国策·燕昭王求士》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3章 第 3 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