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苏有画师,姓蓝,名湛,字忘机。于当地颇负盛名,技艺纯熟,尤善绘活物,七分形似,三分神似,常有人慕名而来,求绘丹青。
湛游于外城以寻灵感,偶见一鲤于溪中,鱼身漆黑,鳍尾鲜红,其眸若九天之星,璀璨含光。湛叹曰:“世间鲜少有鲤形容精致如此,若入吾画,吾必倾毕生之力留其容颜于纸上。”
鲤于溪中游玩,见溪边一男子,一席蓝白之衣,卷云纹抹额系于额间,虽面容板正,然不减其天人之姿。鲤见其似观赏自己,遂以十余种游弋之姿,尽展已之风姿,见岸上之人沉迷,且欲以己入画,窃乐之。
湛缓步至溪边,抚心,欲于鲤对话,“吾前去取篓,待吾归来,若尔犹在,吾将待尔归家,何如?”
湛此举恰中鲤之下怀,鲤跃于水中,以示赞同。
此后数日,湛与鲤朝夕相处,丹青水墨只为鲤绘,婉拒世家子弟,名商富豪于门外,为表“得鲤如此,夫复何求”,湛为其取名“无羡”,己之居所更名为“无羡居”。
每每作画之时,鲤必戏水于湛,或翻尾为露,以湿其画,或于水中螺旋而游,碍其捕捉姿态形容,或佯死翻白于水中,更有甚者,以缸为龙门,翻越并翻滚于湛悉心之作上。逢鲤作恶,湛常揪鱼尾于空中,稍作惩戒。
数月之后,邻居谓湛”先生脸色愈发不好,可是长期作画之故?虽爱溪鲤,更应爱自身之体。还愿先生早日康健如初,吾等盼得先生更多佳作。“
湛亦知体质大不如前,寻遍城中医馆却无人知晓何故。湛隐约有感,是为溪鲤之故,却不知何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