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云山过 > 第4章 第四章 匕首

云山过 第4章 第四章 匕首

作者:景旧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2-29 11:02:42 来源:文学城

平关城北聚集着各式手艺人,最多的便是铁匠铺子。伴着烧红的锅炉和阵阵的打铁声,其中零星的散落着几家瓷器铺子和木匠铺子等等。

残星剑是叶岚给雁随的剑,雁随自己并没有亲自挑选过兵器。在阵阵的打铁声里,雁随跟着李绪踏过潮湿的地面,周遭升起热腾腾的水汽。

张家铺子的幡子有些破烂,“張”字的長快模糊的看不见了,幡子在打铁声带起的阵阵余韵中摇摇欲坠。

“老张。”李绪开口道。

老张正在教新来的小学徒怎么锻形,听到李绪的声音抬头,立刻擦了手迎上来,低头小声问道:“殿下,您怎么有空来了,是三个月前的那批枪有什么不好的地方吗?”

老张没有名字,他是之前张家铺子的老张的学徒,是老张从死人堆里扒拉出来的。

之前的老张儿子去得早,收了个他以后,周围人就叫他小张,等到之前的老张打不动铁了变成老张头,小张就变成了老张。

李绪固定的每半年来一次张家铺子,给老张几张兵器样式,来的时候也很低调,基本上只带着苍平。

“那批枪没什么问题,”李绪开口,老张明显松了一口气,随即李绪抬了抬右手指向雁随,“今日只是府中贵客想来看看。”

老张抬头看向雁随,眼前的小娘子身量很高,腰间别了一把剑,老张这些年一直在替平关军的兵器打样,但这位小娘子腰间剑的剑形他再过二十年都造不出十分之一。

“不知贵客想要什么样的兵器?”老张开口问道。

雁随仔细想了想,看着他:“我想要一把匕首。还有您这里能否打首饰?”

老张憨厚的脸上纹路很明显,是铁炉和锅气翻涌的成果,他应道:“匕首不难,首饰的话得开您需要打什么样的,小人这边平时也会打些首饰,但基本上都是附近妇人带的银簪,没什么花样。”

雁随从袖子里掏出两份图样,递给老张:“您看看这样的大概需要多久能打好。”

老张接过图样,举到眼前仔细看了看,眼里满是惊艳:“这匕首设计真是精妙,不知是哪位大师的手稿?还有这簪子,看着是簪子实则暗藏玄机啊。”

“匕首是先祖的遗稿,我又参照古籍里的徐夫人匕首改了改,”雁随温温柔柔地笑着,“簪子则是自己随手画的,胜在新奇罢了。不知张匠人大概需要多久能铸完?”

“匕首倒是快,约莫三天就能做完,簪子小人没做过这么精巧的,起码得七天才能做完。”老张说的很谨慎。

“那便劳烦张匠人了,铸匕首和簪子的陨铁我稍后送来给您,匕首三天后我来取,簪子的话到时候我托其他人来拿,”雁随从荷包里取了五两银子放在老张手中,“这是定金,不够的我到时候来补。”

老张连忙摆手,要将银子还给雁随:“这也太多了,您是王爷的贵客怎么能收呢?”

雁随偏头看了一眼如同一尊大佛的李绪,回过头笑着将银子塞回老张手里:“您是手艺人,手艺自然是最贵重的东西,我只是按着我心中的价格给您报酬罢了。”

旁边如同一尊大佛的李绪终于开了尊口:“老张,收着吧。”

李绪开口,老张只能“哎”了一声,收下银子。他的小徒弟一直在旁边偷听,但奈何这边一个眼力超群一个心细如发,早就看到了他好奇的模样。

“那我们先走了,等下苍平会送陨铁过来。”李绪和蔼说道。

“王爷和贵人慢走。”老张恭敬地说道。

雁随抚着腰间的剑穗同李绪离开,隐约听到老张的小徒弟兴奋的声音:“师父,我想吃烤鸡和蜜糕!”

老张则是骂他:“吃吃吃,就知道吃,今天教你铸形的法子学会了吗。”虽是责骂的语气,却也带着宠溺。

“吃完我一定好好干!”

“行行行,等会就去给你买,我真是造的什么孽收了你这么个徒弟。”

雁随耳力好,听的颇为清楚,她侧过头询问李绪:“张匠人经常给平关军铸兵器吗?”

“老张的师父老张头四十年前就负责平关军兵器,后来他的儿子在一次和北雍的战役中失了性命,没过多久他在死人堆里扒拉了老张。”

“老张被他捡到的时候差不多七八岁也没名字,老张头就带着他学打铁,周围的人都小张小张地叫着,后来老张头敲不动了,就是他从小张变成了老张。”李绪缓缓道来,“从郑老将军到我父亲,再到我,平关军兵器的式样都是在他这做的。”

“平关的式样同上京禁军应该不同吧。”雁随随口问道。

李绪点头称是:“上京禁军偏轻巧,北雍兵器则多用于马战更为重工,郑老将军则是结合了上京禁军和北雍军队式样,留下了手稿,每半年或者一年,拿给老张打样。”

雁随将荷包挂到腰间:“那刚刚那个是他的徒弟吗?”

“前几年南边闹瘟疫,他徒弟从南方逃过来的。周围人都说老张同老张头两个人作伴太无聊,所以劝他收了他当徒弟。”他们离铁铺有点远了,风吹的愈冷,李绪紧了紧大氅,“他徒弟如今便成了小张。”

“后继有人,也是传承。”雁随回应着。

冷风忽得吹过,他们没再言语。

***

两人没有目的的逛了一会,李绪突然问道:“这边离千禧楼不远,要不要去尝尝他家特色?”

雁随欣然同意:“那还请殿下带路。”

千禧楼原名千香楼,后来为了避讳册封平关的襄王封号,改“香”为“禧”。千禧楼是平关城内最大的酒楼,做的是地道的平关菜。

平关来来去去也开了不少酒楼,有以上京酒楼分店为噱头的,有以北雍菜尝鲜的,也有融合各地菜系的,但开来开去都不比不过千禧楼的屹立不倒。

平关人出门打牙祭不知道去哪家酒楼,择来选去都是千禧楼稳妥,各家办宴席需要借厨子的也都是想方设法借千禧楼的厨子。

门口小二颇有眼色,看见李绪和雁随进来立刻迎了上来:“客官,您里面请。”

“一字包间,老规矩。”李绪吩咐道,他思考了下又接了句,“今日姜切大块。”

“好嘞。”小二立刻恭敬地退下。

李绪捕捉到雁随的不解,开口解释:“是从我父亲在时就留下的规矩,一字包间留给襄王府。老规矩则是我母亲留下的,她对平关菜倒是喜欢的紧,每次来有三道菜必点,再让后厨看着做几道时兴菜,总说万事都要尝尝鲜才有趣。”

“太妃娘娘真是个妙人。”雁随跟着李绪上楼梯,“多年前师父带我下山也拜见过娘娘,娘娘性子好又温柔又亲切。”

“她平日里是雅客,吃饭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豪客,便苦了父亲和我,每次她都尝尝鲜又吃不完还不能浪费,只能父亲同我硬撑下去。”李绪想到当初被崔太妃喂饭,都隐隐有些牙疼。

“太妃娘娘这是勤俭,一饭一菜皆是不易。”雁随笑着说。

“我竟没发现,你是我母亲的拥趸。”李绪和雁随已然上了二楼,在尽头的包间停下,李绪推开门示意雁随先进。

“殿下折煞我了,还是您先进吧。”雁随站定,微微低头。

李绪见推脱不过,只能先进。

雁随跟着迈入房间,开口道:“能当太妃娘娘的拥趸,自然是我的荣幸。”

她进入包间,环顾四周,发现包间颇为古朴,只一张方桌,旁边则是立了个花架,摆了几个泥塑陶俑。

李绪关了包厢门,解下大氅挂在踱步到主位后坐下,开口道:“随便坐吧,这是我母亲照着当年章柳书院的旧屋布置的,她总觉得用膳的环境越简单才有吃饭的意境。”

雁随在李绪右手边坐下,解下剑摆在身旁:“太妃娘娘说的极是,用膳这件事总归是为了吃饭。”

她答完就有人轻轻地叩门,李绪说道:“进来吧。”

小二托着茶壶,弓着腰放在桌上:“二位贵客,这是顾渚紫笋,是今年的新茶。”

“好。”李绪拿起茶壶。

“那小的先退下了。”

李绪颔首,给雁随斟了一杯茶,等到小二轻轻关上门,开口说道:“近些年我也不怎么来了,每次都是让苍流他们来取菜回去。”

他轻抬下巴示意雁随试试茶,“我母亲喝不惯平关茶的浓烈,每次都是自带茶,久而久之她嫌麻烦,每年都会放些新茶在千禧楼。”

雁随品了一口:“茶汤清澈馨香,却又回甘。”

李绪给自己也斟了一杯:“我父亲说平关城煮茶的水比不过临山雪化的山水,他曾专门去临山取山水泡茶,说比城内井水泡的妙,不输章柳书院背后的山水。”

他放下茶杯,接着笑着说:“我却尝不出来什么差别,许是我学不会《茶经》,舌头也养不刁。”

雁随在手中转动着茶杯,回答道:“师父说过,老王爷和太妃娘娘都是雅致的人。师父也觉得奇怪,她怎么喝都觉得临山上的水就是水而已。”

雁随将茶杯搁在手边,撑着下巴看向李绪。

“怎么了?”李绪摸了摸自己的脸。

“我在看殿下的眼睛。”雁随坦率地说。

李绪失笑:“我的眼睛随了我皇祖父,我父亲就常说我不笑的时候看起来像是讨债的,不像他儿子像他祖宗。”

李绪长得很好,立体饱满的眉弓配上他微微上挑的丹凤眼和高而挺的鼻子,眼尾一颗小痣也是恰到好处,显得他整个人愈发清冷。

但他时常挂着笑,整个人像是一块寒玉又带着些许温润,是合宜的精致。

“叩叩叩。”门被有节奏地敲响,雁随放下手端坐着。

“进来吧。”李绪朗声道。

几个小二有序的端上菜,弓着腰报菜名:“炙羊腿。”“烤鹿肉。”“羊肚羹。”“油灼肉。”“蘑菇煨鸡。”“腌冬菜。”“清灼蒿尖。”“葱薄饼。”

几人摆上菜后随即退下。

“尝尝,千禧楼的有些菜生姜是不可少的,特意让他们切大块,你吃的时候也仔细些。”李绪拿过勺子给雁随盛了碗汤羊肚羹。

雁随接过碗,揶揄道:“看来殿下还记得那道通神饼。”

“哪里敢不记得,这不是害得沈小娘子遭了大罪吗?”李绪的声音却没带着歉意。

“殿下还是叫我雁随或者阿随就好,您每次叫我沈小娘子,我听着都感觉自己犯了事儿。”雁随拿起勺子。

“好,雁随。”李绪说完给自己也盛了碗汤,说道,“私下你还是唤我的字吧,每次你叫我殿下,我也觉得不痛快。”

雁随喝了两口汤,擦了擦嘴,郑重说道:“殿下,礼不可废。”

雁随的声音清脆,如同白乐天的那句“戛玉敲冰”。

他捋了捋袖子,开口道:“算了,便还是随你的心意吧。炙羊腿、羊肚羹、清灼蒿尖、葱薄饼是千禧楼的招牌,看看合不合你的口味。”

“我是不挑剔的,在平关十几年,只要不带姜,来者不拒。”雁随用盘中小刀片了一块羊腿肉,放在李绪碗中:“倒是殿下自己多吃些吧,我有时真的觉得我能一拳把你打趴下。”

李绪笑得眼睛眯了起来:“怕是苍流他们几个来了也要被你一拳打趴下,只有苍平还能接两招。”

雁随轻哼一声:“您可真是抬举我了。”

雁随:好你个李绪,这不是知道我不吃生姜吗!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4章 第四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