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看书神 > 其他类型 > 云山过 > 第10章 第十章 驿站

云山过 第10章 第十章 驿站

作者:景旧 分类:其他类型 更新时间:2024-03-02 09:33:34 来源:文学城

雁随睡得不错,她推开门时已是辰初,相较平日在临山卯时起,已是晚了。

“这是我的?”雁随见到院中李绪拿着包裹在等她,她认出自己独有的打结手法。

“昨日匆忙,忘记取了给你,你看看东西少了没有。”李绪将东西递给她。

“没什么东西,不过是一些防身的东西,”雁随将包裹拆开,里面是个略大的绯色锦袋,花纹瞅着颇为眼熟,再伴些银针暗器,还有几个扁扁的药包。

“不过是几个保命的家伙什罢了,但这个袋子确是我用鱼皮制的,外头还请王府的绣娘装点装点。”

雁随将暗器和药包收拢,锦袋扣在腰间,再将昨日李绪给她的万民书也塞了进去。东西看着挺多,塞进去倒也不占什么堆头。

“你这想法倒是不错,看着倒是比蹀躞带还实用。”李绪说的不错,蹀躞带如今多以装饰为主,佩玉佩金偶尔挂个钱袋子,实用性反而比不上雁随自制的锦袋。

雁随有些得意,笑得像只小狐狸:“鱼皮防水,北雍和大祁互市时,我见过北雍人拿鱼皮袋出来卖,很是新鲜。不过他们形制一般也不俏丽,普通人用觉着不如布袋,官宦用又有些不美。我给它改改,也算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沈小娘子机敏。”李绪拱手赞她,若雁随是他的妹妹,他定要捏捏这只小狐狸的笑脸。

雁随接得颇为坦然:“襄王殿下谬赞。”

不远处,青河听见李绪夸雁随,撇了撇嘴,小声嘟囔:“我前几年同主子看集市时也见过他们的鱼皮袋,当时我说要买,殿下还说我没眼光买个没用的东西。”

旁边的苍流听见敲了敲他的脑壳:“你也不想想,鱼皮袋子是北雍人的玩意儿,你个王爷近侍大摇大摆带着不是找打吗。”

北雍和大祁互市,明面上是互利互惠,不过是北雍换粮食布料大祁换良马好驹为主,其余的小玩意普通人能买,襄王却不能私下购买。

寺内早膳,是几个馒头加上拌小菜,李绪一行人用完已是辰正。而寺门口冯炽的马刨着地,领着禁卫军略有些不耐烦。

但李绪乃亲王之尊,冯炽又不能像催促刘安似的催促李绪,只能忍着。

李绪在寺门处拜别怀海方丈,他将手炉递给身边的雁随,行了个礼:“佛门净地,昨夜惊扰方丈,实属冒犯。”

怀海立掌:“阿弥陀佛,殿下言重,善恶业因,现世得果报。”

“方丈通达,某就此别过。”李绪低头行礼。

怀海回礼,一句“阿弥陀佛”尽在不言。

李绪从雁随手中取回手炉,转身上了不远处的马车,雁随跟在他身后也钻了进去,其余人各自上马。

随着冯炽的一声“起驾”,车马悠悠地往南边去了,远远的将平关甩在了身后。

车内,雁随“啧”了一声。

“那位禁军大人的脸色可不好看。”

“自然,他想着如何早点把这尊大佛送到上京,能多行一刻便是一刻。”李绪放下怀中有些凉的手炉,话锋一转,“话说,你怎么没带小九,反而同我坐马车。”

“小九在临山吃好喝好,自有我师父心疼,干嘛跟着我受这趟罪。”

“原是我不是,让沈小娘子糟了这份罪。”

雁随身子前倾,靠在桌子边,伸手撑着脸看向李绪:“殿下愈发会多想了,这话我可没说。”

“是我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李绪接的自然,“为了赔礼,到了上京请沈小娘子吃遍佳肴美酒。”

***

平关至上京需过“定承燕宁许从”六州、行两千里,因襄王车驾尊贵,又带了些进贡的贵物,所以这一路走的并不是很快,两天不过勉强行了五十里。

雁随耳力好,总能听见车外踌躇的马蹄声和冯炽忽远忽近止不住的叹息。

临近入夜,她偏头看向李绪,李绪则是假模假样地睁开眼,语气颇为温和:“沈小娘子有什么话?”

“殿下,一盏茶的时间就来七八回了。”她指了指窗外。

李绪则是镇定自若地摇了摇头:“不急,总得给一点时间。”

雁随尚在不解,李绪则是扣了扣桌子,车窗外响起苍平的声音。

“主子。”

“还有多久至驿站。”

“回主子,青河放了烟花,再过一刻钟便到了。”

“同冯将军说,天色已晚,就近歇息吧。”

“是。”

雁随正盘弄着桌上的羊脂玉瓷茶盏,听闻差点脱落。

“殿下莫不是发了癫,让青河放烟花,这不是昭告方圆几十里的山匪飞贼,这里有肥羊可宰。”

烟花如今虽不是什么稀罕物件,但在平关仍算金贵。只有逢年过节时,平关各城官员方才给各城的百姓放一放烟花,过个热闹的节。

也有些南方来的商贾会带着些许地老鼠之类的玩意儿,大多都被平关的官眷富商买了去。

又因平关至定州多山无城,如今尚未出平关辖内,约莫再走两百里才能到定州,因此这段路,按道理来说是最安全的。

雁随有些震惊,不知这位襄王殿下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李绪扶正了雁随刚刚放下的茶盏,“正因如此,我才要青河提前一刻钟。”

这一刻钟,不光是给他们留的,也是给候着的人。

雁随有些提起兴趣了,像是幼时同姊妹打绳结和解绳结,看谁系的又快又好又不散。

——正如现在她和李绪,李绪语焉不详,她反倒更希望独自抽丝剥茧窥见一二。[1]

“那看来今夜殿下又睡不好了。”

***

行至驿站,青河已经在一旁等候多时了。

“主子。”李绪下车时,青河即刻上前。

李绪借力下车:“可安排好了。”

“正是。”青河回道。

他们并未多说什么,李绪转过头面向迎上来的冯炽:“冯将军。”

“下官在,殿下有什么吩咐。”

“无事,不过是今日行了一天,青河已经令驿长准备好了吃食和热水,请各位禁卫军的兄弟们歇息歇息。”

雁随下车时正好见到这位禁卫军统领冯炽的大黑脸后似是红了一红,只听见他拱手说道:“多谢殿□□恤。”

李绪则是摆了摆手示意他起身:“将军客气,平关辖内驿站小,可能要委屈各位勉强睡几晚了。”

天地良心,雁随当真看见这位白天哼唧叹气的冯炽冯将军红通通的耳朵。

她还想再仔细看看是不是自己看岔了,就听见李绪叫她:“阿随。”

她这才收回目光,将目光投向李绪,看到了一张和煦如春风的脸。

“来了。”雁随跟上李绪的步伐进了驿站。

雁随边走边气声说:“殿下可见到冯将军的大黑脸红了。”

李绪也轻声回她:“我倒没你观察的仔细。”

“或是被感动的吧。”雁随推测的大胆。

“那不至于,分内之事举手之劳罢了。”李绪反驳,“何况他姓冯,与当今皇后同族。”

“也是,又不似我是穷乡僻壤来的。”雁随语气轻快,“有没有三脆面,吃起来竟比羊肚羹还要香。”

“三脆面是没有了,倒是有从张大人那里偷学来的素面,”李绪见雁随兴致不高,开口解释道,“这可算是张大人的独门绝学,我可是去他家坐了大半个月才赶上一次他上厨房。”

“那成吧,我要劲道些的。”

***

雁随没猜错,冯炽的大黑脸确实红了,一半是感动一半是羞愧。

感动是因为如今跟着襄王殿下,殿下还记挂着他们。

跟着刘安那个没儿没女的王八羔子来平关,一路上王八羔子要吃要住腰痛腿疼。若不是念在他老爹在他来之前千叮咛万嘱咐这是皇后娘娘的差事,王八羔子还供着圣旨,他早把这王八羔子掀翻了。

羞愧是因为他这两天还嫌弃襄王殿下走得慢,殿下多金贵的人呐,走得慢不是应该的吗?

可怜跟着他的兄弟,来的路上没吃好没喝好,如今算是吃饱了饭,约莫着到了定州就能松快松快,住得舒坦吃得舒坦了。

***

这边,雁随吃面吃得不错。

灶台还有余火,雁随又加了几根柴火进去,看着李绪手脚麻利地下了锅面条,端上来时清香四溢。

“殿下这门手艺,许是街头上挑担卖面也是不错。”雁随衷心地夸赞。

“只管取笑我便是,我不过这一样做的不错,还是偷学来的。”李绪将面递给她,两人便在厨房里就近吃了起来。

“怎么没见苍平他们?也没见驿长?”

“他们几个去前院吃了,”李绪回答,“我让青河同驿长说了,不必来拜见了。”

二人很快用完,雁随想着给厨房收拾了,李绪却同她说不必了。

“前院还没吃完,留着给青河他们一起收拾吧。”李绪接过雁随手中的碗筷,放在一旁,“回去休息吧。”

雁随听罢,也不多客气,直接同李绪回了客房。

只是路过前院时,听到青河高声道:“辛苦兄弟们了。”接着便响起了酒碗碰撞的声音。

李绪察觉到雁随疑惑的眼神,解释道:“小酌无妨。”

这是小酌吗?怎么感觉驿站大半拉房顶都要被掀翻了。

雁随张了张嘴又闭上,她觉着自己还是回去睡觉吧,好歹前院和后院还有点距离。不过她也很是奇怪,青河十几岁时不是三杯倒么,什么时候这么能喝了?

雁随同李绪到了后院,李绪给她指了指房间,她瞧着自己同李绪隔得颇远,却也没多问,只是进屋睡了。

到了半夜,她隐约听见一点打斗声,又散的很快,于是蒙着被子继续睡了。

第二日晨起,她出了房门,便看见李绪捧着手炉端坐在院内,面前是几个五花大绑的黑衣人。

[小剧场]

张岭:我会煮面!

李绪:我也会!

张岭:我做的好吃!

李绪:你没夫人^_^

张岭:我差一点点成为你姨父!

李绪:你没夫人^_^

***

[1]“安绶惘纪,无行云流水之势,但如抽丝剥茧之行而为之,故望此云,无望得众。”(出自明代·洪楩《清平山堂话本·蓝桥记》)

作者有话说

显示所有文的作话

第10章 第十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